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开展班级劳动教育的实践报告

2023-08-02吴丽娜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劳动问卷中职

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中职学校需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劳动素养高、技术水平强的人才。基于此,笔者在所管理班级开展了班级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实践成果丰富,并且实践经验可以为中职学校开展班级劳动教育提供借鉴作用。

一、实践目标

结合班级管理机制,实践活动主要是标准化日常劳动任务细则,有效落实学生日常劳动任务的工作,并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学校特点和学情,结合学校的工作要求,和企业对学生的专业要求,大力开展班级劳动教育。基于实践研究,综合分析中职学校及其学生的特点,实践组设计了《中职学生劳动素养的评测》评价表,有效评测学生劳动观念的变化。实践目的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技能和发挥专业特长,培育学生积极的劳动精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二、实践过程

1 .着手实践准备工作

为了更好开展實践,实践活动负责成员召开了多次会议,大家肯定了本实践的研究价值以及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为本实践的研究方向提出了非常实用有效的建议。会议明确了本实践的研究方向,也初步制定了实践的研究计划和方案。

2 .调查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和班级学生劳动素养的现状

(1)实践组成员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采用两份调查问卷,分别是《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调查问卷》和《中职学生劳动素养评测的调查问卷》。

(2)实践活动得到了学校和各兄弟中职学校的全力支持,负责人向各兄弟中职学校说明此次调查的意义和相关细节。各兄弟中职学校按照指导语的 要求完成《中职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调查问卷》,所有问卷全部匿名填写。同时,实践活动负责人组织班级学生填写《中职学生劳动素养评测的调查问卷》。

(3)回收问卷,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践组结合相关文献材料撰写报告和相关论文。

3 .探索开展班级劳动教育的策略,并开展实践活动

(1)美化校园为初心,将荒地改造成一块植物培育实践基地。

(2)结合学生专业课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悟专业技能的宝贵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观念。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生会、社团和班级兴趣小组,让学生以兴趣为起点,在活动中提高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

(4)以赛提技,结合学校及上级部门组织的活动和比赛,鼓励学生参加比赛来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探讨有效延展班级劳动教育成果的方式。

(5)校企合作。 调研企业对专业学生的要求,了解企业单位所需,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新时代劳动人才。

(6)结合中国节日,发挥学生的劳动技能,开展庆祝中国节日的活动。

4 .形成结论,撰写报告

本实践在借鉴和参考相关研究的前提下,以中职学校开展班级劳动教育的策略为着眼点,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负责人所管理班级学生的劳动素养情况,包括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并且在班级开展一系列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实践组成员撰写相关报告,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更加贴近学生专业的劳动教育典型课例。

5 .总结实践,推广研究成果

本实践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中职学校开展班级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同时也为中职学校开展班级劳动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参考。

三、实践成果

1 .形成实践性强的学术论文

实践活动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研究的技术路线如下: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前测——问题研究——方案设计——实践研究——问卷调查后测——总结反思。即通过问卷《中职学生劳动素养的评测》前测,结合数据分析形成问题研究,并且根据问题设计一份方案进行实践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实践组不断探索适合中职学校开展班级劳动教育的策略和实践研究。最后,通过问卷调查《中职学生劳动素养的评测》进行后测,综合教学案例和教学实践,形成《中职学校开展班级劳动教育的策略和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并且发表学术论文《中职学校开展班级劳动教育的策略与实践研究》和《在城郊区域地栽番茄与盆栽番茄的研究报告》。

2 .提出“七位一体”的班级劳动教育策略

综合实践研究,笔者就中职学校提出“七位一体”,齐力开展班级劳动教育的策略(图1)。

中职学校开展班级劳动教育,应以先进的劳动教育思想武装学生头脑为先,充分利用班会课进行劳动主题教育。对于日常的班务劳动、舍务劳动和校务劳动应该要细则化,量化评价学生的劳动任务。在教学中深度融合专业课程和劳动教育,展示劳动价值,拓宽劳动教育之路。在课余活动,搭建多层平台,丰富劳动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并且以赛提技,展示和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结合中职学校特点,加强校企合作,实践学生的劳动技能。以中国节日为载体,推动班级劳动教育。

