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程注意周期下新媒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的演进

2023-08-04黄晋驰张嘉宁田震宇

国际公关 2023年9期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媒体

黄晋驰 张嘉宁 田震宇

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突发性事件。本文从议程注意周期视角出发,以澎湃新闻对H7N9型禽流感和新冠疫情的报道为例,研究中国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框架及其演变历程。研究认为,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网络新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议程处于上升期、维持期和下降期时有着不同的报道模式与特点。同时,本文也对演变历程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对媒体和媒体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框架分析;议程注意周期;新媒体

2002年“非典”、2013年H7N9型禽流感、2019年新冠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社会各个方面造成了极大影响,随着社会公众接收信息手段的多样化,群众对于此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度、参与度也日益提高。因此,引导网络新媒体更加客观地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为当代新闻传播的重要责任。本文以H7N9型禽流感和新冠疫情为例,展开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一、文献综述

(一)对H7N9型禽流感事件报道的研究

通过对国内网络新媒体关于H7N9型禽流感的报道进行检索,发现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相关报道进行综合整体性研究。陈原一选取《解放日报》和《东方早报》对H7N9型禽流感的报道,探讨报道模式的影响。学者潘莹则从记者视角出发,以H7N9型禽流感为例指出媒体在报道中应起的作用。

第二,对媒体相关报道框架、议程设置进行分析。薛可将《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关于H7N9型禽流感的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总结中美两国报道框架的不同特点。[1]

(二)对新冠疫情报道的研究

通过对国内网络新媒体关于新冠疫情报道进行检索,发现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传播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段臻臻、石淑琳以《人民日报》为主体研究了新冠疫情报道的传播策略。黎志刚以南平广播电视台新冠疫情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地方媒体的应对策略。

第二,对舆情演化分析研究。孔宇对新冠疫情微博舆情演化进行时空分析,发现疫情公众关注度与受灾严重程度具有大致相似的空间分布,而受灾程度最大的武汉市的公众关注度最高则说明关注度也受特殊事件和经济水平的影响。[2]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基于议程注意周期和框架理论,本文的研究假设为:

1.网络新媒体在H7N9型禽流感时期和新冠疫情时期的报道模式存在差异,且这些差异可以从框架理论与议程注意周期理论中找到对应的解释分析。

2.从H7N9型禽流感时期到新冠疫情时期的近十年内,网络新媒体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模式经历了一定的演变。

(二)研究理论

1.议程注意周期理论

议程注意周期(Issue Attention Cycle)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安东尼·唐提出。1999年,国外学者麦克马斯和沙纳翰在此前的基础上将议程周期分为上升期、维持期和下降期三个阶段。

本文将以麦克马斯和沙纳翰的议程注意周期为理论模型,分析新媒体在H7N9议题和新冠议题上的报道特点。

2.框架理论

框架理论是传播学领域主流理论之一,尤其在针对新闻报道的研究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学术价值。[3]为更好地运用框架理论,佛瑞斯等人于2001年提出了新闻界的七大通用框架:事实框架、冲突框架、人情味框架、责任框架、道德框架、经济后果框架、领导力框架。

同时,鉴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议题属于典型风险议题,可借助国内学者陈潇潇提出的风险议题框架进行进一步研究。风险议题框架分为三类:风险事态议题框架,侧重风险本身的报道;风险调控议题框架,侧重调控风险的手段及成效的报道;风险反思议题框架,侧重风险之下各种观念及矛盾的报道。

本文将采用以上两类框架理论,分析新媒体在不同议程注意周期的报道特点。

(三)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文的研究方法为内容分析法,并用SPSSPRO等辅助工具,以H7N9型禽流感期间和新冠疫情期间澎湃新闻的相关报道为样本。

