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三教统筹的协同发展之路

2023-07-31祖婉慧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高质量现代化协同

○祖婉慧

2022年5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其中明确提出:建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急迫需要探索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三教统筹和协同发展。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提出三教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再一次明确提出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要积极推进关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融合、职业教育与职后教育的相互融通。积极探索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相互融合,以及三教与产业升级、教育与就业之间的链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也强调教育和科技、人才三者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协同创新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必要课题。

一、三教统筹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融合是“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

技术改变世界,“十三五”时期,“互联网+”制造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广泛推进改变了各大行业的生态环境。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入推进,不仅改变了社会发展模式、价值创造模式,甚至变革了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5G技术进一步推动万物互联的逻辑迈向连接、控制和融合,互联网与人的融合、互联网与物的融合、互联网与模式的融合,在“互联网+”的时代,技术的趋势就是融合。教育要引领时代,也要适应时代,技术的更新迭代需要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些高素质人才创新的技术又反过来倒逼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和模式的更新迭代。在互联网万物互联的技术支撑下,知识的产生、传播和获取乃至其使用的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知识的生态环境需要拥抱时代的技术,各种类型的教育形式必然也要拥抱融合的趋势。

(二)教育融合发展是现代化教育强国的战略必然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前提,三教统筹融合就是要在人力资源开发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在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育人机制中发挥优势。高等教育的核心点是紧跟国家战略需求提质培优、引领示范;继续教育完善成才链、教育链,提高校企产学的深度合作;职业教育直接对接市场需求,满足人才供给,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实现依靠教育体系的全方位融通,在产业链、人才链和技术链三者的有效衔接下,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最终走向融通,三种教育的融通带来的是人才的高质量发展,三种人才链的打通带来的将是经济的高质量提升,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成就。人才是强国之基,是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路径,我国的技能型劳动者数量庞大,但其中高技能人才的占比不超三成,这一比例相对于教育强国而言是较低的。所以,现代化教育强国依赖的路径必然是促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打通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技能教育之间的壁垒,实现融通融合,提高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占比,以期更好地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目前三教统筹融合发展的现状扫描

在我国,三教统筹融合早有实践,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学院、开放大学以及社会性教育机构和继续教育基地项目等。高等院校的各类继续教育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托,这种形式以高等院校为主体,为学习者服务,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三教规模稳步发展

2010—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稳步发展。2020年的数据显示,高等学历教育(包括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网络本专科)的毕业生规模达到了1316万余人;2021年的数据显示,高等学历教育(包括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网络本专科)的毕业生规模达到了1363万余人,相比2020年增加了47万余人,与过去五年相比,呈现出稳步扩大的发展趋势。2020—2021年,我国高等学历教育的统计数据发生了改变,增加了职业本专科,尤其是2021年职业本科的在校生人数达到了129297人。这是继职业教育被认定为类型教育后的一大变化趋势,职业教育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升学通道打通后,职业教育的占比扩大。在继续教育方面,网络教育和成人教育是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网络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人数的占比达到了19.6%,职业本专科的毕业生人数占比达30%,成人本专科毕业生人数占比达21%。由此可见,在高等教育领域,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三者即将进入均衡发展阶段。目前,就在校生人数而言,普通高等教育占主要位置,继续教育紧随其后,职业教育迎头追赶。

(二)三教统筹融合发展的政策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在政府的宏观政策引导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三教之间的关系也不断地变化,依次经过了独立发展、沟通衔接和统筹融合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在这一阶段,每一种教育都作为社会的稀缺资源受到重视。普通高等教育更是成为社会的精英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则作为学历教育的补偿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支柱。这一时期,三种教育之间各司其职,各成体系,相对独立发展。政策方面,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5年的《教育法》分别明确了三种教育的发展要求和法律地位。

第二阶段是21世纪初,经济高速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水平带来的文化需求,促使三教之间开始沟通衔接。2007年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都进一步强调三种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普通高等教育在这一阶段逐步迈入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公民能够升入大学,而升不了大学的部分群体可以通过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获得学历补偿,甚至可以通过继续教育获得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第三阶段自2019年始。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三种教育的发展更加密切。在这一阶段,职业教育获得广泛关注,尤其是近两年职业本科教育的提出,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作为“双轨”分流的概念提出,以及“职业高考”等新形式的出现,都将职业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2022年4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职业教育具有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并提出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自此,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三者进入相互融合、协同创新的发展新时期。

三、三教统筹协同发展的特色之路

(一)以人为本、高质量统筹化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坚持以人为本,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石之基。三教统筹融合的核心是创建为全民服务的终身教育系统,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教育各个子系统,让三教统筹融合面向所有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我国三教的规模特别庞大。一方面,三种教育覆盖的群体广泛。这样全面覆盖各层教育对象的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教融合的高等教育体系从“规模发展”转向“质量提高”,从“相对独立”走向“统筹协调”,这是世界教育史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三教统筹协同的发展之路注定是艰巨且复杂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带向高质量发展的坦途,才能让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公平惠及各类受教育者,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共同富裕做出贡献。另一方面,要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打造。三教统筹协同发展要更注重把握整体性和协同性,处理好宏观和微观、总体与局部的关系,高质量的教育发展必须具有前瞻性的视野和全局性的谋划。众所周知,我国如今面临的生育率下降问题势必会逐步影响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规模,目前看,从2020年至2028年,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波动呈现下降趋势,而2021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59.2%,因此规模指标不再迫切,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新方向。

