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产融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2023-08-05王建明山西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文/王建明(山西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发展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分析
(1)“双循环”促进发展新格局。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学科领域的创新与融合使得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由导入期转向拓展期。科技前沿残酷竞争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一方面,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有助于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空间并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技术革新与广泛应用将提高生产效率及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3)“双碳”经济推动绿色发展。2021 年11 月9 日,工信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引导金融加大支持工业绿色发展,力争到2025 年金融重点支持的工业企业成为碳减排标杆,推动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时,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4)数字化转型赋能经济发展。2022 年“数字经济”连续6 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明数字时代已经到来,尤其在后疫情时代的数字化转型,是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政府报告提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职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提高应用能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
(5)产融结合推动实体经济平稳发展。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产融结合已逐渐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导向。从国际成熟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世界500 强企业中,有80%以上都成功地将产融结合运用到企业经营之中,在我国,118 家中央企业中有近半数企业集团拥有金融子企业。产融结合已成为大多数企业转型升级的首选方式。近年来,我国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重强调振兴实体经济是重要任务之一,并在“三去一降一补”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金融领域存在的资金脱实向虚问题,脱离了国家振兴实体经济的目标,使得产融结合的发展一度面临瓶颈。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新旧动能正在加快转换。如何深化产融结合、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孕育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正是产融结合所解决的问题。
(二)政策环境分析
(1)财政政策保持积极、更可持续。为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党中央经过科学研判,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
(2)货币政策更加稳健、灵活适度。在相同环境背景下,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完善债券市场法制,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3)金融监管政策凸显审慎原则。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话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从金融的发展历程看,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并存,金融业态的不断创新发展会给金融监管带来诸多挑战。监管空白或监管不协调而造成的监管真空问题时有发生,统一监管必要性、审慎性增强。
二、自我刨析
面对内外部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新要求、新特征、新趋势,运用SWOT竞争力分析方法,科学对企业审视评估,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优势
(1)类金融牌照齐全,组合优势明显。山投集团目前拥有投资、小贷、担保、基金、拍卖、技术产权交易等金融业态和金融牌照,具备整合开发利用牌照资源,发挥组合竞争优势,提供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国资背景支撑,区域地位显著。山投集团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山西省文旅集团,股东背景较强,区域地位显著,为集团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山投集团定位为山西文旅集团产融板块,使命即为山西文旅集团和社会各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获取省内优质金融资产方面具备政府支持优势,为文旅集团实现产融结合创造了良好条件。
(3)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态势趋好。截止2021 年底,山投集团资产总额共计240.49 亿元,其中负债134.77亿元,资产负债率56.04%,净资产105.72 亿元。2021 年末,山投集团营业收入为70.78 亿元,利润总额为0.73亿元,净利润为0.49 亿元。在牌照数量和管理经验上具备了一定优势,而且小额再贷、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等牌照具有唯一性。加上多年的品牌积淀,二次重组的轻装上阵,主业的回归聚焦,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二)发展劣势
(1)沉淀资金庞大,资本补充机制不健全。山投集团目前涉及债权大约115 亿元,涉诉债权也有30 亿元,存量资产盘活压力巨大,清收工作成为事关集团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挤占集团发展资源;同时,受到资产规模较小,资本实力较弱及净资本补充机制不完善的制约,集团资本补充渠道单一,财务成本偏高,可用于扩大业务的有效资产偏小,严重制约集团高质量发展。
