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的“四度”价值
2023-07-31于川刘进哲
于川?刘进哲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立德树人视角来看,班级文化建设具有拓展自我的厚度、凝聚集体的高度、挖掘秩序的深度和沉淀生活的温度四重价值意蕴。建设有情怀、有温度的班级文化,有助于进行价值引领,培育人格健全、品行优良的未来公民。
[关键词] 班级文化;文化建设;立德树人;“四度”价值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句话明确了新时期班级建设的方向。文化是德育的根与魂,班级文化建设是班主任工作和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容纳不同背景、差异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成全每一个学生”的育人目标。如何深入探索班级文化的价值,与时俱进地发挥其教育功能,是当下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关注点。因此,重新审视班级文化的价值,把时代发展需求与对学生的关爱熔铸于班级文化建设之中,有利于探寻教育工作的新方向。
一、以班级文化拓展自我的厚度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班级文化建设的价值在于拓展自我的厚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实现觉醒。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演变。在中小学阶段,学生经历了学龄期和青春期的转换,解决主动与内疚、勤奋与自卑、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成为人格发展的关键。此时,鼓励学生主动发现与认识自我,培养其勤奋、探究的品质,可以为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完整的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方面,可以通过“我是谁”主题班会营造感知自我的氛围,促进学生逐渐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学会在集体中发掘自我价值,在交往中体验信任、感受尊重。例如,请学生自我推荐竞选值日班长,将班级管理日常有“我”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在“尚美教室”打造中,请学生们献计献策,共同确定“星辰中队”的名称,也意在体现每一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光芒。
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经常给予学生正向反馈,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情绪与压力,鼓励学生阅读《苏菲的世界》等关于认知自我的书籍,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启发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正确认识、评估自我,从而为生涯规划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班级文化成为引领个体关注自我、促进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基底力量。
二、以班级文化凝聚集体的高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班级文化建设的价值在于凝聚集体的高度,使学生在集体文化浸润中健康成长。班级是学校生活中最小的基本单位。基础教育“培养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发展学生团结协作意识、促进青少年学生社会化发展”等教育功能的发挥,需要依托班级这一载体实现。因此,班级文化需起到凝聚集体力量的作用。凝聚了集体智慧的班级文化,可以孕育出谦让有礼、合作共赢的学生品格,这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可以发动集体的力量,设立班名、班歌、班徽、班级吉祥物以及班级口号,在丰富学生班级生活的同时,寄予着学生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希望;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实现班级事务的管理与运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体会集体的巨大力量。尤其是在遇到一些“难题”时,师生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共同商定来解决问题,这也是增强学生班级主人翁意识的过程。至此,班级文化将成为凝聚集体力量、为学生开创美好未来的坚强支撑。
三、以班级文化挖掘秩序的深度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班级文化建设的价值在于挖掘秩序的深度,使学生学会尊重规则,更好地适应社会。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塑造学生的社会规范意识,建构良好的社会品性。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小学阶段学生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期待了解、认识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因此,班级文化建设要以秩序为导向,契合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正向的道德发展,培养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的优秀个人品质。
首先,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建立契约文化,使班级管理有规可循。其次,创设良好的秩序体验。规则的价值在于执行,班级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激励机制,运用具有仪式感的奖励策略,形成人人以身作则的班级文化。最后,以公平与正义、平等与尊重、良知与生命的道德文化挖掘秩序的深度,帮助学生逐步提升个体道德发展水平,学会在秩序中找到平衡,在规则中实现自由,成为一名合格的未来公民。
四、以班级文化沉淀生活的温度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班级文化建设的价值还在于沉淀生活的温度,使学生在充满爱的班级氛围中成长。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认为,个人会以多种方式达到自身的对象化,人在塑造自身的直接环境时,也实现了对自身的塑造。班级不仅是学生上课学习的场所,还是课间生活、人际交往的场域,承载着学校生活的多维体验。一个有温度的班级,会在无形中滋润、熏陶着学生,赋予他们勇敢成长的底气和力量。因此,创设包容温暖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松弛感和归属感。从此,班级不再是令学生头疼的“工作场”,而是洋溢着家的温暖和友爱氛围的“情怀地”。
首先,养花怡心性。在班级内增加绿植,寓意与学生共同成长,使学生在照顾绿植的过程中获得耐心、细心和对生活的热爱。其次,文化养心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设丰富多彩的文化墙。例如,设计布置手抄报、绘画、书法作品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也可以通过读书分享会、家校亲子活动,让学生体验互助与分享,懂得感恩。最后,劳动育人格。引导学生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培养他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个性品质。当班级形成富有人文关怀的文化环境,学生也就体验到了生活的温度。
班级文化与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在班級文化建设过程中,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唤醒和陪伴学生自我的体验、探索和沉淀,使班级文化像一束光,照耀在每个学生的心上。如此,学生才能在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本文系河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科研基金项目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编号:2019B017)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赵福江,师婧璇.共同体理论视角下新时代班级建设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2022(01).
[2]辜伟节.班主任:大爱情怀之师的育人美德[J].中小学班主任,2023(05).
[3]张小飞.生活世界——班级文化建设的哲学回归[J].教学与管理,2013(25).
于 川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学博士。
刘进哲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