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OC的产出导向型ESP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效果研究

2023-08-02谢颖怡崇斯伟杨岑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单词作业高职

谢颖怡 崇斯伟 杨岑

一、前言

当前新医科建设提出了生命健康全周期的医学理念,而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之一,因此,医学高职英语教育以“专业+外语”的职业用途英语(EOP)语言能力学习成为教学重点,这在《高职英语课标( 2021 年版) 》核心素养中也有所体现。有别于公共英语,职业用途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种,主要用于职业培训,以方便工作为学习目的和需求,具有真实性强、专业术语和特定语言表达多的特点,需要针对性强的教学。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较差、认知能力较弱、学习动机不强等问题。然而,在高职扩招的情况下,职业英语教学面临着大班化的挑战。高职院校EOP教学如何在大班教学环境下,提高学生医学英语交流能力已成为高职职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新课题。SPOC(小规模不公开的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作为校内版的MOOC,具有针对性强、互动性高 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国内外ESP课堂中。POA(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 是中国学者基于本土英语教学特色,以解决“学用分离”为目的,提出的新理论。十余年的实践,验证了POA在本科层次的公共英语、专业英语、小语种、对外汉语或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的有效性。但是SPOC和POA在高职层次ESP课程(包括EOP)的实证研究较为少见。

鉴于此,本研究以医学高职普遍开设的EOP课程“护理英语”为例子,通过分析教学现状,构建基于SPOC的POA职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并探讨该模式对提高课程适应性的有效性,分析和总结高职课堂中SPOC和POA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以形成有推广价值的高职职业英语教学模式和路径。

二、护理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和模式构建

为了确保课程改革能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基于ESP需求分析模型我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了大湾区两所重点护理院校的护理英语教学现状和学习需求,以及五所省市级三甲医院对护理技能的需求,并对4名护理学生和护士进行深度访谈。

1 .学生参与性差,感到课程比较乏味,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重输入轻输出,甚至没有输出。另外,百人大班教学环境下,难以收集作业和评价,导致学生难以判断产出结果的质量,也是学生参与感低的原因之一,最终导致学生作业提交率较低。

2 .学生感到课程的获得感较低,上完课反馈“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主要由于当前教学针对性较低。比如护理交际的结构和内容,在基础护理和护理沟通课已经学过,但当前課程仍在结构、内容和语言上均匀分配时间,未能针对解决学生的语言不足。另外,课程内容多课时少,课时数一般仅为22~40节,教学进度过快,不利于学生掌握。

3 .产出质量较低。学生展示对话时,存在内容不完整、发音不标准、不自信的问题。

总体来说,护理英语教学模式参与度较差,体现在产出少,缺乏评价;教学内容针对性差、进度快,导致学生获得感不高。因此,高职护理英语课堂需要增加产出,以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课堂针对性;延伸学习时间和空间;并加强产出评价,以提高学生学习获得感,增强职业适应性。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尝试在SPOC混合教学环境下展开POA教学实践。

SPOC教学通过“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拓展学习空间和时间,可以有效延长学习时间,改善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参照曹佩升提出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法(识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结合岗位需求分析结果,将护理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将课程分为基础知识模块(识记和理解内容)、中级技能运用模块(运用和分析)和高级职业素养模块(评价和创造)3个模块,制作系列微课视频、输入和输出型练习,包含挂号、护士面试、急诊、入院、检查、治疗、出院等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真实性强、逻辑性高的SPOC。

POA教学流程分为驱动、促成和评价三步。驱动环节通过学生尝试产出,一方面让学生意识不足,明确教学目标,激发饥饿感;另一方面发现学生能力缺口,为教师精简输入内容提供依据。促成环节要求针对学生缺口选择性学习(精准性),难度逐步递增(渐进性)和多种输入形式(多样性),提高输入有效性。最后是评价环节,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评价,教师引领学生边评边学,不断优化产出结果,实现以评促学。

