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心理育人中的融入与运用
2023-07-31芮梦霞李月琴
○芮梦霞 李月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2014年,教育部首次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文规定应当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政课程相互融合。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国内各高校应当在开展相关思政课程的时候引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探究其中蕴含的思政知识,以思政课堂为载体宣扬优秀传统文化[1]。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导向下如何把握“育心”与“育德”间紧密的联系?又如何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能量、探究其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融入机制对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一、心理育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转向的时代所趋
从最初“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相对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再到“三全育人”框架下的“心理育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价值理念、建设思路不断迭代和更新[2]。2017年12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颁布,明确把心理育人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通过心理育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已成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鲜明特色。厘清心理育人的时代内涵和目标对做好心理育人工作至关重要。
2018年7月,教育部党组颁布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3]。这表明心理育人需服务于“大学生自我成长发展的个体性目标”和“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宏观目标”的教育取向,这也正是“育心”与“育德”内涵的具体体现。
(一)“育心”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本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脱离做心理工作的特殊性,它是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与规律为主要任务、以实现人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学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发展性心理咨询为主,同时承担着预防与干预的职责,目标是运用心理学知识、方法与技术,从知情意行、人格等各方面培树大学生顺应个体发展、有效协调人与环境间的关系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帮助大学生发展高能的求知能力、树立科学的认知能力、获得对情绪情感自我关照的能力、与外界和谐共处的能力、培养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和爱的能力、开发潜在潜能的能力以及积极应对挫折困难的意志力等[4],实现心理素质的提升与健康心态的养成,最终形成驱动自我成长发展的积极行为。
(二)“育德”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应然
虽然在学术界,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一直是颇为争议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心理健康教育在道德培育方面的功能与价值。有论者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内在层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5],对道德教育有补偿功能、指导功能和调节功能,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德育的实效提高、新模式的形成和目标的实现。从目标上看,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一致的,都是对一个人全面发展的人格培养和发展促进,致力于帮助个体实现主体性发展、整体性发展、现代素质发展、道德心理能力发展和人格发展[6]。也有学者表示,德育决定了心育的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要素之一,心育为实现德育提供心理基础。进入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时代内涵,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立德树人”就是心理育人工作最重要的价值旨归[7]。一方面,坚定理想信念的确立需要良好的心理基础,对理想信念的深层次讨论与引导建立在成熟的心理机制基础上,要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实现从理想信念到精神信仰的内在转化。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对道德人格的塑造有积极作用。对道德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等心理因素直接影响良好品德的养成,心理健康教育承担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教化职责,通过“养心”全面涵养道德品行,从而可以促进健全道德人格的养成。另外,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从国家大德、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三个层面锤炼大学生品德修为,实现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三)“育心”“育德”相互作用,相互统一
“育心”“育德”相互统一,既是新时代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论,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价值生成,共同统一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心”“育德”相互作用,是在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渗透到道德培育等育人全过程[8],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人格全面完善和道德信念高度发展,最终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也正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心理育人理念转向的最终回归。
二、文化育心: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方法路径的重要视角
