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检测中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探究

2023-08-05徐爱民

现代食品 2023年5期
关键词:农药精准食品

◎ 徐爱民,刘 娅,杨 利

(菏泽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山东 菏泽 274107)

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愈发关注农产品食品的安全问题,“农药残留”成为影响农业食品产品质量的重要问题。近些年,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食品产品质量的控制,明确提出了农业食品产品安全要求和农药残留要求,颁布了相应的规范文件,明确罗列了各项允许的“农残”成分与数量参数,这些均为开展食品检测、灵活应用控制农业食品产品农药残留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应更多地了解当前常见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了解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技术本身的同时灵活、规范、科学使用这些技术;根据实际的食品检测需求应用技术,从而精准检测出不同类型食品产品的“农残”成分,判断各项残留物数量是否符合要求,辅助加强农业食品产品的安全控制。

1 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使用必要性

农药残留是现代农业生产背景下存在的农产品、农副产品安全与质量问题。就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发展水平来说,无法做到完全脱离化学农药与肥料,因此加强农药残留的控制是确保农业有关食品产品安全的主要手段,也是维护人们生命安全与健康的关键。从目前的农药使用情况和健康绿色农业观念宣传角度来说,利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开展食品检测十分有必要,具体体现为以下3 个方面。①确保食品安全,了解农药的使用情况。农药检测工作是农产品销售之前的最后一个环节,若检测数据符合标准要求,则表示农产品可进行销售和使用,继而减少后续消费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规避安全隐患。同时,开展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可通过精准分析农业食品产品内的农药成分、类型、含量等,判断当前农业生产中的农药使用情况,从而为优化农业生产用药过程、实施降低农药残留措施提供依据。②精准发现残留危害,规避不良影响。在农业食品产品检测工作中,工作人员使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可及时发现部分食品中存在的农药残留指标不达标的情况,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农业企业、农户,进行整改,从而有效避免具有危害的农业食品产品流入市场,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③强化科学用药宣传效果。在食品检测工作中,若通过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发现指标参数超标的情况,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就会及时与企业、地方有关部门沟通,且进入生产作业区域进行深入检测[1]。通过检测工作,可更多地了解农药的使用情况,同时指导农业生产人员掌握科学的农药使用方法,加强科学用药思想的宣传,让更多农业生产人员了解农药残留的危害,掌握科学农药配比知识。

2 食品检测中应用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2.1 生化传感检测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大量生物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等相继推进,各种先进生物技术相继问世且推广开来。生化传感技术是一种基于生化传感器的检测技术,以传感器为特定设备,对检验检测的目标物质进行探测。完成检测之后,将传感器感应到的信息以数字的方式发送到指定地点和系统,高效完成数据采集与传输工作。这种方法不仅可精准获取食品检验对象中的成分类型,也可大大提升食品检测的系统化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目前,已经有多个地区的食品检测机构将此作为农产品杀虫剂残留量的检测技术,利用生化传感器动态采集样品数据,进行数据比对,精准分析样品内毒性成分类型与数量,完成食品的量化分析、定性评价,且将检测结果作为食品产品质量控制的依据。

2.2 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是指利用微缩技术,根据分子间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原理,将生命科学领域中不连续的分析过程集成于硅芯片或玻璃芯片表面的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实现对细胞、蛋白质、基因及其他生物组分的检测。生物芯片技术的核心是“微量点样”“光导”这两个阶段,通过这两个阶段将分子最大程度固化在不同的媒介中,形成相对密集的分子编码序列。通过此手段检测食品样品,利用激光对混种杂交之后的分子进行共聚扫描,将其转化为对应的信息,能够准确分析食品中残留的病原菌、农药残留量,判断食品是否合格。

2.3 酶联免疫技术

酶联免疫技术是一种基于微量化学成分的固相免疫吸附技术,其利用生化酶特性检验检测食品样品,判断食品安全性。此技术具有价格低廉的优势,目前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使用酶联免疫技术,可合理测定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获取较高准确度的检测结果,确保食品安全,维护人体健康。在实际检测中,可将此技术与其他检测技术相结合使用,得到更加全面、精准、细致的数据信息,提升食品检测的科学性,为后续食品安全控制、食品农药残留测试分析等工作提供支持[2]。

