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超星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高校管理会计课程中的应用

2023-08-10赖泳杏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管理会计

【摘要】本文分析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现状,阐述基于超星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管理会计课程变动成本法中的“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这一教学片段为例,介绍这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方法,并對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管理会计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管理会计 超星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5-0095-05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推动教育教学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同时,由于传统课堂中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纯粹的线上教学虽然教学资源丰富,但缺乏师生互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很难及时解答,而且教师在线上很难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因此教学效果不佳。而混合式教学巧妙地融合了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的优势,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理念,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兼顾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超星平台是一款应用非常广泛,能为教师与学生提供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的线上教学平台。该平台既有电脑的网页版也有专门的学习通App,网页版和学习通的数据实时同步。教师在建设线上资源时通过电脑端操作,在线下课堂中可以用学习通进行管理;而学生通过学习通可以进行学习与考试,使用起来很方便。此外,超星平台的教学功能较为全面,混合式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块在该平台都能实现,而且平台有详细的统计功能,可以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和监督,能实现多维度教学评价。

一、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管理会计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以及审计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目前高校培养的管理会计人才难以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因此有必要分析目前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针对问题改进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教学方式单一

管理会计课程知识点众多,而学时有限。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行健校区为例,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管理会计课程只有45个学时,但知识涉及面非常广,分配给每个知识模块的学时非常有限(见表1)。因此,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为顺利完成教学计划,教师用绝大部分上课时间来进行知识讲解,只留给学生少量课堂练习和讨论时间。在单一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课堂学习效率较低。

(二)教学内容陈旧

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人工智能的广泛使用,使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受到很大影响,管理会计工作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也需要相应调整教学内容。然而事实是,很多高校的管理会计课程内容还比较陈旧。如表1列示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中,前六个知识模块的内容大都是传统管理会计知识,十年前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重点学习这些内容,现在相关学校还将其作为重点内容组织学生学习,这些内容占总授课学时的64%左右。而新知识内容只占很少的学时,很多时候还被视为前沿知识一带而过。比如责任会计和绩效评价只占很少的学时。而质量成本控制、战略地图、环境管理会计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等前沿内容基本不涉及。

(三)缺乏配套实训

管理会计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课程配套实训起步较晚。由于管理会计课程内容与其他核心专业课之间存在重叠部分,而其他专业课都有配套实训,这就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一种错觉:管理会计没必要再额外开展实训。比如长短期决策、标准成本、作业成本等内容在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学等课程中都有涉及,并且均有对应的实训部分。然而,不难看出各个知识模块的实训缺乏有效地整合、比较零散,对管理会计特有的内容又缺乏专门的配套实训,显然不利于高质量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

(四)课程评价标准不够合理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管理会计的课程评价标准较为单一,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60%—70%,平时成绩占比30%—40%,只要完成基本的作业并且不旷课,平时成绩也不会差。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敷衍了事,期末加班加点背诵公式和重点内容,也能勉强通过考试。一个学期下来,这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二、基于超星平台的高校管理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引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而混合式教学就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管理会计课程实施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完全线上的课前预习模块,二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体课堂教学模块,三是完全线上的课后巩固模块。有别于传统线下课堂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学习为辅的方式,管理会计混合式教学对学习时间的划分坚持课内、课外各占50%的比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对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部分进行了巧妙的教学设计,并实施了有效的监督,以切实落实教学计划。如图1所示。

(一)课前预习模块:任务驱动与核验

课前预习模块,学生需要完成任课教师发布的小组任务、预习任务,并在完成预习后撰写学习心得或者画思维导图。

小组任务。教师发布每个章节的重点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学生以团队的形式查找有关资料并完成讨论,每个小组可建立一个讨论群,以便完成本课程后续一系列分组任务。

预习任务。该环节的课程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课件、视频或者动画资源、课前案例等资料,学生通过阅读课程大纲、听基础知识视频详解、浏览章节课件以及管理会计的应用指引等政策文件接触新知识。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了基础知识,储备了一定的线下课堂知识。

