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式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宏观-中观-微观建设路径探究
2023-08-10任青
任青
摘 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倡导全方位全面育人观,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目标与新视角。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入手,研究探讨融通式本科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与“思政课程”及“大思政教育”相融通,发挥课程“主战场”、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及学生“主体”的协同作用,将思政教育融入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重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协同作用,显性和隐性教学并举,同时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采用信息化混合式等创新教学模式,师生共创思政建设“共同体”。
关键词:课程思政;商务英语;建设路径;融通式教学;宏观-中观-微观角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S2-0170-06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curriculum advocates an all-round view of educating people, which provides a new goal and perspective fo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rom the macro - medium - micro perspectiv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path of integrated undergraduate business English major cours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Business English major curriculum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and "maj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main battlefield" of the curriculum, the "main channel" of the classroom, the "main force" of the teacher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student should be brought into playing,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Business English major, and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eaching contents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first classroom and the second classroom, both explicit and implicit teaching, and enhance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wareness and ability, adopt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ls such as information mixed teaching, and teachers and students create a "commu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Keywords: the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Business English; construction path;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acro-medium-micro perspective
2016年,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纲要》同时强调要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2]。课程思政建设是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要求人才培养要以“立德树人”为总目标,坚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在外语人才培养,特别是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属性和专业特点决定了该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还要学习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与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激烈碰撞,故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及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树立中国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十分重要。如何帮助学生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和中西文明互鉴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科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为新时代外语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及其研究现状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以下简称《国家标准》)规定了外语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外语教育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内涵[3],这就明确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教学指南》)进一步指明了商英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相关商务专业知识,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具备较强的跨文化能力、商务沟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4]。根据此要求,在价值观念培养方面,商英专业学生应具备强烈的家国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精神及商业伦理意识。可见,无论是《纲要》还是《国家标准》及《教学指南》都明确要求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商英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同时商务英语“金课”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坚持“课程思政性”,即把立德树人融入专业课程学习中[5]。
近年来,国内研究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对外语教学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探讨。例如,刘正光等[6]及肖琼等[7]讨论了外语教学课程思政的宏观理念和内涵;徐锦芬[8]概述了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文秋芳[9]论述了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框架。近年来,有关“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研究呈上升趋势。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共检索到256篇相关文献(截至2023年2月7日),其研究内容涉及商务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的思政建设,如综合商务英语、阅读、翻译、写作、跨文化沟通,或专业方向课如经济学等课程,多侧重某门商英类课程的具体思政教学研究,如李欣等[10]討论了经济学课程混合教学的课程思政研究。从研究内容的实质看,大部分文献围绕教学实际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总结和分享,尚未形成可参性、可操作性的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本文旨在围绕本科商英专业探索一套可参照式的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并以专业核心课程综合商务英语教学为例探讨课程思政的具体教学实践。
二 融通式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宏观-中观-微观建设路径
(一) 宏观视域下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纲要》指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首先要在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次,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商务英语专业思政教育的实施不仅要依靠思政理论课,更要大力开发和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使思政教育贯穿整个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商务英语专业思政育人宏观路径体系如图1所示,应融通三个主要方面:首先,要依赖高校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让学生接受最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其次,更要加强推行商英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即商务英语每门专业课程包括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思政性,用“润物无声”“盐溶于水”的方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最后,为践行全方位全面育人观,不能忽略经济社会生活的“大思政教育”,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的大环境中加强对思政理念的体验和认知,理论联系实际,接受隐性的“大思政教育”。以上三者相辅相成,相向作用,才能达成商务英语专业育才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 中观视域下融通式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目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①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两张皮”,二者联系不够紧密或过于泛化,不能有机融合;②思政教学流于说教式、口号化,为了思政而思政,学生接受度低。因此,如何深刻理解习总书记所说的“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需要明确“协同效应”的内涵与外延,即将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商务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进行有机地融通,使学生通过课程内容学习激活不同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等大商务语境,从而潜移默化地去领会、感受、体验和建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将其转化为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综合素养,这才是真正落实“协同效应”值得全面深入探讨的课题。
