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谈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2023-08-09何建平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3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立德树人初中化学

何建平

摘 要: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模式。本文尝试从引导学生追本溯源,拓展教学广度;落实理论结合实践,增加教学厚度;创设良好学习氛围,提升教学温度等三个方面,探索如何完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3-0118-03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充分发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作用。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运用更加高质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培养,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逐步提高学科素养培养力度,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效率,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提供更多可能,也能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1.传统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学科育人是教育的重要理念。初中教育在中学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但在以往的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通常进行单向的知识讲授,导致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不能针对学生的偏差认识设计问题,使教与学成为变成平行线,课堂上更多进行教材知识的简单讲解与枯燥练习,不是开展以化学知识解析为核心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留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空间有限,限制了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创新的可能,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也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平时的化学实验教学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作用,没有给足学生动手实验和探究的机会,对化学实验中出现的仪器、步骤、现象、结论等都是让学生照本宣科背下来,导致学生对化学实验处于死记硬背的状态,这对学生理解化学实验的原理与深入掌握化学知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同时这样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性和实践创新性都是不利的。

2.核心素养视角下创新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的策略探讨

(1)引导学生追本溯源,拓展教学广度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以往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角色是“知识的灌输者”,通过对学科知识技能的讲解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没有扮演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角色。当前,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情境和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在课堂大胆地进行交流、讨论,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质疑权威,逐渐培养出态度严谨、思维创新、精神独立的化学新人。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不僅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讲授,还要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进行思考,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逐渐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体系,逐步教会学生如何将知识进行有效的转化与整合,联通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创新与整合,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基本素养,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沪教版第六章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时,笔者的部分教学设计如下。

【新课引入】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成为溶液有什么要求?请分析溶液的概念和溶液的特征。

【活动与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教师总结】以细小固体颗粒形式分散于水中,形成悬浊液。在水中呈小液滴状态分散,形成乳浊液。物质经过溶解之后形成的稳定、均一的混合物被称之为溶液。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而浊液是不均一的,不稳定的。

【教师提问】从微粒的角度如何理解溶解过程?

【播放动画】物质的溶解过程。

【学生回答】溶解过程微粒在不断运动,溶解是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在水分子中的过程。

【观察与思考】把配制好的盐水和糖水混合一起,所得到溶液的溶质和溶剂又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溶液中的溶剂只有一种是水,溶质是食盐和蔗糖两种。生活中还可能存在多种溶质,如炖汤。

【学生讨论】蒸馏水是溶液吗?为什么?溶液是否都是无色的?

【教师总结】蒸馏水不是溶液,因为它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溶液也未必是无色的,如已学过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和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等。

......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学中及时联系生活中的事例,可以引导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可以再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水分子、钠离子、氯离子、蔗糖分子的分散情况,同时要求学生写出溶液中存在微粒的微粒符号,强调宏—微—符表征。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引导学生追本溯源,拓展了教学广度,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性、创新性学习,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落实理论结合实践,增加教学厚度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认知水平,发现初中化学知识容量偏多,多个知识点比较抽象,不易于学生的持续性学习。初中化学又不同于其他的学科,一味地在课堂介绍相关的化学现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并且不利于学生记忆与掌握。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属于实践层面,处于化学核心素养的中心位置,对该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同时也是新课改理念贯彻的基准点。针对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课堂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把开展实践活动积极地融入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在实践中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吸收学科知识,促进学生长远发展,同时为后续核心素养的形成提升提供大力支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应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挖掘教材内容,增加教学厚度,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加深对初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基本化学素养,逐渐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借助这样的教学课堂实现对教学效率的提高,优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强化学生的学科知识运用技能。

比如,在学习沪教版第五章第一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的课题时,笔者的部分教学设计如下。

【新课引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金属。你知道哪些金属?

【学生交流】镁、铁、铜、铝等,都有广泛的用途。

【教师归纳】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通常针对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包括色态、光泽、延展性、熔沸点、密度、硬度、导电、导热等。

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讲述】回忆并描述镁在空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书写】

【教师讲述】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金属和氧气反应的现象,并对学习过的金属活动性进行比较。

【学生描述】铁、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得出结论】相同条件下,更容易和氧气产生反应的是镁,相同条件下镁条反应更剧烈,说明镁比铁活泼。

【观察与思考】镁条、铁片(或铁丝)、铝片(或铝丝)和铜片(或铜丝)四种金属与氧气反应。

【教师总结】

【教师提问】生活中有哪些金属会和氧气发生反应?可以具体展开说说吗?

【学生回答】古代选择了金银用作流通的货币,表明了金银不和氧气发生反应。

【教师提问】“真金不怕火炼”的俗语说明了什么?暖气片上为什么要刷银粉?银粉是银吗?

【学生思考】就算外界反应的环境温度很高,金也不会和氧气发生反应。铝元素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会形成一层及其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和氧气的进一步反应,暖气片上涂的银粉并不是银,而是铝元素。

【学生讨论】讨论金属和氧气之间的反应规律,得出金属性质越活泼,和氧气发生反应的概率越大。

【教师总结】生活中常见的大多数金属都能够和氧气发生反应,只不过是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有所差别。铝会在常温下和氧气发生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膜。金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会和氧气发生反应。

此次教学通过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发生的反应及现象,促使学生初步知道金属活动性顺序,该过程中注重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培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運用控制变量法自行设计实验进行分组探究,比较金属与酸的反应难易程度、反应条件、反应速度及反应现象,分组讨论实验方案、现象、心得,最后水到渠成得到金属活动性顺序,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掌握认识思路和思想方法,该过程中注重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的最后让学生讨论“湿法冶金”“金属锈蚀”等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3)创设良好学习氛围,提升教学温度

“兴在趣方逸,欢馀情未终”。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持续性和主动性。初中学生认知能力较为有限,品质和意志也相对较为薄弱,对学习容易产生惰性,但中考的难度又上升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度上,因此,为了对初中生的化学学科素养进行有效的提高,教师应当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课堂,让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化学学习活动之中。初中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了一些常见的化学概念和化学物质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经常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亲自进行相关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参与设计并完成兴趣的创新实验和改进性实验,并在课堂中更多的播放有趣的化学实验视频,给学生创造亲身体验的沉浸式课堂,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学习的本质,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持久性的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借助信息教学手段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化学教学视频,如《门捷列夫很忙》《我们需要化学》《化学的秘密》等热门视频,强化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在课前环节中主动进入初中化学知识探究活动中,转变学生的化学学习认知,更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对课堂学习氛围的调动,提升化学课堂的人文性。例如,在讲授化学用语的时候,由于这一章节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这部分知识是初中化学学习的分水岭,所以在教授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你问我答、化学扑克牌游戏等活动,这样既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又成功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理念推行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中化学学科教师而言,如何将自身的教学理念从教书转向育人是新课改理念贯彻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当从多个角度理解化学学科教学,将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贯穿始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马伟永.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活动设计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3(11).

[2]赖增妹.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73).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视角立德树人初中化学
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高中数学教学
核心素养视角下国际理解教育及实施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措施
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