监督评价。在该模块中,教师如何有效监督学生如期、高质量完成课前预习内容,是该教学环节设计的重点。为此,本课程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功能将每个课程资源设置为一个任务点,原位播放并且设置了防拖曳以及防窗口切换功能,学生必须完成有关内容才能记录、完成任务。

撰写学习心得或画思维导图。在上述环节完成之后,教师要求每名学生根据每次课的内容特点撰写学习心得或者画思维导图,以便教师了解学生预习效果。在设定的截止时间内,每名学生需要将学习心得或者思维导图的電子版发送到教师指定的邮箱。教师通过查看这些资料可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二)实体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重塑课堂教学

在实体课堂教学模块,遵循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原则,改变以往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为辅的方式,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组任务汇报以及点评。在课前环节,教师布置小组讨论任务,每个小组需派代表在课堂上陈述本组观点。各小组可根据每次任务内容选择不同的形式进行汇报。各小组展示完毕后教师进行点评,对学生的团队协作水平、口头表达能力、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积极寻找各组亮点,动态追踪各组的综合表现。

关键知识点讲解。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不再对所有知识点进行笼统介绍,仅对各章的关键知识点进行讲解,基础理论以及简单易懂的知识点在课堂预习模块即完成,以给课堂其他教学环节预留更多时间,丰富教学活动。

课堂活动。该环节包括在线签到、随堂练习、小主题讨论、随机选人、投票、单元测试等活动。其中,在线签到由学生使用学习通完成,为避免学生未出勤却签到的情况,可以现场发布二维码或者签到码进行签到,教师通过手机就能动态了解学生出勤情况以节约考勤时间。随堂练习使用非常灵活,教师事前设置好题目,讲完关键知识点后立刻开展练习。线上平台可以统计每个问题的作答准确率,教师可以据此对错误较多的选项进行重点讲解,做到有的放矢。小主题讨论有别于课后的主题讨论,该部分的讨论主题往往由教师课堂随机发布,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少,讨论时间短,能启发学生思考,并实时监督学生学习,可与投票、选人等活动配合使用。单元测试在介绍完一个章节的内容后方可进行,测试题应涉及面广、题型丰富,以使考核更全面。

(三)课后学习模块:知识巩固与能力拓展

在线交流讨论。为了及时解答学生课外学习中的疑问,以及促进学生间的专业交流,可以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讨论专区。教师可在讨论专区发布讨论主题,学生实名作答,回答一次可获得平时分加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学生可在讨论专区自拟讨论主题供他人思考,同样的,参与这种主题讨论的学生也可以获得平时分加分。

案例分析及互评。管理会计没有单独的实训课时,理论课时也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既能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教学的一大难题。混合式教学模式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本课程将课程配套实训搬到了线上平台,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在介绍完每一章的知识后上传对应的企业案例,要求学生以分组形式完成,实训评价分别赋予教师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以及自评四个方面不同权重,以检验学生运用管理会计理论知识解决企业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拓展学习。拓展学习环节是在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管理会计知识的延伸和应用。在这一环节,教师将会提供一些经典文献资料以及实务中成功使用管理会计工具的真实案例,供学生线上学习。比如平衡计分卡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财务共享模式在美的集团的应用等,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课程评价:教学效果检验

在混合式教学下,课程总评成绩的构成应进行调整。在试验阶段,可以尝试设置为“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到了成熟阶段,可以逐步提高平时成绩占比(60%或70%)。在教学改革初期,笔者认为50%的占比比较合理。具体而言,平时成绩可由七个部分构成:线上课程资源的预习程度(20%)、作业次数及准确率(20%)、讨论次数(10%)、线上案例分析与评价次数(20%)、实体课堂表现(10%)、学习通签到次数(10%)、线上期中测试成绩(10%)。混合式教学的线上教学部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确保线上学习效率是混合式教学开展的关键。为此,在设计平时成绩评价标准时,主要往线上学习倾斜,以确保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实施。