融通式教学观[11-12]主张体验-建构融通式教学,强调在体验中实现学生主体的潜能拓展,建构大商务英语语言、商科理论与文化知识及应用技能三者的有机融通,形成三级助推型教学模式,其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启示是:思政教育应与专业教育目标相融通,重构思政融入式课程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及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显隐性教育并举,构建思想教育润物无声的育人功能。近年来,我们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采取的举措是,从课程教学中深掘和拓展课程思政元素,让学生在课程内容激活的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的语境体验中进行主动的思政教育实践和思想熏陶,在教与学的融通和协同效应中实现价值塑造的目标。
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融通式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如图2所示:根据《纲要》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主战场”、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和体验中发挥课程思政建设“主体”的作用,使课程、课堂、教师及学生四者的协同作用相融通。只有将课程、课堂、教师和人才主体的协同作用高度统一、相互融通,才能在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中实现商英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1)课程“主战场”:重构思政融入式商英专业课程教学建设。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结合其专业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把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首先,重构专业课程目标,融通“商务”(商务知识、文化与技能)+“英语”(英语语言、文化和技能)+“思政育人”的分目标;其次,应配套融通式课程即“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结合“隐性商务英语思政实践课程”(如世界500强企业档案库、企业家创业案例库、著名经济学家思想报告、大商务国际热点追踪和中外企业文化建设等),形成课程“主战场”;再次,应将思政教育融入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大纲及教案课件等材料的编写、教学内容及方法和考评考核等各个方面,同时贯穿在显性课堂讲授和隐性课程实践(研讨、报告、档案库,讲座、专业实践等)中,以及作业、考试及论文写作等各个环节。
2)课堂“主渠道”:第一、二课堂联手,深挖思政要素,拓展思政教育外延与内涵。“第一课堂”应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并举,形成课堂“主渠道”。“第一课堂”即思政融入式商务英语课堂,应与“第二课堂”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大思政体验及隐性商务英语思政实践活动(如商务英语实践大赛、跨文化交际能力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师技能大赛和社区志愿者活动等)等联合起来,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中,拓展思政教学的外延与内涵,推进全方位全面育人观。商务英语专业课的教学内容紧扣大商务环境下的各个方面,如经济、金融、贸易、管理、法律及文化等,教师应深挖和拓展其中蕴含的思政要素如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意识、创业精神、法治教育、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商业伦理及社会责任等,设计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中进行价值塑造,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3)提升教师“主力军”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是思政建设的“主力军”,要全面推动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及其课程思政能力。要推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拥有一支能够理解课程思政意义及其重要性,并有能力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师队伍。教师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爱岗敬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时刻保持政治敏感度和文化敏感度,坚持文化自信,不断挖掘课程相关的思政教育资源,润物无声地进行思政教育,在知识传授、方法引导、品格培养三方面突出学生品格的塑造和價值观的培养。
再者,教师要因材施教,融通和创新多元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主题化、模块化、问题化、图式化和技能化,使学习成为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将“施教”与“研学”相融通,以实现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创新商务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应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思政教育,进行翻转课堂,新媒体教学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创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多模态化,通过慕课、 微课、 云课堂等授课模式,打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思政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相结合,将价值引导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断拓展和深化思政教育的外延与内涵,实现知识学习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思政育人目标。
4)学生主体:“生生协作,师生协作”,共创思政建设“共同体”,建立思政建设典型案例库。
学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协作主体,要明确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开展“生生协作及师生协作”,共创思政建设共同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价值感。进行协同式教学,要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创造性,让学生有获得感和责任意识。思政育人素材的挖掘和创新不能仅依赖教师,应该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从社会经济、金融、商贸、企业管理、科技文化发展、民族复兴、家国情怀和自我人格塑造等方面,收集整理能够积极影响自我品格和价值观或激发正能量的的典型案例,如企业成功案例、名人名言、创新创业故事等,建立“思政主题内容典型案例库”,形成师生思政建设“共同体”,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吸收”,让学生有参与感、价值感和获得感,积极主动去学习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形成标杆效应,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需求,进一步完善育人效果。
(三) 微观视域下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原则及方法
基于商务英语专业宏观-中观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及建设路径,下面将以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微观教学实践原则及具体实践方法。该课程的课程目标是通过大商务语境下的文本精读和商务案例分析,夯实学生英语语言基本功(即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提高商务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应用型、国际化、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其价值目标与专业目标相一致,强调“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家国情怀及国际视野……商务英语人才”的思政教育目标。
以《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第4册[13]为例,综合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大众媒体,原创性和知识产权,国家利益和企业社会责任,垄断与反垄断/反托拉斯,贸易战及贸易保护主义,外交政策,伊朗核问题,可持续发展以及外国援助等热点话题。表1展示该册书前五个主题单元的价值目标及思政元素。