3 .劳动成果在2021年广州市中小学劳动周展示

结合专业特点,实践组老师在班级设立咖啡冲泡技术和山石微景观创作兴趣小组。这两个小组的劳动成果十分有特色,被推荐到2021年广州市中小学劳动周启动仪式上展示,效果良好。山石微景观创作主要是利用山石作为骨架,模拟自然山体,以植物、石块、沙子、摆件组合而成,营造具有意境的自然山水风景。在“学校劳动周”启动仪式上学生现场制作了十多件作品,主要有秀山峻岭、绿野仙踪、涛声琴韵、听风、逍遥自得、山趣、悬瀑、踏香归来、静思、野渡等作品。咖啡冲泡小组主要展示了咖啡的拉花及雕花。咖啡冲泡属于生活娱乐的一部分,在学校深受师生的追捧,在日常校园读书交流、分享会等活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在启动仪式上调制的黑咖啡、美式咖啡、热摩卡、意式咖啡,带给了观摩的领导、老师、同学们不同的风味和体验。

4 .深度融合专业课程和劳动教育,开设广州市精品课程

花卉装饰课程的实践也深深地影响了学生们的劳动观念,学生们体会到技能的宝贵和劳动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实践组老师带领学生们在花海中畅游,辨识不同的花卉,学习各种花卉装饰技术,并且开设了广州市精品课程“花卉装饰技术”。“花卉装饰技术”课程坚持以花艺作品设计与制作技能的培养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走向企业、市场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素质。这种专业技术融入劳动教育的培养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劳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学生在培训中收获了花卉装饰技术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体会到严谨、专业的工匠精神和劳动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课程培训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学生们在2021年5月学校第十届“技能月”决赛展示暨校园开放日活动中展出的餐桌花宴让人耳目一新;在2021年12月运动会上以“防疫”为主题的口罩花艺展示,更是震撼全校,获得了“最佳风貌奖”。

5 .班级劳动成果受到三次区电视台报道和推广

专业特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以劳立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竞争力的新时代高素质劳动创新人才。班级专业特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成果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受到大众的好评。2021年学校第十届“技能月”决赛展示暨校园开放日活动中展示的植物组盆作品、2021年5月广州市中小学劳动周启动仪式上展示的咖啡冲泡技术和山石微景观作品和2021年12月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运动会上以“防疫”为主题的口罩花艺展示都相继得到了区电视台的报道和推广。

6 .成功开发学校园林实训基地

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专业特色,实践负责人在学校申请了一块荒地作为开发园林实训基地。荒地处于山顶实训楼后方,由于未规划使用,杂草丛生,沙石乱堆,泥土硬梆梆,地块相当原始。《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劳动基地(劳动实践场所)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在校内规划建设这样一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是相当必要的。学生把荒地开发成22块小园圃。这个项目既给学生带来了专业的实践机会:工程实施前的清理、放线测量、合理划分小园圃、小园圃工程估价、铺设小园圃的主道和小径、小园圃设计、小园圃植物栽培和护理等等;又使学生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感悟劳动才是人类的本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并且这有意义的劳动极大地美化了校园环境。

7 .小园圃建设成果丰硕

在开发园林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实践组成员继续加强小园圃的建设。小园圃由实践负责人管理的班级负责,一共分成22个建设小组,每个小组设定一个主要负责人。小组需要对园圃进行杂草清除,讨论园圃设计图,完善园圃设计图和进行工程估价,购买园圃植物或种子,播种施肥,完成植物生长观察表,最后进行园圃建设汇报(PPT和论文形式),整个建设过程收获满满。

在小园圃建设中,学生们发挥了自主能动性,动手實践,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对生活有了真切的感悟。李昕彤同学在实践中拍摄的视频《我与园林的点点滴滴》荣获2020学年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系列主题活动“匠心”主题摄影视频项目优秀奖,并获得了2021年广州市中小学校“劳动小能手”称号。李盈和张鸣轩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培植番茄的经验,撰写了论文《在城郊地区地栽番茄与盆栽番茄的研究报告》。该论文获得2021年广州市“城市小菜园”中小学生主题作品征集活动中学组(探究小论文)三等奖,并且发表在杂志《教学与研究》。李昕彤和李晨的画册《青瓜成长记》以及汤键敏、汤广萍和陈丽祺的画册《小辣椒成长记》获得2021年广州市“城市小菜园”中小学生主题作品征集活动三等奖。

