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基础
2023-08-06格日勒图闫子奇
格日勒图,闫子奇
(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3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33研究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基础,不仅是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的基本要求,而且是满足和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现实需要。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文化育人的重要思想
马克思(Karl Marx)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关于文化育人的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国家文化育人思想的理论基础,这一科学的育人思想必然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成为中华优秀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思想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育人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主流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2]550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核心价值观,对非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具有统摄和引领作用,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保障意识形态安全、构建稳定和谐社会的思想武器。统治阶级必然通过主流文化影响人、塑造人,使人民的思想统一到统治阶级的“精神力量”上来。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文化育人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唯物主义理论基石。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Die Deutsche Ideologie.Kritik der Neuesten Deutschen Philosophie in Ihren Reprasentanten,Feuerbach,B.Bauer und Stirner,und Desdeutschen Sozialismus in Seinen Verschie Denen Propheten)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巨著,为克服优秀文化育人理论中的唯心主义片面性和抽象性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通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Тезисы о Фейербахе)这一“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确立了革命性的新的历史观,为无产阶级意识的培养集聚了坚实的唯物主义文化育人理论基础。
总之,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又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且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就认识到什么程度。”[3]在社会意识领域之中的文化育人工作,必然受到特定经济基础和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展现不同的内容和方式。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文化育人环境和现实条件的具体变化,及时掌握这一变化的具体要求,寻找适合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文化育人资源,充分挖掘文化对现实存在的积极能动作用,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华优秀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道德资源,在漫长的民族文化交流和交融中始终紧随时代进步,展现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必将为新时代文化育人、价值观教育工作带来新的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核心价值观
从本质上来说,文化育人是统治阶级以文化作为载体,将本阶级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灌输给全体社会成员,成为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以此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4]165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核心,只有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5],才能保证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
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范畴。马克思和恩格斯向来用社会存在解释社会意识,他们在指导革命实践时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525他们又指出,在一定条件下,社会意识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且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阐述,对人们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指导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决定意义。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287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England,From Personal Observations and Authentic Sources)中的《致大不列颠工人阶级》一文中指出:“你们是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相一致的人,是伟大的人类大家庭的成员。”[2]384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资产阶级价值观具有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不是以个人为价值主体,而是以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
自由、平等、公正最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内涵。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目标,它与在自由和资本的束缚下产生的资本主义自由具有本质区别,即与“表面上看是自由的,而实际上并不自由”区别开来。“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取向。马克思认为,平等是相对的,因为人必然受到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平等也是具体的,它体现在经济、政治、民族、就业、性别等各方面时,才能真正实现平等。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一切不平等的社会根源,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完全废除私有制,才能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社会矛盾。“公正”是马克思主义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马克思的正义观是以人为核心的正义观,是以人为核心来思考和把握正义问题的,也是站在人类立场来审视人类集体正义的。”[6]《资本论》(Das Kapital)本身就是一部彻底的、科学的抨击资本主义社会不公现象的宣言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不公正的经济根源。马克思一向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自然也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理念。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中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共产党宣言》宣布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我们由此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价值目标以经济公平为基础,彻底消灭上层建筑的不公正,进而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基因
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沧桑而不变本色,中华民族久经磨难而不变本质,重要的原因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藏的德育基因哺育和凝聚着一代代中国人自强不息的、顽强的生命力。我们需要继续研究、开发文化育人的德育宝藏,获得新的智力资源和精神力量。
(一)礼仪教化,道统永续
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充满了先贤圣人的聪明才智,是当代中国文化育人思想最早和最本源的理论来源。儒家思想作为正统的中国文化主流学说,几千年来延绵不绝、历久弥新,一直滋润和培养着中国人的思维和精神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便有“礼仪之邦”的雅称,儒家的“礼”文化自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育人思想。著名学者彭林认为:“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8]“礼”以道德规范作为社会和社会中的人的行为规范的尺度,本质上属于道德概念。法律虽然具有强制性,但是不可能作用于社会的全部方面;儒家文化的“礼”的覆盖面大于法律对人的教育和规范。《论语》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9]在“礼”的教育下,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相互尊重,社会和谐有序。道统永存是指中国古代“礼”的文化延续,古代“礼”的最终目的虽然是维护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但是在客观上,古代“礼”的思想确实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自身的统治,西周时期的《周礼》规范了各行各业的行为标准,春秋时期的儒家著作都深受《周礼》的影响。孔子和孟子更是把“礼文化”发挥到极致,他们在游历四方的过程中,主要宣扬的就是儒家学派的“礼文化”。从此,儒家学派的“礼文化”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即道统思想。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开始把“礼文化”作为维系社会安定和统治者控制民众、对民众进行道德驯化的重要手段。汉代以来,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辟了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历史。纵观中国古代史,儒家礼仪文化虽然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但是在促进社会秩序和维系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教化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穷则“寓治于教”、达则“寓教于治”成为维护中国古代社会稳定和维系人与人情感的重要支撑。儒家的育人思想不仅体现在社会层面,而且将国家、社会、人统一起来,用道德、礼乐等详细规定了各方面的发展,强调个人进步、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始终强调总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这也是中西方文化的区别之一。孔子以教化德、以教引政,《诗》《书》《礼》《乐》《春秋》包含极为丰富的育人之术、化民之方。儒家思想以“四书五经”为教,用思想指导实践,用实践贯彻思想,最终达到社会和谐、民风淳朴、邻里互信、夫妻和睦等实用目的。《孟子·尽心上》有言:“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也。”孟子将教化的功效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宣传将儒家思想作为统治者的核心思想。汉代以来,这一目标逐渐实现,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教化育人的核心和主流思想。中国古代统治者采纳了这样的思想,使中国文化延绵不绝、生生不息、道统永存。
(二)崇尚圣贤,修身养性
中国儒家思想倡导的“圣贤”理想观念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被后人推崇[10]。中国文化有崇尚圣贤的历史传统,历史的圣人、贤者以及他们的思想言论能够引发人们的崇敬之情[11]。孔子的“德治”、孟子的“仁义礼智信”持续对人们的行为发挥着规范和矫正的功效。
