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3-08-04罗含樱
罗含樱
摘要:中华民族在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和独具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不仅是乡村文化的集中表达,也是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点对象。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为亲情人伦的家族观、向往和谐友爱的社会观和追寻“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本文通过分析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节日文化产业建设,加强节日文化教育和促进节日文化的全媒体传播。
关键词:乡村振兴;传统节日文化;传统文化;乡村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的发展与繁荣,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作出了战略部署,指出“乡风文明” 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要保护和利用乡村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2020年,我国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向世界传达中国智慧的实践伟力。要落实和巩固脱贫成果,就要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成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要向着乡村现代化的方向持续推进。乡村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物质条件的现代化,更包括人的精神生活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乡村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即乡村文化的现代延续和转化。乡村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贴近人民生产生活的就是传统节日文化,探索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命题。
一、传统节日文化是乡村文化的集中表达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将中国的传统社会描述为从土地上孕育而生的“生于斯、死于斯” 的社會,乡土性是其最鲜明的特性。依靠土地劳作生存的人们对于这片土地的了解与热爱,使乡村文化得以诞生。乡村文化是生活在乡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所创造的文化体系,体现出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理想信念等,是乡村发展和延续的内生力量,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根基。乡村文化既包含物质性的建筑、生产工具和特色工艺等内容,也包括节庆习俗、歌舞艺术等非物质性的内容,其中,传统节日文化最贴近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因超越一定地域的限制而具有普遍性,成为乡村文化的集中表达。
节日的概念来源于节气。人们对自然气候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催生了节气的划分,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大体一致而具有地域特色的节日文化,这种节日文化集中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智慧和意趣。在乡村中人们掌握并运用节气时序,调整自己的农事活动,也根据自然变化赋予其区别于常日的特殊意义,节气就变成了节日。节日中寄托着人们对自然、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和情感,并用特殊的仪式予以抒发。马克思认为,我们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自然赋予我们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我们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也需要在自然中发挥和体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不可能脱离自然而生活在真空之中。传统节日包含着乡村风俗习惯,凝结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的经验,彰显了一个古老国家的文化内核。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为节日文化注入鲜活的时代特色,有助于我们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华与民族精神特性”[2],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在历经沧桑、于代际间不断传承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意蕴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反映了人与家庭、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重视亲情人伦的家庭观、向往和谐友爱的社会观和追寻“天人合一” 的自然观。
(一)重视亲情人伦的家庭观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大多数都是和家人一起度过的。家庭是节日仪式举行的重要场所,家庭关系的和谐美满也是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内容。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社会发展历程中,家庭成为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受限于科技水平和农业生产方式,人们通常一辈子都居住在家以及家附近的区域,如何经营家庭关系、经营什么样的家庭关系就成为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反映在节日文化当中。农业上精耕细作的小农生产方式,带来了人的稳定聚居和家族的产生发展。为了使家族能够繁荣兴旺,一家人必须紧密团结在一起。并且,受到儒家文化讲求人伦道德的影响,贵人伦、重亲情的特性也鲜明地体现在节日当中。比如春节、清明节和中元节等节日,都会有祭祀祖先、扫墓上坟的仪式,这类仪式往往强调一家人都要参加,通过共同参与活动促进家庭的凝聚和团结,表达人们对故去的亲人慎终追远的情感。又比如春节中大年初一拜年的仪式,长辈和小辈之间互送祝福,体现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传统节日文化中强调家庭和睦,家庭成员之间团圆美满,这种重人伦的家庭观,也是家国情怀的重要源泉。如端午节和寒食节,都是纪念爱国忠臣的节日,这些具有爱国精神的人物故事在节日中代代相传,爱国情感也就在代际间不断传承和弘扬。
(二)向往和谐友爱的社会观
和谐社会的理念自古便是中华民族对人与人关系的崇高追求,因此许多传统节日中都充满了欢乐和谐的气氛。“传统节日注意调节乡村邻里与城市社区关系,节日除了家族内聚的一面,它也有扩大社会交往的特性。”[3]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人员流动性差、生活区域较为固定,于是形成了邻里之间互相熟识的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特征就是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因此彼此之间向往和谐友爱、和睦相处。而以农为本的生产和生活使得人们恐惧冲突和战争,向往和平美好、安居乐业的生活,这种向往渗透在节日礼俗之中。比如春节的时候,每家每户要给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拜年,由此衍生出一套拜年的习俗,人们按照习俗从初一开始给不同的人携礼拜年,经营社会关系,“传统春节的核心意义在于它是维系传统宗法血缘共同体和熟人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一种节日仪式”[4]。元宵节时人们外出参加社会活动,看表演、猜灯谜、逛庙会,男女不禁,老少咸宜,人们在节日的喜庆和热闹中增进交流和情感,营造出和谐和喜庆的氛围。传统节日不仅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促进了中国各个民族间的和谐。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节日在促进中华民族统一整体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在经历共同的时节流转,过着相同的节日。