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高质量课堂构建

2023-08-13曾桂琴

今天 2023年9期
关键词:小学生素养探究

曾桂琴

(赫章县威奢乡中心小学 贵州 毕节 553209)

核心素养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已经发展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是一种适应发展战略的个人素养和专业技能。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高质量课堂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它要求教师加强分析核心素养,高效积极地优化和完善教学模式。那么如何构建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本篇文章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1.创新课堂导入,构建优质教学环境

创新型的课堂导入有效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构建优质教学环境的有力手段,也是构建高质量语文课堂的有效措施。教师需要根据各年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导入策略,并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来导入新知识。其中,导入语的设计十分关键,它可以分为故事导入、情境导入、设疑导入、歌曲导入和抒情导入等[1]。故事导入可以运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笑话、传说、寓言等有效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故事不宜过长,能够使学生从动人的故事情节中过渡到教学内容上,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导入要求教师创设有生气的情境,直观、巧妙地将学生带入文章的氛围里。情境带入法的导语要极富感染力,带动学生热情主动的情绪,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投入、移情,它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设疑导入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方法,学生都有追根求源的心理特征,通过制造悬念来激发学生的求解欲望,使学生更直接快速地了解文章。歌曲导入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导入法,歌曲是一种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放松方式,它也最能激发学生兴趣。抒情导入适合激昂、深沉、喜悦或悲愤等一类情绪充沛的文章教学。课堂导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也是一节成功语文课的开端。在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蝙蝠和雷达》教学中,教师采用了激趣设疑导入,出示蝙蝠和雷达的照片,向学生提问,认识蝙蝠吗?关于蝙蝠你们知道些什么?雷达有什么作用?引起学生激烈的讨论,科学家们是怎样从蝙蝠的身上获得启示发明了雷达呢?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去文章中找寻答案,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2.注重问题互动,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的年龄较小,生活阅历不足,看待事情时,思考的层面十分浅显,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而带着这样的思维进行学习,则很难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方法,要能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思考。要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感受,通过问答互动的方式引发他们的深度思考。为此,教师在设计及教学方案时,要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既要增加趣味性问题,又要引入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同时在进行深度思考时,他们也能感受到深度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语文。

例如,在学习《曹冲称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初期跟学生进行充分互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都去过动物园吗?动物园里的什么动物体型最大?”这时,同学们会回答:“大象。”教师接着问:“没错,大象不仅仅是动物园中体型最大的动物,也是陆地上体型最大的动物。那么,如果想要给大象称重的话,我们可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贴近生活,且是小学生感兴趣的跟动物有关的话题,因此每个人都能积极思考。接下来,学生都能积极回应,如有的同学表示:“可以将大象放在一个大号体重秤上称重。”还有的同学表示:“可以将大象分割成块,再放在秤上称重……”对于同学们的回应,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接着提出新的问题:“同学们的办法都不错,但是,如果没有超大号的体重秤,且又在不分割大象的情况下给大象称重,我们该如何做呢?”这个问题成功激起了小学生的好奇心。教师接着引出课题:“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在古代,有一位叫曹冲的小朋友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下面就和老师一起学习今天的课文——《曹冲称象》吧!”经过这样的互动,小学生都能对本课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在跟老师的问答互动中,他们的大脑也有了一定的活动,因此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每个学生都能认真阅读课文,想要对老师口中巧妙的称象方法一探究竟。而在同学们完成自主阅读后,教师提问:“现在同学们都知道了曹冲是如何称象的了吧,那么,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将整个称象的过程复述一下?”并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做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发现,想要复述曹冲称象的过程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他们会自觉整理各个步骤。而当同学们进行表达称象的过程时,教师要认真聆听,并记录每个发言同学存在的问题。通过记录,笔者发现,小学生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有条理地将称象的过程复述下来。因此,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曹冲称象”相关动画片或影视剧作品,让同学们观看,而且要求他们一遍观看,一遍记录称象步骤。这样,在直观的内容的冲击下,小学生能对称象的过程一目了然,因此能产生深刻的学习印象。

