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路径探索
2023-08-11蒋战英
蒋战英
摘 要:本文简略阐述了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和实施的必要性,从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风险防控落实不到位以及预算绩效评价不完善几方面着手,对当前企业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优化路径,旨在为相关企业和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切实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效果,为企业深化改革提供必要支撑。
关键词:企业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深化改革
预算绩效管理是由全面预算和绩效管理两方面组成的,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协同开展有助于推动企业整体高质量发展,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并且没有掌握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的重點和要点,导致其并未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有必要对其现存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展开更为深层次的探究,科学梳理预算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为企业风险防控能力以及经济效益的综合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和必要性
1.概念
对于企业来说,预算绩效管理主要包含两部分,分别是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其中预算管理主要涉及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三个步骤,在不同的企业中预算管理所体现出的形式往往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从本质上来看,其均反映的是成本、利润预计以及销售量等具体的财务数值。预算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将经营目标的实现作为出发点,进而采用预算量化的手段科学合理地开展对于财务、投资以及经营活动的规划工作,以便制定科学全面的预算方案,其实质上就是一个闭环管理的过程。
绩效管理中的绩效二字分别代表的是成绩和效率与效益,针对企业而言,其在日常经营的过程中不仅会关注支出情况,还会重视资金的流向以及资金支出所取得的成果,即效益。而预算绩效管理则是一种围绕着绩效所开展的预算编制和决策工作,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企业工作开展及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在调动各部门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对预算展开科学合理的编制工作,在此过程中还要高效落实考核管理工作,并遵循真实性原则做好绩效反馈,为企业相关工作的高质量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2.必要性
(1) 促进企业稳定经营
企业财务收支对于预算有着极高的要求,预算管理水平对于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企业无论是开展何种生产经营活动,资金均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若是存在预算安排不合理的现象,便会使得核心业务的开展没有充足的资金和资源作为支撑,进而导致企业发展受限,不利于企业持续稳定运行。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则可以实时动态监督预算管理的具体情况,及时开展对于预算执行结果和进程的考核工作,为企业财务以及非财务资源的全面管控创造良好的条件,将资金集中起来投入更有价值的业务上,确保预算资金能够实现科学合理的调度,为重点支出提供全面的保障,支撑战略目标的达成,促进企业的长效稳定经营。
(2) 推动预算管理机制优化
预算管理机制如图1所示。
结合实践经验来看,预算绩效管理在企业提高预算管控能力、完善预算管理体系以及深化改革方面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企业可以在预算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对预算执行的结果和进度进行确认和检查,以精准定位预算管理中所面临的隐患和问题,进而方便后续持续优化预算管理机制,高效填补预算管理中的缺失,为企业预算资金的高质量调配和应用提供正确的指引,以免企业产生过大的经济损失。而企业也能够基于预算绩效指标的实现情况了解当前企业预算现状,方便明确预算调整的依据和方向,确保企业的资金链能够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
(3) 保障财务决策科学性
为了保障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则势必要精准了解现阶段的各方面财务现状,从收支情况出发对相关业务展开合理的安排工作,使得收支能够实现有机平衡。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而言,一旦决策失误便有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若是投资决策出现失误,其投资收益便难以负荷预期目标,进而导致其债务无法及时偿还,处在资不抵债的形势下。对于预算绩效评价来说,其本身便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预算调整和财务决策的合理性。工作人员能够基于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对企业经营状态、过程和进展形成更加准确和及时的了解,精准分析绩效动因,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形势进行预测,从源头上保障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二、企业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分析
1.问题
(1) 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所开展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都在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而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开始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和企业中,而部分企业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信息化建设力度有所欠缺,导致企业所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在效率上都比较低,长此以往势必会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稳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企业普遍欠缺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这便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预算绩效管理人员本身的工作压力,制约了预算绩效管理成效的进一步探讨,不利于充分展现出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质性作用。
(2) 风险防控落实不到位
内部控制是企业日常运营至关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企业风险评估和防控中的关键环节,在这一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针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呈现的各种问题展开深层次的探究,进而提出与之相对应的整改措施。企业在建立风险评估体系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企业所面临的各方面风险因素,同时,还要对企业未来发展实施合理预测,切实保障风险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然而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往往无法高效落实风险评估机制,造成预算绩效管理无法切实展现出其应有的价值。而且财务人员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时往往处在过于被动的状态下,造成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出现了过于表面和形式化的问题,对于企业内控效果的进一步提高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3) 预算绩效评价不完善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部分企业已经基本上建立起了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却忽略了绩效管理指标的设定,也没有严谨规范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实施所应遵循的条例,考核工作所实行的标准欠缺差异化和量化,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无法真正反映出内部控制的规范要求,进一步提高了企业预算绩效管理考核的复杂性,不利于保障最终结果的真实性与科学性。还有一些企业所建立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并未充分同当前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仅仅是单纯挪用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或者是照搬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成果,使得企业在对生产经营活动展开预算审批工作时大多欠缺合理依据,严重增加了企业的风险隐患,无法充分保障绩效评价中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不仅无法支撑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还会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2.解决措施
