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餐饮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问题综述

2023-08-05

现代食品 2023年5期
关键词:餐饮行业食品质量餐饮企业

◎ 卢 超

(湖南省产商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7)

餐饮业是指以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劳动为一体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为顾客提供各类酒水、食品、消费场所和用餐设施等[1]。随着时代的发展,餐饮行业发生了迅速而显著的改变[2]。根据相关报告,2021 年全国餐饮全年总收入接近4.7 万亿元,同比增长18.6%。但是,餐饮业不断发展的同时,餐饮食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也随之频频发生,如2022 年重大食安舆情事件,“央视‘3·15’曝光‘土坑酸菜’”“辛吉飞揭秘‘海克斯科技’惹争议”“必胜客后厨存在多种食品安全问题”“古茗奶茶被曝喝出壁虎”等。因此,餐饮企业必须建立起餐饮食品质量安全的底线,唯有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份额,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1 餐饮食品质量安全现状

1.1 餐饮业发展情况

自改革开放后,餐饮行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3]。目前全国餐饮业企业超800 多万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达625.47 万家,符合当地法律规定登记的小型餐饮企业达262.7 万家。我国的餐饮业发展迅速,已逐渐在我国的消费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4]。2006 年,中国的餐饮业营收第一次突破了1 万亿。2019 年,餐饮业实现了46 721 亿元营收的目标,较2018 年同期增加9.4%,占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2020 年中国餐饮业从业人数为257.7 万人,同比2019 年增长1.92%。餐饮业具有很强的就业拉动作用,光是小型餐饮业,就可以提供1 536 万个工作岗位,而整个餐饮行业可以提供3 000 万个左右,同时还带动种植养殖业、食品生产流通、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工作[5]。目前,国内的餐饮行业正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

1.2 食品安全体系发展历程

由于体制、经济发展、社会资源的限制,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起步较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管理制度也各有特色。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从贫穷中解脱出来,解决了温饱问题,对食物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食物的数量,同时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和发展,由零散走向规范[7]。食品安全体系发展具体分为3 个阶段。①从空白迈向法制化阶段(1949 年—1978 年)。国家卫生部颁布“通知”和“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开始由空白迈向法制化。②法制体系不断提升阶段(1979 年—2004 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此条例的颁布,是国家不断加强食品卫生法制化管理的措施,同时也彰显了国家加强食品卫生法制化管理的决心。③食品安全法制体系完善和确立阶段(2004 年—至今)。2018 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 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作了修正。

通过多年的工作,全国食品安全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方面逐步完善。加强食品安全的法治管理,必须从健全法律制度入手,落实好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和政策,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8]。

1.3 餐饮食品质量安全现状

餐饮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吸纳就业、促进农业发展、增加税收等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9]。近年来,餐饮业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对国内各大餐饮单位的健康发展都带来巨大的威胁[10]。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22 年上半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显示,当前有五大类消费量较大的粮食加工品,分别是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抽检不合格率为0.65%、1.02%、1.07%、0.31%、0.07%,不合格率低于总体不合格率。与此同时,较同期比较,坚果制品、水果制品、保健食品、餐饮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等不合格率有大幅度的上升。

当前,餐饮行业食品安全质量主要存在3 方面问题。①餐饮卫生条件差。一些餐馆的卫生状况不佳,尤其是厨房等顾客不能亲自体验的地方。②从业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有些操作流程不符合餐饮企业规范要求,造成原材料和成品的交叉污染。③对餐厨器具的消毒处理不力,存在健康管理不到位、卫生观念不健全等情况[11]。

2 餐饮食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2.1 餐饮业自身管理问题

盈利最大化是所有餐饮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部分餐饮企业只图利益,一切以“钱”为中心,忽视了一些会影响消费者健康的食物问题[12]。此外,由于市场的竞争较为激烈,部分餐饮企业使用一些有毒、有害的食物,以此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一些餐饮企业本身的监督管理能力较差,且检验机构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工作不配套,致使餐饮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13]。

