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分层视阈下国际传播的影像语言策略
2023-08-10单燕萍刘宣妤
单燕萍 刘宣妤
【摘要】突破语言障碍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跨国传播,是当今我国国际传播亟待破解的重要命题。根据文化分层理论,相对于一种文化的核心层,其显性文化更容易被其他文化背景的受众所识别或认同,进而激发其了解该文化深层内涵的兴趣。显性文化符号不着痕迹地娴熟运用所营造的独特审美氛围,能给受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和精神洗礼;文化的表层差异背后有着丰富的价值共通元素,这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预留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遵循人类共同的审美规律,合理运用影像语言符号,不断调整优化传播策略,就可以开拓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崭新局面。
【关键词】文化分层;国际传播;影像语言;跨文化传播策略
今天,我们正面临着无远弗届的网络空间,信息内容得以全天候、无时差、不间断地传播,打破了固有的地缘界限乃至文化壁垒和语言障碍。这就为我们感知整个世界的变化、参与全球事务提供了传播便利。不过,文化间的差异一直是影响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障碍,亟待人们去思考、去破解。有学者颇有见地地提出了跨文化传播的“道德伦理高度策略、人性相通共鸣策略、编码融合心心相通策略、尊重差异和而不同策略”等理念[1],不过这些尚多为原则性的要求,虽然对跨文化传播的具体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在操作层面还有待进一步落实。为此,本文拟结合李子柒系列视频节目跨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运用文化分层理论对国际传播的影像语言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对视频传播时代的跨文化传播实践带来有益的启示。
一、文化的结构和层次及其对跨文化传播的启示
关于文化的结构和层次,没有统一的说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学者将文化分为器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智文化,也有学者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或将文化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学者庞朴则“倾向于主张一个非常简单的定义——文化即人化。把人变成人、化成人就是文化”。[2]在论及文化的结构时,庞朴认为“物质、制度和精神构成文化的三个层面”。其中物质文化也是外层文化,很容易看到,也很容易被其他群体所接受;制度文化隐藏在物质文化的外表之下,“最具有权威性”,能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但一种制度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观念、认识基础”;精神文化是最核心的,“但它的变化不仅最缓慢,而且最痛苦”。[3]
在跨文化传播领域,国外有两个比较流行的文化层次理论。
一种是冰山说,由美国人类学家和跨文化研究者霍尔(Edward Twitchell Hall,Jr.)在《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文化分析框架。这个理论假设认为,人类的文化和行为就像极地海域的冰山一样,既有可见的成分,也有不可见的成分。对人类文化而言,可见部分是我们生活和相互交流的方式、传统习俗、食物和服装等外在形式;而隐藏在这些现象下面不可见的部分,则是我们的偏好、意见、价值观、信仰和价值体系。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我们往往最先看到的是露出水面的可见部分的文化习俗。例如,来自一种文化的人访问不同的文化时,可能会在注意到穿着风格、食物选择、生活方式和人们相互打招呼方式的差异时受到文化冲击。了解文化习俗的差异,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工作和生活中的人和行为。而要进一步了解这种文化,就必须深入他们的生活,从他们的文化和社区中了解他们的行为模式;最终,隐藏在文化最深处的是人们的心智模型,即支配人们行为的价值观、信仰和态度。[4]文化冰山模式认为文化的隐性部分常常通过显性部分展现出来,并且这一理论也告诉我们有时去了解来自不同文化的人难度有多大,因为我们往往能够发现其他文化的文化冰山中的显性部分,却不能立即发现支撑显性部分的隐性基础。
文化分层理论中另一种影响较大的是“洋葱说”。这种假说是荷兰文化学者冯·特姆彭纳斯在与另一位学者查尔斯·汉普顿-特纳合著的《驾驭文化浪潮》一书中分析民族文化差异时提出的理论模型。根据这个模型,文化就像洋葱一样,由外层、中间层和核心层组成,要理解一种不同的文化,你必须一层一层地剥开它。[5]其中,外层是显性文化。这一层包括外人对这种文化的第一印象。它是这种文化的语言、建筑、房屋、纪念碑、食物、农业、神社、市场、时尚和艺术的可观察现实;换句话说,主要是这种文化的“产品”。中间层是显性文化所反映更深层次的文化,包括各种规范和价值观。文化的核心层是人们追求的最基本的价值:生存。人们的生存方式,是他们根据所处的环境和资源现状,与自然环境的长期互动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解决方案,只有不同地区的人们为应对不同的地理环境而发展起来的不同的解决方案。
前面提到的庞朴关于文化结构的论述,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分层的理论。综观以上三种有代表性的文化分层学说,其共通之处都在于洞悉了文化的结构性,认为不同的文化虽然千差万别,但都有一定的结构,而且这种结构还是大致相同的,即有表有里,有浅有深;表层文化与深层文化互为表里,相互映射;表层文化更容易被识别也更容易改变,深层文化不容易识别也不容易改变。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总是从表层开始更加顺畅,表层文化可以成为深层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中介;反之,从深层文化着手进行传播则阻力重重,反过来还可能引起对表层文化的误认、误读、误解乃至抵触。
二、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差异及其超越
跨文化传播是一种面向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集体、社群等进行的多层次的交流活动,包括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核心文化的双向互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文化的迅速普及,地球村的想象日益变为现实,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普遍觉醒。跨文化传播成为当今世界各民族、国家和文化体共同面临的现实课题,也必然引起不同领域专家和学者的强烈关注。
