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近十年汉外语言对比研究综述(2012—2021)

2023-08-07周新雨吴萍

今古文创 2023年23期
关键词:国内综述

周新雨 吴萍

【摘要】基于王文斌先生提出的广义“对比语言学”概念,概括了近十年国内汉外语言对比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发现了其对比语种多样化、研究领域与成果多层面化、研究理论与方法多元化、研究视角汉语主体化的主要特点,并思考了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国内;汉外语言对比;综述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3-0114-05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3.035

对比语言学的概念是由美国语言学家Whorf于1941年提出的。我国汉外对比研究可以追溯到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这部著作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汉外对比研究才逐步兴起,1994年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的成立,对我国汉外语言的对比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内学者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汉外对比文献总体呈现递增模式。经不完全统计,笔者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时间限定为2012—2021十年间,以篇名中包含“英汉、中英、汉英、汉外、汉日、汉法、汉俄、汉韩、汉德、汉朝”为检索词,类别限定为CSSCI(2021—2022),发现国内对比语言学论文313篇,在数量上远超2003—2012十年间。

王文斌在《对比语言学-语言研究之要》中强调:“所谓对比语言学,就其狭义而言,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在语音、词素、词、短语、句子、语篇等层面及其语义、语用或翻译等进行比照。就其广义而言,对比语言学除了其狭义概念之外,还指对与语言紧密关联的民族思维、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心理等进行对比研究。”[1]29

本文基于王文斌先生提出的广义对比语言学概念,从汉外对比语种、研究领域与成果、研究理论与方法、研究视角四个方面对国内近十年(2012—2021)汉外语言对比领域的CSSCI来源文献作出综合评述。

一、对比语种多样化

近十年,对比语种增加到十余种,多语种及汉外民、普方英的对比论文数量有所提升,具体情况如下。

(一)汉外双语种对比。除英汉对比论文以外,有汉俄对比论文3篇,汉韩对比论文7篇,汉法对比论文2篇,汉日对比论文13篇,汉朝对比论文1篇,汉蒙对比论文1篇。

(二)汉外多语种对比。除了将汉外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外,多语对比的论文数量明显增加。如:阿茹汗、崔健以蒙古语、朝鲜语、日语、汉语为例,摹拟词语音交替与音义关联的跨语言考察[2]。

(三)漢外民对比。基于我国民族语言的多样性,还出现了将汉语、英语与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加以比较的尝试。如邓杏华对汉、英、壮三语环境下的口语迁移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3]。

(四)普方英对比。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因素,我国各个地区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方方言,近十年出现了将普通话、方言和英语进行比较的研究。如岳婕对《英汉汕头方言口语词典》进行了考察,通过与现代潮汕方言的比较,阐述其“下去”调名处理的合理性[4]。

二、研究领域与成果多层面化

依据王文斌先生的广义对比语言学概念,笔者将汉外语言对比研究领域划为三个层面:1.微观层面,从语法、语音、词汇、修辞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2.宏观层面,从语言文化、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3.实践层面,与语言教学、翻译、词典编纂等相结合进行对比研究。

由上表可知,从共时角度分析,国内汉外对比的传统项目主要集中在微观领域,其中以词汇、语法两方面最为热门。2012、2013年,词汇研究的论文数量最多;2014、2015、2016年,语法分析掀起了研究的热潮;2017、2018年,词汇层面的论文数量居高不下;2019、2020、2021年,语法研究持续得到学界的热切关注。

从历时角度分析,微观对比层面的论文数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而宏观对比及实践层面的对比研究则引起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在2021年论文数量分别达到了近十年内最高,与之前相比取得了很大突破。

研究领域的拓展为学者进行汉外语言对比研究提供了更多维度,也为其取得丰硕成果奠定了基石,下文将从微观、宏观和实践三个层面梳理近十年的重要学术成果。

(一)微观层面

1.语音对比

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所拓深。就广度而言,语音对比不再拘泥于传统层面,开始研究语音的音段、超音段感知差异、词库的元音频率等;就深度而言,语音研究开始结合语义程度比较,从语音层面渗透到语义层面。

对比研究开始运用新的理论及统计方法,并且出现了以实证研究为主的语音表征考察。美学语言学理论、音节划分理论及音节分析方法的运用为对比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语法对比

词法对比研究中,词类对比研究的范围很广,包括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名词等。其中,动词、形容词、副词三个类别的研究成果最多。