(2)金融创新能力不足,整体协同性不够。金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对目标客群定位和细分不够精准,未能定向开发出具有前瞻性和吸引力的金融产品,导致产品结构较为单一,无法充分满足多层次、多类型的市场需求。而且优质投资项目匮乏,支撑企业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没有形成;同时,各子公司还存在单兵作战甚至相互竞争的情况,尚未形成各机构间金融业务的有效整合、合作开发及客户共享推送,缺乏面向客户的统一机制和平台,无法实现业务的有效协同。
(3)数字化建设进程相对滞后,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集团系统数字化建设规划体系有待完善,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还需进一步加强,尚未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金融科技支撑体系。技术层面的研发投入力度有待提高,自主创新稍显不足,未能深层次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价值创造,众多应用场景亟待挖掘。同时,由于缺乏具有数字化专业背景的跨界人才,数据处理能力只停留在较浅层面,难以对业务运作形成有效支撑。此外,数字化建设的治理结构、管理模式、组织方式也需进一步调整优化。
三、战略定位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战略部署和全省国资国企改革要求,根据文旅集团“13486”发展战略和山投集团“三年行动计划”总体思路,紧紧围绕“把山投集团打造成为省内具有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投融资企业”的战略目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提升综合产融结合能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确保为实现山西国企改革和转型发展提供支持。
(二)战略原则
(1)坚持在深化改革上求突破。按照省委“主强辅优、分灶吃饭,对标挖潜、突破‘两线’,管控流程、数智支撑,业绩考核、奖罚分明”的32 字要求,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坚持对标行业一流企业,坚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坚持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坚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突出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改革增动力,以创新激活力的路径选择,推动集团资本供给水平、综合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
(2)坚持在资产盘活上求突破。要认真研究新景观、新业态带来的新变化、新机遇,用好国家农高区这一政策利好,聚焦文旅产业、乡村振兴等战略,积极引入投资者,制定总体盘活方案,将闲置资产、停建项目等尽早盘活运营,实现自身价值。
(3)坚持在清收清欠上求突破。山投目前涉及债权大约115 亿元,涉诉债权也有30 亿元。清收工作成为事关集团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我们仍然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下大功夫,加大资产清收力度,勇于担当作为,动员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措施,应收必收、应收尽收、能收快收,继续实行包案制,设立清收专班,创新激励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4)坚持在增量培育上求突破
要围绕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发展方向,聚焦太忻经济区建设等主战场,主动谋划、主动出击、主动作为,丰富市场投资产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树立市场意识,在市场中寻找商机,寻找有潜质的投资项目,发挥各子公司的协同联动作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和高科技企业扶持力度,逐步做大资金池,和项目储备池。
(5)坚持在风险防控上求突破
要坚持总体安全观,树牢底线思维,强化忧患意识,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状态,防范化解投资、债务、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疫情防控等各类风险,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6)坚持在人才建设上求突破
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20 字”标准选拔任用干部,通过内部培育、外部引进、校园招聘等方式,培养和引进投资、金融、法务、风控、财务等专业人才。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薪酬激励机制,有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7)坚持在清廉兴企上求突破
认真落实省委、省国资委关于“全面建设清廉国企”的要求,严格执行《山西省规范省管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规定》《山西省规范省管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行为“九个严禁”》,切实担负起从严管党治企政治责任,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三)战略目标
紧紧围绕《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战略部署和全省国资国企改革要求,持续深化企业改革,盘活固有资产,创新业务模式,提升风险防控,培养人才建设,全面提升集团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到2025 年,建设成为具有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投融资企业。未来三年,集团发展实现的主要目标包括:
(1)深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设立并平稳运行。党委会前置讨论,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充分发挥经理层经营管理作用,三者权责清晰,高效运行;二是基本构建起以战略协同、业务协同、资源协同、管理协同为主体的协同发展体系,形成围绕客户、数据、风控、审计管理等重点领域多层级的协同管理与服务促进机制。通过优化管理机制,加快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推进流程优化再造,集团治理体系运行效率明显提升,信息沟通与披露机制不断完善;三是股权结构更加合理,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新进展。通过内部结构性重组和外部战略性投资,提升控股、参股公司比例,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在保证风险的前提下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更加市场化的差异化管控水平明显提升。
