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

2023-08-13郑芳艳

今天 2023年1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维

郑芳艳

(庆阳市宁县早胜镇寺底小学 甘肃 庆阳 745205)

现如今,素质教育的发展已经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小学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时,应当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的问题,并对此采用符合当今时代发展以及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手段,强化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形成更为完善的语文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的课程知识点繁多复杂,其中主要包含了拼音、识字、组词以及简单造句等,知识内容也与其他科目内容紧密衔接。而语言能力是学生在语言学习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基本素质,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形式,由此可见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拼音识字等基础知识与语言技能,可以促使学生夯实自身的语文基础,从而也为学生接触更为复杂的语文知识提供坚实的保障。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其基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语文基础知识,并且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导向下,引导教师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不将教学效果过多地放在学生语文成绩上,而是不断摸索出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通过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语文知识库,奠定一个扎实的语言基础,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2 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智发展并不成熟,而且自主学习能力也较为薄弱,在面对综合性较强的语文科目的学习时,显得力不从心。如果将核心素养理念有效的导入小学语文课堂中不仅能够向学生高效的传授课堂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升学习的效率。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向学生讲授较为简单的课文知识时,引导并鼓励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并独立思考课文的中心思想,结合课文所渲染的情境更为深入的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使得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和正确学习方法的同时,形成独立思考以及独立学习的能力。

1.3 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针对目前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核心素养的教学思想必然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思想。而且,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学校也逐渐将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放在首要位置,要求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由此结合学生的语文素养选择适用于学生的有效教学手段,并在当前的教学方法与方法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为目标的小学语文教育实践。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的创新是教学改革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教学改革正是帮助学校创造出适合学生需求、迎合时代发展的高质量教学课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2.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2.1 语言的建构与应用

语言学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环节,语言学习中所包含的听、说、读、写能力也是一名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并且小学语文课本知识中所涵盖的词语、句子以及修辞手法等都是基本技能的延伸。其中,语言主要分为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两种形态,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正是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转变的过程。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教师往往注重口语和书面语言并存的教学,二到三年级的学生,书面语言的能力逐渐增强,几乎与口语语言的能力持平,而四年级到六年级较为高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大量语言的学习和锻炼后,书面语言的能力就远远超过口头语言能力。然而,无论口头或书面,就语言的表现而言,都是语言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需要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借助有效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打造坚实语言基础,才能够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达到飞速发展和提升。

2.2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学生只有产生思维,才能进一步引导自身开展相应的行动,而语言作为学生思维表达的一种主要形式,并与思维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发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使其成为一种有效手段。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良好的发展自身的思维有助于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等方面的形成和提升,这些能力都与学生的思维紧密联系,受思维的制约。思维还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助燃剂”,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就很难取得较为显著的进步,更无法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并且,教师在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充分意识到学生现阶段的认知发展规律,因为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思维特征与观点看法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要重点对低年级学生培养形象思维,而针对较高年级的学生,将培养中心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移,让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对于语文知识的思考能力。对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对课本教材知识进行讲授,并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从而具备自身的思维能力。

2.3 鉴赏能力的养成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只局限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知识,还应与美育进行适当的结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小学课本里所选用的课文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和语言美,但是现阶段的学生如果不具备较强的鉴赏能力,就很难以在语文学习以及文章的阅读过程中真切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语言美和艺术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古代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语言简洁、意境悠长、旋律优美等都是古典诗歌艺术美的完美体现,也是发展美育的绝佳内容。因此,在小学语文的古代诗歌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于语言美的发现和鉴赏能力。

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3.1 依据核心素养,转变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师对教育活动实施所持的基本态度和观念,能为教育活动的实施提供指导依据。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并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支持下,保障小学语文教学得以有效实施。要育才,首先要育人,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重视对学生传授课本知识与语文技巧,而应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并为之树立起“核心素养为导向”教学理念,并将其有效的落实在实际语文课堂的教学中。

3.2 针对学生能力,确定教学目标

语文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综合性较强,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相关方面的能力,还要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价值观念的形成方面加以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具备全面发展的能力。着眼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部分的老师都会注重对学生的知识和技巧的训练,并没有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导致学生只是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与语言技巧,对其所包含的深层含义无法进行深入的了解,这与以核心素质为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相违背。学生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是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知识、能力,这是最为基本的教学目标,但也不能就此忽略学生的情绪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为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以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掌握为根本,注重学生的思维、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明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向,保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语文教育的有效性。

3.3 创新教学方式,落实教育理念

在当代教育中,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得当,将会对教学的成效和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以核心素质为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是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关键所在。教师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不仅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将核心素养导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基础保障,因此教师理应结合课程内容,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手段,确保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在讲授四年级下册《琥珀》课文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采用问题情境导入的教学形式开展本节课的知识教学。教师首先结合“琥珀”这一主题,通过互联网搜集有关琥珀的图片、资料、以及形成视频,对其加以筛选和整合,制作成相关PPT。其次在教学开始前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学生们知道琥珀是什么吗?”“琥珀是怎么形成的?”“琥珀具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呢?”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发深入的思考,并由此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开展课文教学。最后,教师在讲解后,为学生在大屏幕上呈现以琥珀为主题的PPT,让学生对自己的猜想加以证实。通过该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让学生在猜想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向学生展示琥珀的形成视频,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促使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

3.4 构建评价体系,促进素养提升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建立起健全的教学评价机制也是保障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导入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科学合理地使用评价,使其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并将学生的核心素养也纳入到考核的范畴之中。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的语言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核,而是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客观全面的分析学生。其次建立合理完善的评价机制,将课堂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态度等作为重要内容予以评价,以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学习《美丽新世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对此单元所蕴含的内容进行讲解并举例说明,然后让学生朗读课文,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理解,最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并总结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踊跃程度、语言逻辑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该过程不仅可以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核心素养的形成,还可以帮助教师为下一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展开提供有效依据。

3.5 加强情感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贯彻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更加全面,并且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应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既能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基础的语言技巧,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自然风光的独特魅力,感叹科学技术的瞬息万变,体会文章作者的真实情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强化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述《泊船瓜洲》课程知识点时,许多学生对于诗歌不能进行深入的了解,切实体会到古诗所表达出来的思乡之情,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教具,首先在互联网上筛选出一首能够让学生产生身历其境的乐曲,其次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展示与古诗相关的图片,让学生产生置身其中的情感,由此来体会坐着所表达的思乡之情。这种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思想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相适应。

3.6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在进行阅读与写作等方面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理解,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

例如,教师在进行《荷花》这篇课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先理解“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的含义,并通过“荷花池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荷花》为什么会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对于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且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丰富自身知识面以及提高对知识的敏感度,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3.7 重视引导思考,鼓励创新思维

核心素养中的创新思维主要指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未知、发现新问题,从而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取得新成果、新发展。因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思维,并鼓励学生在思考时大胆创新。

例如,教师在讲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文内容时,首先利用一张“大字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果把这张大字报贴到墙上并写成标语的话,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对此,学生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会使整个班级的环境变得不整洁,还有很多学生觉得这张“大字报”写得很好,认为它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标语。这其实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由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思考。当然,在进行创新教学活动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时的热情,重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习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使其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并注重在阅读活动中鼓励、引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落实。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终身发展所必备的文化知识、生存技能及个性品质等方面综合素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核心素质,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起核心素养理念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对其提起高度的重视,结合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实现核心素养理念的有效落实,与此同时,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培养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的教学状况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优化,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思维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