心理动词和行为动词是动词对比研究的主要对象。其中,英汉心理动词短语的表征研究多运用掩蔽启动范式、直线性序列式等进行实证研究。行为动词研究包括复合动词、提升动词、“切割”动词等,在生成语法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事件结构理论框架、优选论框架等对汉语现象中的易变行为动词提出新的解释。

心智特征形容词、空间量度形容词及形容词拷贝式的可能性成为形容词对比研究的主要对象。刘桂玲、杨忠在语料库的基础上使用量化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了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的隐喻化具有普遍性的特点[5]。

副词的研究重点在衔接性副词、频率副词、情感强化副词和焦点副词。研究多以语料库为基础,研究角度发生了转变,从“印欧语为主”向“汉语为主体”过渡,开始探讨汉语副词的复杂语义和结构特征。

句法研究的成果主要涉及句子和短语对比研究两方面。句子对比研究包含对被动句、疑问句、感叹句、强调句、存在句、主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关系分句、因果复句的对比探究。其中,被动句和因果复句的相关研究占比最高。如邓云华、申小阳对比分析了汉外被动化条件和限制的共性和差异[6]。邓云华、郭春芳强调对因果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演变和逻辑语义的优先序列研究[7]。

短语对比研究包含对名词性短语、副词性关联词语、属格语、介词短语、动宾短语、双及物构式差异的对比探讨。如成祖堰运用语料库统计方法和认知语言学理论[8]、跨语言比较的类型学分析法[9],从多角度探讨英汉双及物构式存在差异的认知动因。

3.词汇对比

英汉类词缀的语法化和词汇化成为了近年词汇对比研究的热点,学者多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加以探讨。邬菊艳、王文斌于2014年发表的《论英汉类词缀的语法化和词汇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10]。

词义对比研究多以动词、事件名词、近义词、反义词、同形词、国俗语义、中度量短语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两种语言词语的生成理据和应用之道。同时,“是”字句、双重否定句、施行性事态限定语义范畴的研究深度也得到了拓展,学者开始着重讨论语义分析以及与之相关的深层概念。

4.修辞对比

双关、反复、隐喻等修辞格成为汉外对比研究中理论层面的研究重点,但分析的角度有所不同。如林跃武、李玉英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视角,对英汉双关语的美学特质进行剖析[11];而孙毅、杜亚妮论证了传统意义上的双关辞格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具有同质性[12]。

与语用学相结合,从修辞关系角度研究学术论文成为修辞对比研究的新动向。如穆从军运用修辞结构理论考察英汉论文摘要的修辞关系分布特点[13]。

(二)宏观层面

1.语篇对比

结合多种语言学理论进行语篇对比研究。学者开始从认知语言学及系统功能语法的视角研究英汉语篇,以复合空间理论、评价理论等为依据,为英汉商务语篇对比研究提供新角度。

应用文语篇对比研究的数量增加。从新闻、政治演说、广告语篇研究,语篇对比的应用文形式逐渐多样化。分析发现,新闻和政治演说文体主要研究英汉语篇的隐喻异同,而广告语篇则多对篇章模式进行研究。

篇章结构的深层挖掘成为语篇对比的新趋势。学者主要从语篇的回指功能及语篇的叙述特点等对篇章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探索汉外语言的本质异同。

2.语言文化和语言思维

汉外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习语、颜色词语和文化意象。近十年,褚孝泉[14]、于斌[15]等谈论了汉外文化的语言基础和文化异同,论证了它们之间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规律。

在历时的發展过程中,英民族的时间性思维和汉民族的空间性思维差异逐渐凸显。刘志成[16]、沈家煊[17]开始研究汉英两种语言及思维模式的差异本质。

3.语言本体研究

王文斌在《对比语言学:语言研究之要》中提到:“所谓语言本体研究,是指对语言内部的研究,主要涉含语言的内部结构体系,考察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及其本质。”[1]35从中可以看出,语言本体研究不同于以往只局限于语法层面的对比,更注重对语言本质规律的深层探索,因此,笔者将语言本体研究这一分类纳入了宏观层面下。

与以往囿于形式的对比分析不同,近年来学界开始从空间和时间认知维度,挖掘导致英汉语言表征差异的根本原因。王佳敏、王文斌[18]等对英汉语存在何种时空性特质差异进行探究,探寻英汉语个性差异的深层起因。

4.评述类

近十年,学者开始注重梳理汉外语言对比研究在我国的发展轨迹及现状、对比研究的方法和理论等,试图以问题为导向,鉴往知来,为今后的研究重点提供指引。王文斌[19]、王菊泉[20]等重点讨论了汉外语言对比领域的研究历程。潘文国[21]、盛文忠[22]等概述了汉外对比研究的基本认知途径和创新理论。