(1) 强化信息化建设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要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应当进一步联合,以保障信息资源的顺畅流通以及高度共享。基于此,企业需要加大力度开展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建设,为企业进一步提高预算绩效管理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实施。
一方面,深化落实企业现有信息化系统的有机结合,统一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系统,实现二者的信息高度共享。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强化推动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工作内容的优化整合,将各个业务环节之间妥善串联在一起,最终构建起功能一体化的分析系统,实现对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考评以及风险评估预警等多维度的全方位覆盖。按照月度、季度和年度制定分析报告,并落实对于预算绩效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同时还要实时动态地向有关人员报告。
另一方面,企业应当积极引入人工智能、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凭借上述技术第一时间获取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绩效数据、行业数据以及宏观经济数据,更为深层次地开展数据价值的挖掘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业绩分析模型,在原有的基础上促进科学决策能力的提升。除此以外,企业需要合理设定共性和个性指标,建立起能够同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针对绩效考核结果展开全方位的智能对比分析,为智能化预算绩效管理體系的高质量落实创造良好的条件。
具体来看,企业需要在各种新兴技术的支持下,在海量信息中及时准确地筛选更有价值的信息,并建立标签对其进行分类,对预算绩效管理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展开全方位的探究。企业应当基于当前相关部门就预算绩效管理所提出的建议和有关政策文件,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展开全面搜集,深度探究预算编制和预算目标制定等多个环节所面临的问题和潜在隐患,以便于高效落实对其的跟踪监控工作,使得各个重点环节之间能够实现有效连接,进而平稳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强化研究绩效管理和预算执行之间的不同之处,结合多方力量对整改方案进行研究,给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为管理者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提供必要参考,同时提高绩效结果的应用效果。
(2) 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效果,而若想保障预算绩效管理的持续平稳落实则势必要健全完善科学可行的预算全过程监管制度,以支撑预算绩效管理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首先,企业应当在现有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其现阶段预算绩效管理的各方面情况,充分与内外部环境相结合,确保企业所开展的绩效管理工作可以满足企业各方面工作要求。
其次,相关工作人员在设定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时应当着重考虑预算绩效风险产生的高发点,进而加大对于这一部分风险的管控力度,严格立足于风险防范管控的相关原则设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成效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企业还应当在实际运行中积极总结预算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存在的各种问题,财务人员在这一环节中需要对各种信息数据展开深入分析,精准找到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而针对性地采取处置措施,并且需要大力开展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监督,以切实发挥出对其的约束性和规范性作用。
最后,企业需要结合现有条件,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建立起预算绩效管理成果的反馈机制,以便相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开展对于企业全部预算活动的分析和总结工作,深层次掌握企业经济活动开展的各方面情况,及时汇报给相关管理人员,保障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和共享的顺畅性。
(3) 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企业应当对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有可能会面临着内外部风险展开全方位的分析,在此过程中还要基于现有条件对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指标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体系的完善需要重点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企业应当对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展开科学设计工作,企业需要着眼于可量化、可取得以及重要性几个层面,选择相应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具体为基础管理提升指标以及关键业绩指标两种。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全方位探究考核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差异性及各自的特点,以便在此基础上合理构建关键业绩指标并实现科学区分。从对象差异性着手对指标实施个性化的设置,以切实展现出企业本身的经营特色。例如,企业可以将年度预算作为方向指引,围绕着经营成效提升的目标,着重考虑关键绩效指标并对其进行详细划分,设置资金回收、利润以及收入等盈利能力指标。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于过程管理指标的重视,实现对于经营安全以及科技经济效益测算等基础管理指标的全方位覆盖,并在此基础上对在覆盖范围进行拓展,从数据层面着手支撑企业的发展决策和深化改革。此外,企业需要针对性地改善现有的预算绩效指标评价手段,在完成指标的科学设计中需要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对于指标评价手段的进一步优化。工作人员应当着重展现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在全面了解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设定考核权重,确保绩效指标权重能够充分同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并达到协调一致的效果,以切实体现出绩效本身所具有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另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固有的定性指标进行转化,使其成为定量指标,结合定性工作中系统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及时性的因素科学设定与之相适应的评分标准。为了从源头上体现出绩效管理所具有的引导价值,企业还应当适当转变定性指标的加分形式,突破以往考核扣分的局限性,以保障预算绩效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强化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能够切实保障预算编制、执行和考核工作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以充分体现出预算对于企业未来生产经营和整体发展的导向性作用,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相关企业应当形成良好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并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总结各方面经验教训,了解当前企业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采取优化措施。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健全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高效落实风险防控工作。为了提高各项工作的开展质量和效率,还应当强化开展信息化建设,大力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为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充分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徐晓阳,方娅,汪爱武.部门整体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基于“机构”整体评价视角[J].财政监督,2022(22):
52-57.
[2]冯楠.平衡计分卡在基层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基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的实践探索[J].预算管理与会计,2022(10):32-38.
[3]张俊杰,赵艳灵,武钰涵.创新预算绩效管理咨询服务体系的研究——以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绩效管理咨询服务为视角[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2(9):103-105.
[4]许冰兰,章梓钰.新时期部门整体预算绩效评价创新研究——以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为例[J].财政监督, 2022(15):49-54.
[5]张晗博.企业集团产品研发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路探讨[J].现代商业,2022(13):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