(2)业务创新能力与内生驱动力显著提升。坚持文化引领,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业务创新力度不断加大,资产盘活实现自身价值,清收清欠资金循环利用,管理机制创新活力逐渐释放。内生驱动力为业务创新提供保障,协同并进。以人才、制度、校企合作、专家智库为支撑的创新保障机制基本建立,集团系统整体创新动力与能力显著提升。
(3)综合服务优势和品牌竞争力明显增强。优质牌照申领稳步推进,子公司资本化运营道路取得明显突破,“文旅+金融”“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交易所+金融”等多元业态服务体系持续构建,牌照组合优势进一步转化为金融服务优势,核心竞争力与品牌价值迈入新台阶。
(4)金融科技与运营发展深度融合。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科技赋能、数字驱动的经营模式基本形成,金融科技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日渐完善,业务运营与企业管理的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借助金融科技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的能力显著增强。
(5)多元化业态发展成效显著。金融服务、仓储贸易、智慧物流供应链业态齐头并进,主强副优。小额贷款、融资担保、投资公司、交易场所等金融企业集群化发展初具规模,开展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建立集“融、投、管、退”全链条、“投、保、贷”联动及中介服务为一体的金融服务平台。集展会、仓储、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化智慧物流业态稳步发展。平行进口汽车3C 认证、环保公开业务,汽车仓储、汽车代采、自营和代理进口平行进口汽车三方面积极转型港口汽车供应链业务成效显著。
(6)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基本成型。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科学合理,管理工具科学有效,管理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管控模式由事后监管向事前、事中全过程管理转变,风险偏好管理体系不断健全,与集团整体战略、治理结构、主业体系、资产规模、企业文化和管理诉求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基本成型。
(7)人才聚集效应与培育成果进一步凸显。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引才、育才、用才的机制和环境持续改善,人才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优化,企业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培养路径明确,智库平台聚才作用有效发挥,青年优秀人才、金融专业人才、复合型管理人才储备充沛,对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效应全面凸显。
(8)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实效。“学习文化”“和谐文化”“绩效文化”“奋斗文化”等企业文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创新的文化激励人,以清廉文化滋养人,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业务体系
立足“产融结合平台”新定位,重点打造战略性投资平台,区域性金融服务平台、综合性仓储贸易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三大业务平台”,深耕发展投资、信贷、担保、基金、技术产权交易、拍卖、仓储贸易、智慧物流供应链八种业态,创新培育战略直投、投贷联动、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供应链金融、创业扶持计划等新型业务。
(一)重点打造三大业务平台
1.战略性投资运营平台
依托集团本部百亿规模的银行授信、各类存量基金逐步变现,通过开展战略性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等优化国有金融资本布局,紧紧围绕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园区、重大项目建设以及产业链、产业集群培育优化领域,加强权益性投资与债权性投资相结合的结构化设计,构建LP 与GP 联动、各基金公司相互协同的投资生态圈,最终形成以覆盖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并购投资全生命周期的投资链条,通过取得基金管理人牌照、引入高端科技、产业资源、金融资本等方式逐步打造成为具有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投融资企业,为推动我省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和打造文化旅游优势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2.区域性金融服务平台
通过串联组合旗下小额再贷、融资担保、科技基金、中小企业基金、技术产权交易等公司所拥有的小额贷款、融资担保、投资公司、知识产权交易等多项地方金融服务牌照优势,为中小企业不同的项目提供与其相适宜的融资产品及金融服务。充分发挥类金融平台牌照组合竞争优势和协同服务功效,推动产融协同、融融协同、科技赋能以及能力共享,构建资金、资源、客户、渠道等服务闭环生态,推动客户信息、数字系统、运营后台等关键资源与要素共享,形成多样化类金融服务场景和定制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同时加快拓展金融中介服务,完善要素市场服务体系,积极申请保险经纪、基金流转交易等经营牌照,有序发展保理、期货咨询、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完善服务平台矩阵,构建服务实体经济的类金融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体系。
3.综合性仓储贸易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
