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职中药专业“公共英语”课程改革设计

2023-08-02招韵霞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大湾模块

招韵霞

自“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就进入快速建设和发展时期。2019年2月,国家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大湾区建设进入深入推进的阶段(蔡午萍,2022)。面向大湾区“大健康”产业,我校作为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成员之一,搭建“着眼区域,服务湾区”医药人才输送平台,探索培养适应“一带一路”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的大医疗、大健康技能人才。

在中药专业“公共英语”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大湾区“大健康”产业的人才培养需求,需对课程教学模块、评价体系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进行改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医药学生,加强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交流能力,为大湾区涉外健康服务做好英语能力储备。

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以及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设计,提出提高中职中药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以及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优化策略,拓宽学生视野,加强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交流能力。

一、背景分析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省级重点卫生职业学校,中药专业学生人数300余人,来自佛山市本地人数为90%左右。大部分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英语知识基础来源于初中英语课程学习,缺乏英语交际环境,导致学生英语视野狭窄,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欠缺。

(二)课程资源情况分析

本课程采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基础模块1》以及我校自编医药英语拓展模块教材。

1 .基础模块教材是根据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特点,以普职互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为设计理念,涵盖了听、说、读、写等版块,内容贴近中职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设计有意义的交际活动,满足学生在语言学习、升学、职业发展方面的多元需求。

2 .我校自编的医药英语拓展模块教材,内容涵盖了传统中医药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以此带动学习态度、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的改变。

(三)中药专业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1 .大部分中职学生英语水平和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给英语学科教学增加了难度。

2 .教师的授课形式较为单一,主要采用讲授法,重知识内容讲解,轻文化体验以及文化认知能力培养。

3 .考核评价偏重于考试成绩,教学活动侧重于听、说、读、写各项技能提升,涉及中医药文化的英语理解和表达的内容甚少。

二、中药专业“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构建

中药专业“公共英语”课程面临解决如何满足大湾区“大健康”产业的人才培养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听、说、读、写、交互五大技能,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职业综合能力。

本课程以“一标准、二模块、三评测”开展英语教学。针对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进行分层教学、模块教学,从而满足大部分学生需求;针对学生兴趣薄弱,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与耐心,采取三方面评测,及时反馈学习情况。

(一)一标准

本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紧扣国家2020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学生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同時结合网络授课的特点,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性质定位

基础模块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围绕中职学生生活和今后工作环境展开话题,提高学生服务意识,培养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训练在实际生活和今后工作中运用英语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药拓展模块是以企业用人标准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准则,课程设置着重于学生阶段性成长,继续加强学生职业基本素养与能力培养。

2 .目标定位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在听、说、读、写、交互五大方面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通过文化对比增强文化自信,为今后进一步自主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课程总目标如表1所示。

(二)二模快

本课程紧扣《标准》,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实行分层次、分模块学习。

1 .基础模块

采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英语基础模块1》,共10单元,每单元6学时,共计60学时;各单元内容包括单词、听力、对话、阅读理解、语法、写作六大版块。除了教材基础性内容,还紧扣高职高考考试大纲,通过知识点碎片化设计,为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训练内容,搭建公共英语精品在线课程,满足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功能定位,达到从以往学生被动学,变成主动开展自主学习;学生也能根据个体需要进行分层学习,满足升学需求。

2 .医药拓展模块

我校英语专职教师与中医药专职教师共同设计,整合公共英语教学内容,融入中医药文化教学素材,开发具有中药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共5单元,每单元4学时,共计20学时,见表2。

(三)三评测

根据大湾区“大健康”产业的人才培养需求,本课程构建“多元综合、三维立体”的评价体系,打破单单靠书面考试成绩判定学生学业水平为主的传统评价模式,注重学生行为培养,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建立突出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

1 .评价原则

(1)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质量观

采用符合能力本位课程性质和特点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增加对学生职业基本素养与能力的考评、学习过程的考核比重。重视道德意识、服务意识等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以及团队合作、吃苦耐劳职业精神的培养。

(2)多元并举原则

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二是评价手段多元化,包括测验考试、课堂表现、职业技能鉴定等综合评价;三是内容多元化,理论知识、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信息化能力等多元结合。

(3)重过程性评价

从着重于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转变(肖飞,2012)。评价过程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系统性,贯穿于整个英语课程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

2 .“三评测”的实施

“三评测”主要在过程性评价中实施,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三大综合评测进行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并要求教师、学生及MOOC、职教云等线上平台共同参与。评价手段包括课前讨论、课中回答问题及表现、课后作业,以及单元测试等。学业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方案,总评价=过程性评价(60%)+终结性评价(40%),见表3。

三、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

本校中药专业“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存在如教学手段与方法守旧、学生学习效果较差等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英语线下教学与数字信息化技术相融合,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公共英语教学的趋势。

(一)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1 .线上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2021年笔者组织并完成《新技能英语1》(“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并在智慧职教MOOC平台开放使用。上线资源总数共130个,其中教学微课视频47个(总时长330分钟),PPT课件83个,作业数33个(共813道题),考试数1个。近一年,选课人数近200人。本课程将继续更新基础模块课程资源,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医药拓展模块的双语微课资源库,实行在线课程的二次开发。

2 .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电子资源等网上信息资源,如外研随身学(app)、Quizlet(app)、微信“小打卡”和“班级小管家”小程序等,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使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使学生从单独的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英语教学团队顺利实施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矛盾,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摆脱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姚融乐,季月华,2019)。

(二)教学方法改革

本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理论课程占主要部分。教学过程中,由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改为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

三者紧密结合。运用讲授法、联想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职业能力素养。

以《英语基础模块1》第四单元 How can I get there? 第一课时为例,教学实施具体如表4所示。

四、结语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扩充优化,满足学生基础英语分层学习的需求之余,也让学生能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坚定文化自信;评价体系的修订,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服务者基本素质要求,以此更关注自身行为培养与职业素养发展;教学方式和手段的转变,构建依托智慧职教MOOC平台的“公共英语”在线精品开放课程资源,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有利于继续推进本课程教学改革。

总之,我校中药专业“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是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大健康”产业建设,遵循国家教育部所设定的最新课程标准,依据我校药学专业部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及中药专业职业能力的综合素养,为大湾区涉外健康服务做好英语能力储备。

責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大湾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