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

2023-08-13祁晓燕

今天 2023年1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德育

祁晓燕

(会宁县东关小学 甘肃 会宁 730799)

引言

德育教育现已作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其重点在于对中小学生的政治、思维、行为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将成为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主体,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将直接关系到祖国和人民的未来发展,这将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对他们的思想德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1.小学德育和学科教学整合的意义

初等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意志、良好态度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小学德育活动在小学生的精神培育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小学是学生人生的起始时期,同时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初始阶段。根据他们特有的身体特征和认识规律。在课程教育中进行德育活动是实现小学学校德育管理的可行途径。另外,小学时期学生的观念、情感、人格、精神等均处于启蒙时期,易于接受外界错误思想和观念的冲击,所以应在这时期利用学科教学资源的作用给他们适当的指导。另外,通过学校的德育管理与课程教育融合,可以很容易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和可持续的价值观,为未来的个人建设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奠定良好的基础[1]。

2.德育实效性现状

2.1 缺少有效数据

对道德教育的评价缺乏一套有效和及时的数据指标,如活动内容、效率、措施、制度等。一些教师在制定道德教育工作方案和策略时,没有遵循课堂规律和对学生的认识规律,不区分年龄,不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内容和课程是相同的,偏离实践,降低教学的相关性和有效性。学校要求教师进行教学和培训,但在评估教师业绩时,道德教育不是关键的评估因素。

2.2 德育工作趋于形式化

部分学校提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道德教育三维网络,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将道德教育完全纳入学校道德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德育工作只重视项目大纲的选择,不重视成果的反映:只重视课外活动“精力充沛”,不重视教材的融合;认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软任务”,是可选的,所做的工作是应付差事,并流于形式的,至于学校的道德教育水平,学习效果如何,根本没有人关心;有些学校也只注重文化教学,忽视了德育的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导致“德育首位”观念没有得以切实贯彻[2]。

2.3 教师德育缺失

部分老师敬业精神不高,对所担任的教学任务只是当成一个谋生工具,并没有提高到“奉献和享受”的层次上来,没有将教书育人事业摆在首位;有些老师不能在工作风格和行为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甚至无法为人师表,在对学生实施德育方面也缺乏权威和公信力;极个别老师热衷有偿家教服务,把对学生们的课外辅导工作置之不顾,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率。

2.4 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当前社会中的各种不良风气和丑恶事件对学校德育方面造成了很多影响,比如,某些不健全的书刊、娱乐、网络中,充斥着黄色、暴力的信息,对学校极易造成腐蚀影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充斥了他们的心灵,有的他们没有准确的目标方向,在生命目标的探索中,认知上出现迷茫与错误,这导致道德教育给学生留下了“苍白无力的布道”局面[3]。

2.5 家、校与社会协作薄弱

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任务,它需要与学校、家庭、社区紧密的合作、相互配合。然而,在现实具体操作中,许多学校都不能成为家长学校,因为家长会的性质单纯,家长会的教师、家长们关注的只是孩子的成绩,学生除了对成绩较好的事情外也没有关注,而教师又没有尽到对家长灌输家教意识和培育家长真正教育孩子知识的责任,学校和家长之间没有真正和必要的接触与交流,家庭教育也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在道德教育方面,由于学校影响力的微不足道,由利益所驱动,社会文化影响也降低了学校对道德教育的效力。