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等五大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开展大宗物资贸易、仓储物流、货物及技术进出口等业务,积极参与天津港口开发、自贸区建设。发挥天津科技、天津国贸两户贸易企业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拓展打造仓储贸易服务品牌,力争建设山西文旅集团、山西文旅山投集团在天津的窗口和桥头堡;利用山西省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的现成软硬件条件,坚持大农业视野,绿色优质标准,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角度谋划布局,专注农产品商贸流通领域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以涉农商贸流通为核心,打造智慧物流供应链新业态,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成为集博览展示、农产品交易、冷链仓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商务酒店、商务办公为一体的全方位、智能化、综合性农商平台的建设者与运营者。
(二)深耕发展八大业态
(1)投资。紧紧围绕山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园区、重大项目建设以及产业链、产业集群培育优化领域,文旅产业、文创产品、数字化产业、专精特新企业、绿色能源、“双碳”经济等行业和领域持续发力,建立优质项目库,储备成长型企业资源。在强化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同时,积极探索产融结合、投贷联动的协同发展路径,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构建持续盈利模式。
(2)信贷。将信贷服务贯穿于实体产业的投资端、运营流通环节和消费端,形成公司金融、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三大业务板块,实现公司金融与消费金融联动的同时充分运用再贷资质,打开融资通道,提供项目配套贷款、经营权贷款、消费类贷款以及文创产品供应类贷款等服务。通过丰富业务品种,提升整体业务能力,形成多样化、体系化的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品牌核心价值竞争力。
(3)担保。充分发挥融资担保金融牌照优势,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目标客户及其上下游企业在提高信用等级、增进融资信用、解决短期资金紧张等方面提供便捷可靠的服务。有针对性的设计推出“文旅项目保、文旅轻松保、文旅租金保、增信按揭保”等4 大类担保业务产品和2 类“短期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融资产品,业务范围涵盖文旅集团各大板块,为社会各界及文旅集团所属企业不同融资需求,提供适合的融资担保产品服务。
(4)基金。在积极申报基金管理人资格的同时业务重心转向股权投资与产业基金培育,专注投资于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智能制造、专精特新等领域企业,统一规划、系统推进,通过业务协同体系打造股权投资业务平台、债权投资业务平台和基金清收业务平台三大类金融业务。同时,响应政策号召,推动业务模式创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深化公司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专业化发展和风险管理能力。
(5)技术产权交易。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运用数字化技术“定位三大服务、做到四个推动”,即:三大服务:一是技术产权的评价、鉴证、交易及相关咨询服务;二是专业技术服务、科技推广和数字化应用服务;三是互联网相关服务。四个推动:一是推动我省知识产权展示交易服务;二是通过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工作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提升;三是推动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个人和团队提供必要的科技、知识产权服务支撑。四是推动建设“科技+数字+金融”,致力于打造山西数字化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品牌项目孵化体系以及相关人才、团队的培育和发展体系。
(6)拍卖。充分发挥国有拍卖公司信誉度高、风险抵抗力强、资源整合的优的特点,突破司法辅助,开展与各大法院、银行的合作就不良资产、抵押物资进行拍卖;与山西省技术产权交易中心联动,对省内各高校的专利、技术、发明等技术产权进行拍卖;与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管理人协会合作,开展破产清算企业的资产拍卖。同时,积极加入“山西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山西省政府采购网”两个交易平台主体库,以国家鼓励开展全过程咨询业务为契机,向综合型服务结构发展,逐步构建招标代理、融资租赁、工程咨询三大业务优势互补的“抱团式”发展模式。
(7)仓储贸易。依托山投集团在实业及投资方面的优势,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国家物资与粮食储备局山西局储地融合、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等战略叠加的历史机遇,开展大宗物资贸易、平行进口车贸易、食品及技术进出口贸易等业务,积极参与天津港口开发、自贸区建设,发挥天津科技、天津国贸两户贸易企业的核心作用。
(8)智慧物流供应链。依托天津港仓储优势,以天津科技公司与国家物资储备局铁路物流体系,串联农产品冷链物流软硬件基础设施,专注农贸商贸为主、煤钢为辅的大宗货物商贸流通领域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以涉农商贸流通为核心,打造智慧物流供应链新业态,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成为集博览展示、农产品交易、冷链仓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商务酒店、商务办公为一体的全方位、智能化、综合性农商平台的建设者与运营者。
(三)创新培育新型业务
1.战略直投
山投集团直接用自有现金或银行存款来购买某个或某几个公司的投资项目或实物资产,从而获得部分或全部资产和经营的所有权,进而直接参加该投资或项目的经营管理。通过自有资金战略直投可以战略性地扩大市场规模,建立起横向和纵向的产业链布局。此外,由于被投资企业有着投资企业所需要的稀缺资源,因此通过战略直投可以战略性地获取资源。还能通过控股收购或者全资收购的方式来与被收购(被投资)企业进行一种战略上的联盟以获取利益。
2.供应链金融
早在2016 年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中,就鼓励金融企业,第一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推动更多供应链加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规模。第二,探索推进产融对接融合。探索开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支持大企业设立产业创投基金,为产业链上下游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山投集团开展供应链金融,对于核心企业来说,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依然能为其分担资金风险;对于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而言,则可以在核心企业的信用支持下,以较低的成本顺利地获取贷款额度;而对于山投集团,通过与核心大企业的合作,可以掌握供应链条上的完整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等核心数据,在获取更多潜在客户的同时,还可以把单个企业不可控的风险转化为供应链整体可控的风险,从而更有效地控制风险。
