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节目视觉传播的数字化创新与实践研究

2023-08-06祝培茜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3年3期
关键词:考古历史文化

摘要

“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提出了“考古+融媒体”传播计划,鼓励融媒体参与考古成果转化利用。在此背景下,中国原创考古文化类节目《中国考古大会》顺势而出,打开了对于古老文化的探秘之旅。借助于XR①等数字技术的强大力量,《中国考古大会》不同于以往的文化类节目,为广大受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沉浸式数字体验,并且增强了“元宇宙”概念在综艺节目的应用。本文以《中国考古大会》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研究法探究电视节目的数字化传播策略,通过探析其“科技+历史”“探秘+穿越”“舞蹈+大秀”的交织模式,找寻其蕴含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为更多的文化类节目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新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中国考古大会》 数字化 视觉传播

作者信息

祝培茜,陕西省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3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国风’短视频对陕西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塑造与传承研究”(编号:2023QN0226)、2023年渭南师范学院横向课题“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现代性塑造的路径探析”(编号:502-201422375)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1]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考古大会》应时而生。秉持着要“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的决心,《中国考古大会》利用全息影像、XR技术、AI+VR等互联网数字技术将中国考古以更加“智能”和“科技”的形式呈现在电视屏幕上。节目运用数字化传播方式,使中国的考古文化不仅摆脱了过去给人深奥、神秘、艰涩的刻板印象,还使得其在舞台呈现上更加立体化、活泼化、年轻化,真正做到了让文化“活起来”,将历史与现实牢牢结合在一起,为广大受众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

一、视觉传播的数字化创新与实践路径

作为央视的文化系列综艺,《中国考古大会》依旧保持着高水准、高要求的一面,不仅节目形式保持多样化,文本内容选取保持高雅性,在舞美技术上也保持着行业的领头性,甚至在此次《中国考古大会》节目上用到的技术更加先进和炫目,带来了更强的震撼感。随着节目环节的层层推进,深入浅出地融入考古、历史等知识,再加上现代技术的运用使这种沉浸传播得以可能。[2]

(一)科技+历史:成就历史光泽与现实质感的文化想象

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要把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大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缺少的不是文化记忆而是文化想象,或者可以说缺少的是文化记忆的现代转型。[3]对于以往单一的文化节目种类来说,我们更多的是通过知识灌输、竞赛答题将文化灌入受众的脑子里,历史也只是历史,缺少了艺术之美,也缺少了符合现代的特性。到了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运用“0”和“1”的二进制代码,我们不断超越实现着图、文、声、像和立体化虚拟影像的展现。因而,对于过去的文化记忆,我们通过电视画面看到的不再只是头脑中和书本上不可言说的枯燥符码,而是能够真正呈现在大众眼前丰富多彩的景象。

《中国考古大会》看似是一档散发历史厚重气息与科技毫无关联的节目,但实际的内核却饱含着科学技术之美,通过让历史文化与科技现实碰撞从而产生出奇特的火花,成就了对于过去历史文化的想象落地。节目本身的技术美学是从舞台空间的打造开始的,首先在演播厅的建构上是通过半弧形LED电子大屏和半弧形观众席围绕组成,从视觉上打造出了天圆地方之感,而观众席的打造则借鉴了考古学中“关键柱”的概念,用一个个以玉琮为样式设计的柱子包围组成。与此同时,采用了机械升降技术,使得坐席能够配合着节目的不同节奏而升降起落。在灯光、电子屏等元素构建的现代化空间中穿插着历史文化的“符号”,穿插着先祖们的美好“寓意”,既带给了观众熟悉感又加强了受众的新鲜感。其次,节目依旧采用主舞台和次舞台的概念,当节目内容进行到不同环节的时候,次舞台会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出不同的虚拟场景,让观众沉浸在奇幻空间中,感受VR技术带来的奇幻魅力。