同时,学者越来越关注对书籍及相关文献的评述,从新的角度探索汉外语言的差异。如刘军[23]、张丽君[24]等对《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进行了评述。

(三)实践层面

1.语言教学

汉外语言对比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郝琳考察了以动结式为代表的动补结构,分析了母语中不同替代模式对学习者汉语动结式输出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25]。

通过汉外语言对比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利用语言迁移等手段帮助学习者克服母语干扰。秦兆明、贾雪梅对汉日教学进行了对比研究,促进了日语教学研究的深化[26]。

2.翻译

汉外语言对比研究能够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具体的语言学理论支撑,更好地为翻译服务。如刘华文开始对汉英翻译中非事件化的名词化方式进行探讨[27]。

3.词典编撰

汉外语言对比研究对词类划分、意义标注等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词典的编纂质量。如岳婕分析了《英汉汕头方言口语词典》中所反映的潮汕方言的调类处理现象,阐述其“下去”调名处理的合理性[4]。

三、研究理论和方法多元化

(一)研究理论

国内学者在进行汉外语言对比研究时,采用了多种研究理论。如:结构主义语言理论、普遍语法理论、系统功能理论、转换生成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语料库语言学理论、跨文化交际语言学理论、语义学理论等。

王文斌认为,1949年至今,我国的汉外语言对比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歇息期(1949—1976年);复苏期(1977—1990年);借鉴和应用期(1991—2008年);理论创新期(2009年至今)。”[19]809目前我国汉外语言对比学界的发展正处于第四时期,更注重理论自信和理论创新。近十年,汉外对比领域更注重理论创新,认知语言学理论、语料库语言学理论、跨文化交际语言学理论、语义学理论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大量学者的关注。

认知语言学理论:学者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构词法、句法、语义、惯用语、网络语言等进行研究。如叶荭基于隐喻认知的功能,对英汉轭式搭配做了诠释[28]。

语料库语言学理论:学界的研究对象多以英汉商务平行语料、小说语料,媒体语料、进口影视字幕翻译语料等为主。如杨柳川、唐衡借鉴现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建设经验,探索建设影视字幕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可行性和功能特点[29]。

跨文化交际语言学理论:文化负载词及文化意象的研究得到了学者的热切关注。如宋洁从文化图式理论的视角,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英汉文化负载词,探索文化负载词与文化图式的关系[30]。

语义学理论:词语语义和句法语义成为语义研究的主要对象。其中,国俗语义学成为了国内语言学界的一个新兴分支,张立玉对英汉国俗语义差异性进行了深度探讨[31]。

(二)研究方法

杨自俭在《共性·个性·视角——英汉对比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一书提到,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注意五个结合[32],这五个结合在近十年的研究中都得到了体现。

1.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李小撒、王文宇从微观入手,对英汉心理词汇联想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的落脚点在宏观层面不同语言的知识网络上,得出语际差异是影响该模式的根本性因素的结论[33]。

2.描述与解释相结合。刘正光、鄢克非、吕盈烟在描述英语时空分立的基础上,提出了汉语为时空同态的观点,并据此重新解释了“前、后”时间指向对立所存在的难题[34]。

3.个性与共性相结合。邓盾采用分布式形态学的理论框架,探讨了语素“化”的性质与功能,并分析“化”与英语后缀-ize的共性和差异[35]。

4.历时与共时相结合。邬菊艳、王文斌从共时角度指出类词缀是语法化的产物,并从历时角度考察了英汉类词缀的生成机制和途径[10]。

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佟玉平以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为基础,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汉英翻译过程中人称代词的显化策略运用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36]。

四、研究视角汉语主体化

长期以来,国内汉外语言对比分析多以印欧语的语法理论为参照,研究多限于语言表层。近十年,不少学者开始以汉语为主体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了汉外语言在表达认知范畴方面的本质差异。

沈家煊自2009年发表《我看汉语的词类》[37]一文以来,共发表了40余篇论文,系统阐述了汉语的独特性及其与英语的根本性差异。王文斌发表了《论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38]、《汉英时间词空间化特质及其语言蕴含共性》[18]等论文,力图摆脱西方语言对汉语研究的束缚。刘正光和徐皓琪发表了《英汉时空概念化方式差异:时空分立与时空同态》[39],在论述英语时空分立的基础上,证明了“汉语时空同态”的假设。

五、研究的努力方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年,国内学者在汉外语言对比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多语种比较意识不断增强,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理论和方法逐渐多元化,研究视角也有所突破。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研究的学科意识较为淡薄、语音层面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语种对比有待进一步丰富等。

王菊泉在《汉外对比大有可为——纪念吕叔湘先生〈通过对比研究语法〉发表40周年》中提到,英汉对比研究缺乏共同的对比基础,应该从对比基础的视角对汉语语法多加关注,选择一种理论观点探索获取语言的共性范畴,通过比较探索获取语言共性范畴,开展汉外语言研究史的对比,增强结论的说服力。[20]12-16

这就要求我们同时加强汉外的学习和研究,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重视理论和方法,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以此促进汉外语言对比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斌.对比语言学:语言研究之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05).

