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肺癌乳腺转移一例
2023-08-09王倩
王 倩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临沂 276000)
乳腺转移瘤少见,发病率约占1%~5%[1],肺癌转移至乳房者更少见。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6岁,因“右乳肿物2年余”于2022年11月13日来本院就诊。患者2年前无意间发现右侧乳房浅表组织肿物,约黄豆大小,呈进行性增长。查体:肿块大小若大枣,形状规则,质稍硬,无波动感,边界清楚,活动度一般。门诊以乳房肿物收入院。入院手术前完善各项检查,超声检查:右乳10-11点部位腺体外带探及低回声肿块,前后径13.4 mm,最大径17.7 mm,边界尚清晰,形态不规则,可见分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多发点条状血流信号;左侧腋下乳腺外上方探及多个低回声区,大者约18 mm×11 mm,边界清晰,未见明显髓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考虑:1.右乳肿块,BI-RADS 4B;2.左侧腋下多发肿大淋巴结,性质?钼靶检查:右乳外上象限腋尾部脂肪层内示一类圆形肿块,直径约17 mm×16 mm,边界清,边缘分叶,局部皮肤局限性增厚;双侧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考虑:右乳肿块,BI-RADS 4C。胸部CT平扫:左肺下叶近肺门处可见一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可见分叶,其内密度不均,较高部分CT值约45 HU,较低部分CT值约20 HU,相应下叶内、前基底段支气管远端欠通畅;纵膈居中,内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大小约32 mm×17 mm;左侧腋窝见多枚肿大淋巴结影,较大者约15 mm×11 mm,CT值约3 HU;左侧第5肋骨骨质欠规整,可见多处骨质破坏。考虑:1.左肺下叶占位性病变并纵膈及左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恶性肿瘤性病变并淋巴结转移;2.左侧第5肋骨骨质破坏,转移性病变?
术前分析,虽然患者首诊为乳腺内肿块,但因肺内也有肿块。因此,根据治疗原则,寻找原发病灶成为首要问题。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根据引流特点,大部分乳腺癌会首先转移到同侧腋窝淋巴结,但由于前胸淋巴管存在相互交通,所以,对侧的腋窝淋巴结有时也可以出现转移灶。因此,乳腺内病灶可能为原发病灶。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依次为肝、肾上腺、脑、骨骼等[1],肋骨转移亦比较常见,但很少转移到乳腺,属于晚期表现,肺癌的淋巴结转移绝大多数是按照淋巴回流的方向从肺内淋巴结到肺门淋巴结,再到纵膈淋巴结,逐级转移,但腋窝淋巴结却不接受来自肺部的淋巴。因此,肺癌转移至腋窝淋巴结很罕见[2],但可以通过全身血行播散实现转移。因此,肺内肿块亦可能为原发病灶。因考虑到患者首诊为乳腺内肿块收入院,腋部淋巴结亦为假设中的两处原发灶共有的转移部位,且表浅部位易于取材。因此,决定实施乳腺内肿块局切术以及对侧腋部淋巴结穿刺活检术,取出的标本送病理组织检查。
手术于静脉麻醉下行右乳肿块切除术,完整切除肿物及周围部分腺体送检,再行左侧腋窝淋巴结穿刺活检术,超声引导下刺入穿刺针至淋巴结前方,击发穿刺枪,先后获取穿刺组织标本共3条,快速冰冻病理:(右乳)恶性肿瘤,考虑分化差的癌,不能明确组织来源,建议待常规及免疫组化进一步明确诊断;常规病理检查:(右乳)恶性肿瘤,形态符合腺癌,查见脉管内癌栓,未见明确神经束侵犯,建议免疫组化进一步明确组织来源。(左腋窝淋巴结)穿刺组织中查见癌,建议进一步明确组织学来源。免疫组化13项:(右乳肿物+左腋窝穿刺组织)低分化腺癌,结合病史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肺癌转移。
2 讨论
肺癌乳腺转移通常为癌细胞直接侵入肺静脉,然后通过血行经左心随着大循环血流转移至乳腺组织,形成乳腺内转移灶。其治疗策略主要采取针对原发肿瘤(肺癌)的抗肿瘤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驱动基因状态、病理类型、患者的体质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进行全身性综合治疗,与原发性乳腺癌的治疗截然不同。因此,从治疗角度讲,对乳腺癌进行原发性与转移性的鉴别诊断以及追寻其组织学来源,并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
乳腺内肿块,尽管临床及辅助影像学检查都能够初步诊断其为恶性病变,但都没有原发性与转移性鉴别上的特殊表现。因此,如果没有肺内肿块的出现,通常会认为其为原发病灶。由此可见,发现乳腺内肿块,完善辅助检查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