除此之外,节目对于在不同考古现场中发现的古物也同样通过技术手段使其更立体化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例如第一期节目中对于玉琮王的介绍,通过3D裸眼技术进行了宝物的还原,画面中将玉琮王虚拟解剖,层层剥开,其表面像滚轴一样被展開,让更细节化的神人兽面纹——神徽跳跃而出,观众如同拿着放大镜一般不断清楚观察着玉琮王表面的纹理,光影在玉琮表面不断跳跃,而技术也让人眼在纹理的凹凸之间被不断挑战着极限,以此获得更加非凡的体验。

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搭建出充满历史气息的舞台空间,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展示着无法触碰的历史遗产,《中国考古大会》成功将脑海中的文化记忆变成了能够展现现代特性的文化想象,让技术使艺术开花,让技术使文化落地,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完美交织。

(二)探秘+穿越:打造现实环境与虚拟空间的景观想象

1967年居伊·恩斯特·德波(Guy Ernest Dobord)出版了《景观社会》一书,在该书中提出了“景观社会”一词,但是德波并没有对景观社会一词给出具体的界定。[4]随着该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作出了相关的探讨。贝尔登·弗尔茨 (Belden Fields)和斯蒂芬·贝斯特(Steven Best)对“景观”一词做出了阐释,在他们看来景观是通过少数人的表演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多数人的价值判断,具有催眠的刺激力量。[5]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景观社会被认为是通过图像构建起来的虚拟社会景观,人们不断通过图像了解这个社会,认为光影构成的图像就是现实,从而形成了虚拟景观代替并超越现实的情景发生。

随着数字技术的加速进步,这种景观社会所带来的虚拟与现实的持续交替也更加明显,甚至这种景观社会建构起来的“替代性”真实,是比真实还真实的“超真实”。《中国考古大会》在节目形式的安排中,构建了相当多的XR空间以带给广大受众沉浸式的新鲜体验,通过景观想象,不断潜移默化影响观众对过去考古环境的认知、对历史故地的理解,运用技术打造出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双重交织,以此影响观众对历史文化以及考古发现的判断,进而相信电视图像中所呈现的世界就是当年的历史环境,也更能接受节目所传递的价值观。

在第一期节目中,最开始呈现的画面是主持人带领观众穿越到5000年前,去到良渚古城回溯历史场景,通过动画复原技术详细介绍了良渚古城的发展景象,在裸眼3D技术的帮助下,主持人站在古城的竹筏上与周围景象融为一体,让整个场面亦古亦今、十分神奇。

随后节目开启时空穿梭之门,带领观众进入到“探秘空间”环节。考古专家和考古推广人、考古助手一同穿越到次舞台的虚拟时空——模拟的考古现场,舞台画面打造出悬空式的神秘空间,观众好似在此空间之下观赏着穿越景象,便也难以区分出哪儿是历史、哪儿是现实。在次舞台的周边还用XR技术打造出漂浮着的古物器件,它们随着节目的节奏轻微上下浮动,使得虚拟空间的科幻感更加明显。除此之外,墓的模拟发掘现场周围用技术搭建起了树木、草丛、高山等环境,还原了当年考古现场的真实性。在探秘的最后,考古者又会从任意门穿出,进入另外的神秘空间,此时墓地探秘发现的国宝会在虚拟空间中悬浮展示,古物放大仿佛玉璧高悬,微光从孔中透出,清水在脚下流动,打造了一幅神秘幽静的考古艺术空间。而在第三期节目中,走进“周口店”的探秘空间又采用了“戏剧重现”环节,考古推广人在现代空间与历史空间中的“扮演者”进行隔空对话,让推广人作为观望者去了解当年考古的故事现场,而观众又作为观望者去观看推广人的在场活动,三个空间形成了一幅“戏中戏”的画面,让观众有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电视节目中被创造出来的“拟像”——探秘空间、三维宝物,都打破了观看者现有的认知,将观众拉入了一个个充满奇幻魅力的世界,观众看着这些虚拟影像,似真似幻,却又仿佛身临其境,他们在技术的魔力中相信了影像内容所呈现的考古环境才是真实的,便也走进了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不断交织的“景观”想象之中。