文化影响心理健康观念、心理行为模式甚至心理疾病表现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中国人优秀的心理品质,更蕴含积极的为人、为道处事哲学,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最宝贵的精神资源,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提供文化保障、价值引导和理念支撑。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育心”内涵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心育过程所需融入的“智”“理”“意”等丰富育人资源[9]。一是以“智”为道的文化内涵。优秀传统文化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体现做人做事的大智慧。如“学而时习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是求知的大智慧;“性本善”“上善若水”是为人的大智慧;“无为而治”是为事的大智慧;“修身齐家治国”是成事的大智慧……它们揭示了人性与天性的本质,教会学生理智判断和分析,激发学生对自我心理问题寻根溯源的潜力。二是以“理”为法的文化内涵。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十分实用的调节心理健康的理法。如儒家的“内省”文化就是从自我觉察到自我改变的重要方法;儒家的中庸之道包含着保持内心世界动态平衡的深刻内涵;“无欲”“知足常乐”等思想是理性对待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关系的价值引导;消愁怡悦法、移情变气法、义理开导法、以情胜情法、防治兼顾的身心医学思想均蕴含着朴素的心理治疗方法。三是以“意”为本的文化内涵。意志、意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传统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玉不琢不成器”等典籍名言对培养大学生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心理品质有积极影响。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育德”价值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心育过程所需融入的“德”“情”等丰富育人价值。一是以“德”为先的文化内涵。自古以来,我国就将品德修为作为最根本的要求。孔子“修身养性”的经典学说、孟子“仁,人之安宅也”的伟大思想以及“忠恕”“知足常乐”“吾日三省吾身”的大度情怀,都在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朋友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宽以待人的人,引导学生在学会自我调适、学会合作共处中修炼心性德性,提升思想境界。二是以“情”为上的文化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蕴含丰富的“情感”熏陶。有对调节个人情绪情感的建议,如提倡“君子不器”“小不忍则乱大谋”,引导大学生合理产生并调节理性情感;有对与社会发展建立情感链接的呼唤,如“无我”“天人合一”“达则兼济天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思想均在强调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的关系,强调人要有高远理想的重要意义,对培养学生强大的家国使命感、社会责任感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育人共性融合
探究高校心理育人的目标发现,心理育人和传统文化之间有诸多共通之处,为两者进行有机融合提供依据。心理育人中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吾日三省吾身”等中华民族优秀的心理品质相融合;身心健康统一与传统文化中顺应自然的身心合一、中医文化相融合;心理预防与干预与传统文化中治未病健康理念相融合;传统文化中的逻辑论和心理育人中辩证认知法相融合;儒家仁义礼智信与心理育人中品行品德教育相融合;传统文化中“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精神与心理育人中理想信念培育相融合;传统文化“内圣外王”“修身养性”等思想与人格塑造、价值观培育有机整合;传统“和”文化与人际处事之道相融合[10]……均是作为两者进行有机融合的入手点,在“育心”与“育德”的目标导向上,两者存在高度契合。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心理育人应对新形势挑战最稳固的资源支撑
人是文化的产物,也为文化所塑造。时代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娱乐至上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利己主义的思想严重侵袭着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信念缺乏、理想空洞、集体观念弱化等不仅影响着青年的思想成长、价值塑造和人生走向,也是对健全人格、健康心理最底层构建的一种瓦解。信息化社会发展带来的过度沉浸“虚拟世界”、情感淡漠、离群索居、仁爱精神缺乏等已然偏离了心理健康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教育部关于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建设指出,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饱含关于强健自立、崇尚道德、人际关系、科学养生、高雅情操、返璞归真等生活、处事、创业的道理,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心理、品行,是时代发展所需,是保证青年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11]。
三、守正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融入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最大程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有效融入,构建“以文化心·以文育心”新发展路径,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
(一)把握文化根脉,找准心育范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与时俱进,焕发新生机、新光彩,找到传统文化与高校心理育人具体实践的融入点与结合点必须坚持守正创新。首先,需把握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凝练,积极发掘以“中庸”“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以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以兼爱利他为核心的墨家思想以及以“法治”代替“礼治”的法家思想等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观照、为人处世有重要启迪意义的精神内涵。其次,积极利用表达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文化形式,如把握传统节日中丰厚的育人价值,利用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的教育契机,精心巧妙设计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人敬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类教育活动,发挥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发掘在科技、文学、艺术、礼俗、生活等方面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以更直观、生动、具象的形式发挥启智润心、陶冶品格的积极作用,通过文化作品、传统技艺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对大学生人格塑造以及理解人物和社会的关系、和历史的关系都有着推动作用。此外,要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特征,新时代的中华文化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因、马克思主义为方法引领、当代实践成果为支撑和以多样外来文化为合理吸收共同熔铸的[12],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相结合,探索其丰厚的育人资源,构建具有本土文化特质的育人理念。
(二)注重理念引导,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
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大都毕业于相关专业、相关院校,专业知识储备强大,专业技能水平较高。在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构建趋势下,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背景得到了极大丰富,但仍然不容忽视的是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专业化研究是不足的。学校需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如成立传统文化读书会、交流会、学习沙龙等,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增大对传统文化学习资源、书籍、音像资料等的投入,营造教师自觉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引入对传统文化研究有较高造诣的教师团队加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提升育人队伍的文化底蕴;通过打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牌活动,开展品牌化项目申报等,促进更多教师加入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工作中。