现代春节总是与春节联欢晚会联系在一起,在春晚中,各个民族的特色才艺登上舞台向全国人民展示,各民族人民都在春晚中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熏陶,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团结,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追寻“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中国传统文化是追求和谐的文化,中华民族是追求和谐的民族。”[5]除了人与自身、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外,中华民族还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节日本身就是对物候变化的掌握,以自然节气的时序变化为依托,因此,“天人合一” 的思想渗透在所有的传统节日当中。四时节庆,纷至沓来,“古人在特定时日用以解释、控制自然进程的超自然力崇拜”。[6]传统节日的时间安排也体现了人们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而劳作生息的特点,大多数节日被安排在岁末年初,正好是人们的农闲时分。传统节日的娱乐和饮食也与时序相映,清明时节,万物萌发生长,空气澄澈明净,于是人们纷纷出门踏青,与山川对话,感受春天。端午时候,气候又发生了变化,气温升高、草木茂盛,蛇虫鼠蚁活动频繁,人们为了防止中毒和染病,不仅采取门上挂菖蒲、艾叶的方式驱赶它们,还在房子周围撒上雄黄、喝雄黄酒来保护自己,在有些较为炎热的地区还有举行龙舟比赛等亲近水边、对抗高温的活动。中秋时秋高气爽,月明星稀,是观月赏月的好时候,于是人们又召集亲朋好友一起赏月放松。春节时正逢冬季,人们存储了秋天收获的粮食,享受一年辛苦劳作的成果,在家休息聚会、养足精神。在节日中人们得以抒发自己最本真的性情,与自然和谐互动、和谐共生。
三、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传统节日承载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符号,传承了民族文化的共同记忆,在中华文化发展与进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7]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节日文化也受到了现代化和全球化带来的种种风险和挑战。
(一)面临丧失原有根基的风险
传统节日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分不开的,传统农业受到气候和天气变化的制约,于是人们就发现并制定出了节气,依节气而生活。然而,现代化进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乡民的生产生活,也改变了乡村人口的构成,正在动摇着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发展的根基。一方面,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让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乡村人口向城镇大量流动,形成了“农民工” 这一群体,乡村也产生了空心化的趋势,由此带来了乡村文化的空心化。乡村中原有的基础设施发生变化,原先用于举行节日仪式的场所被现代化公共服务区域更替或取代。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比上年增加691万人,增长2.4%。“农民的‘离土离乡改变了过去以土地为中心的生产生活方式,破坏了传统乡村文化存在的基础。”[8]乡村中人口流失尤其是青年群体的流失,导致乡村文化缺少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失去了传承主体和创新动力。另一方面,进城务工的乡村人口回村后,将城市文化带入乡村,冲击了原有的乡村文化认同,出现了“片面地不充分地认识乡村文化的价值认识,甚至停留在工具理性的层次”[9]的现象。农民由于缺乏引导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和封建糟粕的区别,也难以具备区分城市文化优劣的意识。城市代表着富裕和发展,相应的乡村以及乡村文化就成了落后的代表,乡村文化认同整体受到影响,传统节日文化也逐渐丧失了认同基础。割裂与乡村文化的联系后,乡民也并不能完全融入城市文化中,这就导致思想上的摇摆不定,进一步动摇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根基。
(二)受到多元文化与思潮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外国节日传入中国,一定程度上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发展带来冲击。比如,西方节日中的情人节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空白。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七夕节不仅是宫中女子乞求女工技术的节日,也是社会上的妇女们“表达反对包办婚姻、争取婚姻自由等思想”[10]的节日,对爱情的追求在过去并不突出。元宵节虽然不局限男女参与聚会,但更强调团圆和热闹,并不是纯粹的情人节。于是西方情人节就在中国的节日中拥有了一席之地,并逐渐成为普遍的潮流。而且,部分外国节日中情感的宣泄更为狂放、更为直接,更吸引人们的目光。中国传统节日中也有庆祝和聚会,比如春节的舞狮舞龙活动、元宵节的赏灯夜游、清明节的踏青游玩等,但并不像西方那样是直接的狂欢,“中国的狂欢精神是具有内敛性的,是非释放型的”[11],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有时会被外国节日的喧嚣所遮蔽。
在消费主义思潮等社会思潮的影响下,节日的气氛逐渐变成以消费为主,商家只关心能不能刺激消费,消费者也被琳琅满目的促销活动所吸引,消费行为本身代替了节日习俗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丧失了节日原本的人文精神与关怀。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而言,“团圆团聚、家国和谐,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憧憬与追求”。[12]在消费主义的逻辑下,传统节日文化只是消費品和工具,传统节日给我们留下的承载着中华民族美好意愿的传统节日食品与用品,被穿上了现代工艺的华美衣装,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当传统节日与商品消费行为捆绑,再配合眼花缭乱的消费活动,“只要购买了传统节日相关的商品就是过节” 的消费主义逻辑已经脱离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也背离了美好生活的本真。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体现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要坚守传统节日文化之根本,发扬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四、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13]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调节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使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凝为一体,也以自身的独特魅力走向世界,让世界通过节日了解中国。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需要推动文化产业建设、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促进传统节日文化的网络传播。
(一)推动传统节日文化产业建设
传统节日文化之所以面临丧失原有根基的风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农业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生存发展的需要,乡村大量人口选择离开故土,走进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因此,需要为乡民提供除了农业活动以外的能够在乡村工作就业的机会,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必要的生长环境。要在党和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帮助农村地区建立起传统节日文化的产业体系,让传统节日文化能够继续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具备不断创新的内在动力。第一,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如2007年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日的范畴,不仅为传统节日提供法律、政策和时间保障,也让人们有时间能够到乡村与亲人过节或者旅游消费,促进了城乡的交流,让乡村能够发展特色经济。