2.2 食品原料安全问题

原材料风险是餐饮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源头,餐饮业食品原料安全问题包括食品原材料的质量、微生物污染、辅料、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等以及新原料、新工艺所带来的安全问题[14]。食品原料安全问题必须要从“事后监管”向“事前防范”转变,控制“安全源头”,重建市场信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15]。

2.3 食品检测技术问题

由于餐饮食品成分复杂,加工过程复杂,在预处理、烹饪和贮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并有可能出现变质现象[16]。当前,我国的餐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薄弱、检测设备设施落后、检验人员技术水平低等实际问题十分突出,并不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餐饮食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17]。例如,餐饮企业频繁的“地沟油”事件,因为其难以迅速检测鉴定,被不法商人抓住漏洞在餐饮行业中使用,对广大消费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2.4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

近几年,我国的餐饮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因缺乏人手、工作量大、缺乏工作热情等原因,造成餐饮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力[18]。食品安全监督机关的职能错综复杂,使得我国的餐饮业经营管理出现了诸多死角,造成了许多问题[19]。餐饮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涉及的部门众多,各自执法、重复执法的情况较为突出。流动摊贩、无证无照经营、废弃油脂等问题虽然得到监管,但是并未从源头上加以治理,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堪忧。

3 提升餐饮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

3.1 提升餐饮企业管理水平

①注重员工的培训和认证,尤其要强化对食品安全管理者的培训和考评,把工作重心放在员工素质和能力上[20]。②聚焦“环境整治”,突出重点地区的卫生清洁,努力改善“脏乱差”的餐饮环境。③聚焦于餐具清洁、杀菌,规范餐饮业从业者的行为。④加强对进货的检查,严格落实进货检验和索证索票制度,切实抓好餐饮食品质量安全责任的溯源工作。⑤大力推进“明厨亮灶”,加强餐饮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透明化,并着重于解决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监督问题。⑥通过“放心餐厅”“示范点”等创建工作,促进整个餐饮业的发展。

3.2 加强原料安全整治力度

加强原料安全整治力度,必须要开展更多的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对原材料、食品添加剂、肉类、从业者的健康情况进行多次、多项检查[21]。餐饮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主责部门,需联系各涉及部门,加强互通体系,互相交流掌握相关信息,完善食品安全网络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自身的职能做好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监管,实现规范化管理,确保居民餐饮食品的安全。

3.3 健全餐饮业食品安全检测体系

针对目前餐饮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简单的检验技术培训,因为餐饮行业的食品消费是即时的,在产品的后期不能进行有效的检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部分餐饮单位可以设置监控装置,以便监管机构对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并及时发现问题[22]。建立餐饮行业监督管理网络系统,有利于促进餐饮行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加强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投入,加强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发,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使检验技术得到全方位的提升[23]。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健全的、系统的餐饮业食品安全检测制度。

3.4 完善监管体制机制

①要保证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互相监督,加强对有关单位的监督管理。②加大对餐饮行业全品类、全方位的品质检验,实现原材料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24]。③加大社会舆论和媒介的监管力度,让消费者提高餐饮食品安全意识,一方面督促监管部门依法履职、倒逼餐饮企业守法诚信经营,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真实可信的信息,一旦发现餐饮企业出现重大的食品质量问题,必使其受到相应惩治。

4 结语

随着我国餐饮行业向发展产业化、经营模式多元化、营销模式多样化、技术革新智能化转变,餐饮食品质量问题会成为一个长期性问题,并会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对食品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彻底消除我国餐饮食品质量问题,必须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下,不断健全我国的监管法制和信息化技术,研发食品安全监管、检测、追溯等新技术,同时需要经营企业、监管机构、消费者等的积极配合和努力,唯有此才能降低和控制危害人们健康的餐饮食品安全事故,推动我国餐饮行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餐饮行业食品质量餐饮企业
浅析新媒体背景下我国餐饮行业的营销策略
解艾兰:食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
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
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
荣成市餐饮行业形成文明节约的新风尚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成本会计在餐饮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高档餐饮企业成本控制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