基于SPOC和POA的教学实践,构建基于智慧树平台的SP职业英语教学模式。智慧树平台在驱动环节可以收集学生试做的文本或音视频;在促成环节可以推送教学多模态资源、测试、投票和作业,并展开抢答、点名、头脑风暴、评论、签到等互动;在评价环节可以收集学生产出的文本或音视频,展开即时大规模生生或师生评价。SP职业英语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驱动—促成—评价”组成若干循环链,每个循环链在SPOC和课堂内进行。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线上和线下内容的安排主要依据课堂教学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标准。必要性即该教学内容的内化是否必须在课堂上进行;可行性是该教学环节是否能在课堂进行。总体来说,识记性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已经掌握的旧知识,是课堂教学必要性比较低的部分;涉及大规模即时收集和反馈的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可行性比较差的部分,因此,这两类教学环境安排在SPOC线上进行。具体到POA教学环节中,线上线下活动分配如下:

驱动环节中学生在线上查看交际场景视频,上传试做的文本或音视频,试做中学生感知能力的不足,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由于高职学生学习策略较弱,确定教学目标部分需要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因此在课堂上进行,为促成和评价做准备。

促成环节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主要是单词讲解等识记性内容,以及护理操作结构和内容等学生已掌握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ESP课程的促成是在学生掌握专业概念和基础知识基础上,展开与专业相关的语言教学。语言是高职学生完成ESP产出任务最大痛点。产出任务的结构和内容促成通过视频在课前智慧树平台进行或直接课上简单梳理即可。在线观看微课后,学生完成单词中英文选择题、操作顺序排序等在线练习。

评价环节中,课前通过智慧树平台,学生上传作业文本或音视频,随后在线进行生生互评,有效解决百人大班评价时效性问题。教师挑选典型样本,基于学生缺口和产出目标,确定评价焦点。在课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典型样本进行评价,教师对于之前促成环节没有涉及,但在作业中暴露的问题进行补救性教学。随后鼓励学生修改并再次上传作业,进入下一个“驱动—促成—评价”教学循环。多轮修改后,该单元教学结束,进入下一个单元内容的“驱动—促成—评价”教学循环。

SP职业英语教学模式,在SPOC混合教学环境下,使用POA教学方法,有效解决高职职业英语课程驱动性差、进度快、获得感不高等问题,提高学生职业适应性。SP职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将混合式教学和POA评价体系相结合,通过实证研究完成。

三、高职职业英语SPOC+POA教学实践

(一)教学背景

以广东某普通公办高职“护理英语听说”课程作为SPOC+POA混合教学模式的案例,对象为20级一年级下学期护理专业学生。该专业共开设一学年英语课程,第一学期56学时为公共英语,第二学期36学时为护理英语。学生英语水平中等,班级共112人,其中92名女生,课堂表现比较沉稳,学习动机一般,是比较典型的高职学习者。教材为《实用护理听说教程》,实验为期18周,选取第三单元内容作为例子,教学时长6个课时,为期3周。

(二)研究问题

针对当前高职护理英语教学和学生的情况,本实践主要回答以下五个问题。其中问题2和3的“教学活动精准性”和“作业评价”是课前调研中,学生获得感的具体体现。教学活动的精准性是指教学活动对接产出目标,且能应对产出困难,即学生的能力缺口。

1 .该模式是否能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2 .该模式是否能增强教学活动精准性?

3 .该模式是否能实现百人大班的师生和生生评价?

4 .该模式是否能改善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

5 .该模式是否能提高学生作业质量?

(三)教学流程

1 .课前线上

驱动环节1:展示产出任务

智慧树平台发布产出任务的驱动场景,注意包括四个要素:话题、目 的、身份和场合,分别对应why、where、who和what .

