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中职应用文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2023-08-02张艳玲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应用文中职教材

张艳玲

一、应用文教学引发的思考

202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四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其中“语言理解与运用”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丰富的言语实践,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生活、学习、工作等语言运用情境中,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而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应用文是人们赖以处理事务、沟通关系的书面工具。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代社会日益凸显。应用文写作能力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备的基础技能,是当代中职学生求职就业的核心能力之一。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中职应用文教学情况并不理想,难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首先,学生对应用文的认知不明确、定位不准确,觉得学写应用文对自己专业学习没有帮助,或是认为应用文就是模式化写作,比较简单,不愿意用心去学,作业都是敷衍应付,抄袭范文,生搬硬套,进入工作岗位后欠缺应用文写作能力,无法满足职场的要求。

其次,目前中职学校的应用文教学没有专门的教材,只是高教版《语文》四册书有限的章节,教师极少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定位,也没能结合专业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教师的教学大多停留于普通应用文的常规教学,根本无法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

最后,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应用文教学沿袭了传统的“格式+范文+要求+练习”的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陈旧方法,存在难以即时评测、师生互动不够等短板,已无法适应和满足当前中职生个性化、碎片化、数字化的学习方式。

应用文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基于中职生的发展需要,在教材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但应用文相对枯燥,学生越学越不想学,教师越教越沒劲。只有教学改革才能给中职语文应用文教学带来生机活力。新课标提出:“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要打破课堂内外、学科内外、学校内外的界限,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结合专业特点学语文,用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发与利用与学生成长相关联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职业生活、社会生活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际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联系生活,要特别注意利用专业学习、实习实训等资源。” 随着中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应用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开发尤为重要。

二、应用文教学资源整合与开发的方法途径

(一)立足学生专业,活用现有教材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变中职应用文传统课堂授课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适当增加应用文课程的实践教学量,针对现有的教材内容与学生职业能力要求不匹配这点进行改革,立足学生专业,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注重与专业课程相互融通和配合,和专业课教师合作,将学生带到专业的实训场所授课。如让数控专业的学生在机械实训工厂完成零件的车、铣工艺加工和钳工装配,写出数控车床、数控铣床、钳工工作台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让电商专业的学生去网络直播间或网店实训营完成直播任务,写出商品的广告销售文案;让平面专业的学生在实训室完成产品包装作品的渲染建模,写出作品的设计说明书;让美容专业的学生去护理实训室上课时,进行美容仪器和耗材配件的登记,写出物资交接的收据和借据;让食品专业的学生去实验室上实操课时,检测饭堂蔬果、米面蛋肉样品中的农药残留、亚硝酸盐和吊白块含量,写出样品的检测报告。这样做,既让学生明白应用文在工作中的作用,重视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又可以通过应用文写作训练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用好校园资源,开阔学生视野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指出:“学生不可能以原封不动的形式学习课程内容(学科的要素),否则这就是一种注入式教学,是单纯的观念的灌输;科学的概念与法则唯有通过具体的事实与现象才能掌握。”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相比,学习任务相对轻松,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只要善于利用,都能够找到让学生练笔的机会。比如班级开展研学活动,组织全班同学外出,这要提前做好活动的计划;为壮大班级团员队伍,积极地发展团员,团支书要组织学生填写和上交入团申请书;科艺节圆满举办完了,让学生对班级文体活动开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对科艺节进行回顾总结;学校每年的毕业生春季招聘会,为了能找到自己心仪的企业和岗位,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求职信和应聘材料。此外还可以利用学校公文资源和校内文化宣传阵地,创设就地取材的写作环境,训练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如学校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下发的通知;学生宿舍生活专栏的遗失声明、招领启事等,这些都能作为课堂教学案例、优秀的范文,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出现错误,就让学生进行“病例会诊”,找出毛病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加以指导、点拨。这样一来,应用文的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教材,突出中职应用文“做中学、做中教”的特色,学生也能轻松地掌握计划、申请书、求职信、总结、通知、启事等应用文的写作技巧。

