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以小学科学课程为基础的学科育人方式
——以江南博物课程“江南‘千古奇石’——太湖石”为例

2023-08-05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20期
关键词:太湖石博物奇石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小学 俞 旭

一、课程定位:国家课程校化的有效落实

(一)落实国家纲要,环境立体浸润

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要求,学校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特别指出,学校应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如何落地,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路径,笔者所在学校于“十四五”期间开展“指向家国情怀培育的江南博物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通过江南博物课程开发与实施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江南博物课程着眼于学生的成长环境,以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作为课程活动资源,形成动物、植物、矿物和风土人情四大板块,发掘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学校开展学科拓展、主题探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润物无声中,使学生对花草情缘、鱼戏鸟鸣、物华天宝等形成全面而深入的感知,厚植心中的文化记忆和家国情怀。

(二)贯彻学科育人,课程综合丰润

学科是育人的主阵地。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综合性课程,具有实践性特点,新课标强调要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让学生在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倡导打破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科学课与江南博物课程的课程内容及实施策略有很多重合之处,因此,江南博物课程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富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生态物候、文化典故的内容,与科学课有机融合,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等科学素养,同时能更聚焦地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基于国家课程,以跨学科、综合化的内容组织形式开展学科拓展活动是江南博物课程落地的根本路径。“江南‘千古奇石’——太湖石”是博物课程矿物板块中的主题活动之一,主要通过介绍江南特有的太湖石,引导学生探究其成因及文化价值,由此产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依恋感和自豪感。从具体内容来讲,“江南‘千古奇石’——太湖石”这一主题活动能够与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进行有机整合,以科学拓展活动课的形式开展,以此贯通江南博物课程与国家课程,达到特色育人效果。

二、课程价值意义:与家国情怀相契合

(一)形成记忆,依恋认同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特定地域生活的人们会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带有特定印记的文化记忆,即仪式、纪念物、文字、语言以及人们的生活形态等符号系统,承载着人们对故乡的依恋。“江南‘千古奇石’——太湖石”一课就是以江南地带特有的太湖石为载体,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建构独特的文化记忆,形成对家乡风物的认同感。

(二)体悟文化,热爱家乡

江南博物课程选取学生成长环境中的文化因子来培植学生的精神土壤,通过拓宽知识经验的广度,增加学生文化认同的深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江南‘千古奇石’——太湖石”主题活动中,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太湖石”背后的文化寓意,在实践延伸中感受家乡人民勤劳智慧的品质,从而对家乡大好河山、人杰地灵油然生出自豪感与热爱之情。

(三)科学认知,学会关怀

家国情怀不仅表现在对家庭的眷恋、对疆土的热爱,更要落实于行动,表现为主动关怀家国命运的持久与发展,做到心里有祖国、脚下有故乡、眼里有亲人、身边有他人。“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是东方传统哲学中的自然观。通过学习“江南‘千古奇石’——太湖石”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资源意识,形成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而自觉主动保护生态。

三、课程实施路径:在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

“江南‘千古奇石’——太湖石”课程着眼于学生已有的经验、熟悉的生活,从学校、社区出发,以大任务引领,采用跨学科、综合性的项目化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然中考察, 并进行观察、实验、分析、综合、猜想和推理等科学研究活动,促进对太湖石全面而深入的感知,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根植江南地域的文化记忆和家国情怀。