假设你是一名在住院部上班的護士,要给一名欧美籍病人办理入院手续,请用英语完成入院过程中的交流,使得入院过程高效而愉快。

驱动环节2:试做产出任务

学生两人为一组,在智慧树平台尝试完成该对话,并填写试做反馈:清楚入院的步骤和中文表达,但是不知道对应的英语表述。

评价环节1:查找学生能力缺口

通过智慧树收集试做结果和反馈,可以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快速了解112名学生的主要产出能力缺口,初定该单元目标为掌握入院操作和过程中有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英语词汇。并依据此目标对教材进行增删改调,提高促成活动设计的精准性。

促成活动1:语言促成、结构促成

课前,学生在智慧树平台在线观看入院相关词汇的讲解视频和入院流程小动画,并完成平台上的单词英译中选择题和入院流程排序题。通过多次作答、取最高分为得分的游戏化测试形式,识记和理解单词、交际内容和交际结构,为课堂做准备。同时,智慧树快速收集百余名学生的作答,教师查看后可以快速了解单词和结构学习的效果。

2 .课中线下

驱动环节3:确定教学目标

第一次试做后,学生认为缺口在于词汇。为了让学生更清晰缺口,在词汇促成后,教师让学生重新试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意识到自己还存在三个缺口:①听不懂入院词汇;②不会讲入院词汇;③不能结合医疗环境,使用语法和篇章知识连贯表达,组构能力较弱。

促成活动2:听对话填单词

课堂中学生使用手机登录智慧树,可以多次听录音,完成单词填空。教师针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讲解单词音标和发音。随后学生可以再做改练习取最高分为最终得分。

促成活动3:口头单词消消乐

屏幕出现单词,学生使用智慧树抢答功能,成功读出单词,则单词消失,学生得分。最后教师重点讲解学生没有正确读出的单词发音。

促成活动4:口头连词成句

屏幕出现乱序的单词,学生使用智慧树抢答功能,10秒内连成入院中护理介绍规则的句子。随后教师讲解每个单 词在句子中的成分,并提供课替换的单词。

促成活动5:你问我答

学生两两配对练习,一个学生随机抽问一个入院时病人的常问问题,另外一个学生扮演护士,回答该问题。练习后,每个组派1个代表上台,教师扮演病人提问题,学生作答。

促成活动从词语到半产出句子再到全产出的对话,难度逐渐加大,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同时,促成活动精准对接听不懂、说不出和难成句的缺口,将课本的对话转换为练习,做中学。同时考虑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强,将促成活动游戏化,利用智慧树的抢答功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3 .课后线上评价

师生合作评价是对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机器自动评分等方法的补充,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

评价活动1:课前线上生生、师生评价

通过智慧树平台收集全班的角色扮演视频,并展开生生互评,每名学生评价2份作业。教师课前查阅并挑选典型作业样本。发现学生基本能完成关键词汇的发音,但介绍医院规章的句式表达比较生硬,多用“You can t”“You mustn t”等比较强硬的表达,不符合入院环境下护患交际礼仪。同时,在讲长句时,缺乏停顿的意识,同时语气比较平淡。因此,将课堂评价焦点设定为:①委婉提出规则和拒绝的表达应用;②增加停顿和分点的口语交际技巧。

评价活动2:课中师生评价和补救性教学

教师展示2个典型样本,一个是 在介绍病房规则的时候,使用“You can t  wear your own cloth instead of the ward gown”“You must not smoke in the ward”等句型。另外一个是在介绍病房餐饮时,口语表达以下长句时,没有停顿“7 :30 a .m .for breakfast,12 at noon for lunch,and 6 p .m .for dinner .You can order meals and have them here,or go to the restaurant on the first floor .We serve a variety of foods .Our clinical dietitian is also available to advise on special diets .”教师先推送视频到智慧树平台,并提出评价问题:录音能否听懂?有哪些表达问题?自己是否有类似问题?学生可以反复播放,列出自己的评价建议。随后,教师在课堂中播放视频,并在问题明显的位置暂停,鼓励学生在收集智慧树发出观点。教师对于其中的观点进行反馈,并引出补救性教学。首先是讨论有没有更委婉提出要求的表达,随后补充相应表达如“You d better…”或者”I m sorry that …is not allowed here”等。然后提出停顿、分点和肢体语言等,在说长句时候,有助于病人理解的表达技巧。并引导学生在文稿中划停顿符,帮助练习时注意停顿。