(五)课程调查及效果评估:有效性教学保障

课程调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一个学期根据课程进度开展1—2次,可在期中、期末各开展一次或者集中期末开展一次。教师需要提前设置好有关问题,然后在超星平台上发布,设置活动时长保证学生都能参加,学生则以匿名的方式回答问卷上的问题。为了避免学生间相互干扰答题,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课程调查放在课后环节进行。通过匿名调查可以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建议以及对混合式教学的评价,为之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三、基于超星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管理会计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下面以管理会计课程变动成本法中的“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这一教学片段为例,介绍基于超新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了解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定性原因,理解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定量推导,掌握分期营业利润差异的变化规律以及广义差额简算法。能力目标为:能够根据两法下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化规律解释经济生活中的现象,能利用广义差额简算法在两法之间进行切换。素质目标为: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一般规律以及特殊规律、分期营业利润的广义差额简算法及应用。

教学难点: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定量推导。

(三)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预习实践

小组任务。针对该教学片段,教师事先设计问题“导致两种成本法出现不为零的营业利润差额的原因是什么?”,提前两天将该问题发给各小组组长,由组长组织成员进行讨论,组长做好讨论记录,每个小组派代表在课上展示小组讨论结果。

预习任务。教师将教学大纲、课程引例、分期营业利润差额的基础知识视频资源以及对应的PPT等上传超星平台。学生课前学习环节需要掌握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教师课堂上不再讲解。通过引例学生可了解两法下分期营业利润确实存在差异这一经济现象,并针对出现的经济现象结合教师提出的讨论题进行思考。

监督评价。教师在超星平台的网页端打开“章节统计”选项,通过观看时长、反刍比以及打开视频观看情况的“详情”等指标,可以了解每名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对完成情况不理想的学生,教师需及时督促其完成有关任务,并告知其若在规定时间没有完成有关内容会最终影响平时成绩。课前预习环节占平时成绩的20%。

撰写学习心得或画思维导图。课前预习环节,如果仅限于观看视频、浏览课件不利于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为此,在实体课前,每名学生需要归纳总结预习内容,并以学习心得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学习总结。教师通过观看思维导图可以了解学生对分期营业利润差额内容的掌握情况,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关键知识点。

2.实体课堂教学

小组任务汇报以及点评。课前预习模块设置了小组讨论主题——导致两种成本法出现不为零的营业利润差额的原因是什么。在线下课堂开始时,各组派代表展示本组讨论结果。部分小组代表提到固定生产成本是导致营业利润差额的原因,有的组分析得较为全面,得出的答案比较准确。教师对各组表现一一点评,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奖励(加平时分)。

关键知识点讲解。该环节教师仅需针对关键知识点进行讲解即可。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对分期营业利润出现差额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采用公式推导演绎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出差异所在。演绎过程如图2所示,分析利润差异首先应了解利润的计算方法,分别列出两种计算方法下的营业利润公式,接下来进行层层分解,去掉两个公式相同的因素,不同的因素就是产生利润差的原因。由此推导出,期初期末存货包含的固定生产成本不同是产生利润差的根本原因。公式分解时营业成本的分解是最难理解的,因此一定要重点讲解。

课堂活动。活动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先是在线签到,教师投屏发布二维码,学生签到,签到时长为1分钟,实现快速考勤。教师在讲解完分期利润差异的原因后,在平台发布4道随堂练习题,使学生巩固所学。在超星平台教师端,教师可以获取每道题学生的参与率及准确率的统计数据。比如,第1道题“不属于完全成本法下期间成本内容的是哪个选项?”,教师通过平台可以看到,80.9%的学生答题正确,还有19.1%学生答错,参与率为100%。针对答错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再次讲解期间成本相关内容,为了检验教学效果,随后发布问题“成本与费用有何联系及区别?”,随机“选人”回答。抽查的学生基本回答正确并且反应迅速,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学生听课比较专心。