3.投贷联动
充分发挥山投集团兼具投资、信贷两项业务属性,有能力为中小企业设计更合理的财务筹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牵头配套提供兼具“债权性+股权性”特征的融资工具,将极大程度上满足中小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公司治理结构也得到更好改善。山投集团在有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可获得超额收益,培育了一批高成长性、高忠诚度的基础客户群。具体措施:选择性贷款、投贷联盟、专项贷款协议。
4.REITs基金(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
2022 年11 月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其中第十一条: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参与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简称REITs)是一种以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汇集特定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房地产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一种信托基金。REITs 具有其他投资产品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对于政府而言:第一可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第二盘活存量资产,第三提振金融市场活力;对于普通投资而言:一是REITs 按规定必须将90%的收入作为红利分配,投资者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即期收入这势必会让储蓄转化新增投资品类,二是可免双重征税并且无最低投资资金要求让老百姓共享基础设施领域红利,三是由于REITs股份基本上都在各大证券交易所上市,与传统的以所有权为目的房地产投资相比,具有相当高的流动性可实现分散化资产配置。
5.创业扶持计划
其核心内容就是有租赁需求的创业者在租赁文旅集团大量的优质不动产,(如写字楼、商铺、住宅、工业园区)时,我们以定期租金入股,在为广大创业投资者省却巨额租金支付的同时,还能得到文旅集团这样的战略扶持尤其是涉及到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者。更重要的是,作为该计划的实施单位,山投集团通过串联组合旗下小额再贷、融资担保、科技基金、中小企业基金、技术产权交易等公司所拥有的小额贷款、融资担保、投资公司、知识产权交易等多项地方金融服务牌照优势,在为广大投资者不同的项目提供与其相适宜的融资产品及金融服务的同时,还能得到战略性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等资金支持。
五、支撑保障体系
(一)强化公司治理能力
贯彻落实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总要求,始终将政治建设、政治责任摆在首位,将党建成果转化成引领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完善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健全“党委核心领导、董事会战略决策、经营层执行落实、监事会依法监督”公司治理机制。落实新发展理念,完善现代化企业管理能力建设,探索建立健全ESG 体系,立足山投集团实际实际,将ESG 绩效评级和ESG 投资指引融入企业日常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治理监督保障机制,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提高监督效能。紧盯关键少数,坚持民主集中制,对重大事项决策、大额资金使用、决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努力构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
(二)提升资本运作能力
坚持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相结合,持续创新资本补充机制。首先,提升企业自身盈利能力,通过内源性利润积累补充资本。其次,通过申请政府扶持、引进战投、混合所有制等方式,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再次,加大清收清欠和存量资产盘活力度,转化为可利用资本。再有,推动子公司综合利用资产证券化、联合增信、可转债发行等多种市场化融资途径,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最后,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子公司通过IPO 上市、实施混改、股权多元化等多种途径,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资金和活力,提高存量股权资本的使用效率,为企业业务经营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
(三)增强协同合作能力
通过“创文华”品牌对外打造金融服务平台窗口,实现客群资源在平台内循环流转。为单一需求客户提供金融综合服务场景,在深度对接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基础资料、金融需求、风险偏好、成长预期等金融数据库,设计与其需求相匹配的协同服务方案与服务模式,综合运用交叉销售、联合展业、利润分配等多种举措,有效挖掘客户潜在服务需求和协同点,有力提升平台内整体客户粘性与渗透率。同时,推进集团与各子公司在人力资源、财务、合规风控、资本运营等中后台管理协同,建立资源、信息共享机制,优化集团整体资源配置,切实增强集团运营协同效应,进而提高管理效率和风险识别敏捷性,促进集团整体竞争优势和全面风险防控体系的形成。
(四)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
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文旅融合发展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两个转型、文旅先行”目标要求,按照“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的建设思路,以建设企业数字中心为契机,推动集团业务数字化转型,建立科技创新、数据驱动的管理运营新模式,打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金融数据库、信息搜集发布平台、数据分析处理平台,分阶段、分重点进行数字化核心系统建设,推进数字化战略转型。