评价活动3:课后线上修改及自评

学生修改稿件后,重新录视频并上传到平台,随后发给评价过第一版作业的小组评价。同时学生写自我评价,对比自己试做、第一次和第二次做作业的过程和体会。教师抽取生生互评结果的高中低分段学生共10组,进行进一步评价。

这一轮评价使用生生互评和教师抽评的形式。通过由同一组学生评价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作业,确保每组作业都能得到反馈,同时对评价人来说,也是对评价焦点和补救性教学内容的巩固,能客观地看到学习的效果。同时,教师每个单元抽取10组作业进行跟进评价,可以确保一个学期内,每个小组都有和教师一对一指导一次作业的机会。

四、结果与讨论

课程整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问卷调查、访谈,听课老师评分和访谈,以及授课老师反思,使用三角互证法,尝试回答四个问题。

在班级中,面对学生展开问卷,并依据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在高、中、低水平段学生中各随机挑选6~8名学生,共26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同时邀请具有30年以上的优秀资深教师听课评课,随后进行深度访谈。

(一)学生学习参与度

参照毕争在验证POA学生学习参与度的三个维度,通过分析SPOC平台数据和课后问卷,发现SPOC+POA方法实施后,学生的产出实践增加,学习主动性提高,上课注意力更集中。表1是相应的SPOC数据和问卷结果。

1 .产出实践增多

本单元SPOC平台共收到2个任务的作业视频共105份,完成率为98%,对比之前采取交稿子、线下抽查对话演练的形式,完成率提高了31 .9%。

访谈中,S2学生谈到以前提交纸质文稿,会存在侥幸心理,觉得老师不会一个个核查,而SPOC平台会实时显示和提醒提交作业,每节课上课前教师会展示没有交作业的名单,所以学生们碍于面子压力,也会想尽办法完成。

2 .学习主动性增强

访谈中,有学生提到自己的学习主动性有所提高。

“不懂的单词会去找有道词典。”(S15)

“角色扮演作业中,在向病人解释为什么右侧动脉血压一般会高于左侧时……会思考怎么用基础护理知识改进沟通效果。”(S16)

“在课后要自己加强练习。”(S19)

由此可见,由任务驱动,再回到任务的POA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之前的“灌输式”变为“探索”。在产出增多的情况下,学生会通过查阅词典、思考护患沟通技巧和结合专业知识,优化护理职业场景下的交流效果。

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主要是由于产出内容与职业相关。一方面,學生可以基于专业知识,对交流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另一方面,学生直观感觉到学习和未来职业紧密联系,可以助力自己的未来发展,所以更愿意去完成任务。

3 .上课(包括线上课程)注意力更集中

有学生提到SPOC+POA模式下,注意力更集中。

“之前的课堂都是老师讲我们听,会感觉有点枯燥。但今天是自己主动提取信息,所以注意力会较之前集中。”(S24)

“我很喜欢通过视频学习自主完成任务的方式,会特别认真去看视频学习。”(S23)

学生反馈注意力更集中主要有2个原因:①产出目标和未来职业相一致,驱动性强。驱动内容难度略高于学生当前水平,以真实职业情景为驱动手段,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教学模态多样化,音视频文本结合线上线下,能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活动精准性

访谈中,有18名学生提到上课内容能支持自己完成产出任务。

精准性是指准确对接产出目标、重点应对产出困难。精准性的课程内容有2个好处:①促使学生上课精神集中,在前文的访谈调研结果有所体现。②提高学生的产出质量。同行评价中也提到:有针对性地教学,确实更节省时间,也让学生上课更专注。

同行反馈中,听课教师反馈到:课堂上教师在有意识地通过练习、提问,确定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缺口,并及时调整讲课的进度。而不是一味地按照教案在授课。一切都是围绕让学生上完课能用英语做护理工作。

(三)师生和生生评价

有学生谈到,师生合作评价让自己看到了别人的长处,也更注意改正自己的不足。

“这能加深对音标的印象以及准确读法,为了能准确评价而会认真重复地听。” (S24)