(三)立足第一课堂主渠道,融入心理课教学
以文化心,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增加推广面、普及面和影响面。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心理健康课程,研究每一章节、每一模块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和融合点,有效发掘可利用的传统文化元素,开展名言解析、美文朗读、故事讲述、典故分享、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创造性实现古今对话,以现代和传统的碰撞激发心理育人新态势。要善于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中直抵人心的精髓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问题加以讨论、研究和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塑造积极品质和心理素质。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研究纳入大思政课程体系,在心理课堂之外积极与专业课、思政课、文体课、社团课等进行深度融合,构建全方位的文化育人局面。
(四)提升文化育心生动性,融入实践服务
发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对心理育人的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伟大思想落实到具体育人工作中[13],深化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实践主题工作,以“实践——分享——内化”的模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14],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讲、调研、创作等实践活动,更立体、更具象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入脑入心;丰富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形式,协同校内外平台资源,探索活动类、文化类、服务类、创新类、科技类等主题社会实践形式,在服务与奉献、担当与践行中感悟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活跃起来、丰富起来、深刻起来,在亲身体验中感知成长、收获成长,加强心理素质建设。
(五)利用校园文化场域,融入文化建设
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潜在的、无声的,又是厚重的、广泛的,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要积极利用大学校园的“文化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心灵的熏陶与浸润。一是在显性的校园文化布置上进行再布局和再融入,将传统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景观打造的整体规划中去,巧用文化标识、文化布置等工具手段,打造文化长廊、文化园等,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校园育人氛围;二是在隐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创建中进行再研究和再整合。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社团文化活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时积极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思路和途径,通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传统文化学习周、传统文化主题班团日、心理美文阅读等活动,在感受文化、学习文化中发挥心育功能。以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心理资本、提高心理品质。
(六)注重文化适用性,探索本土文化的心理干预模式
积极探索心理预防与干预工作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模式,体现本土文化的特色与适用价值,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色中认识我国大学生心理干预的特殊性。“关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特色[15],家庭伦理、人际关系、集体道德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对他们的心理干预要跳脱出只解决个人问题的单向思维,从家庭、伦理、社会关系等生态圈系统着手,在社会情境等综合因素中寻求积极的疗效。此外,要研究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心理咨询过程的适用性,改变以西方心理咨询技术为主导的咨询局面,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路径,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改变认知、调节行为、增强自助能力等心理调适方面的作用。
(七)善于巩固工作成果,打造育心育人品牌
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育人工作作为一个品牌工程来抓,积极构建新颖的、深刻的、有体系的工作思路,打造文化育心工作室、建立文化育心育人队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以疗愈身心、发展身心为基本目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心理教育的学习、研究、工作、实践系列工作,开展心理育人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研究的品牌立项工作,给予经费支持;创新工作手段,在新媒体、互联网的助力下,形成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共建的工作模式,发挥新媒体在传统文化传播、经典故事讲述等方面的育心育人作用,开设“传统文化学习专区”、心文化短视频宣传等品牌专栏,强化文化育心的内在认同,不断拓展、拓宽服务学生身心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活动载体,积极利用好四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月,通过主题活动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做生动化、形象化、创新性的融入,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满文化气息、国风意蕴,形成品牌特色。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国家乃至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历经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永远是中华民族最稳固的精神基因。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导向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可以相互作用、互为增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将拥有更广泛的精神含义,伴随更富创造性的创新转化,其对心理育人的影响也必然是更广泛、更与时俱进的。在今后的心理育人工作中,要持续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运用研究,实现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教育的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当代大学生为之一生所受用的精神财富,在成为堪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程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