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下企业业财融合实施路径研究
2023-08-05张琳成都英奇会展有限公司
文/张琳(成都英奇会展有限公司)
随着市场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各行各业都面临信息化商业模式的改革创新。现阶段,企业财务部门将工作重点置于业务信息数据收集、核对、处理之上,虽能依托于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处理效率,但就企业运营状况而言,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缺乏良好的信息化连接。因此,基于企业整体发展视角,企业需高度重视业财融合模式落实,优化现行信息化工具,完善管理流程,打破业务与财务之间的数据壁垒,切实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一、信息时代下企业业财融合实施意义
(一)实现财务前置和内控加强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业财融合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此财务人员需全方位梳理业务及财务管理流程,实现数据传输口径统一,明确关键指标阶段,搭建具备企业特点的整体信息化建设方案。在此过程中,财务部门需实现目标拆分、预算计划、业务考核汇总至信息管理系统之中,对大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汇总,及时反馈至业务部门,实现分析比对工作落实。信息化下企业业财融合模式的落实,并非简单地将财务人员察觉的问题反馈至业务部门,而是鼓励财务人员积极深入业务前端,通过信息化工具赋能,实现财务职能转变。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有利于财务人员准确识别企业业务活动开展及运营管理进程中的潜在风险,推动财务管理全面融入业务流程之中。强化业务与财务的协同合作,规避风险,助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
(二)提高企业整体经营质效
财务人员依托于信息管理系统,在深入了解业务信息数据的情况之下,能够直接基于业务端为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支撑。业财融合模式下,财务人员不再仅关注数据报表,而是与业务、经营等活动实现有机结合,深度发掘更多数据信息,更为直观地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在面临异常情况进行反馈时,也能有效避免多头交叉性反馈,而是在充分授权之下及时落实改进策略,切实提升企业整体经营质效。
(三)降低税务风险
业财融合模式下能够鼓励财务积极深入业务前端,准确把控业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善传统事后反映存在的滞后性,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更好地为经营活动提供指导。同时,准确识别业务活动中各项涉税风险,提前采取规避措施,降低税务风险发生概率。
二、信息时代下企业业财融合实施现状
(一)信息化工具相互独立
信息技术作为促进信息流、业务流、数据流共享的关键手段,业财融合模式的有效落实即为借助信息技术,提升交流沟通效率,强化业务、财务部门协同合作。然而现阶段部分企业在早期搭建信息化系统时,多以职能部门为单位,导致企业整体层面下各部门信息沟通不畅,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孤岛问题,信息数据共享力度不足,难以满足业财融合需求。虽然企业在发展进程中,积极引导业务、财务部门协同合作,推动业财融合模式有效实施,但并未提供良好渠道,导致业财融合落实流于表面,业务与财务部门仅通过ERP 系统对各自业务进行处理,并未实现相互融合,财务人员并未深入业务前端,了解业务、了解产品。对于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而言,受数据传输口径不一致影响,难以保障数据传输的时效性与准确性。因此,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财务人员需基于企业整体发展视角,充分考量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有效关联,实现数据传输效率与质量强化,解决信息化工具相互独立的问题,推动业财融合模式更好落实[1]。
(二)业财融合制度不完善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种类逐渐增大,业财融合落实难度也随之增大。与此同时,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业财融合落实的重要保障,然而部分企业受滞后管理思维影响,对业财融合重视程度不足,且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严重影响实际工作开展。为保障业财融合有效落实,企业应当构建科学完善的业财融合管理机制,支撑员工工作落实。
(三)复合型人才短缺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业财融合模式的落实,不仅要求员工具备专业化业财融合知识技能,还需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数据分析能力。然而企业现有财务人员大多为传统型财务工作者,复合型人才匮乏,现有员工综合素质难以满足业财融合落实需求,极大地阻碍了业财融合价值发挥。
三、信息时代下企业业财融合实施路径分析
(一)明确业财融合方式
1.预算管理融合
作为企业各项经费支出的依据,在财务预算编制环节,应当与各部门业务需求进行充分结合,切实保障预算执行成效,促进企业中长期战略规划实现。在预算编制环节,应当严格遵循企业战略规划指引,明确各部门实际运营管理状况,实现预算目标细化,更好地落实到业务部门,强化预算执行刚性,落实无预算不支出原则,从源头上规避资金使用不规范现象产生。强化业财融合模式有效实施,提升业务、财务部门融合度,提升沟通协调效率,为预算编制提供良好支撑,助力发展战略目标实现。传统运营管理模式之下,各职能部门在预算上报环节,多以部门为单位,对新一年支出项目进行分析。随着业财融合模式的有效落实,能够实现战略目标、预算目标等有机关联,形成更为科学的预算计划,贯穿于预算执行全过程,实现实时监督管控,合理控制超预算状况。