8 .学生会、社团和班级兴趣小组的劳动实践成果优秀

在班级管理中,实践负责人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积极参加学生会、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的参与中,同学们既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专业能力,也可以体验活动组织的过程和辛劳,以及思考成功或失败的因果缘由。实践负责人管理的班级里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学生会干部,例如:汤广萍、汤键敏、刘天韵、邱祖梁、黄艳婷、何绮琪、冯爽、刘晓茹等等;也培养了一批社团干部,如花艺社社长陈丽祺、工艺社社长梁嘉仪、无人机社社长李盈,等等。其中,汤广萍同学在学业、专业和学生会工作中表现突出,获得“国家奖学金”;汤键敏同学获得“增城区优秀学生”称号。

实践负责人在班级中还组建了兴趣小组,要求每位学生都需要选择其一。兴趣小组包括园林组盆小组、花卉技术小组、绘画小组、拍摄小组、电脑制作小组、朗诵小组、写作小组、书法小组、健身小组等。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并不只是体力劳动,还要注意手脑并用。在兴趣小组的建设中,也可以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和尊重劳动。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实践组还注重以赛提技,鼓励学生参加比赛来提高自己的爱好水平和技能。学生在这一年的劳动教育中获得的奖项达52项。

9 .庆祝中国节日,提升劳动素养

植物组盆技能为我们赢得了爱心捐款。植物组盆需要同学们学习大量的植物信息和特点,考虑植株和植株之间的习性是否相似,外观是否搭配及比例是否平衡等问题。学生在认识植物和组合盆栽的过程中,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植物组盆的水平日渐精益。我们在2021年三月雷锋月策划了“盆栽义卖活动”,每位学生自主组合盆栽,为义卖奉献一份力量。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劳动创造的价值,也感受到“做雷锋”的快乐。在其他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同学们也发挥了其他技能,奉献了“爱心花艺”“爱心手工品”“爱心视频”等。

四、实践效果分析

本次实践活动效果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前测和后测结果分析来体现。

在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下,结合其他相关文献,笔者编制了一份调查问卷《中职学生劳动素养的评测》,从五个维度(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20个问题对实践负责人管理班级学生进行了前测和后测。参与测试的人数为53人,前测和后测发放问卷53份,回收问卷53份。

依据前测和后测的数据,实践组成员利用软件SPSS26 .0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分析。信度是测量问卷样本作答结果是否可靠的指标,系统采用的是Cronbach .α系数。克隆巴赫信度系数(Cronbach .α系数值)如果在0 .8以上,则该测验或量表的信度非常好;信度系数在0 .7以上都是可以接受;如果在0 .6以上,则该量表应进行修订,但仍不失其价值;如果低于0 .6,量表就需要重新设计题项。表1是本研究前测和后测Cronbach .α系数值。根据数值,前测和后测Cronbach .α系数均在0 .8以上,说明测量结果具有一定可靠性,具有较好的可信度。

效度用于检验问卷题目设计是否合理,系统采用的是结构效度,即问卷题目和对应的维度设置是否合理。为确保自编问卷的效度,本研究做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来检验预测问卷的结构效度。KMO值由常用来数据检验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KMO的值接近于1,则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越强,即变量间存在公因子。一般来说,量表KOM值在0 .7以上表示适合做因子分析,0 .8表示良好,0 .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表2是KMO和Bartlett的檢验。

实践组根据前测和后测数据绘制了一张柱状图和折线图,图2是前测数据和后测试数据的对比情况。

我们发现实验班经过一年的劳动教育,在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五个方面都有 进步,尤其在劳动喜好、劳动意识和劳动品质方面。而合作劳动和创造性劳动进步不大,表明本研究在渗透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方面还待加强。

五、实践反思

1 .本实践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而且主要采用的是网络问卷。研究方法可以再做改进,尝试面对面访谈等。

2 . 本实践研究根据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广 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结合其他相关文献,编制的调查问卷《中 职学生劳动素养的评测》在信度和效度  上还需进一步研究。调查问卷只发放到实践负责人的班级,样本有一定的局限性。考虑下一步的研究将在全校推广。

3 .本实践的劳动教育的理论不够系统详尽,实践组成员还需继续加深学习。班级劳动教育的策略还不够完善,这将是我们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

[ 基金项目: 本文是广州教育学会2020年教育科研课题(一般课题)——城乡结合部中职学校开展班 级劳动教育的策略和实践研究(项目编 号:202012498,主持人:吴丽娜)的成果。]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劳动问卷中职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问卷网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问卷大调查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问卷你做主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