(五)贯彻品牌发展战略
贯彻品牌发展战略,制定五年品牌发展规划,搭建集团品牌、业务品牌、产品品牌三级符合架构体系,其中山投集团打造省内具有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的投融资企业集团品牌;品牌发展理念:坚持文化引领,强化创新理念。核心价值:在文化旅游投融资、新型产业孵化、投资并购、仓储贸易、智慧物流供应链等方面稳步推进,全面助推产融平台建设与发展。业务品牌为主业“金融服务”、辅业“仓储贸易服务”“智慧物流供应链服务”,采取品牌一体化模式;充分发挥“创文华”产品品牌的窗口、桥梁和带动作用,全面提升集团品牌、业务品牌价值,快速、高效、精准地塑造山西优质类金融品牌形象,推动产融项目及文化创意项目孵化体系、人才培养和吸引体系的建设。
(六)建设产融研究智库平台
1.设立产融研究中心
围绕集团中心工作,对企业经营发展特别是产融结合中具有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问题,通过建立项目合作、资源共享、协同研究、交流研讨等多种机制,汇聚统筹多方研究力量,深入广泛开展金融政策研究与战略研判、金融市场与行业分析、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等领域的研究、数字经济、“双碳”经济、元宇宙、品牌运营等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活动,全面提升产融结合综合服务能力。
2.建立专家智库平台
通过定向邀请、兼职聘用等多种方式,在全国、全省范围内聘请引进经济类、金融类、财务类、法律类、产融类、管理领域的著名学者、行业知名专家、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专业人才等,建立专家智库。就关乎企业战略决策、重要业务、内控管理等事项召开专家论证会,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
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加强与政府部门、高校院所、业界同行、中介机构的沟通合作,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建立研究生实训基地,协同共建金融专业博士后工作站或流动站等形式为集团发展储备专业人才资源;通过定期组织召开学术研讨、经济论坛、工作座谈等形式,提升集团产学研知名度,通过合作开展专题研究,联合发布研究报告等形式共同打造推出一批原创性、建设性、有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确保产融研究输出能力,力争成为能够提供完整产学研服务的研究中心。
(七)持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与考核激励机制
(1)推行人岗动态匹配。按照能力与岗位匹配原则,优化员工、管理层知识结构及能力配置,实行人岗双向选择,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实现能力与岗位相匹配。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竞争上岗、考核末位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管理制度。
(2)拓宽优秀人才选拔通道。通过市场化选聘,挖掘优秀职业经理人;通过开展企业和项目合作,引进实战型人才;通过智库平台吸引人才,有针对性地引进高端金融人才。按照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原则,拟定聘任协议和业绩合同约定,严格考核、实施聘任或解聘、兑现薪酬。
(3)完善青年人才推优培养机制。制定青年人才培育行动计划,明确人才培养短期目标及长期规划,构建多层次培养体系。创新举荐式、竞聘式、合作式等青年人才引进方式,大胆启用、合理使用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业型的企业青年人才队伍。
(4)深化薪酬改革。按照“效能对标市场、效益决定分配”原则,建立健全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市场化分配机制,以“优劳优酬”为导向,推行以岗定薪、一岗一薪、易岗易薪,明确收入“能增能减”,降低固定薪酬比重,提高绩效薪酬占比。强化正向激励,建立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薪酬制度,推动薪酬分配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和团队倾斜。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子公司采用业绩分红奖励、跟投机制、项目工资、经营业绩比例提成、经营业绩对赌等激励方式,促进企业激励水平的有效提升。
(八)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覆盖各子公司、各业务条线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的报送机制,保障工作体系有序高效运行。风险管理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细化重大经营风险事件报告标准,明确责任分工,畅通报告渠道,加强对敏感性信息识别及预判预警,做到重大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防控集团和子公司间的风险叠加与传染。关注风险要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推进统一风险敞口管理。在集团层面建立覆盖不同业态的风险暴露识别机制,梳理不同业务对应的风险暴露标准,形成集团统一的风险暴露划分和汇总规则,统筹把握集团风险敞口整体状况。
(2)建立统一授信协调机制。从授信流程、额度体系、协作机制等入手,通过信息上报、名单制定、联合授信、限额管控、风险监测、信息共享、协同预警等管理手段,提升集团授信协同管理效能。
(3)强化风险联合预警监测。联合设置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线,重点监测大额风险暴露情况、交易对手授信使用状况、限额突破情况等,对上报、下发的预警主动开展关联影响分析和预警信号传染分析,推动预警联动管理。
(4)强化风险意识和文化建设。树立风险意识和合规理念,形成自上而下对于风险的充分重视、敬畏与防范,深化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重要性的理解,严格遵守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将风险合规纳入集团文化建设体系,坚持业绩贡献与合规经营并重,通过培训教育、制度管理等方式,推动合规理念深入全体员工的潜意识。
(九)建立法律保障体系
针对制度体系建设、三项审查与决策咨询服务、整体管理与协调督促机制建设、重大诉讼案件管理与债权清收、法治宣传与业务培训以及专题研究与合作交流等六个方面、十余项工作,积极谋划、精心组织、有效推进,致力于逐步打造我省投融资领域国企法务管理的专业化品牌,全面服务集团及各产业板块的公司治理、业务规范、纠纷处置、维权清收等法律事务,为集团高质量安全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务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