第一步:样本提取。在澎湃新聞中检索出与H7N9型禽流感有关的报道362篇,与新冠疫情有关的报道1 659篇。

第二步:议程注意周期划分。对于H7N9型禽流感这一公共卫生议题,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报道篇幅与数量呈明显上升走势,故将该段时期定为H7N9型禽流感议题的上升期;2015年6月至2019年9月,报道篇幅与数量呈现稳定趋势,将该段时期定为H7N9型禽流感议题的稳定期;2019年9月至2021年7月,报道篇幅与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将该阶段定为H7N9型禽流感议题的下降期。同理,对新冠疫情议程进行划分: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为上升期,2020年2月至2022年7月为稳定期,2022年7月以后为下降期。

第三步:通用框架分析。对两起事件的不同议程注意阶段进行通用框架分析。

第四步:风险议题框架分析。对两起事件的不同议程注意阶段进行风险议题框架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通用框架的演变分析

1.上升期

在这个阶段,无论报道的对象是H7N9型禽流感还是新冠疫情,澎湃新闻都以事实框架为主要报道框架。在H7N9型禽流感议题的上升期,绝大多数新闻报道都是对于客观事实的简单描述,如新增病例的报道。而在新冠疫情议题的上升期,除了事实框架新闻的报道,还有许多新闻从人情味框架、道德框架、经济后果框架进行报道。具体情况如下。

(1)一些新闻从人情味框架出发,向公众传播疫情之下的感人故事。比如《医护日记|我参与了上海首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治愈》《直击上海抗击“新冠” 第一线:她出院时向医护人员深鞠三个躬》等报道。

(2)一些新闻从道德框架出发,谴责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不良行为,弘扬社会正能量。比如《为吸粉,视频博主谎称患新冠病毒后被捕》等报道。

(3)一些新闻从经济后果框架出发,报道疫情给世界带来的经济影响与危害。比如《意大利一游轮疑现新冠病例,7 000人被困》等报道。

(4)一些新闻在辟谣与公布政策时带有领导力框架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官方机构和国家政策对公共行为的领导力。

2.维持期

在这个阶段,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为一件普遍关注的议程后,冲突框架的比例明显上升了,这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社会带来各方面的矛盾与冲突是一致的。此外,由于公共事件的发酵与国家力量的干预,责任框架、道德框架与领导力框架在报道中的比重也逐渐升高,主要表现在权威人士辟谣、官方政策的颁布、意识形态领域的维护等方面。

尽管两项公共卫生事件维持期的媒体框架呈现出相似的报道趋势,但在部分框架的具体运用方面仍存在区别,比如:

(1)运用责任框架、道德框架进行公共辟谣时的辟谣主体存在差异。对于H7N9型禽流感的辟谣对象主要集中于国内,而对于新冠疫情的辟谣则既包括了国内谣言,也包括了国际诽谤,例如《外交部回应个别外媒称新冠病毒为“生化武器” 言论:荒谬无知》和《中国驻英大使馆:网传中国留学生在英感染新冠死亡信息不实》等。这些报道既减轻了公众的恐慌情绪,又使得某些西方国家的“阴谋论” 破产,体现了中国媒体的高度责任意识。

(2)运用领导力框架彰显中国制度优势时的侧重方面存在不同。在报道H7N9型禽流感背景下的“中国智慧” 时,媒体侧重于直接报道(正面报道),如《中国技术与中国模式,避免H7N9禽流感重演SARS悲剧》。在报道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中国担当” 时,媒体则采用直接报道(正面报道)与间接报道(侧面报道)相结合的形式。一方面,对中国制度优势下取得的成果进行直接报道,比如《西湖大学:成功解析病毒受体ACEZ全长结构,世界首次》;另一方面,通过报道国外的管理失控来侧面体现中国的制度优势,比如《万人争夺“宝木”:日本新冠疫情扩大,冈山“裸祭” 照常进行》。

(3)对于人情味框架的运用,新冠疫情时期的报道比H7N9型禽流感时期的报道出色许多。2020年见证了新冠疫情走向大面积传播,在此背景下,鼓舞全国民众斗志、弘扬正能量成为报道的重要导向。2020年2月的《新冠患者丈夫将出院,妻子走廊开心起舞》与《治愈者|我要捐献血浆救助更多新冠患者》等多篇报道以通俗的笔风、“访谈+叙事” 的模式向无数国人展现了“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的真善美。