综合商务英语课程的每个主题单元都应设计明确的思政目标或价值目标(表1),并明确达成这些思政目标的思政源头和思政元素。例如,第一单元“大众媒体与媒体关系”的价值目标除了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西方主流媒体的性质、立场和利益关系外,也强调要培养学生客观地、批判性地看待西方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和观点,在批判中对比中西价值观念的异同,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单元“原创性和知识产权”的价值目标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法制意识及商业道德与伦理等思政元素;又如第五单元则涉及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思政元素。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商务英语与课程思政建设融通式教学模式”,将商务英语专业知识能力目标与思政教育的价值目标相融通,使英语语言与商务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与思政教育及价值目标的实现相统一。教师在深挖思政教学内容的同时,应明确方向、选对方式,进一步把思政教育的价值目标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将思政理念渗透在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思政教育的主体作用和协同作用。因此,该课程的思政教育教学实践应在融通式教学观的指导下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思政教育不讲大概念、大道理,应回归生活体验,重在实践应用。商务英语专业的思政教育应避免空喊口号讲套话,应该让学生从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探索、体验和感知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实际体验中构建正确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培养法治意识,学习企业家创新创业精神,坚持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思政素材源于生活实际,随时随地都可取材,引导学生时刻关注时事和新闻,关注世界格局及其发展变化。
例如,在讲授“大众媒体与媒体关系”这一单元时,除了利用好教材内容剖析西方主流媒体的性质、立场和政治等利益关系外,教师可适当补充实际案例,如国内外主流媒体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相关新闻报道等文字或音视频材料。通过这些案例补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国及其民众应对疫情的态度和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讨和审视西方所宣扬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同时对比中国政府和人民团结一致应对疫情的凝聚力和责任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特别是突出政治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实践。
2)思政建设应兼顾中西方经贸文化内容并置,坚持文明互鉴。由于外语学习需要阅读大量原汁原味的语言,教材中关于西方经济贸易方面的篇章大多选自《经济学人》《华盛顿邮报》等西方刊物,涉及中国经济贸易及文化方面的篇章较少。在实际教学中,要平衡含有中西方元素的教学内容的比重,特别是要加大补充中国元素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更加了解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民族自信。同时也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坚持文明互鉴,相互尊重,互相学习,从而达到“大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目标。
例如,关于“中美贸易战”这一主题单元,课文内容源自西方主流媒体,应该在教学中平衡来自中西方两个方面的报道,增加中国主流媒体关于这一主题的报道,甚至加入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的相关论点(如视频材料As the US and China negotiate to end the trade war- an economist's view),或是中美两国受贸易战影响的普通大众的观点,让学生看到事物的多面性,然后再去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学生通过学习可深入了解中国在国际商务活动和国际贸易中承担的角色和所处的重要地位,教师课提供相关的时文报道和音视频资源,或者让学生自行收集相关资料,通过阅读和学习引导学生能够展开对中美贸易战问题的深入探讨和客观评论。
3)融通及创新思政教育多元教学方法与手段。在综合商务英语教学实践中,应将隐性与显性教学相统一,融通和创新多元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建构主义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图式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以课程为抓手,以课堂为渠道,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运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模态教学媒介及创新多模态教学设计,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第三单元关于“国家利益”话题时,可补充2021年3月所举行的“中美阿拉斯加会谈”的相关新闻视频材料及媒体报道,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分为两个大组进行角色扮演,一组扮演中国外交官及译员,另一组扮演美方外交官及译员。让学生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这个真实语境下身临其境,通过角色扮演和交锋对话,体会中美两国之间的外交格局和外交关系的变化,特别是中方代表杨洁篪充满底气和自信的发言。他指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讲话”,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立场和自信。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不仅学习了外交语言的语体风格也加强了其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同时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外交立场,进一步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教师不唱“独角戏”,加强师生“思政共同体”建设。思政建设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应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师生协同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思政建设共同体。教学活动可融合探讨式、互动式、合作式、论辩式和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发挥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和“影子教育”的功能。思政素材的挖掘也不能僅依赖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性,形成师生思政建设“共同体”,共建“思政主题内容典型事例库”。
例如在学习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这个单元时,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主动收集企业相关案例,如国内外著名企业是如何承担其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或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影响等,建立典型案例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不同类型企业的做法,如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零售企业、能源企业和医药企业等。学生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的相关案例做出分析和对比,这些企业是否很好地承担了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目前的做法有效度如何,还能从那些方面进一步改进等。让学生参与进来,同时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体验社会生活,从经济、金融、商贸、企业管理、科技和文化等方面了解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 结束语
本研究探讨了融通式教学观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宏观-中观-微观建设路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在宏观设计上与“思政课程”和“大思政教育”相结合,发挥课程“主战场”、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及学生“主体”的协同作用,在课堂教学建设各环节融入思政教育,重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意识和教育能力,有效挖掘和开发课程内外的思政教育内容,结合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融通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思政建设“共同体”。同时还应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并行,将育人和育才相统一,使正确价值观引导、优秀品格塑造、理论知识传授、综合素质培养融为一体,真正反映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技能的相统一。尽管本研究初探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但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大量实际操作问题丞需解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探索更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思政教育新举措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5] 王立非,任杰.商务英语“金课”标准的“六性”与“六度”[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3):13-18.
[6] 刘正光,孙玉慧,李曦.外语课程思政中的“德”与“述”[J].中国外语,2020(5):4-9.
[7] 肖琼,黄国文.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中国外语,2020(5):1,10-14.
[8] 徐锦芬.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素材的思政内容建设研究[J].外语界,2021(2):18-24.
[9] 文秋芳.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中国外语,2021,18(2):47-52.
[10] 李欣,冯德正.商务英语专业课混合教学的“课程思政”行动研究[J].外国语文,2021,37(2):19-26.
[11] 曾利沙.体验-建构融通式教学模式探索——本科笔译教学创新实验报告[J].外语界,2013(1):62-71.
[12] 袁鑫,曾利沙.宏-中-微观“体验-建构融通式”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J].外语与翻译,2022,29(1):58-64,98.
[13] 孙亚,杨颖莉,王立非.《商务英语综合教程4》[M].2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