有学者考察、分析了2000—2020年间国际学术期刊上以“跨文化传播”为核心词的2000余篇相关文献,发现围绕跨文化交流、国际学生合作、文化符号表达和文化差异的研究是这一领域的热点。[6]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可或缺;没有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就沒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而各文化之间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人们创造文化的物质成果上,也表现在人们的习俗、观念、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及活动方式上。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由于历史、地理、语言、传统、宗教、人口等原因,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总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实”;而“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各个文化体系之间才有可能相互吸取、借鉴,并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现自己”。[7]但与此同时,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也因为差异的存在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冲突。换言之,文化差异既是跨文化传播的动力和可以依凭的资源,也是实现跨文化传播必须克服的阻力和有待化解的难题。
不过,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文化差异是引起文化冲突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时,不同体系的文化才会处于冲突状态。[8]
首先,文化冲突产生于不同文化的交互活动之中。没有文化之间的接触与交流,就不会有文化冲突;换言之,文化冲突是文化交流的伴生物,要获得文化交流的福利,就必须有应对文化冲突的心理准备。一种文化为了避免与异文化之间发生冲突而自我封闭,不仅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长久的。
其次,文化冲突产生于全球经济交往活动之中。一方面,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经济交往的不平等,为了克服这种不平等,就会滋生“地域经济主义”;而地域经济主义必然从“文化意识”上寻求意识形态支持。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活动中的个体在进行经济交往时,也会真切感受到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种种障碍,文化冲突亦在所难免。
最后,文化冲突产生于价值观竞争过程之中。经济全球化并未消除不同文化体之间的价值观差异和族群本位主义,全球经济分工正在打破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但“族群民族主义并没有伴随着政治与经济发展而枯萎。实际上,高度的政治参与与迅速扩展的GDP常常在给予民族主义集团新生活的同时,使得他们更加寻求发展过程中的利益”。[9]为了逃避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诟病,这种价值之争也常以文化冲突的面目出现。
那么,怎样才能化解冲突,超越文化差异,实现不同文化间的水乳交融呢?
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在阐述中国学者关于处理不同文化间关系的主张时指出:“我们不仅能相互容忍而且还能相互赞赏。我们不妨各美自美,还可以美人之美。这是人类学者的应有共识。”[10]他在所著《推己及人》的卷首语中又说:“在世界上生活的各个群体,在认为自己的传统价值标准是‘美的之外,各群体之间还应当求同存异,相互理解,承认别人的传统价值标准也是‘美的,做到‘美人之美。在这个基础上,全人类建立起一套大家愿意共同实行的价值标准,达到全人类和平共处、‘美美与共的境界,实现‘天下大同。”[11]后来,人们将这一思想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得到了费孝通先生的首肯。[12]
根据文化分层理论,文化间的差异首先也最为显著地体现在浅层文化元素上。然而,正是浅层文化的差异最容易被识别,也最容易被“认异”——而“认异”恰恰是通向“认同”的必由之路,也是超越文化差异走向文化融合的必由之路。所谓文化认异,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即各文化体内部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自信以及对不同文化体之间文化差异性这个社会现实本身的承认和接受。所谓文化认同,则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美人之美”,即各文化体对异质文化的欣赏和赞许。只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才有可能突破文化差异的屏障,成功开展不同文化间的国际传播也就是“美美与共”,才能最终实现文化的大融合即“天下大同”的境界。
今天,面对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中汲取智慧,进行传播理论的创新和传播观念的变革;参考文化分层的逻辑,充分挖掘文化的异域想象资源,进行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整合,从而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战略转型。
三、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影像语言策略
目前,广受好评的李子柒影像作品可以说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传播风格,成为国内外许多视频博主仿效的范本。这一现象也充分说明,不同文化之间虽然有着巨大的差异,尤其是存在语言障碍,但是,运用视频这一影像艺术形式,通过国际互联网平台,也能成功与其他文化背景中的用户链接,从而进行几乎是“无声的”对话与交流。
那么,在国际传播中,哪些影像语言符号才是能打动全人类的通用语呢?换言之,国际影像传播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与方法呢?