3.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策略

3.1 渗透教材与生活结合

教科书中的道德的内涵,并不可以像学科知识一样处处显现,也就常常是隐蔽的,因此,道德教育必须融入学科知识的各个方面,与学科知识必须融合在一起,这要求教师在道德上渗透到课堂上,而不仅仅停留在这些肤浅的知识点上。而应该去进一步发掘课堂中内在的道德元素,进行了巧妙渗透。教授北朝乐府歌曲的《木兰诗》,内容就是要说“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一段时,便可让他们再讨论一下:这些文章大致表达了辛夷的良好品德?他们大概都会回答:不慕荣禄、孝敬父母等。接下来,人们也可以从辛夷的“孝敬父母”一点,结合我校提出的做人准则“争气要强,孝敬父母”,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讨论人们,要求他们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学生们可以谈论他们对父母的尊重时,父母对自己如何;当自己不孝敬父母后,父亲对自己又会怎样等。在研究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地会产生了一个正确的观点:身为父母之子,就一定要以“孝”字为当头,不然,你会枉为人。以此达到育己和教育的目的。学生不管学习过哪门课程,在讲述关于“勤俭持家”、“艰苦朴素”等内容时,可以根据现在学生存在大手大脚花零用钱的现象,设计“压岁钱、零用钱怎么用”的课题,指导学生如何合理、正确的管理压岁钱、零用钱。另外,也应该持续跟进,就是希望学生们能够用这些资金,给辛勤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们买点生日礼物,又或是寄去“希望工程”,来救助边远贫困地区的流浪孩子等。课堂教学要将道德的价值和要求渗透到教育之中,同时发挥教育自身潜在的道德教育作用,使课中的教学生活中出现的每一个事件都富有道德教育的影响力,是实现教学道德效果的保证[4]。

3.2 创设德育情景

事实上,情境就是条件,就是一些人的要求、意志、目的和行为在相互作用,从而提供了各种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现实德育教学效果不好的最主要问题就是道德与学生生存环境的关系疏远,从而失去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最有联系的作用。对学生的品德成长,最有效的方法是学生的真实生活环境,在现代现实道德教育中,空洞的教义被灌输,抽象的教授他们“道德知识”,而不是考虑学生经历的教学场景如何真实准确地表达向学生相同的道德意义。课堂教学中的不重视,不公平,不正确,漠视的消极道德体验导致他们很难建立正确的道德。要提高道德的有效性,还需要改善课堂教学环境,让课堂环境真正成为一种道德存在,让课堂环境真正在道德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3.3 创建德育固化机制

巩固是对某一成绩或效果的再一次固化和提高,在德育活动中的巩固是当德育对象已经吸收了一定德育知识,在学生能够做到这一点之前,内化逐渐成为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品质。道德教育活动的固化机制是指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机制的表现。固化的本身就存在双重性:第一,固化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程,它必须经过大量的努力才能完成。要明白,让一个人认同某种观点或信仰并不难看出,但是让他长期或者一直坚持这个观点或信仰,从而使得其思想行为彻底地服从于这个观念或信仰又是相当的难度,需要通过各种合理的策略才能达到。其次,人的思想和道德结构也是一个开放的结构,人类必须持续的接纳最新的知识和人类文明的新进步。一旦所吸收的东西固化之后,要试图去改造将会十分艰难。教师要将其内部固化后,使之与时俱进更新的内容上,也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从学校德育低效的各种问题,教师发现固化因素在当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固化机制薄弱可能导致学校道德教育效率低下。教师利用传统教育的内在化机制、经验机制和情境管理机制,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而固化管理机制则往往未能受到相应的关注。在教学上对德育的教育结果应进行有效巩固,正确指导学生,建立各种可追溯的教育激励机制,多关注观察学生的身心变化,对他们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予以有效的引导与支持。另外,任课教师要及时、积极、有效的与学生交流,指导他们要注意对学生的知识培养和职业道德的培育,鼓励他们参加道德实践活动,在把道德队伍内涵固化的基础上,与道德教师队伍实现优势互补。此外,老师要在学校积极创设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立的社区氛围,净化学校的发展氛围,将学校德育和社区进行固化,进而将校园、家庭、社区三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固化体系,在学校建立道德意识之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学校开展实践锻炼,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不断地锻炼、重复练习,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良好习惯,实现了知行一致和言行一致的统一[5]。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小学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和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在这时期,学校老师们不仅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学科培养,而且也必须做好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和德育管理工作。把德育管理工作与课程教育实施深度融合,是小学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可行途径与关键工具。也对提高小学生的品德素质,净化和纯洁小学生思想,为他们做好意识引导、情感建设和情感管理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