[2]阿茹汗,崔健.摹拟词语音交替与音义关联的跨语言考察——以蒙古语、朝鲜语、日语、汉语为例[J].民族语文,2020,(02).

[3]邓杏华.壮、汉、英三语环境下的口语迁移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02).

[4]岳婕.从《英汉汕头方言口语词典》看潮汕方言“三个去声”现象[J].方言,2018,40(01).

[5]刘桂玲,杨忠.英、汉空间量度形容词隐喻域对比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

[6]邓云华,申小阳.英汉被动句动词被动化的优先序列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03).

[7]邓云华,郭春芳.英汉因果复句逻辑语义的优先序列[J].外語教学,2016,37(06).

[8]成祖堰.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双及物构式扩展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15,36(04).

[9]成祖堰,刘文红.英汉双及物构式的几个类型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04).

[10]邬菊艳,王文斌.论英汉类词缀的语法化和词汇化[J].外语教学,2014,35(05).

[11]林跃武,李玉英.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中英双关对比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12]孙毅,杜亚妮.汉英双关隐喻畛域中的认知汇通与文化歧异[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01).

[13]穆从军.修辞结构理论视角下英汉学术论文摘要的修辞关系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2016,39(01).

[14]褚孝泉.试论中西文化的语言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5(03).

[15]于斌.中西文化背景下语言差异的表现——评《英汉语言对比与中西文化差异探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7, (03).

[16]刘志成.汉英两种语言及思维模式的差异探源——从“to be,or not to be”谈起[J].江西社会科学,2019, 39(08).

[17]沈家煊.有关思维模式的英汉差异[J].现代外语,2020,43(01).

[18]王佳敏,王文斌.汉英时间词空间化特质及其语言蕴含共性[J].语言科学,2021,20(02).

[19]王文斌.我国汉外语言对比研究70年[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51(06).

[20]王菊泉.汉外对比大有可为——纪念吕叔湘先生《通过对比研究语法》发表40周年[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7,(05).

[21]潘文国.英汉语对比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创新[J].外语教学,2019,40(01).

[22]盛文忠.汉日对比研究的前沿:理论与方法——第七届汉日对比语言学研讨会综述[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39(04).

[23]刘军.从对比中洞悉中西方语言的差异(上)——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07).

[24]张丽君.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汉网络语言的对比(上)——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 2014,(09).

[25]郝琳.基于汉外对比的对外汉语动结式教学[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05).

[26]秦兆明,贾雪梅.语境学视域下的汉日教学比较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27]刘华文.汉英翻译中非事件化的名词化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0):53-56.

[28]叶荭.基于隐喻认知功能的英汉轭式搭配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04).

[29]杨柳川,唐衡.建设影视字幕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探索[J].当代文坛,2014,(05).

[30]宋洁.英汉文化负载词图式对比及翻译[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06).

[31]张立玉.英汉国俗语义差异性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4(03).

[32]杨自俭.共性·个性·视角——英汉对比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3]李小撒,王文宇.英汉心理词汇联想模式及具体性效应对比研究[J].外语界,2016,(05).

[34]刘正光,鄢克非,吕盈烟.英汉时间概念化差异对“前、后”时间指向对立的解释[J].现代外语,2018, 41(05).

[35]邓盾.从分布式形态学看现代汉语语素“化”及其与英语后缀-ize的共性和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0,52(06).

[36]佟玉平.基于语料库的汉英翻译显化现象研究——以人称代词主语为例[J].外语教学,2014,35(01).

[37]沈家煊.我看漢语的词类[J].语言科学,2009, 8(01).

[38]王文斌.论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45(02).

[39]刘正光,徐皓琪.英汉时空概念化方式差异:时空分立与时空同态[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51(02).

作者简介:

周新雨,女,汉族,安徽亳州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1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吴萍,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

猜你喜欢

国内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浅析国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的差异及两地准则趋同建议
国内职业高原(2002—2016)研究进展与述评
国内不动产登记制度初探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国内二手市场交易模式的影响研究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