2.4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也被称为“PCR 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具有操作简单、测试速度快、敏感度较高等优势。PCR 技术流程为高温转性→低温淬火→适度温度拓宽。利用此技术开展食品检测工作,应先让总体目标双链在95 ℃条件下发生变性反应,生成2 个单链模板;之后将其放置于37 ~55 ℃条件下,以单核苷酸为原料生成人工合成的双链;之后根据酶促反应原理,调整温度条件,生成2 个双链DNA 分子。每一双链的DNA 模板,经过一次解链、退火、延伸3 步骤的热循环后就成了两条双链DNA 分子。如此反复进行,实现基因扩增。

2.5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是以液体为流动相,借助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泵入固定相色谱柱中进行检测的技术。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进入具有固定相的色谱柱之后,其成分会被分离,以便于工作人员检测出准确的数据。此方法的精度较高,但操作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使用较多的仪器设备,且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与步骤进行操作[3]。一般来说,使用此技术进行食品检测,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操作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

3 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要点

3.1 逐步完善制度,确保技术应用规范

目前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类型丰富,不同技术具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基本可满足不同的农药残留检测需求,获取精准检测结果,为之后的食品生产与安全控制提供依据。但这些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使用条件、适用需求不同,应被规范应用于不同的食品检测检验工作中。因此,建议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进一步制定完善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应用制度,明确提出技术的应用要求和标准,划分不同技术的适用范畴,以便于工作人员根据食品检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技术,最大程度上发挥各项检验检测技术的优势,获取高质量检测结果。同时根据不同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原理及其应用特点,明确编制各自的技术应用条例,规范各项技术的应用过程,提升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应用的严谨性与规范性。

3.2 基于实际需求,全过程应用技术

在当前的食品检测工作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更好地保障食品检测结果,必须要充分利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既要根据技术规范逐步落实,也需要根据检验检测需求制定检测技术的应用方案,将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贯穿落实于食品检测全过程。这样既可全过程动态监控食品检测情况,确保食品检测过程严谨,也可重点反映食品内特定农药残留成分的情况。以转基因农业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为例,检测机构利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农药残留成分的检测与分析,工作人员应当根据检测对象生成农药残留技术应用方案,包括取样、保存、检测、数据采集与分析、数据比对与定性评价等,从而了解其中成分,精准判断转基因食品是否符合安全规范要求。之后,将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继续应用于后续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生产控制、食品加工与包装控制等环节[4]。

3.3 关注残留检验过程,控制检验检测技术

食品检测过程的质量会影响检测的最终质量与效果,因此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应用过程的控制,以此确保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提升食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①控制食品检测中的样品流转过程。工作人员完成取样之后,及时清理样品,减少外部复杂因素对样品质量的影响;完成清理之后,将样品放置于指定聚乙烯袋子中,最大程度保护样品原状。同时,全过程监督样品流转的各个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的精准性;第一时间出具报告,确保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的时效性。②控制食品检测的样品制备过程,针对茎类植物、叶片检测对象,需要对存在腐朽区域的植物,使用标准方法进行科学处理。③根据不同类型食品的性状与特点,选择不同的保存方法,且根据样品外观进行匀浆处理,根据实际农药残留检测任务,划分样品。④操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操作,严格落实技术操作流程,且以质量控制作为检测过程控制的首要任务。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匀浆时间的控制,在前期的静置阶段,在样品中加入适量的养分,适当摇晃;之后处理时,保证液体的性能状况,促使其处于不流动的状态,保证食品样品达到检测需求标准。计算数值时,应当关注农药自身药物代谢规律,根据规律选择合适的计算模型,最大程度保证检测质量[5]。

此外,还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科技,提升残留检测效率。先进技术的引入能够提升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精准性与全面性。例如,将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搭建农药残留污染物快速检测智能识别系统,依托多通道搭载平台,利用AI 图像识别算法作为辅助,快速搜集监测数据,既提高了农药残留检测效率,也形成了数据共享与流动功能,促使农药残留检测从单个药物残留检测发展到多个药物残留检测,大大提高了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是精准检验农产品的“农残”成分、判断其质量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核心技术,也是确保农产品符合标准要求的关键。经过本次分析与探索可看出,当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类型较多,每类技术下又存在各种具体技术,这些技术各具特性,可满足不同类型、性状食品的检测需要,也可适用于不同农残成分的检测工作,以便于工作人员详细了解食品内的农药残留情况,降低农药使用对后续食品的影响。今后,应当加强对各项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探索不同技术的实际应用条件,熟练深入地掌握各项技术,从而更好地使用检测技术,为我国农产品安全提供更多支持。

猜你喜欢

农药精准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食品造假必严惩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