2.合同管理融合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普遍会涉及投资合作、采购经销等业务活动,需依法签订合同保障双方正当权益,并依据合同约定落实后续工作。为此,企业需强化合同管理力度,遵循既定流程落实相关工作。传统运营管理模式之下,各职能部门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传输时效性不足,合同推进效率较低。随着业财融合模式的全面落实,能够进一步提升各部门协同合作力度,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大幅度提升数据传输效率,为合同管理工作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各部门沟通交流深入程度提升,业务部门可及时将合同履行进展反馈至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反馈情况,完成相应的收付款工作,并监督合同执行过程,避免产生预算超标的现象[2]。
3.决策管理融合
推动业务与财务系统实现有机融合,能够大幅度提升业财信息数据真实准确,为管理层决策提供良好支撑,保障决策可行性。现阶段,市场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因此企业在决策制定环节,需全方位考量各项因素,保障决策可行性,避免竞争失利。业财融合模式落实前,业务部门决策大多依靠往期经验,全局意识与长远目光不足。与此同时,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财务与业务信息数量逐渐增多,为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决策失误的现象产生,需充分落实研究分析工作。通过业财融合模式强化业务与财务部门协同合作,立足于企业整体发展视角共同商讨决策方案,基于财务、业务视角权衡利弊,保障决策可行性,规避风险,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4.绩效管理融合
绩效考核评估工作的落实,对于强化员工积极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企业设置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促进个人与企业协同发展,创造更大价值。传统绩效管理工作开展,主要以部门为单位,配置绩效评估人员,评估工作完成后将结果反馈至财务部门,形成部门业绩测评及员工贡献度测评,此种方式下部门间缺乏深入的交流沟通,员工方面由于对绩效考核了解不够深入,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导致绩效考核价值难以充分发挥。推动业财融合模式有效实施,能够及时将部门及员工业绩成果及时反馈至管理系统之中,便于彼此间交流工作经验,充分体现绩效管理动态性。同时,帮助员工明确绩效考核标准,减少抵触情绪,推动绩效考核工作更好落实。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现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改进,提升工作效率,助力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5.财务分析融合
业财融合全面实施对财务分析工作而言,能够大幅度提升财务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及可靠性。财务分析结果与企业各项投资经营活动息息相关,科学准确的财务分析是企业管理层准确掌握运营现状、资产负债比例等内容重要依据,准确分析评估企业各项投资活动,支撑企业实现长远发展。为此,企业需全方位解读财务数据信息,转换为支撑决策的重要依据[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融合度逐渐替身,为财务分析工作开展提供更多数据,然而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数量较为庞大,且内容混杂,加大员工工作落实难度。因此,实现业财融合模式的有效落实,能够强化业务与财务沟通协调力度,提升财务人员数据分析及解读能力,从海量的信息数据中,筛选有意义的内容,并深入探究各项数据背后蕴含的价值,切实提升财务分析水平。
(二)优化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在销售环节,业务部门的主要责任是达成销售业绩,然而其中涉及的开票、收款等工作,仍需财务部门参与;与之相似的还有采购环节,供应商筛选虽为业务部门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但事前请款、事中入库、事后付款等,仍需财务部门参与。因此,企业需实现会计系统优化更新,以便更好地满足各环节工作落实需求。强化业务系统核算项目与财务系统会计科目有效连接,便于会计信息系统自动获取核算项目内容,录入会计账簿。与此同时,为加大信息数据共享力度,业务部门需与财务部门协商数据来源及统计口径,充分明确取值端口,保障数据传输准确性。业务人员可从业务板块进入,对与之关联的财务数据值进行查询[4]。
(三)建立业财系统数据接口
(1)实现预算管理系统与合同管理系统有效对接。在合同签订环节,将合同与所属项目号进行关联,明确项目基本信息,采取额度控制方式签订合同,同时与项目执行信息实现关联,待合同审批通过后,将合同金额写回预算管理系统之中。企业应对设置专业信息技术人员,与财务、业务人员进行对接。根据财务、业务部门工作范围,合理划分相关人员系统权限,强化业财信息系统日常运营安全性与稳定性,规范操作流程,以健全的内控制度作为保障。
