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微课运用分析
2023-08-13曾小瑞
曾小瑞
(白银市靖远县刘川中学 甘肃 白银 730600)
引言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微课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也在此会环境中得以凸显出来。该教学方法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不仅能够使初中语文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还能增强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合理性与科学性,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1 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清晰
与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不同,教师不仅能利用微课教学法针对具体课程内容向学生进行教学和知识传递,还能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初中语文课本内容的延顺与拓展。这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教师对该篇文章的深层次理解,使教学目标更具阶段性和可行性,提高教师对课堂和学生的掌控能力。
1.2 有利于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就目前情况来看,微课教学法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能够化繁为简,利用传播视频等方式降低初中生对抽象化知识的理解难度。比如,受到新媒体与互联网的影响,许多初中生过分关注现代化的网络流行内容,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各类民俗知识失去了兴趣。因此在对《安塞腰鼓》《苏州园林》等描写民俗文化与文明的文章进行讲解时,教师就可在课前先为学生展示我国的各类人文景观、各地区的文化宣传片等,再对其进行讲解,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对该篇文章产生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一来,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在视觉与听觉上的知识传递明确相应文章的中心与主旨,不仅能够使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增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民族凝聚力与文化自信。
1.3 有利于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依靠自身经验对学生进行教学,因此在面对新课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背景下,这类教师往往无法对现有教学方式与内容进行正确判断,再加上课本内容与知识在不断调整与更改,教师很有可能出现总结或理解不到位的情况,若按照此种错误理解对学生进行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对课本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正确认知与理解,学生也无法明确作者在该篇文章中想要想传递的信息。而微课教学法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对课本内容的正确判断依据,初中语文教师可利用该教学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正确总结,不仅能使自己的判断与总结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相应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也会呈现出较高层次的水平,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的配合程度也会在此过程中得到大大增强。在此种良好环境的带动下,学生和教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同步发展,从而使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整体效率得到提高,实现课堂的高效运转。
2.核心素养下微课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2.1 在课前预习中利用微课教学法
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最切实可行的微课教学方案,并利用该方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能够理解微课对其语文学习的推动重要推动作用。
比如,初中语文教师在对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单元二《回忆我的母亲》进行教学时,就可先根据教学目标和该篇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使微课视频能够完美契合本节课的教学需要。为了能使微课教学富有成效,教师还应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了解,并以此来对微课视频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1]。在《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学生除了要重点把握作者朱德的创作背景、人物生平,还应尽可能领悟该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伟人母亲具有哪些形象特点?”等。这样一来,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时就会不自觉的将教师提出的问题带入其中,从而明确朱德的母亲是如何给予朱德相应的支持、具有哪些优秀品质等。
2.2 微课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2.1 微课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有效结合
微课教学法的实现离不开现代化与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有效应用,这种方式能够从极大限度上使教师和学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在任意时间通过互联网查阅学习所需的各种资料,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读写结合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微课教学法的积极作用,并在遵循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教学。
具体来说,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前,应先明确学生的学习规律。比如,就目前现有的研究数据来看,通常情况下初中生的注意力在课堂刚开始的前十五分钟最为集中,因此教师可在课堂进行到十五分钟作用利用微课教学法或其他信息化技术手段来使初中生的注意力再次集中起来,使该堂课极有成效。微课教学法的有效应用能够大大增强教师教学的科学性,使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学习的知识框架,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与自己最为适配的学习模式,在提高自己语文成绩的同时增强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使自己的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与发展。
2.2.2 学生互助式学习在课堂中的有效开展
微课教学法要求学生能在正式上课前提前完成对相应课程的预习,因此为了能够将课前预习从真正意义上落到实处,初中语文教师可在课堂中融入各种新型教学方式,其中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学生互助式学习[2]。
与小组合作有所不同,学生可在互助式学习中自行找寻学习伙伴,通过与伙伴的交流来明确自己和伙伴在课前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学习伙伴的帮助下找寻该问题的答案。对于一些重难点问题而言,仅仅依靠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可能无法完全解决这类难度较高的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就可在此环节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指导。学生互助式学习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能使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不仅如此,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也会为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也会得到转变,从而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自主学习模式的产生和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语文教师在利用微课教学法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时,可以借助微课的自身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不断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文章主题进行明确。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单元二《世说新语》两则中的《咏雪》为例,对于雪景的描写,作者通过两个孩子所作诗句的不同,从侧面反应出此场雪景的特点与不同儿童的思维侧重点。但由于该篇文章为文言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利用微课教学法播放我国不同地区地冬日雪景视频,并在此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让学生体会文章中两个孩子的不同心境,从而让学生明确如何在语文写作中正确对相应环境进行描写、如何突破自身思维的固有局限。
2.2.3 在教学活动中增加角色扮演环节