今天的作业互评,能够从优秀的作品上学习到正确的单词读法,找出自身的不足。既提高了我们的听力水平,也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S24)

对于SPOC的运用,学生们集中关注在课前的视频、课堂发表想法和评价上。师生合作评价结合了自评、生生互评和师生互评,利用平台实现了103人即时评价,对提高课堂互动起了很好的作用。

同行老师的课后评价中也提到:“评价的时候,学生会比较有动力去认真听别人的作品。”

(四)内容多课时少

在教学设计中,利用SPOC,把单词预习、练习收集、作业视频收集、点评放在线上平台完成,线下课堂内容减少了,主要集中讲解和进行重难点练习。

但是POA对比传统讲授法,强调以评为教,施行师生合作评价,在巩固重难点应用的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课时。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得更深入更到位,对重难点的吸收和应用更好了,真正掌握了护理操作的沟通技能。

(五)作业质量

单元作业为2人一组,展开护患对话。比如入院单元的任务是给外籍病人介绍病房环境及规则。在驱动环节的试做中,学生主要问题是缺乏专业词汇和句式表达。在老师鼓励他们尝试写,不会的单词用中文先代替后,出现了这样的句子:

缺乏词汇:During the 住院,please dresses the hospital gown .(住院期间,请穿病号服。)

组构能力:Wear a hospital gown during stay hospital .(住院期间,请穿病号服。)

In order to keep the patients rest,you can look for the time 9 :30 a .m .from,2 :30 p .m .from 5 :30 p .m .(为了保证病人休息,探访时间为上午9 :30-11 :30,下午2 :30-5 :30。)

在教学后,学生的产出主要是仿写课文的句子,用词更加准确,句型更加简练。

同时,目标语言项目的使用情况较好。在入院任务1中,教师促成的目标语言项目共8个,112名学生提交的56份作业中,共用到7个,使用率为87 .5%,累计使用频次为364,即平均每份讲稿(约140词)使用6 .5次,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进步。

五、结语

本文以本校EOP课程的需求分析为出发点,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搭建SPOC课程,展开POA教学方法改革,以解决当前高职护理英语课堂学生参与度低、促成精准性弱、大班教学互动性差、课时不够和产出质量不高的问题。通过课后学生问卷、访谈、同行听课和自我反思日志,发现SPOC-POA能有效改进以上问题,并基于实践提出SPOC-POA的职业英语教学模式。但受教学实验的实际情况所限,本次研究的结果未能在口语能力的提高上进行验证;还可以对不同入学方式的生源进行效果論述,从而更全面、立体地评价SPOC-POA教学模式在高职职业英语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刘丽宁 .专门用途英语分类评析、分支的领域演变及分类探讨[J] .中国ESP研究,2021(03) .

[2]郭斌 .高职教育在线案例教学的障碍与路径优化[J] .职教论坛,2021,37(10) .

[3]沈骑,曹新宇.全球治理视域下中国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范式转型[J].外语界,2019(06).

[4]李佐 .“产出导向法”在高职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1) .

[5]郑晓艳,赵平 .EGP与ESP相结合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 .中国ESP研究,2021(04) .

[6]Hutchinson T,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Learner -Centered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7 .

[7]曹佩升 .基于翻转课堂的ESP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效果研究[J] .外语界,2020(06):87-94 .

[8]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 .电化教育研究,1998(01) .

[9]文秋芳 .“产出导向法”教学材料使用与评价理论框架[J] .中国外语教育,2017,10(02) .

[10]文秋芳 .“师生合作评价”:“产出导向法”创设的新评价形式[J] .外语界,2016(05)。

[11]邱琳 .POA教学材料使用研究:选择与转换输入材料过程及评价[J] .中国外语教育,2017,10(02) .

[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广东省教育厅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基于SPOC的产出导向型护理职业英语听说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和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DJG2019349)。]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单词作业高职
单词连一连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看图填单词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作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我想要自由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