3.课后巩固实践

在线交流讨论。本次课程结束后,教师发布讨论主题“为什么只有在变动成本法下利润才真正成为反映企业经营好坏的晴雨表”。这个问题既是对本次课程知识的回顾也是对接下来讲解变动成本法优缺点的铺垫,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要求每名学生在讨论区回复,也可在讨论区发布自己的困惑,字数不限,重在发散思维。

配套实训开展。为加深学生对实训的理解又不占用课堂时间,可将对应理论模块的实训内容放到线上平台。比如针对本次课的内容,我们设置了专门的案例分析题“华美公司利润差异探析”,供学生进行课外训练。为减轻学生线上练习的负担,配套实训均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开展,小组通过平台随机分配形成,避免出现“搭便车”现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小组成果评价采用教师评价(10%)、组内互评(40%)、组间互评(30%)以及自评(20%)四个方面的综合评分,最终得出每名学生该次实训的成绩。

拓展学习。拓展学习是在已学两法的利润计算及差额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能力升华。本环节提出两个拓展知识点供思考。一是完法与变法对税后利润的影响有何差异。前面一直分析的是对税前利润的影响,那么加入所得税后是否有差异?二是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两法利润差异分析有何不同。大部分课本仅介绍了先进先出法的影响,那么其他方法呢?抛出这些新思路外,平台上也同步上传了国内若干知名学者发表的权威文章,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探析。这些内容针对性强,既可作为课外读物,也可作为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来源。

四、混合式教学在管理会计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调查与分析

学期末课题组对培养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象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行健校区2019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共143人。调查结果显示,60.4%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混合式教学,52.1%的学生反映通过混合式教学知识面拓宽了,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允许学生重复学习。由以上调查结果可知,让所有学生都能完全适应混合式教学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适应情况逐步实施混合式教学。在被问及“混合式学习的动机是什么”时,74.9%的学生回答是“为了获取新知识而自觉学习,并且对感兴趣的教学资源会重复观看、学习”,25.1%的学生回答是“为了提高平时成绩完成学习任务”。这从侧面说明,线上学习平台对部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有较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在关于混合式教学的优缺点调查中,83.7%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的优点是学习时间、地点灵活,教学资源丰富并且可以反复学习;52.2%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习任务重,学习一些线上内容仅是在应付检查。有92.0%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94.0%的学生赞成管理会计课程今后继续实施混合式教学。

综合分析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管理会计课程适合开展混合式教学。管理会计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减少了时空因素对教与学的限制,大大拓宽了教学资源面,深受学生喜欢。然而在调查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反映混合式教学的学习内容多、任务偏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兼顾混合式教学的效率与效果,把握好度,控制好总量,布置线上教学任务不宜过多,避免激起学生抵触情绪。此外,管理会计的部分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教师不应照本宣科,而应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可用公式演绎、画二维坐标图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比如,利用每股收益分析法进行决策时就可以通过画坐标图的形式辅助决策,这能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对管理会计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应局限于传统内容,还应调整管理会计教学的重点,灵活融入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知识,并注重对财务共享服务、平衡计分卡、目标成本核算等内容的讲解。

管理会计课程借助超星平台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有效解决了实体课堂学时有限而难以传授足够的课程知识的矛盾,在没有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学生仍然能够进行必要的配套实训,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而课前预习、实体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巩固的一体化课堂设计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设计的多环节、全方位以及动态的课程评价标准,则能为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实施保驾护航。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管理会计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反应动态调整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逢慶.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9).

[2]郭素娟.数字经济时代高职管理会计系列课程改革与实践[J].商业会计,2022(19).

[3]邵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本质属性的解构与重构[J].职业教育研究,2018(11).

[4]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3).

[5]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背景下《管理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及实践”(2021JGA39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赖泳杏(1984— ),广西玉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

(责编 蒋海兰)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管理会计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我国知识资本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
战略决策视角下的管理会计岗位职责能力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