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角色游戏开放性材料投放策略
2023-08-10周裕
【摘要】幼儿园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自主活动能力,幼儿教师在投放针对角色游戏的开放性材料时,需要以角色游戏的内容以及幼儿的发育特点为基础,合理选择开放性材料,保证材料具有科学性与针对性。与此同时,幼儿教师需要结合实际为幼儿打造生动、有趣、快乐的游戏环境,让幼儿更为高效地开展角色游戏,确保角色游戏真正发挥作用。文章据此分析了在组织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时投放开放性材料的策略。
【关键词】大班幼儿;角色游戏;开放性材料;投放
作者简介:周裕(1986—),女,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北上海幼儿园。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借助真实化的游戏材料大胆想象,积极模仿,通过相应的表情、动作、声音、语言重现社会活动,由此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会得到发展,幼儿的沟通能力、思考能力、模仿能力等也会得到锻炼。角色游戏与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点契合,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已在幼儿园学习了两年,他们对于角色游戏已有了基本的认知,在组织针对幼儿园大班幼儿的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投放科学且丰富多样的开放性材料,充实角色游戏的情节,提高角色游戏的质量,提升幼儿的参与热情,让角色游戏发挥教育作用,推动幼儿健康、全面地成长[1]。
一、明确角色游戏的主题
在组织角色游戏前,幼儿教师需要先明确角色游戏的主题,然后围绕角色游戏的主题设置相应的游戏内容,投放相关的游戏材料。在确定角色游戏的主题时,幼儿教师需立足幼儿的兴趣爱好、发展特征等,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游戏内容,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同时确保自己后续能够有序组织角色游戏。大班幼儿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但是在主题模糊、游戏材料不合适的情况下,幼儿也很难发挥想象力扮演角色。因此,在组织角色游戏前,幼儿教师应当明确角色游戏的主题,并据此合理投放开放性材料,保证角色游戏有序进行。
比如,为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幼儿教师可以根据环保这一主题设计角色游戏,与此同时,幼儿教师投放的开放性材料也应贯彻环保的理念。在实践中,笔者根据环保这一主题设计了“我家的午餐”角色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爸爸、妈妈、幼儿三种角色。这一角色游戏与幼儿的家庭生活有关,幼儿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扮演角色,同时可以发挥想象力应用游戏材料,呈现家庭生活。为了让幼儿沉浸在角色游戏中,笔者投放了餐具、餐桌、椅子等开放性材料。为契合环保这一主题,笔者特意将废旧物改造成餐具,如将废弃的牛奶盒做成餐盘,将纸质吸管做成刀叉等。这样的角色游戏可以强化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此后,笔者又根据环保这一主题设计了“开家服装店”角色游戏,并在组织游戏前带领幼儿利用废纸板、使用过的作业本等材料制作衣物。这样的动手活动一方面可以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角色游戏材料的意义,让幼儿在扮演角色时有更多的话可说。
幼儿教师应当明白,在开展角色游戏前,教师应明确角色游戏的主题,并据此准备合适的游戏材料,以确保角色游戏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幼儿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二、调整游戏材料的数量
角色游戏有多种类型,内容也比较丰富,在开展不同的角色游戏时,幼儿教师需要准备的游戏材料也有差异。为了充分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幼儿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游戏诉求和本次角色游戏的内容等因素适当调整游戏材料。如果游戏材料的数量过多,幼儿教师要根据游戏内容及时删减游戏材料;如果游戏材料过少,幼儿教师则需根据游戏内容适当增加材料,或者减少单次参与游戏的人数,以确保每一个幼儿都能够使用游戏材料尽情地玩角色游戏。
比如,在组织“我爱逛超市”这一角色游戏时,幼儿教师可以投放大量与超市相关的游戏材料,以创设真实、生动的超市情境。在创设游戏情境之后,幼儿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结合角色的实际情况演绎角色,确保角色游戏有序地进行。在实践中,笔者先是投放了拖鞋、矿泉水、薯片、饼干、橘子、香蕉、苹果、水杯、书包、笔记本等商品类游戏材料和玩具柜台、玩具电脑、玩具扫描仪等情境类游戏材料。随后,笔者与幼儿讨论了这一角色游戏中应存在的角色,幼儿认为在这一游戏中,自己可以扮演售货员、收银员和顾客,其中售貨员要借助游戏材料向顾客推销产品;而顾客则要结合自身需求购买商品;收银员需要扫描顾客准备购买的商品,并合理收取费用。多样的游戏材料的确可以刺激幼儿的视觉神经,让幼儿感觉到眼前一亮,从而产生游戏热情,积极地参与角色游戏,但由于商品类材料过多,许多幼儿选择了扮演顾客,一时间该角色游戏的秩序变得较为混乱,游戏的功能得不到有效体现。为确保角色游戏顺利开展,笔者及时地删减了游戏材料,拿走了拖鞋、矿泉水这两种游戏材料,并将其他游戏材料分为零食、水果、文具三类,分别摆在三个区域。然后,笔者提醒幼儿:“孩子们,现在超市有零食区、水果区、文具区三个购物区域,还有一个收银区域。大家可以再想一想,此时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职责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很快想到,此时售货员还需要将商品分类摆放,顾客则可以按照超市的布局依次考虑要购买的商品,由此,更多的幼儿选择了扮演售货员,而扮演顾客的幼儿也有了更多的游戏内容,角色游戏变得更有序了。
可见,在这样的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了解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意识到各个岗位的重要性。由此,教师可以以小见大,借助小小的游戏开阔幼儿的视野,于无形之中渗透劳动教育和德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但要维持角色游戏的秩序,教师还需要在组织游戏时认真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及时调整游戏材料,引导幼儿分析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职责。
