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践逻辑
2023-08-06胡金彦
王 泰,胡金彦
(1.内蒙古民族大学 法学与历史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2.内蒙古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
新的历史时期,世情、国情复杂多变,风险挑战层出不穷,面对发展的诸多不确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1]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凸显了“坚持人民至上”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实践创新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位,把中国共产党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目前,学术界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践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杨阳、朱哲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作为“五位一体”实践建构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强调要通过依靠人民群众凝聚经济发展动力,通过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完善政治伦理追求,通过满足人民美好精神需要促进优秀文化作品产生,通过提升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社会和谐建设,通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向[2]。方世南、马姗姗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通过坚持“五位一体”的文明协调发展,形成了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促进了“五位一体”的总体性文明进步,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3]。
本文就“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视域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际逻辑进行简要阐释。
一、物质文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人民生活富裕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群众探索有利于生活富裕、国家富强的政策方针,不断厚植经济发展基础,夯实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质文明发展道路。中国的物质文明建设不是单纯从量化角度出发的经济增长,而是更加注重质的进步,通过高质量发展得到人民“阅卷人”的认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目标,进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推实现共同富裕
贫困不是社会主义,人民生活富足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助推共同富裕进程的重要举措。202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使接近1亿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还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减贫目标的实现提前了近十年。由此可见,中国真正兑现了为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承诺。中国现阶段的新目标是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继续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具有高素质的农民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压舱石,是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的根本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改善农村民生,应当以解决农民急难愁盼的问题为有力抓手,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红利,使农民拥有满足感、获得幸福感、享受成就感;在延续“扶志”“扶智”的基本手段,帮助农民学习科学饲养、规范种植等现代化畜牧种殖的同时,吸引城市人才助力乡村发展,全力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
(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牢物质发展经济基础
马克思(Karl Marx)在《资本论》(Capital)中提出,维护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是社会再生产循环的关键。人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对商品需求的变化决定了社会需求的变化。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对生产方式的升级迭代,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倡导企业走“创新之路”提高竞争力,取代“以价竞价”的恶性竞争方式,让品牌影响力和商品质量成为新的竞争优势;支持传统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制造中国自主品牌产品,走创造强国之路;运用高科技和互联网等发展新型产业,生产多元化产品来满足人民需要;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入手,改善人民生活,通过经济转型最终实现物质文明,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三)大力发展经济新格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是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始终坚持的共识。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4]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人民才能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做好蓄力、凝聚合力、平稳发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从多方面进行变革,为创造共同富裕新环境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物质文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首先,国家注重畅通国内经济循环,一是融合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以实体产业与金融资本的互补、互惠稳定国内经济市场;二是促进城乡经济双向流动,带动乡村发展更好地回馈人民;三是推动地域经济循环,实现营商环境一体化,使地域之间互济互助,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其次,不断推动构建高水平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生产要素流动畅通;提高与全球经济网联系的紧密性,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发展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
再次,中国一直致力于将“中国制造”打造成“中国创造”,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科技发展新兴产业,生产多元化、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民的需要。
二、政治文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以人的主体性作为国家治理的核心要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只有在执政的全过程中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全方面关心百姓,全领域关注人民,才能不断完善民主政治制度。同时,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体现了真实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作为监督主体的作用,及时地调查和整改群众反映的问题,真正回应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一)巩固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地位
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5]163。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秉承为民族谋伟大复兴、为人民谋自由幸福的伟大愿景而成立。中国共产党所做的工作都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增进人民的福祉。如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已经不是最初“有没有”的物质层面,而是更进一步延伸为“好不好”的精神评判。中国共产党面对新时代需求的新动向,更需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将“好不好”作为方向标,分析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规划新时代的发展路线,提升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幸福感。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实现人民全程参与国家治理。民主作为衡量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实行完全的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胜利[6]。“如果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只有竞选时聆听天花乱坠的口号、竞选后就毫无发言权,只有拉票时受宠、选举后就被冷落,这样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5]336中国的民主是贯穿国家治理全方面、各环节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这种民主将民主原则体现在各项工作的制度设计中,保障人民意志的充分表达,使民主机制真正运行起来;通过坚持将人民作为监督的主体引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各环节,对民主程序进行无死角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完善整改,从而充分发挥民主效能,让民主机制得到有效运行,充分体现“全过程”的真正内涵。同时,国家通过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让群众有序参与国家治理,这是“民主”的真正内涵。中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东西南北发展差距较大,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是实现最大程度民主的关键,“要把广大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315
(三)法治建设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法律为民主保驾护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7]法律的规范作用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具有全局性的顶层设计,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将法治贯穿民主参与的各个方面,能够使公民在平等自由地追求幸福、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提升幸福指数。当前,法律在以保障人权为基础的情况下,积极引导人民聚焦法律和制度本身,坚持和完善民主制度和民主形式,让公民最大限度地参与政治生活。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足中国实际,问需于民,与时俱进地制定新的法律以填补以往的空白,不断提高法律质量,使法律真正成为人民追求幸福的制度保障,防止人们因追求各自幸福而损害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