(一)发掘教学素材,在探究内容中渗透人文风韵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是推进我国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江南一带历来被誉为“鱼米之乡”,更是有着独到的地方风物,承载着一方特色水乡文化。“家国情怀”是我国优秀的文化基石,是在主体和共同体基础上的思想理念认同,有效注入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内涵。家国情怀的培养对帮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提升公民的思想意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爱国始于爱乡,爱乡终为爱国,爱家乡是爱祖国的重要内容和具体表现。这要求教师从地域文化入手发掘教学素材,以家国情怀为脉络组织教学内容。“江南‘千古奇石’——太湖石”的探究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结合地域特点,打破学科界限,把学生的真实生活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将家国情怀的培育渗透其间。首先,在课前,课程开发组对学生的学情进行了预调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四年级学生学过有关岩石的知识,由于课本讲得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大部分学生对岩石的学习并不深入,他们大多表示只听说过太湖石,但无法辨认太湖石,也说不出太湖石的成因,对太湖石背后的人文价值了解得就更加少了。由此,教师确定了教学重难点,以扎实科学学识、丰厚人文素养为目标组织了本课教学内容。在课时内容分布上,三个课时分别从太湖石的自然成因、人文观赏价值及实用价值的角度依次深入,将人文风韵与科学知识有机结合。基于科学要素,本课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科学学科观念,利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探究太湖石属于哪种岩石,利用查找资料、模型实验等方法探究太湖石的成因,并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太湖石的成因。基于人文要素,本课设计了“文人眼中的太湖石”主题活动,学生通过搜集发现很多文学大家,如苏轼、白居易、米芾等都关于太湖石的美文佳作,通过品读对太湖石的前世今生、青睐缘由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国画中的太湖石”和“园林中的太湖石”这两个环节,搜集有关太湖石的字画,欣赏宋徽宗赵佶的名画《祥龙石图》、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及太湖石二灰色等,学生深刻了解到太湖石的艺术美;通过走近园林中的太湖石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地学习太湖石“瘦、皱、漏、透”的赏石四要领。

教学内容的设计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到家乡的特色文化,从而提升了乡土认同,包括地域、身份和精神归属等方面。由此,学生能够从小树立认识家乡的意识,关注家乡的发展,升华对家乡的理解,从而获得对家乡的认同,自觉保存和传承乡土文化。

(二)优化探究方式,在任务驱动中强化情感认知

江南博物课程是一门以国家课程的小学科学学科课程为基础,融合语文、历史、地理、美术、音乐、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注重学科间的融合,使学生在走向自然、感受和探索博物自然变化的过程中,谋求人对自然的伦理精神、审美体验和求真意志的统一,在实践探究过程中,根植文化记忆,孕育家国情怀,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大任务驱动是将学习内容统整在一件事、一个问题、一项任务中,学生紧紧围绕这个挑战性、结构化任务开展各项学习活动。“江南‘千古奇石’——太湖石”的设计紧紧围绕“太湖石为什么被誉为‘千古奇石’?”这个大任务精心设计了一套富有进阶性和挑战性的任务链,具体为“寻石观石”“探石赏石”“言石悟石”,分别对应三个课时的教学任务,最终目标指向家国情怀的培育。为助力大任务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一方面,教师精心创设了任务情境。教师在设计本课“大任务”时,根据科学学科内容的特质及学生的具体学情,创设出了既与教学主题相契合,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任务情境。如借杨志“失陷花石纲”的故事引出“太湖石”为什么被誉为“千古奇石”这一大任务主题。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不仅能产生“动手做”的兴趣,更能唤醒、激活以往经验,自觉地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进行数学探究、实验。有时候,面对一个“大任务”,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入手。为此,本课还设计了任务方案,帮助学生明确完成任务的步骤,帮助学生解决“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等问题。本课的三个课时都紧紧围绕大任务,从制订研究计划、收集研究资料至交流汇报成果,并为学生设计了学习任务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在任务驱动下实现思维进阶和情感激发。

相信,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学生对太湖石这一特殊的吴地文化符号定有更深的体会,家国情怀也会油然而生。

(三)依托活动设计,在实践交流中深化情感体悟

亲身实践是江南博物课程的重要实施形式,即课程以有意义的实践活化学习成果,达成知识类学习和实践类学习的融合、静态式学习和活动式学习的兼容。江南博物课程既引领学生经历学术训练式学习,也经历实践体验式学习,以活动体验实践所学成果,实现课程内容“文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学习方式“文中学”与“做中学”的结合,让实践和体验成为一份丰富的课程资源。