中国人历来推崇有德行的统治者,反对使用强权控制民众的君主。统治阶级不仅要有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和雄心,而且要具备修身、齐家的个人素养。中国古代大多数知识分子讲究修身养性,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道”“德”自律,“修身为本”,强化“诚信”“中庸”等和平共处、和睦相处、兼容并包、互利互惠等品行[12]。儒家崇尚圣贤实际上是劝人们向优秀的人学习,积极进取,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劝导民众学习圣人,从善弃恶,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育人的方式,与当代中国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符,完全符合当代中国乃至世界思想的潮流。
中国古代以《弟子规》中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等价值取向教化儿童,“二十四孝”的故事也广为流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可以从古代圣贤的著作和事迹中找到源头。儒家学派认为“修身”讲究“质”和“文”两方面的修养,“质”是指个人品行,侧重道德方面;“文”是指知识和阅历。“修身”要求德才兼备,在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中,“德”和“才”缺一不可。
中国传统文化育人蕴含着当今社会仍然坚守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古代儒学的“仁爱”“尚贤”“修身”等思想是教育和影响人们为人处世的原则和规范,不仅对中国古代的统治和民众生活发挥重要作用,也为我们今天的育人思想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育人的重要论述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美好的文化生活,是高尚精神的追求者和中华美德的践行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者和实现者。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中国的实践中,探索出宝贵的文化育人思想。
(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的重要论述
毛泽东同志特别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领悟传统文化并且从中汲取智慧,是毛泽东同志的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他善于汲取传统文化重教化、重修养的求实精神,大力倡导求真的学习氛围和务实的学风建设;他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使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思想路线;他汲取传统文化的“民为重,社稷次之”的为民思维,使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和群众路线;他汲取传统文化“修身”“养德”的“士大夫”情怀,使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13]他强调,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珍品,形成了宝贵的遗产,我们要立足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实践,根据革命建设需要,对这些文明遗产进行选择性的取舍和批判性的继承。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14]41
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立足中华传统道德资源开展文化育人工作。他强调,要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审视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深入思考培养人的问题,用传统文化的道德资源开展有效的价值观教育工作。毛泽东同志对文化育人的深入思考和创造性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的文化育人工作思想,有力地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他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育人、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4]226
毛泽东同志一向注意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既是社会主义接班人首先需要具备的素养,也是开展其他教育的基础。毛泽东同志要求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原文、悟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并且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提高个人政治理论素养。
(二)从改革开放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的重要论述
邓小平同志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育人思想,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飞跃。邓小平同志认为,育人和文化密不可分。他在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强调钻研、融化、吸收、发展,不断地使传统文化展现时代魅力,为国家的育人事业服务。邓小平同志指出,文化育人工作要结合传统文化精髓,创新育人理论研究,不能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或者全盘否定,要善于总结育人实践的新经验。他强调,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必然需要弘扬传统文化,只有“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才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邓小平同志认为,文化育人工作的评判标准是“三个有利于”:衡量我们一切工作得失的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5]人民群众是文化育人的主体,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文化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评价这一工作得失的评判标准。文化育人工作的实现与否,归根结底要看是否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否提高了国家的软实力,是否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江泽民同志重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他继承和发扬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文明都要搞好”的思想。江泽民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空虚,社会风气败坏,也不是社会主义。”[16]他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认为文化育人工作的本质是通过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提升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的问题,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的问题,在“两个解决好”的基础上推进文化育人工作。因此,“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17]
胡锦涛同志重视文化育人工作。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胡锦涛同志强调文化育人在培养人民群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只有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在严峻的国际环境和繁重的国内改革开放的任务中保持定力,迎难而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顺利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18]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重要论述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4]163,“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4]163—16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个国家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决定着中国的精神面貌和国家软实力。这种文化宣传的目的是保持社会的安定和维护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核心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的领域。一方面,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部分,由经济基础决定;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能够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最终目的仍然是积极塑造人的精神面貌,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头并进、发展壮大的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19]3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9]33。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让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域的民众都能够合理有效地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把其中的精神贯穿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真正做到切实可行、落实到位,杜绝形式化和教条化。
习近平总书记格外重视借助民族文化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激活民族文化丰富的德育资源,在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建立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20],“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21],要在各民族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各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的载体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创新发展,最终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2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今后的中心任务,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6。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独特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事业的战略布局之中加以专门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1]33,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强大的育人功能,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1]34,让各族人民浸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之中,不断体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过程中逐渐树立现代文明理念,以此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为中国现代化事业提供坚实的群众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格外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赋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1]32的特殊使命。我们在健全中国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引领,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不仅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要提高人民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养,实现文化发展与文化育人的内在统一;更为重要的是,要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1]33,贯穿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中,做好理想信念教育,“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1]33,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弘扬传统美德,传承红色基因,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到每一位青少年的心灵深处,成为不可撼动的思想观念,进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