(2)实现预算管理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有效对接。预算管理系统能够充分体现预算科目与会计科目的映射关系,依托于会计核算系统,将会计科目同步至预算管理系统会计科目库之中,立足于企业实际运营管理状况,定期将会计科目实际发生数导入企业预算管理系统中,会计科目中预算执行数与预算系统进行对比时,会对相应预算额度进行扣减。采购预算、成本预算等,都是预算管理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紧密对接的体现。将预算已用与未用额度,与预算已下达与未下达额度进行对比,明确企业预算执行状况,根据预算执行进度评估其合理性,针对其中暴露出的不足,采取合理应对策略。将预算已用额度与支出项目及预算计划的支出项目进行对比,能够明确预算执行是否严格按照预算计划所列支的项目有序推进,从而帮助企业准确掌握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对接进程。
(3)实现预算管理系统与绩效管理系统有效对接。预算管理系统可将预算数据同步至绩效管理系统,以此开展综合性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对各责任单位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全方位考核,明确其工作落实环节存在的偏差,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管理层能够借助预算管理系统掌握企业运营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性数据,明确企业是否按照既定发展战略规划实施,分析运营目标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为决策提供良好支撑。
(四)完善业财融合制度
信息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愈发严峻的经营挑战,实现业财融合模式的有效落实,对于强化企业风险防控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在具体实施环节,完善的业财融合制度能够为后续工作落实提供必要保障,企业应当实现业财融合制度的完善优化,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重新界定财务部门工作职能。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业财融合落实需求,实现传统财务部门职能的补充完善,进一步扩大财务管理范围,保障企业各项财务经营活动安全有序推进,降低财务风险产生概率。与此同时,财务部门工作内容也需实现细化分解,基于工作性质、内容等进行分类,将相关责任落实到具体员工肩上,完善岗位责任制,帮助财务人员充分明确自身职能权限,强化工作积极性;其二,基于企业实际运营状况,完善业财融合制度。业财融合模式的有效落实要求各职能协同合作,然而受传统管理思维影响,企业各职能部门存在各自为政的状态,难以适应新型合作模式,在自身工作落实环节也极易忽视业财融合相关要求。因此,企业需结合业财融合实施要求,对各职能部门工作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将业财融合全面贯彻至各岗位工作制度之中,并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为业财融合模式的有效落实保驾护航;其三,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人力资源部门在开展绩效考核过程中,需保障考核制度的完善,因不同部门不同工作岗位,在绩效考核制度中的考核内容及标准都有着极大不同,在将业财融合实施成效纳入考核范畴的过程中,也需结合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设置合理的考核标准。
(五)培养复合型人才
信息时代背景下,业财融合的有效落实对于员工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工作范围不断拓展,要求员工不仅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需具备优秀的数据分析能力,传统财务人员已然难以满足现阶段业财融合落实需求。为此,企业需强化自身复合型人才储备力度,在具体实施环节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根据业财融合落实需求,实现现行人才引进机制的优化完善,明确引进要求,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考核方案,保障企业招聘到符合工作落实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其二,基于岗位要求及财务人员自身工作落实环节存在的不足,定期开展科学化、系统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员工业财融合基础知识技能培训,提升员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数据分析能力,更好地满足业财融合落实需求。引导员工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基于当前行业环境需求实现知识储备优化更新。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企业运营管理带来巨大影响。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推动业财融合模式有效落实,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强化内部管理效率的重要推进。企业应当实现管理思维的优化创新,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搭建一体化业财管理信息系统,为业财融合模式奠定良好基础。强化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融合度,提升信息共享力度,助力企业实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