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班班通”模式下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2023-08-13王树珍
王树珍
(白银市平川区长征小学 甘肃 白银 730913)
引言
英语学科具有语言性的特质。我国已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随着学生越来越多地接触新媒体与互联网平台,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逐渐不被学生所接受,当下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情况不容乐观。“班班通”在农村中小学逐步推广应用,已经走进了课堂,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班班通”的出现为农村英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教师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为农村英语教学提供技术支持。
1.“班班通”的概念
“班班通”是我国在2011年全面推行的一项教育改革、共享教学资源的计划,与“人人通”、“校校通”合称为“三通”。“班班通”,是将教室连接网络,把DLP背投一体机、液晶触摸屏一体机、计算机或投影仪都能连接到教室里,让学生可以在教室里共享远程教学资源。“班班通”的三个基础要素是:基础设施,硬件条件,以及资源共享,这也是当前“班班通”的主要理念依据。“班班通”具有将抽象转化为图像的强大功能和使用简便的特点,给广大农村教师带来巨大的教学帮助。“班班通”在农村中小学的普及和应用,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组合。“班班通”教学是一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广大农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扩展学生的学习途径,拓宽他们的眼界。
2.在“班班通”模式下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2.1 班班通代表教育信息化宏观策略的调整
在此之前只有“校校通”,这是一个较为宏观的教育策略,而“班班通”的出现与发展,体现了教育信息化策略重心的调整,逐渐重视具体问题的解决与技术的应用,为“数字鸿沟”问题的处理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推动了教育的平衡发展,并且对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班班通”的发展为教师进行课堂规划、教学任务设计等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新方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2.2 班班通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中心思想
“班班通”对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且意义重大。“班班通”的发展将城乡之间的差距缩小,促进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平衡。“班班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通知等实时发送给各个班级,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率,学生也可以避免浪费不必要的精力与时间。“班班通”主要是为了促进丰富且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利用,发挥资源作用的最大化,所以其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3.农村英语教学现状
3.1 英语教学环境差,教学方法单一
我国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较差,整体的经济发展情况不佳,在农村地区缺乏图书馆与书店等文化事业与产业,部分学生家庭没有电脑等智能化设备。农村学校缺乏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设施,在许多情况下,英语教师主要借助“教材、黑板、录音机”开展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以讲述知识为主。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方式主要是以汉字、口头等方式来表现,而学生则是被动的,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要活动是对教师所讲的知识进行记录,造成课堂氛围缺乏活跃性。因此,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种“耗时多,效果差”的现象。
3.2 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由于我国中小学生都是在一个汉语的环境条件下学习英语,所以他们除了参加有限的英语课堂活动,极少有机会去学习和运用英语,因此,语言环境的缺乏导致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不高[1]。课堂上所学的口语很难进行复习和巩固,这种英语环境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缺少学习环境,很容易给英语带来困难。在农村学校由于极度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学生缺乏英语基础,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需要通过汉语来辅助。
3.3 学生缺乏英语基础
农村学校尽管也是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在小学三年级开展英语课程,但是很多农村学校将英语课程形式化。在英语教学中,学校与教师缺乏对英语的重视,减少英语课时、缺少英语测验等现象广泛存在。因此,农村学生缺乏英语基础,学生也忽略英语的学习。
4.“班班通”模式下的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优化路径
4.1 教师通过“班班通”创设英语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采用“班班通”可以将教材中的文本转化为直接、生动活泼、人物活动的直观描绘,把英语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集于一体,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改善过去学生在课堂中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而心不在焉的现象,使课堂转变为现代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学生反馈缺乏、师生情感沟通的情况。教师也可以通过运用“班班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课堂情境,运用丰富的教学素材,包括图片资源、英语音频资源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进行“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教学时,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在于“movie”,农村学生对于电影的接触大多在电视,并且无法直接性区分电影名词及电影分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班班通”解决此类难题,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与课程相关的电影片段,如动作片《十面埋伏》、卡通片《哆啦A梦》、喜剧片《小鬼当家》等,通过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段加深学生对各种类型电影的理解,也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在此之后,教师可以引入电影类型的单词:active movie、thriller、comedy、documentary、cartoon、Beijing opera等。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电影进行评价,并引出评价含义的单词:interesting、boring、scary、exciting、funny等。教师再向学生进行任务布置,让学生依据新单词以及句型进行交流,既能够巩固学生对单词和句型的掌握,又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学生从教师教学中的被动学习变为学生主动学习[2]。英语教学也从教材趣味的内容,变成了形象化、情趣化教学,促进课堂的趣味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意识、合作、创新地进行学习。“班班通”为英语课堂开辟了新的途径,网上教育资源的增加使教师有更多的选择。英语课堂呈现出人文、安全、有效的特点,能让学生轻松快乐学习英语。
4.2 教师借助“班班通”,突破教学重难点
重点和难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把握要点,突破难点,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以往的英语教学都是以英语知识点和文法为主,对于知识的重难点更是煞费苦心,过分注重知识的积累,强调语法中的句型句式,教师将教学的重难点作为教学的中心并且忽略学生的感受,即便如此学生还是没有太多的体会,有些时候,他们总是无法克服困难,对学习感到厌倦。而“班班通”的应用,教师在进行针对性教学的同时,能够有效把握知识重点,优化难点知识教学。“班班通”的出现,将英语的知识性、应用性、实践性相结合,将英语知识由抽象困难变具体简单,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3]。