(三)舞蹈+大秀:展现当代视觉与古代艺术的仪式想象

通过查阅新华字典可知仪式的解释为:典礼的秩序形式。埃米尔·涂尔干(Émile Durkheim)认为,“仪式中既有供奉,也有模仿仪轨,不仅追忆了过去,而且还借助名副其实的戏剧表现方式将过去呈现出来,这就是仪式的全部内容”。[6]由此可知,仪式一词不仅包含着特定事件的固有程序之意,也包含着行为神圣化和追忆过去的含义。《中国考古大会》节目本身就是一场盛大的仪式,充满着对于考古文化的敬重,在节目形式上也处处充满着仪式感,通过追忆过去、展现当下,把这种仪式想象不断呈现在观众眼前。

而整个环节中仪式想象最为突出的就是在“舞蹈秀环节”。在第一期节目中,当再次打开任意之门后,我们能看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还原的良渚古城之景,一位玉石雕刻者坐在一片空地上开始了他的琢玉时光,在四季的不断轮回变换中,一下一下重凿玉石,以期待它最终变为“玉琮”。随后,影像一变出现了两位舞者,他们的舞蹈结合着琢玉者的故事,结合着文化的背景,演绎出了当代视觉和古代艺术的时空交织。正如节目组所说,青衣舞者代表着温润的玉石,墨色舞者代表着坚硬的燧石,舞蹈的交织就是二石的碰撞,水袖的舞动就是那一笔笔的雕刻,在水袖的一挥一收之间便将良渚玉器上的神徽纹饰清楚勾勒,最终形成玉琮。在第二期节目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舞台打造出梦幻的贾湖故地,水波荡漾,星空環绕,古老的字符在上空飘荡,驯化的野兽在身边蹦跳,两位舞者站在被放大的、虚幻的贾湖骨笛上翩翩起舞,随着舞蹈的高潮来临,贾湖骨笛渐渐从水里升起飞向天空,仿佛带着贾湖人民的艺术智慧与现代世界进行着穿越时空的对话。节目运用数字技术将舞蹈的魅力升华,也将古代礼制、古人之精神和古代的生活还原展现,满足了现代人对于远古的仪式想象。

除此之外,节目中“城之歌”的舞蹈表演,也运用技术体现着一场盛大的仪式。大秀还原了良渚人当年兴建家园的场景,舞者舞动石锤修筑房屋时,身后的LED大屏中则显示着用3D动画一点点搭建出来的房屋结构,舞者的动作和技术的呈现相融合,最终在画面里我们看到了辉煌的良渚之城,舞者与虚拟之城共融共生,用歌舞唱出了城之歌,用技术展现了城之美。

当现代舞蹈秀和古代工艺相结合,当历史文化和现代技术画面相结合时,一场场追忆之旅就此开启,观众沉浸在仪式之中,在同一时空中饱含着同样的情感认同,由此唤起了自己对民族、对国家的自豪和自信。

《中国考古大会》通过古今交映的舞台搭建、充满科幻感的古代器物展示以及虚拟与现实混搭的节目形式,齐力为我们展示了运用现代化技术表现出的艺术之美,全方位通过“视、听、触”展现了中国考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且真正做到了技术、艺术、文化的结合,将技术美学发挥得淋漓尽致,带给观众沉浸感极强的非凡体验。

二、运用数字技术展现文化艺术之美

(一)适应于现代网络化传播

2020年11月文旅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要从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丰富云展览业态、发展沉浸式业态等方面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型业态。[7]明确指出了当前对于文化产业应该加强数字化的进程,以此丰富当前文化产业业态,而互联网的大背景也早已让文明与技术无法轻易分开,唯有借助于技术的力量才能让文化产业更加适应于现代网络化传播。当代青年是与互联网共同诞生的一代,他们在互联网的陪伴下长大,更适应互联网的传播规则和传播习惯,因而适应于互联网传播的文化节目也会更加获得年轻一代的喜爱。