首先,要真实、自然地传播普通人的生活,再现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在李子柒的视频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当她看到爆米花机打开的时候,跑过去捂住了奶奶的耳朵。这样的影像表达,既有对日常生活的真实反映,更有李子柒对奶奶的爱的自然流露,从而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赞赏,让每个国家的观看者都能够从中得到心灵的抚慰。
其次,是融入环境,回归自然,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来自田园,也渴望回归田园。尽管人们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委身于繁华而嘈杂的大都市,但是回到大自然怀抱的冲动始终埋在心灵深处。在所有相关的评论中,提到“自然”“环境”“空气”的词频很高。在李子柒的视频中,有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其中展示的人与宠物的融洽、默契关系,成为打动各国观众的重要元素。对动物的爱,可以说是人类的共通情感。
再次,营造和平宁静的心理氛围,给人以心灵的慰藉与抚慰。缓解焦虑和烦躁的时代病是人们共通的心理需要,爱好和平宁静的生活则是世界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李子柒的视频制作精良,画面美丽,音乐优雅,节奏舒缓,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乡村生活的魅力,给人一种视听享受,让人感受到一种诗意栖居的意境,成功治愈了现代人的焦虑,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了中国文化的跨国传播。
四、结论与启示
适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占据舆论场的有利地位,必须重构中国发展叙事体系,具体应从话语表达、叙事逻辑、对外传播等方面着手”[13]。本文根据文化差异和文化分层理论,对李子柒视频作品的国际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考察,从中发现了跨文化影像传播的相关效应,并对中国文化国際传播的影像语言策略提出了若干设想。
首先,魅力人格体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李子柒本人作为视频节目的主人公,其聪慧、能干、美丽、可爱、勤劳、善良的形象广获好评,这说明跨文化传播中传播者的个人魅力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过去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实践中,虽然有姚明等体育明星参与,但总体而言,魅力人格体作为一种人格化的媒介,并未在跨文化传播中得到足够重视,尤其是对能打动普通人的草根形象开发不够。李子柒视频节目的成功启示我们,在运用魅力人格体进行跨文化传播方面无疑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其次,在跨文化传播中,表层文化的差异不仅容易突破,而且这种差异一旦突破还有向深层文化迁移渗透的潜力。李子柒的视频从中国饮食的独特制作方法和食物享用仪式入手,成功地勾起了海外用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视频中看到的文化元素与自己熟悉的文化元素进行对比,在内心为两种文化建立某种关联,并进而试图对这种差异进行合理化。这就为不同文化间的深层交流互动打开了一扇窗,不少用户一遍又一遍地观看视频,并表达出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好感。
再次,成功的跨文化传播,要运用好不同文化的共通之处。不同文化体之间的表层差异往往十分显眼,中层差异就比较隐蔽,核心层则如海平面以下的冰山,深不可测。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文化结构理论,都不否认不同文化之间有可以通约的部分。比如,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等,显然已经超越了浅层文化,但通过李子柒视频中的人、土地、动物、植物等影像符号的自然呈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在价值观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共鸣,某种程度上已经达到了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美美与共”的境界。
最后,全球化浪潮不断冲刷着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人类的审美取向在互联网亚文化推动下加速趋同,国际传播正在经历一种“艺术化转向”。[14]李子柒视频广受欢迎的很重要原因,是它有着精心的构思、细腻的人物造型、高清的画质和完美的音效。换言之,李子柒视频作品采用符合全球网友审美标准进行精心制作,也是其成功传播的重要经验之一。
一言以蔽之,只要遵循人类共同的审美规律,合理运用影像语言符号,不断优化调整传播策略,就能够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开创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郗云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探析[J].新闻爱好者,2018(7):20-22.
[2]庞朴.文化的界说[J].新华文摘,2009(19):112-115.
[3]庞朴.要研究“文化”的三个层次[N].光明日报.1986-01-17(02).
[4]Edward T.Hall.BeyondCulture[M].Garden City:Anchor/Doubleday,1976.
[5]Fon Trompenaars,Charles Hampden-Turner,Riding the Waves of Culture-Understanding diversity in Global Business[M].London:Irwin Professional Publishing,1993.
[6]周惠新,周建良.國外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热点追踪[J].国际公关,2020(9):272-273.
[7]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J].中国文化研究,1994(2):17-19+6.
[8]周忠华,向大军.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调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51-153.
[9]Frederick L.Shiels,Ethnic Separatism and World Polities,Lanham,M 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4.P.17
[10]费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J].读书,1990(10):3-11.
[11]费孝通.推己及人[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2.
[12]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88.
[13]谭博.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发展叙事”的重构与对外传播[J].新闻爱好者,2022(12):77-79.
[14]夏德元,薛雅丹.艺术化转向: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破圈”之道——文化软实力视域下国际传播的观念变革、内容甄选与话语转换[J].当代传播,2022(3):9-12+26.
(单燕萍为昆明文理学院通识教育教学部副教授;刘宣妤为沧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编校:张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