比如:在进行“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教学时,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能够表述一种食品的制作过程,并且学生能够使用祈使句。透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运用不同的语言。然而,农村学生由于成长环境,没有接触过奶昔这种食品,教师在教学时也缺乏制作奶昔的工具,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班班通”播放奶昔制作视频。教师在播放视频中要对学生进行单词和短语的讲解,如:first、yogurt、watermelon、blender、next、cut up、finally等,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关键字和短语,在观看视频学习时,学生将祈使句的练习融入奶昔的制作过程,将英语句型知识变得直观与生动。在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做奶昔的步骤,提高了他们语言运用。教师通过运用“班班通”,解决教学的重难点问题,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教师使用“班班通”是结合教材与媒介的优势相辅相成,动静相融、声光并用,既能够解决教师在教学时处理重难点问题,同时还能将英语教材中的知识由枯燥变得生动,由无形变得有形,由抽象变得直观,提升教学重难点的理解性,并解决教学的困难。
4.3 教师发挥“班班通”的优势,加强学生听说教学
教师在农村学校开展听力教学既缺乏教学设备又缺乏语言环境。然而,学生想要掌握英语知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必须加强听力与口语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首先在教学时学生需要进行纯正英语听力练习,而农村英语教师缺乏较高的口语水平。因此,通过“班班通”,让学生能清晰地听到、感受到标准的英语发音。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发音有更精确、更清楚地认识,而且能纠正学生发音上的错误。英语课程改革的新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语言能力。”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而语言环境的匮乏也是影响学生语言学习的主要因素。农村学校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就要求英语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英语环境。教师可以通过“班班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每周在英语课前为学生播放英文歌曲,如《My heart will go on》《Baby》等,这样长时间下来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在学习英文歌曲的过程中会得到提高。同时,在英语教学活动课,教师放映学生感兴趣的英文原音电影,学生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经典的对话台词、高品质的电影画面、优美的歌曲效果,能够丰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学习英语,还可以直接了解国外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所掌握的词汇和听力资料均为短期记忆。单纯依靠听觉,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往往难以正确地辨别所听内容,从而影响学生听力测试的准确性[4]。因此,学生把已学会的词汇、短语、句子完整地背诵,在进行听力训练的时候,可以快速地把所学的知识和句子中的有用的知识进行提炼,以增强听力。因此,教师还把教材中的课文下载到“班班通”,让学生跟着朗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够得到改善。“班班通”还可以把课堂上那些容易让人混淆的东西反复播放,就像是一个复读器,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纠正自己的发音以及培养标准的发音,从而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如,在教学完成后,教师搜集中小学生容易出现错误或有歧义的词语,并将其与句式相结合,用“班班通”加以录制且重复播出,让学生自行去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教师还可以利用“班班通”将“口语”的内容同步录制下来并播放,让学生自行重复聆听,从而改正他们的发音缺陷,并加以补充。教师通过使用“班班通”能够保存和编辑语音材料的特性,在长期的听力辨析中,逐渐地改善学生的听力和发音,学生的口语表达也会越来越强,从而大幅缩减了听力训练的时间。借助“班班通”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学生也可以通过“班班通”与虚构角色进行交流,能够修正学生语音、句法、习惯用语,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口语情况。
4.4 教师通过“班班通”教学资源共享,丰富英语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提倡“资源利用”与“学科整合”。英语课程中所包含的信息较多,而农村学生的视野和知识范围相对狭窄,难以完成新课改的目标。教师通过“班班通”英语教学资源的广泛应用,既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又能增加对学生的信息输入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范围,拓宽他们的英语学习视野,同时也能使教学和农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更多的联系。教师利用“班班通”的形式,提供丰富、声像并用的教学内容,并与语言交流的自然条件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感受英语口语的运用,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学会实际应用英语。
比如:在进行“I think that moon cakes are delicious”教学时,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各类节日,并且了解在各个节日开展的活动,通过教学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宾语从句。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你最喜欢的节日是什么?在节日当天你都做了什么?并且在学生进行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你了解哪些节日?这个节日的风俗是什么?学生可以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自主讨论。在学生讨论中,学生可以充分运用宾语从句。教师也可以通过“班班通”播放国外的一些节日图片,如圣诞节、感恩节等,以及庆祝的小视频,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国外的习俗与文化。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班班通”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共享资源,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和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资讯、有效率。
4.5 利用“班班通”教学,实施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
在教育中,需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制定不同难度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关注学生个人的特殊需求、兴趣爱好、性格等等,多方面考虑层次的划分,进行高质高效的教学,让学生可以提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以及对学习的兴趣。
首先是分层教学,教师可以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英语成绩,将学生分成低中高三个层次。低层次的学生英语的基础较薄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需要教师特别关注与指导;中层次的学生英语水平处于班级中游,对于英语有一定的兴趣,这类学生有一定的潜力可以激发出来,需要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比如鼓励式教学,引导他们进行英语的学习;高层次的学生拥有较高的英语学习水平,对于英语的学习也极具兴趣。教师可以让高层次的学生作为英语学习小组的组长,负责协助教师辅导中低层次的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就是分类指导,比如在进行口语练习时,对于低层次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完成课本上的基础对话练习;对于中层次的学生,就可以提供一些口语素材,让他们两两一组,进行对话练习;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就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英语方面的优势,尝试在课堂中始终用英文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随时进行提问,不仅让学生巩固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还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结论
总之,“班班通”将音频、视频、图像融合,使学生的感觉得到最大程度地激发,使教学内容生动、具体。在农村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使用“班班通”进行课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英语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思考和实践能力,使英语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