(三)吸纳本土文化,激发写作热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文化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深远。当地的文化,对学校、教师、学生来说都更易入情,教师更容易教,学生更容易学。作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和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本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资源,可以从名企名人、民间艺术、特色经济、人文景观等方面进行整理开发,如以人力资源部经理的身份,发布中山市咀香园食品有限公司的招聘启事;以记者、导游的身份,为孙中山故居的红色旅游、翠亨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孙文西路步行街的文化旅游开发写策划书,给大涌木雕手艺匠人写通讯稿,编写长洲醉龙、沙溪鹤舞、黄圃飘色的解说词;讲授“广告词”,开展“我为中山代言”的活动,让来自相同或邻近镇区的学生组成活动小组,通过图书馆和上网查阅,为所在镇区的特色经济设计宣传广告词;讲授“书信”时,恰逢古镇灯博会和小榄菊花展召开,给亲朋好友写一封邀请函;正值亚洲飞人苏炳添荣归故里,让学生代表中山市政府给苏炳添写一封表扬信;结合中山一年一度的慈善万人行活动,写一份捐款倡议书。吸纳中山本土文化,把学生从学校的“小天地”引入社会的“大课堂”,学生不仅掌握了多种应用文的写作要领,而且也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了浓厚的写作热情。

(四)开发数字教材,拓展学习时空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传统课堂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智慧课堂转变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新课标也指出:“教师要积极开发与利用经过数字化处理,可在计算机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學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和枯燥、静态的纸质教材相比,数字教材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集图片、声音、文字、动画为一体,生动形象立体互动,更加符合当代中职生的学习特质,可以随时随地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中职语文每周的课时有限,新课标对应的应用文教学内容繁多,为了能更好地完成应用文教学的任务,教师应该借助数字技术的优势,在原本传统的纸质教材基础上,增加经典范文、电子学案、课堂实录、高校慕课、交互练习等资源。利用超星学习通、钉钉等网络教学平台,推送共享学习资源,进行个性化辅导答疑和即时评价反馈。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双减”大背景之下,数字教材的开发,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网络应用和同步更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在课上、课下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了为课堂教学赋能提效。

(五)抓住实习契机,开展考核训练

企业发展对中职应用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教师要创设与行业企业相似的教学情境,探索应用文教学与专业实践相融合的新模式。近年来,学校与赛纳打印、榄菊集团、咀香园食品、山水电子、琪朗灯饰、奥科特照明、乐美达、格兰仕集团等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学生有到企业实习的机会,教师可借此契机,运用活动导向和任务引领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开展写作的职业活动,增强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根据各专业特点、实习时间的安排,教师提前布置写作要求,让学生带着写作任务进入企业实习,并将其作为考核内容。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入格兰仕集团实习前,可布置其针对格兰仕集团的相关产品,撰写产品说明书、产品广告词、解说词等;灯饰专业的学生进入灯饰照明公司实习前,可布置其设计调查问卷,对灯饰行业发展及岗位要求进行市场调研,撰写调研活动策划书和调查报告等;数控、电子专业的学生下工厂实习前,可布置其针对乐美达或山水电子的相关介绍,撰写招聘启事、实习计划、实习总结等。学生亲身参与企业的一线生产工作,应用文习作内容丰富,达到了写作训练的预期目标。

综上所述,立足学生专业,活用现有教材是应用文教学资源整合开发的前提条件;用好校园资源是应用文教学资源整合开发的重要渠道;吸纳本土文化和开发数字教材是应用文教学资源整合开发的有效补充;抓住实习契机,开展考核训练是应用文教学资源整合开发的实处落地。整合开发应用文教学资源,有助于活力开放的中职语文教学的建设,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好地为学生的将来就业和未来生活服务。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应用文中职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