3.实施任务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任务教学是指教师巧妙地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置成小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主要知识内容,这种游戏通关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式进行有效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任务型教学让学生通过问题独立思考,在勤于探索的良好氛围里进步,它秉持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语文教育工作带入最佳状态,让学生学会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祖父的园子》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设置的第一个任务是通读一遍文章,找到文章中七个生字的位置并标注出来;第二个任务是再次阅读文章,做到能够流利地朗读,教师点名学生起立朗读文章;第三个任务是让学生感受这个自由自在的园子,祖父的园子里都有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了?(蝴蝶、蜜蜂、蚂蚱、蜻蜓、倭瓜、黄瓜、玉米等)第四个任务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笔写一写这个园子,站在自己的角度发现园子的美,拓展学生的想象,提升学生的运用表达能力。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此,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充分,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型教学的目标,并通过感知、实践、体验与交流等方式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4.设计趣味训练,强化课堂知识记忆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堂若要提高教学质量,就一定要做好训练环节的创设。课堂训练是学生进行课堂反馈的重要环节,而融入了趣味元素的课堂训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实现语文高质量课堂的构建,强化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景阳冈》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与文章相关的素材进行课本剧表演,在表演中深入了解文章内容与段意。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准备时间,学生可以自行组队排练,教师邀请科任老师一起欣赏并指导学生的情景剧,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表演过后教师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次重温文章内容,做好文章整体的感知。这种趣味训练的方式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完成了语文知识教学的目标,进而促进学生在其他学科方面的有效学习,科学地构建了小学语文的高质量课堂。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开展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包括讲故事,古诗诵读比赛,查字典比赛,演讲比赛,成语接龙,办手抄报,作文评比等等。因为小学生还不具备将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都是他们成长的基石,教师及时为学生提供启发式的指点与帮助[3]。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猜字谜等游戏环节大大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游戏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猜测谜底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思考。互动讨论可以使学生学会看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事情都存在着多面性,学习也应该灵活。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思维达到融合,从而高效地完成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思考中逐步提升思维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活跃课堂气氛,打造积极学习氛围

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为语文教学带来更佳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打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教育的发展趋势开始从最初的教师“教”转向了学生“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也要求教师对过去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设一种恬静而不失活跃,凝重而不失热烈,严谨而不失宽松的课堂氛围[4]。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以强化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运用幽默调控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单调、平淡的教学语言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引起学生感知上的疲劳,学生极容易困倦,分散精力。而适时适度的诙谐为学生解除疲劳,打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此外,幽默的教学方式会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乐学,乐于参与,更快速准确地理解并接受新知识[5]。激励学生课堂上的竞争也可以在激发他们浓厚兴趣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在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猫》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小组竞争的方式答题来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先用多媒体播放文章的录音,让学生大致熟悉文章,为后面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将学生分为四个学习小组,提出问题时,学生进行抢答,为自己所在的小组争分,最终得分最高的小组获得胜利,教师给予神秘礼物。学生从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几个角度比较作者的前两只猫有什么不同?第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是什么?是谁咬死了芙蓉鸟?在真相大白后作者怎样抒发自己难过的感情的?学生对以上四个问题进行激烈探讨抢答,调动了课堂氛围和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构建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引进竞争机制,提高学生进取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6.加强小组合作,促进提升探究能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十分有限,让他们在一堂课的45分钟内一直保持高度的专注力是十分有困难的。小学生的视听感受十分敏锐,他们很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而这是十分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的。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如何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关注学生的听课情况。要留意每个同学的课堂反应,根据他们的课堂互动反馈判断其对新知识的吸收情况。另外,为了让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即让学生以团队协作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之间能针对共同的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能积极动脑,积极思考,在交流观点的过程中,组员之间能进行一定的思维碰撞,每个人都能产生新的想法,这对小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例如,在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初阶段提出如下问题:“提到恐龙,同学们肯定都不陌生,尤其是男同学,对恐龙的了解应该更多。那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认识的恐龙都是什么样子的?它们都叫什么名字?”对于这个问题,小学生都能积极回应。学生在平时看动画片时,都会接触恐龙,因此会对这个话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教师则可以给学生分组,并给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由理解能力强、语文素养好的同学担任。接着,教师布置小组探究任务,让同学之间探讨着完成对新内容的学习。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即需要学生在掌握重点生字、生词的基础上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等,可以设计如下探究问题:“在我们的印象中,恐龙是十分笨重的,那么,它是如何飞上蓝天的呢?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恐龙和鸟儿有哪些相似之处?文章一共介绍了哪几种恐龙?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恐龙越来越像鸟类了?”这些问题难度跨度大,能覆盖所有层次的学生。小组长可以根据组员的实际能力分配探究任务,如给学习能力较弱、语文素养较低的组员分配较为简单的任务,并两两一组,共同探究找答案,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语文素养较高的组员,小组长则可以对其分配难度较大的任务。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要探究的任务,每个人都能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究学习中来。探究结束后,小组长收集各个微型小组的探究结果,接着全体组员一起检验答案。对于存在分歧的答案,小组长将其记录下来。及时请教老师。而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个小组提出的学习上的困惑,耐心解答。最后,在全班共同展示答案的环节,教师针对表现良好的小组给予充分表扬。这样,每个小学生都能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他们在跟他人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能体验思维碰撞的喜悦,能感受自己想法被采纳的成功感。这些都能让小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小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积极思考,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也能得到不断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构建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高质量课堂,教师必须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要被传统的教师角色禁锢,帮助学生开展一些促进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不仅能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能在对语文知识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教无定法,教师要摒弃单一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知识的多元化,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小学生素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