三教统筹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机制建设,构建三教统筹的互补互融机制是核心。首先,要充分发挥普通高等教育的引领作用,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协同机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双一流”高校和高校集群效应该成为三教统筹发展的领头羊,带动三教的整体高质量发展。其次,职业教育要成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让职业教育成为“深入民心”的优质教育,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职业教育与市场对接,服务于民、服务于市场,提高职业教育的成果产出和教育价值。第三,继续教育方面需要解决规范办学问题,明确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办学机构的定位,提高继续教育办学的规范性,从而提高继续教育的市场认可度。通过“大部制”“大统筹”协同推进三教发展,形成相互支撑的有机体系。如高等教育管理部门要有沟通机制,劳动部门需要有教育发展的管理思维和协调机制,各政策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要有“大统筹”思维和相对应的协同机制,用以支撑三教协同创新的高质量发展。

(二)问题导向,重在解决融合中的问题

问题是努力的指向。三教统筹融合是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系统性融合,具体而言是三者之间的两两互融、两两互通。

首先,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融合发展。我国当前的教育政策都在鼓励普职融通。一方面,职业教育本科的出现就是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产物,职业教育并不就是低层次的学历教育,而是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是可以实现从中职、高职、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全阶段纵向贯通的。政策是引领性的,具体的贯彻执行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加强普职教育的融合贯通需要制度的保障。所以,加强职业教育在学历层次上的纵向畅通是保证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石。另一方面,三教统筹的生源问题,“普职分流”和“职教高考”政策的推行有效解决了不同教育类型的生源差异问题,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被“市场”区别对待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生源差异。所以,保证“普职分流”和“职教高考”的贯彻实施是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护航舰。“普职分流”的实施依靠强大的政策和教育机制,教育部门需要花大力气去规范、保障,具体实施后带来的教育新变化需要让市场去适应,让民众去适应,必须做好过渡性引领和落实保障措施。

其次,普通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融合。普通高等教育中的继续教育包括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办学体系门类齐全且覆盖面广,学历继续教育方面,各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为在职人员的学历提升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在非学历教育方面,继续教育应明确自身的定位是为在职人员打造终身教育平台、系统,让非学历继续教育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社会延续。如,清华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直接停办了学历继续教育,专注于高质量的非学历继续教育,精准定位于在职人员的教育培训,让继续教育与实际工作相融相通,这是普通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协同发展的优秀典型。

最后,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融合。继续教育需要职业院校的广泛参与,面向各类社会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是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依托。职业院校开展继续教育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开放办学,加强职业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政策支持,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等,都是激发职业教育参与继续教育的有力举措,政府部门要规范职业院校开展继续教育的考评标准。如针对《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人社、财政、农业等部门要指导、督促职业院校落实相关工作任务。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融合可以通过设立一批融合发展试点项目,探索发展经验,努力促使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为建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三)守正创新,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守正创新对于三教统筹而言,其意义在于三者的协同要坚守教育的初心,守好教育赖以生存的根本,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顺应时代发展的新逻辑、新模式、新特征。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探索三教统筹的中国式发展之路、特色之径。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区域均衡发展的体系,是教育相对公平的现代化。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性差异导致了教育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城乡地区的教育资源供给不均。对此,我国已经建设了一批地方政府主办的职业院校。2022年,新增区域性地方职业院校十所。我们期望这些地方职业院校能够带动区域内的教育发展,提升地方院校的回报预期。另外,在教育强国的构建过程中,乡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要充分重视,要改善地方院校的发展环境,在人财物和政策管理上提供充足的支持。二是东、中、西部的教育存在地域化的不均衡发展。造成这种不平衡的核心原因是经济上的差距,解决路径是在顶层设计上能够对欠发达地区有所倾斜,如教育拨款、优惠政策和教育评审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鼓励发展小而美的区域特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湖北的“小龙虾学院”、广西的“螺蛳粉学院”,对接区域性的地方特色,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能实现“小而优”“特而优”。其次,中国式的三教统筹应当多维共进,包括教育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师资队伍建设的现代化和育人模式的现代化。组织管理的现代化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三教统筹的教育治理包括高等学历教育统筹、非学历教育统筹和话语体系统筹等。提高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必须加强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利用,要以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是三教统筹融合的根本,因为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都必须依赖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去贯彻实施。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要包含合格的师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质量的综合素养和能力。育人模式的现代化需要解决的是本土化育人问题,在新时代的中国需要的是具有中国智慧的人才,所以中国式的现代化教育要着力培养本土人才来解决本土问题。在这方面,职业教育育人模式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现代学徒制”模式、“工学交替”模式等。只有现代化的育人模式才能带动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三者统筹融合的现代化。

推动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统筹协同发展是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经之路。三教协同创新的道路需要以人为本的统筹理念、问题导向的发展思维和守正创新的现代化探索来保驾护航。如此,三教的统筹协同方能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做到大有可为。

猜你喜欢

高质量现代化协同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边疆治理现代化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