为了使生涩难懂的语文知识更容易被学生吸收和理解,教师还可在课堂中利用微课教学法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以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单元六的《陈涉世家》为例,教师在对该篇文章进行教学时,就可先为学生安排相应的角色,包括陈胜、吴广和士兵,为了能够在节省课堂时间的基础上使角色扮演发挥其重要作用,教师可选取该篇文章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演绎,并在此过程中利用语言来使整个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和丰富。为了能突出该单元“浩然正气”的主题,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时,还应借助微课拍摄视频,并通过剪辑、增加背景音乐等方式对视频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并将其上传至多媒体为学生进行播放,在学生观看期间对其进行适当讲解,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该故事的整个前因后果,增强对“大楚兴,陈胜王”等关键语句的正确理解[3]。
2.2.4 利用微课教学创设特殊情境
在应用微课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与讲解时,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抓住本堂课中应用微课教学法的关键节点,并在精准把控教学时机的基础上开展微课教学,尽可能将教学中的关键内容详细罗列给学生。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应及时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利用现代化与先进化的教学思维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尽量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层次探索。除此之外,由于初中语文的知识体量较大,文章题材、立意等各有不同,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每篇文章都产生不同的感受,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对现有的微课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改变和调整,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各种特殊情境,充分调动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正确理解与差异化感受,凸显微课教学法的重要价值与作用。
在具体实践环节中,教师应严格遵循“三步走”原则。首先,教师应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微课情境,并通过启发式提问或主题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该情境中。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单元六的《马说》为例,教师可先向学生提出“你该如何描述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作者想通过该文章传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主旨,完成相应的微课学习任务;其次,教师必须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针对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深度交流与讨论;最后,教师还应开拓自己的教学思维,在日常教学中适当增加对音乐、视频等教学辅助资源的利用次数,不断提高初中语文微课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自主投入到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来[4]。
2.3 在课后复习环节利用微课教学法
2.3.1 引导学生进行课后自主阅读
为了加强微课教学法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有效融合,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各大互联网教育平台对现有初中语文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比如,教师可以对其教学所需的资源进行有效获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微课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为学生的课后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复习资源,推动教师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课外复习内容的深度融合,促进初中生语文阅读与理解能力的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师在此环节中必须先对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并针对实际情况对微课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化设计,并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之后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阅读,并鼓励学生利用相应的教育平台进行学习资源的查找与应用,必要时还可在该平台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发表自己对该部分内容的看法,教师可定期到该平台中进行查看,将学生喜闻乐见的部分内容引入到微课教学中,不断对微课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单元二中的《孔乙己》时,教师就可引入作者鲁迅另一部经典小说《祝福》中描写祥林嫂的片段,并将其作为本节课的课外阅读内容,让学生在课后仔细阅读该部分内容,并从中找寻祥林嫂的真正死因,分析悲剧产生的具体原因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部分初中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封建迷信、封建礼教的含义和危害,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在下一堂课开始之前,先为学生进行相关介绍,让学生对其的理解从笼统片面转变为充分深入[5]。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展现,还能丰富学生的语文阅读体验,为后续的语文阅读与学习扫清障碍,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正确的阅读方法和学习环境,让学生以一个良好的状态和精神面貌迎接语文学习中的各类挑战,从而使其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师安排的各类任务,使自己的优势在此过程中得到凸显。
2.3.2 作业任务的有效布置
教师可利用微课教学法为学生布置两种不同的学习任务,即开放性学习任务与差异性学习任务。简单来说,开放性任务能够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更多初中语文的正确学习方法,从而使其对语文的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使自己的语文知识储备得到有效丰富;而差异性学习任务能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较为科学的个性化培养,学生对初中语文的敏感度会大大提升,语文应用能力也会在完成差异化作业任务的过程中得到增强。
比如,在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单元三学习生活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利用微课向学生布置开放性学习任务。该篇课文主要讲的是鲁迅先生在童年时代的美好学习生活,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传统教学思想的不满,还将儿童喜欢自然、追逐自由的天性充分的展现出来。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就可利用作者的创作背景对学生进行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探究当时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娱乐活动等,必要时还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延伸,让学生对当地文化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与探索。为了能让学生尽快了解该部分知识,初中语文教师除了鼓励学生自己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外,还可利用课堂剩余时间为学生播放一段相应的影视频资料,从而拓宽初中生的语文知识视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对作业任务进行深度探究。
除此之外,在对八年级下册单元三中的《桃花源记》进行教学时,初中语文教师可针对班级内不同学生对文言文的不同掌握程度布置相应的差异化学习任务。对于理解能力较差、并未掌握文言文正确阅读方法的同学来说,初中语文教师对其的学习任务安排侧重点应放在熟练诵读与词语理解上,从而帮助该类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含义,夯实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而对于那些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此时教师的侧重点应放知识与学习方法的进一步拓展上,帮助这类同学进行举一反三,加强对文言文的了解和解读能力,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古文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及时扭转自己的传统教学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再设计,并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以及课后复习三个环节中积极引入微课教学法,不断降低初中语文的学习难度,利用语文的独特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从而使自身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