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前进提供思想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8]这一论述既深刻阐明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也指明了精神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前进的内生动力。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文明环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文化自信,团结带领人民在全社会形成积极的精神追求,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奋斗。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是“人民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9]当今世界“大变局”已成事实,恰逢中国进入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当前,中国一边迎来发展机遇,一边应对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入侵考验。在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必须坚定不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意志、行动,推动全党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牢干事创业的思想基础。
(二)批判继承中国历史文化遗产
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古文明之中唯一传承至今仍然不衰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是因为它博大精深、开放包容,不仅为世界文明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更是中国价值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仅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而且体现着中华文明的善治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10]。纵观历史,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力量都充分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保证面对变革的重重挑战而不动摇;只有不断挖掘、阐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才能真正体现中国智慧,进而弘扬跨时空的文化精神。
四、社会文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稳定的社会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内源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11]实现社会文明、增进人民福祉,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构建强大的公共服务体系,最重要的是不能离开人民的努力,要坚定“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发展理念,创建安定有序、生机蓬勃的社会生长环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教育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12]教育一方面能够提升人们的素质水平、知识水平、处理问题的能力;优质的教育可以帮助弱势群体提升素养、增加知识,获得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技能;还能够改变人们的命运,推动乡村振兴。另一方面,教育能够使人力资源得到深度开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加速发展,对改善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中,注重人才的核心作用就必须通过教育使人们接受文明的传承,通过教育提升个人实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今,中国教育整体水平已经得到显著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逐年增加,既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输送了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二)聚焦民生热点,实施惠民举措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带领人民群众通过不懈奋斗,解决了许多长期未能解决的困难,落实了一大批惠民政策,人民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
首先,扩大了就业渠道,使人民生活更加稳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13]就业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必要途径,是人与社会互相促进提升的媒介。就业能够让人民安居乐业,对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中国当前以政府为桥梁,联合企业、公益单位等共同搭建就业平台,关爱重点群体,力求真正实现成员各司其职,社会稳定发展。
其次,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稳定器作用。社会保障体系是调节收入分配、平衡供求关系、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的重要手段。社会保障自产生之日起的最终目标就是消除人民生活的后顾之忧、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实现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
再次,为人民创造文明城市环境。创建文明城市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正确导向,通过问需于民的方法,在美化城市环境、宣传文明交通、扩大志愿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宜居程度,让人民切实感受成效变化,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的成果。
五、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世界发展的永恒主题,要求人民富裕,国家发展,中国美丽协同推进。当前,为了更好地适应主要矛盾发生的改变,国家必须树立大局观,以长远的眼光利用自然、爱护自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享受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红利,继而为人民创造富裕生活、为国家谋求现代化发展。塑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成为现代化发展一个重要课题。
(一)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
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根基,人类只有一刻不停地汲取自然界的物质能量,才能实现正常运转。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中提出:“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4]自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脱离自然就无法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了“环境权益”的概念,这一权益既是人民群众在工作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权益之一,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自然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最佳的生态产品,使丰裕的自然资源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展现美丽中国的良好形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权益[15]。同时,人民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之源。新时代的中国,正在经历经济发展机遇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关键期、生态文明建设紧迫期,使生态文明建设更加紧迫,但是任何政党、团体、组织都无法单独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彻底胜利,开辟生态文明新局面必须发动全体人民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还要让人民监督、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以便更好地满足人民在不同时期的需要。生态文明成果由全体人民努力获得,必须由人民共享,时刻满足人民健康发展要求,最终服务于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
(二)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以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出发点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旨在维护好人民利益,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6]人作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主体,必须以遵守大自然客观规律为前提,正确认识、合理运用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精心呵护客体自然界,促进可持续发展;摒弃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发展不顾生态环境”的错误思想,把人类的经济活动控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载的限度内,促使绿水青山持续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全国上下必须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倡导每个人都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不做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打击各种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将损害担责原则落到实处,为全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保驾护航。
结语
中国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要将人民观点贯穿实践探索的全过程、全方面,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价值遵循和思想指引。对人民群众始终不渝的尊重和联系,使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系列的伟大成就。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全体人民的磅礴伟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汲取发展动力、体现时代价值的重要思想源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助于尊重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基本权利,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有助于保障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