3.下降期

在这个阶段,相比H7N9型禽流感事件,新冠疫情事件在下降期内的报道种类仍在较大程度上保持了多样化,但在框架比例、侧重内容上有了改变:

(1)经济后果框架比例上升。例如《康希诺去年预亏超8亿:新冠疫苗销售收入下降,对存货计提减值》揭示了后疫情时代相关的行业遭受的经济损失。

(2)人情味框架比例上升。例如《新冠时期的一种告别:在元宇宙中分享死亡悲伤和痛苦》,结合元宇宙的内容来缓解人们的悲痛情绪。

(3)责任框架比例上升。比如《“新冠保险阳了却不理赔”?中国人寿回应》,直击老百姓关注热点,打消群众心中的顾虑。

(4)冲突框架比例下降。新冠疫情事件在下降期的冲突报道明显减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该事件逐步平稳地退出公共热点议题。

(二)风险议题框架的演变分析

1.H7N9型禽流感事件的风险议题框架

纵观澎湃新闻对于H7N9型禽流感的报道,报道内容都多为对客观事实的陈述,未实现关注重点的转移。因此,本文认为在风险议题框架理论下,H7N9型禽流感事件的报道框架属于风险事态议题框架。

2.新冠疫情事件的风险议题框架

(1)上升期:风险事态议题框架。媒体对于疫情的报道关注点多为确诊病例的新增、物资供应的困境、紧急管理方案的颁布与出台等客观事实。

(2)维持期:风险调控议题框架。媒体的报道重点逐渐转向对防治新冠疫情的手段及其成效进行报道,特别是突出展现了“全国一盘棋” 的统筹规划与中国制度的巨大优势。

(3)下降期:风险反思议题框架。媒体的报道重点开始侧重对于风险之下各种价值观念及其矛盾的报道,并对演变过程进行反思和分析。

综上,本文认为在风险议题框架理论下新冠疫情事件的报道框架可作如下分类:上升期属于风险事态议题框架,维持期属于风险调控议题框架,下降期属于风险反思议题框架。

四、讨论与评价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将H7N9型禽流感时期和新冠疫情时期进行了对比,并借助SPSSPRO等软件进行分析。实际运算操作中,也发现存在着过程繁杂、时空复杂度高等有待進一步优化之处。

在未来的研究方向中,将传统的分析框架模型与最新的数据分析软件结合进行分析是一大趋势,比如运用python、SPSS等工具进行数据前期清洗处理,中期运用模型对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接着得出适合的模型并结束或重复上一步的循环。这在哲学和公共事件的研究上也同样适用,可以得出更有利于认知事物的结论。

五、结束语

传统媒体的不断变革以及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科学地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对媒体行业及媒体工作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危机前搭建互动平台,定期发布信息,打下感情基础。媒体可以与政府部门加强沟通并积极参与发布会,占领舆论阵地,并不定期举办听证会、恳谈会,听取社会各界的建议,获取其对媒体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在危机发生时,媒体应该与相关主体在第一时间进行联络。这也意味着要利用好官方资源,构建权威性的新闻发布平台。在公关危机出现后,媒体需要第一时间开启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发布准确的信息,并明确坦诚地表达立场、处理意见和进展程度。

第三,对于媒体人而言,要定期参与培训活动,增强个人能力水平。只有媒体人的职业素养与工作水平得到提升,才能促进整个媒体行业舆论引导能力的提高,进而更好地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薛可,王舒瑶.议程注意周期模式下中美主流媒体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框架: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禽流感的报道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2,34(06):30-35.

[2] 孔宇,王海起,李学伟.新冠肺炎疫情的微博舆情演化时空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22,20(07):5-9.

[3] 陈琳琳.基于框架理论的新闻语篇批评话语分析模式[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5):550-557.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媒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