经济新业态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对策研究
2023-08-13汪学侨马健
汪学侨 马健
我国经济处于发展时期时,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就已出现,如今我国经济进入新业态模式,“慢就业”现象有进一步蔓延扩展的趋势。本文从社会、高校、家庭以及个人四个层面对“慢就业”现象进行分析,并试图从四个层面提出解决“慢就业”的应对措施,发挥多种方式的协调作用,为高校毕业生实现良性就业搭建支撑平台,帮助高校大学生走出“慢就业”的困境,实现高质量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政策,完善机制,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这对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生“慢就业”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业态模式,就业环境又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配合国家的“稳就业”战略,从国家乃至个人角度都应积极主动地为应对“慢就业”问题提供帮助。
一、大学生“慢就业”的界定
“慢就业”是指大学生毕业时一般因某种原因不愿意或者不着急就业,短时间内选择待业在家的行为。为了客观地对“慢就业”现象进行全面剖析,本研究将“慢就业”分为两种类型:积极“慢就业”和消极“慢就业” 。积极“慢就业”是指大学生自身有清晰的工作计划,并在一段时间内主动寻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职位。消极“慢就业”则是指由于职业规划定位不准或者不符合实际、不具备相关技能等原因造成的短期内就业困难或者长期不就业群体。
二、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形成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层面:社会发展衍生“慢就业”现象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日益丰富,互联网科技的运用逐渐降低了“慢就业”群体的生活成本,从而导致“慢就业”群体产生自我麻痹的思想。但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作岗位的减少,抬高了毕业生就业“隐形门槛”,加剧了“慢就业”现象的蔓延。
(二)高校层面:人才培养方案滞后时代发展
高校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主阵地,现行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必须朝着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专业化人才方向努力。但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专业化人才的需求脱节,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找不到与自己专业相匹配的岗位,而企业招不到与岗位技能契合度高的学生,致使出现供需错位。
(三)家庭层面:家庭就业教育错位引导
家庭的支持是很多大学生成为“慢就业”群体最重要的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使大部分家庭家境逐渐殷实起来,良好的物质基础能够承担大学生“慢就业”的成本,也使得他们在短时间内不用为生计发愁。同时,父母就业观念也很大程度影响大学生的毕业规划,他们希望孩子找一份体面的、待遇好的工作,大力支持孩子全脱产考公、考编、考研。违背孩子意愿,无视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需要,不支持孩子去基层、去条件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
(四)个人层面:大学生就业观念呈现非理性趋势
近年来,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开始变化,他们把考研、考公视为毋庸置疑的“真理”。考研、考公本身没有错,但不顾及自己实际需要和文化课基础,一味地在考研、考公道路上“二战、三战”导致“慢就业”,这是典型的非理性选择。官方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我国的考研报名人数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递增,2023年更是超过474万人。尽管研究生招生规模一直在扩大,却远远赶不上报考人数的增加速度。而每年的录取率不到三成,势必造成将近七成的毕业生成为“慢就业”群体的一员。另外,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企业单位业务量减少,导致用人需求量下降。毕业生却不顾一切与考公、考编死磕到底。2022年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与2021年相比增加超过50万人,增幅超过1/3。这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人能顺利通过审核,平均报录比约为70:1,最热门岗位的报录比为惊人的20000:1,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三、大学生“慢就业”的应对措施
一些学者认为,“慢就业”现象的存在对社会来讲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至少可以缓解我国每年1000多万大学生的就业难局面;从个人角度来说,“慢就业”对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总体而言,“慢就业”现象的蔓延是弊大于利的。它在客观上阻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进程,并且对个人今后顺利就业产生影响,更有可能直接导致“慢就业”群体沦为不就业群体,造成人才浪费的社会不良现象愈演愈烈。因此,研究者需要积极探索应对措施。
(一)社会层面
“慢就业”群体数量增长过快对学生个人的发展不利,更大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社会层面应给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破除高学历门槛的不良风气,推动高校毕业生更快更好地就业。
第一,要扶持民营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国家必须大力扶持民营企业,让民营企业充分发挥作用。通过政策倾斜、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手段增强民营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使民营企业强基固本能够快速发展起来,提升民营企业对毕业生的岗位吸纳能力。
第二,要破除高学历门槛的不良风气。国家应规范就业市场的用人机制,加强监督管理,积极维护就业市场的秩序。用人单位根据需要合理地设置岗位要求,招聘合适的人才。
第三,要建立灵活就业的保障机制。政府应加快促进灵活就业体系的建设,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政策作用。同时搭建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平台,多渠道搜索就业信息,加快信息的传播广度和速度,方便大学生及时找到合适的岗位。
第四,政府建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导、咨询和维权等服务。加强毕业生的就业理念教育,破除毕业生对于新兴职业的偏见,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二)高校层面
在当前就业竞争越发激烈的情况下,高校作为人才输送的主力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解决大学生“慢就业”问题,只有充分发挥高校的指导作用和服務作用,才能使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理念朝着更加符合我国产业化结构的方向发展。
首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承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是国家实施人才战略计划的重要支撑。高校应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在专业设置和学生知识结构等方面要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其次,积极推进产教结合和创业教育。高校应将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紧密联系,实现知识与岗位的有机结合,从而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最后,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建设大学生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全面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及时发布就业创业政策和企业招聘信息,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和专业相关的就业前景,辅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三)个人层面
个人的思想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是必要的。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永远依赖学校教育或外界的帮助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因此,除了对于“慢就业”有个正确的态度,高校毕业生还需要在自身的意识和认知上有更大的进步。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自强不息、把握机遇,努力锻造自己,才能“闯出一片天地” 。
(四)家庭层面
家庭层面的积极沟通是最有效的手段。一方面,家庭层面与大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方面的交流更有益、更高效,对大学生思想的引导作用更大。另一方面,家庭是绝大多数大学生唯一的经济来源,家长对大学生的过度放纵会加剧大学生的懒惰情绪,因此,家庭层面的源头削减是解决大学生“慢就业”的有效手段。
四、结 语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作为建设现代化中国的主力军,应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实际情况选择就业岗位,实现从高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积极就业投入生产建设,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慢就业”现象在高校毕业生中较为普遍。事实上,这一现象的出现与社会宏观经济环境、学校的培养、家庭的就业干涉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理念和心理状态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要解决“慢就业”问题,仅发挥哪一层面的作用远远不够,需要多个层面的联合,发挥多种方式的协调作用,为实现高校毕业生良性就业搭建更加坚实的支撑平台,为高校大学生走出“慢就业”困境,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帮助。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KCSZYJXM172);2020年度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教学研究规划课题“基于产教深入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階段性成果(AZCG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