体验式学习是以“教学活动过程就是学生体验的过程”为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的教学方式,与科学教学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的理念不谋而合。科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利用资源,模拟或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探究实践,在实践中思考、表达、创造眼中所见、耳中所闻,从而起到入境厚情作用。“江南‘千古奇石’——太湖石”安排了制作太湖石盆景活动,小组合作,发挥想象力,可以使用超轻黏土、小石子等材料。完成园林中的太湖石、书画中的太湖石、自然中的太湖石等活动,也了解太湖石“瘦、皱、漏、透”的特点,根据自己探究实践后对太湖石的理解、感受制作太湖石盆景,如:盆景如何能体现太湖石的“瘦、皱、漏、透”,如何用太湖石营造小型园林场景……此外,通过开展“太湖石盆景交流会”评选“最佳盆景奖”活动,交流汇报自己创作的太湖石盆景及蕴含其中的文化理念。通过前两个阶段的探究活动,课程最后分小组进行总结汇报,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表达了自己小组的观点,展示了研究的成果。班级内的交流展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辨思维;通过点评各组汇报的优缺点,促进小组研究团队的深入思考,也使学生对太湖石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以小组形式进行的探究交流活动中,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探究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开放性的互动交流,营造平等、尊重、互信的氛围,对他人的看法和观点进行思考、提出疑问,并且善于接受更加科学合理的解释。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太湖石的自然性和人文性。在这样有趣且智慧的实践场景中,学生做到了学以致用,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也厚植了家国情怀。

没有教师的灌输,没有僵硬的说教,学生在自己手脑齐挥的实践中,对“太湖石”的喜爱和欣赏已经悄然孕育,对家乡的认同感和依恋感也随之而来。对学生而言,经过亲身活动形成的文化体验是孕育家国情怀最好的养料。

(四)链接实际生活,在拓展应用中升华情感体验

儿童的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更是儿童参与体验的源泉。脱离了生活的基础,儿童就无法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所有的道德概念对他们来说也就成了外在的东西,教育也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少年儿童的真实生活场景,开展探究活动。

江南博物课程注重创造人人参与学习的环境,注重从生活出发回归生活的学习。在这个环境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兴趣及其所关心的实际问题设计探究活动。“玩中学”是江南课程主要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解决问题。在本课开始之初,学生需要先在自然场景(校园)中考察,边“玩”边学习,通过“知石”“观石”“寻石”三个环节,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画一画等手段,开展与太湖石近距离、面对面的实地研究,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搜集资料的意愿。太湖石不再是一块块坚硬的石头,已经被学生个体注入了感情经验,也成为与校园、家乡密切相连的文化记忆,家国情怀也由此入情。在“太湖石现状”这一板块,通过观看央视播放的无节制采石视频,学生感受到“毫无计划的采石活动定会使得太湖石之美早早消逝,千万年形成的太湖瑰宝毁于一旦”,提出“出于环保,应限制开采太湖石,作为生长在太湖之畔的我们应该怎么做?”的应用型任务。学生需要结合研究成果,拟定爱护太湖石的标语进行宣传。在最后的“拓展活动”中,鼓励同学们走进西山地质公园(位于太湖东南角,有着发育齐全的地质样貌,是太湖石最早的发源地)和家人同伴一起前往游玩,用上本次研究的成果,向行人介绍、宣传太湖石。

基于生活、回归生活、服务生活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通过一系列任务的驱动,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经历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也萌发了保护自然风物的强烈意愿, 提升了爱护生态、珍惜自然、尊重生命、关注文化、热爱祖国的情感。

总之,在江南博物课程中要重视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深植江南地域的文化记忆,体会江南独特的魅力,从而产生国家富强的自豪感,感受与家国紧密相连的生命体验。

猜你喜欢

太湖石博物奇石
李卫平作品
李卫平作品
奇石共欣赏,雅石相与识——黄岩博物馆馆藏奇石赏鉴
博物馆奇妙页
九仙山奇石 等
近期拍卖成交的太湖石精选
太湖石记
奇石欣赏
奇石连环画
Forbidden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