《中国考古大会》作为一个充满着科技感的节目,通过将考古文化全面数字化的方式让历史呈现在荧屏上,丰富了考古文化的传播形态,且更加适应于现代网络化传播,更加符合年轻一代的观看习惯和新鲜体验感。技术的刺激让观众大开眼界,受众除了在电视上观看节目外,还可以通过哔哩哔哩等视频网站观看该节目,在观看的同时,受众还能随时进行弹幕互动,增强了受众对节目的体验感。甚至很多观众在成为节目的粉丝后,会在“小红书”“豆瓣”等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推广,形成传播网络,加速节目在互联网上的传播。

(二)有利于文化的复制性传播

传统的艺术文化中,认为艺术品是具有唯一性的,是不可复制的,否则该艺术品就会失去它独有的价值。而到了后现代社会,高科技制作的艺术品是可以大量复制且批量生产的,并且这样的复制性丝毫无损其存在价值。[8]因而这种大量复制且批量生产的模式是非常有助于文化的传播的,尤其是像“考古”“国宝”这样难以让普通百姓在平日触碰的事物,通过技术的加持使其能够走入寻常百姓家,更有助于百姓了解中国文化。

《中国考古大会》作为一档考古类文化节目,为了更好让考古文化传播出来,通过虚拟技术将发掘出来的宝物进行完美复制还原,再通过数字技术将其展现在受众眼前。受众不仅能够亲眼看到宝物的真实模样,还能看清宝物的各种细节,更能通过技术看到考古的现场、古人的生活环境,由此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当年的文化历史。除此之外,随着节目的播出和走红,也能够像《国家宝藏》等节目一样推出“文创”等衍生产品进行售卖,大量复制还原的文创产品就是一段段文化的广泛传播。

(三)有利于历史的立体化传播

要想让陈列在广袤大地的遗产活起来,让历史活起来,就必须讲究手段和方法。如果只是陈列在博物馆的“国宝”,只是静躺在土地上的“古城”,没有语言、没有文字,没有任何工具能够让平面化的它们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让它们蕴含的意义得以揭示,那再有价值的事物也终究是一片虚无。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正好为他们注入了能够广泛传播的“灵魂”,声音、图像、视频等形式的融入,VR、AR、3D等技术的加持,让原本平面的历史变得立体起来。

《中国考古大会》利用全息影像、XR技术、AI+VR等互联网数字技术,将过往只能在文字里被描绘的历史活灵活现再现在我们的眼前。节目将一个个文物从幕后搬到台前,让受众在观看时不断超越自己的生理极限去感受文物的纹理、设计,仿佛能够触碰到文物的生命一般,感受文物被数字化后的“超真实”感。除此之外,观众在观看到良渚古城等被还原的历史场景时,因为技术的加持让人仿佛真的身处其中,感觉自己走进了那段历史的现实环境,并影响了脑海中对历史场景的认知。再加上节目“视、听、触”的全方位包裹,我们在节目中看到的历史文化的确是在眼前“活”了起来,也的确让大众不太熟悉的考古文化从平面变得立体化了,而一段段被立体化的考古历史的传播,也将隐喻在背后的立体化中国形象揭示了出来。

三、“中国故事”在技术美学中绽放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而讲好中国故事不仅在于挖掘优秀的文本资源、创作出深入人心的传播内容,还在于技术在其中发挥的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通过对《中国考古大会》节目的观看与鉴赏,由此发现节目中的技术能够更加完善艺术形象、能够更好塑造中国文化、能够实现文化更深的传播价值。

(一)技术加深“生命存在”

技术美学的重要责任在于如何将 “物质存在”转化为 “生命存在”。[9]在学者高鑫看来,技术不仅仅在于创造出美丽多彩的外观形象,还在于能够提升人的心灵体验,体现出人之美和精神之美。中国的传统美学讲究“天人合一”,也就意味着和谐共生的重要性,而技术想要展现自身之美,也势必需要和人及人之精神和谐共存,只有成为相融的状态,才能激发出真正的美感。