第二,应当利用乡村原有物质资源,如自然地理环境、古代遗迹、特色建筑等,开展具有节日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让人们能亲身体会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在。也可依托电商平台,发展乡村中独特的传统节日饮食和工艺品等产业,通过网络宣传和销售,扩大其影响力。第三,各个地区还应该根据本地特色,传承发扬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传统节日,保护地方的民族文化和乡村文化。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就在2014年将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 确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法定节假日,并大力宣传。“三月三” 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姐,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久而久之就成为当地的重大节日。广西自治区政府十分重视“三月三”,将它打造成为节日文化旅游品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各城市都开展了民俗节日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了壮族文化。政府主导,结合当地特色,让传统节日形成文化产业,是振兴节日和乡村文化的重要路径。
(二)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乡村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国家权力和资源的再嵌入,而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国家引导和培育出乡村社会发展的自主性和内生动力。”[14]乡村振兴是为乡民而兴,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民自身,要真正赋予传统节日文化以活力,就必须培育具有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的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参与到传统节日文化产业建设中。《礼记·学记》中记载:“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通过教育,不仅可以培育一批专业化、高素养的文化产业建设者,也可以使青年一代直观地了解节日文化,树立文化传承保护意识和文化自信,进一步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传统节日文化能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15]是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文化资源。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一要抓好学校教材和课堂的主阵地,积极结合地区情况研发校本教材,在课堂中可以结合节日习俗和仪式,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还可以开展专题传统节日教学,结合各个学科进行融合,让受教育者能够全方位地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二要培养好教师队伍,提高农村地区教师的传统节日文化素养。如果教师自己不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就无法为学生讲解出这些历经悠久历史酝酿出的文化精华,反而会影响学生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和感悟。另外,要在每年传统节假日临近的时候,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竞赛、游园和社团活动等,让学生们能够身体力行、亲身参与节日仪式,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体验和强化。
(三)加强传统节日文化全媒体传播
当前,媒体技术不断发展融合,全媒体时代来临。要增强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力,就需要构建传统节日文化的全媒体传播格局。第一,要加大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力度。在传统媒体方面发挥原有电视节目的群众基础优势,如将中秋节、春节和元宵节的晚会进行网络直播和互动,增加传统节日联欢的参与度。还可以由政府部门牵头,制作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宣传片、纪录片和剧集等,或者鼓励人们自发创作传统节日题材的相关视频,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创作平台、直播平台等不同渠道在节日期间进行推送,引起人们的好奇,让人们主动关注,形成一股讨论和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潮流。第二,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创新传统节日的仪式。如支付宝在2016年推出的“集五福” 活动,借用传统的“五福” 之名推出的“爱国福、富强福、和谐福、友善福和敬业福”,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而支付宝给集齐五福的人发红包的行为,则是春节发红包这一节日仪式的创新形态。网络技术的發展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跨越地理空间的阻隔与限制,向全世界传播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和故事。
五、结束语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来源于古代乡村中人们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乡村文化的集中表达,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能够满足乡村精神生活发展的需要,也能够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自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在乡村振兴发展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对象,受到乡村发展变化的影响,也面临全球化带来的多种挑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创新和传播传统节日文化,促进传统节日文化在新时代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9.
[2] 萧放.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1:1.
[3] 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50-56.
[4] 李俊群.论春节的传统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2007(01):191-193.
[5] 何星亮.从传统节日看古代中国人的和谐理念:以端午礼俗为例[J].民族研究,2008(03):41-50+108.
[6] 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1):56-63.
[7] 苗瑞丹.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与功能探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02):67-72.
[8] 吕宾.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J].求实,2019(02):97-108+112.
[9] 王宁.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进路:基于浙江农村文化礼堂的实践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18(09): 46-52.
[10] 赵逵夫.七夕节的历史与七夕文化的乞巧内容[J].民俗研究, 2011(03):33-49.
[11] 李欣.比较视野中的中西传统节日文化[J].中州学刊, 2008(04):243-245.
[12] 仲富兰.节日里的中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24.
[1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20:709.
[14] 吴理财,解胜利.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16-23+162-163.
[15] 朱丽.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24(0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