又如,在组织“牙科诊所”这一角色游戏时,幼儿教师可以投放探照灯、假牙、消毒液、手套、白大褂等游戏材料,然后引导幼儿思考:在这一角色游戏中,自己可以扮演什么角色。由于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会想到牙医需要承担治病的责任,在扮演牙医时,自己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为病人洗牙齿、修补牙齿、镶嵌假牙等。为了确保有效治疗病人,牙医还需要与病人耐心交谈,了解病人的需求,对症下药。与此同时,病人则需要向牙医说明自己的病症,与牙医共同商量选择何种治疗方案。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幼儿无法很好地模拟牙医给病人看病的情形。于是,笔者及时增添了躺椅、病历本等游戏材料,以帮助幼儿顺利扮演角色。此外,在组织“牙科诊所”这一角色游戏时,笔者还趁机向幼儿介绍了保持牙齿健康的方法,提醒幼儿关注自己的牙齿,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以确保幼儿健康地成长[2]。
在组织角色游戏时,为了保证角色游戲的有序性,幼儿教师要确保游戏材料的数量适当,不能一味地投放游戏材料,而是要结合角色游戏的具体内容和角色的职责适当投放材料,并引导幼儿思考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职责,让幼儿沉浸在角色游戏中。
三、突出大班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幼儿教师还要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发展情况等合理投放开放性游戏材料,确保幼儿能够有效使用游戏材料且愿意使用游戏材料。由于大班幼儿经过了两年的系统化学习,他们对于角色游戏的认知比刚入学的幼儿清晰,在投放开放性材料时,幼儿教师可选择更具创造力的低结构材料,以提升游戏的趣味性,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应用游戏材料[3]。
比如,在组织“开家小吃店”角色游戏时,幼儿教师可以不再仅投放馒头、小笼包、面条、馄饨、八宝粥等成品材料,而是结合大班幼儿的游戏水平,投放难度较高的橡皮泥等游戏材料。橡皮泥是幼儿十分喜爱的一种游戏材料,幼儿可以借助橡皮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物品,这有利于角色游戏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投放橡皮泥以后,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借助橡皮泥创造食物,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为确保幼儿顺利创造事物、角色游戏顺利开展,幼儿教师还可以投放制作食物的模具,如饺子模具、月饼模具、包子模具等,帮助幼儿进行创造。此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思考自己要在“开家小吃店”这一角色游戏中扮演的角色,由于参与了食物的制作,幼儿纷纷积极地表示自己要扮演厨师、顾客、服务员等角色,游戏的氛围十分活跃。
可见,在投放开放性材料时,幼儿教师也需要重视幼儿的主体性地位,确保游戏材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游戏水平,让角色游戏更加有趣,也更有序。
四、选择生活化的开放性材料
在组织角色游戏时,幼儿教师还要意识到,幼儿积累的生活经验仍相对较少,为了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确保幼儿沉浸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应当从幼儿的认知出发,选择幼儿熟悉、喜欢、信赖的生活化游戏材料。这样,幼儿在参与角色游戏时,才能从自身的生活认知出发,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扮演角色,同时幼儿还会在角色游戏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逐渐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
比如,考虑到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会在家长的带领下到甜品店购物,幼儿教师可以在活动区域投放甜品、椅子、小桌子等开放性材料,引导幼儿联想自己曾在甜品店遇到的事。幼儿本就喜欢甜食,在看到草莓慕斯、黑森林蛋糕、榴莲酥、毛毛虫面包等游戏材料后,幼儿会不自觉地进入在甜品店购物这一情境中。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不需要进行过多指导,幼儿就会开心地参与角色游戏。
又如,为了让幼儿形成一定的交通安全意识,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比较熟悉的过马路场景设计角色游戏“交通警察”。在这一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交通警察与过马路的行人。为了让幼儿沉浸在这一角色游戏中,幼儿教师可投放交通警察的制服、对讲机、小红旗、口哨、指挥棒等游戏材料,并利用书桌摆放玩具小汽车、红绿灯等游戏材料,打造相对真实的马路环境,以满足幼儿的角色扮演需要,提升幼儿的角色认同感。在组织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顺势告诉幼儿正确过马路的方法,让幼儿形成一定的交通安全意识。在具体的实践中,笔者注意到,由于幼儿普遍想要扮演交通警察,不想扮演行人,角色游戏难以持续下去。于是,笔者提议幼儿互换角色,在第一轮扮演交通警察的幼儿,需要在第二轮游戏中扮演行人。由此,幼儿不仅了解了过马路的注意事项和交通警察的职责,还形成了一定的规则意识。
为确保角色游戏的有效性,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幼儿教师需要找到生活化的游戏材料,确保幼儿在看到投放材料时联想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从而沉浸在角色游戏中,积极地与同伴互动,得到锻炼和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材料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开放性游戏材料不仅能保障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角色游戏,还能够丰富角色游戏的情节和内容,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因此,教师要合理投放开放性材料,为幼儿提供轻松、愉悦、科学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孔晓丽.开放性游戏材料的投放与使用:以角色游戏“串珠宝宝来我家”为例[J].山西教育(幼教),2022(8):63-65.
[2]周富翠.幼儿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与使用探析[J].成才之路,2019(2):75.
[3]钱迎华.巧用小材料 发挥大功效: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策略[J].江西教育,2016(2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