《中国考古大会》在节目设计中,充分运用技术加深“生命存在”,通过技术创造了一个个满载着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和意觉信息的“拟像”,观众在这些拟像身上稍作停留便能够感受到其特殊的精神芳香。[10]这些符号自带的“远古气质”被技术激发出来,人类汇聚在其上的经验和思想也就绽放了出来,实现了跨时空的传达。例如通过3D动画和VR技术还原一个个出土的宝物,再通过细节的展示、舞蹈和艺术影像的加持,让其精美的外观得以展现并且也让其中的人文精神得以彰显。我们能看到玉琮背后琢玉人的坚毅精神、看到贾湖骨笛背后的人类艺术智慧、看到三星堆背后的神秘文化等等,艺术、技术、文化三者相互融汇贯通,人及人之精神和物质也和谐共生,激发出了真正的节目之美,也加深了中国故事的“生命存在”。

(二)技术推动“全息对话”

媒介符号技术利用工具控制或机械控制,消解了信息的时空局限,实现了信息的跨时空传达。如今各项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使我们实现了马歇尔·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口中的“地球村”,更是实现了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口中的“超美学”世界,我們不断被技术所构造的影像所震撼,在真实与虚拟的模糊边界上徘徊,在全方位、多样化的声画景象包裹中实现着与别样时空的“全息对话”。有学者认为在影像艺术中,运动的镜头模拟了现实的三维时空,同时又用剪辑技术,重构了多维影像时空,镜头的角度、场面的调度、画面与音响等构成了强势的控制系统,人们在毫无觉察中,不知不觉被影像操控。[11]

《中国考古大会》利用媒介符号技术和数字技术,打造出了历史与现实不断交织的三维空间,在这个三维空间中观众可以看到充满江南水乡意蕴的贾湖故地、看到神秘神奇的三星堆遗址、看到恢弘大气的甲字形墓……,同时在三维空间中也可以看到考古推广人与虚拟时空中的历史扮演者对话,不断感受着多维影像时空对生理极限的冲击。在舞蹈大秀环节,舞蹈者与虚拟的“宝物”对话,而观众又与这丰富多彩的声画世界进行着对话,“全息传播”的魅力足以让我们在不断袭来的各种符号中沉醉,在其塑造的文化品格和文明模式中潜移默化地被影响。在立体化的呈现中我们逐渐遗忘历史与现实的边界,体会着超真实带来的视觉震撼,感受着“全息”对话下中国故事的深刻内涵。

结语

《中国考古大会》通过“科技+历史”“舞蹈+大秀”“探秘+穿越”的交织模式为广大受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沉浸式数字体验,也真正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深深融入了节目风骨,让我们体会到了技术、艺术和文化相融之美。节目在中国土壤已经讲好了自己的“中国故事”,但是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依旧需要大家潜心挖掘与努力。《中国考古大会》运用数字技术和深厚文化底蕴已经为广大考古类文化节目做出了榜样,未来如何将此类节目推出国门,走向世界,依旧是业界和学界亟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注释:

①XR技术主要是指VR/AR/MR等相关技术,是能够实现人机互动的强大技术体验。

参考文献:

[1]央视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EB/OL].(2020-09-29)[2023-04-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9172060880844563&wfr=spider&for=pc.

[2]影视前哨.定格考古的点状奇观与辉煌时刻,令考古遗产“活”起来[EB/OL].(2021-11-24)[2023-04-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7289866042798303&wfr=spider&for=pc.

[3]于平.文化记忆与文化想象[N].光明日报,2012-04-21(12).

[4][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

[5][美]史蒂文·贝斯特.现实的商品化和商品化的现实:波德里亚、德波和后现代理论[M].道格拉斯·凯尔纳.波德里亚:一个批判性读本.陈维振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76.

[6]李欣阳.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5.

[7]赵哲超,范爽.数字时代文博产业的转型与传播策略——以西安碑林博物馆直播为例[J].新闻与写作,2021(06):96-99.

[8]高鑫.技术美学研究(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2):63-70.

[9]高鑫.技术美学研究(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2):69-75.

[10][11]王妍,司峥鸣.感官技术:艺术形态史的技术现象学视角[J].学习与探索,2021(11):154-160+192.

猜你喜欢

考古历史文化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三星堆考古解谜
谁远谁近?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