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和社区的互惠共生关系

2023-07-31尚瑞茜侯怀银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共生大学社区

○尚瑞茜 侯怀银

一、问题提出

社区是大学最近的邻居,是其生存、运行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外部环境,在大学众多的外部公共关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立足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可窥见,两者的关系深远且复杂。自大学初兴之时起,为了维护自身的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它与社区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端,科学、知识、专业技术人才等要素因其巨大的功用价值而为社区所青睐,为了满足社区对这些要素的迫切需求,大学逐渐走出象牙塔,与社区之间开始建立联系;再至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大部分国家与地区卷入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为了增强我国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在国家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两大组织——大学和社区责任在肩,两者唯有联合起来,才能爆发出超越单一组织的强大竞争力,由此,在外在形势的助推下,两者的联合愈加紧密;直至发展到当前万物互联的人工智能时代,该时代语境为两者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密切合作提供了便捷的时空境域与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使得它们距离密不可分的共生体更近一步。纵观大学和社区互动发展的进程不难看出,走向共生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

共生关系的提出,源于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根据共生理论,共生关系是指运用生态学的方法论在确认异质者共存的基础上,承认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之间通过相互开放而建立起来的积极关系[1]。它涵括三种类型,分别为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与互惠共生关系。这三种关系依次递进、不断完善,互惠共生是三者之中效率最高、凝聚力最强、形态最稳定的关系。如今,放眼国际形势,在全球竞争日益加剧的发展态势下,推动大学和社区这两大组织走向互惠共生,以此实现两者的联合优势,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应有之义。立足于国内发展视域,推动大学和社区走向互惠共生,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处于当今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传统意义上相对独立的大学和社区关系正迎来深刻变革。已有的大学办学理念、组织形式、课程模式、教学内容等都越来越不适应外部社会变化的需求[2],有关“学校教育处于危机之中”的论断此起彼伏[3]。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并破解学校教育的生存危机,大学必须打破原先相对独立的发展态势,全方位地加强与作为社会缩影的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其次,面对变动不居与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终身教育正日益成为人们当下普遍的一种社会诉求。人们曾经只需在学校场域中接受教育的方式已被促逼着发生改变,学校只是他们受教育的一段时空,他们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浸染于社区及家庭之中的。那么,如何突破学校的时空边界,联合社区及家庭等共同的力量以育人,便成为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再次,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城市特色丧失[4]、公民道德意识沦落[5]等,已不能仅仅将其放置于社区内部进行处理,只有将其置于更宽广的视域中进行考量,集聚社区、大学等各方组织的力量与优势,才能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最后,随着我国向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大国的转型发展,学习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和社区作为学习资源集聚的高地,且两者拥有不同类型与性质的学习资源,互相联合有助于推进我国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大国的建设进程。除此之外,各类先进技术的成熟、我国大学和社区之间存在的先天地缘联系以及优势资源互补的特质等亦为两者的联合提供了相关支持。由此可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和社区走向互惠共生既有必要,亦有可能。基于此,如何使大学和社区之间形成最具稳定性的互惠共生关系便成为当前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紧迫任务。

二、互惠共生:大学和社区关系的理想图景

根据共生理论,互惠共生是指合作共生的双方在能量的分配上处于平等的地位,所有新能量或大部分能量按照某种规则,在双方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因为合作双方都能从中受惠,所以这种关系是共生体之间最稳定、最长久与最理想的共生样态,也即大学和社区未来的合作走向。大学和社区的互惠共生意蕴丰富,主要表征在以下“五位一体”的关系格局中。

(一)思想共通

大学和社区的思想共通是指两者在思想意识上应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与愿景使命,并在具体的实践行动中加强沟通与交流,以达到相互理解与共同发展的目的。唯有如此,大学和社区中的任何一方才不会因自身一时利益的受损而终止双方的合作,反之,为了彼此长远的共同利益,甚至会选择牺牲自身当前的利益,从而推动双方真正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命运共同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从国外一些保持领先地位大学的发展历程中能够看到,他们的发展愿景与社区存在着紧密关联,即将服务社区与社区成员作为自身的重要办学理念。例如,牛津大学将“通过科研成果和毕业生的技能而造福于国际社会、国家和地方”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之一;波士顿大学将“为切尔西的每个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和教育机会,使切尔西成为城市教育的典范”作为学校发展的愿景。大学与社区在发展愿景上的关联或契合对于化解彼此发展之间存在的诸多利益之争至关重要。作为当今世界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大学之一——牛津大学与牛津城之间的互动即为有力的证明。

牛津大学与牛津城之间的互动可以说是一部从对抗走向共生的历史。从中世纪开始,两者因大学特权、学生闹事、房屋租金以及商品质量等问题而爆发过多次“镇袍之争”,直至如今,“两者之间的斗争也从未停息过”[6],他们依然在空间、资源等方面存在矛盾。尽管如此,他们之间的争端归根结底“都是世俗利益冲突或人际争端,鲜少有意识形态的对抗”[7]。细言之,双方在思想意识层面具有一致性,都背负着造福地方或国家的重要使命。如上述所言,牛津大学将造福于地方作为自身的发展目标之一;牛津城将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声誉作为奋进的目标。两者在思想意识上达成的共识推动着双方在面对世俗利益冲突时为了整体的利益而做出适当的让步与妥协。这样的案例在双方互动的历史进程中不计其数。例如,从20世纪初伊始,为了维护牛津大学校园以及整个城市的生态,私家车在规模与出行等方面做出很多妥协、受到种种限制;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为了适应并推动牛津城的经济发展,具有古典与保守文化品格的牛津大学在从事教学或科研等活动时也会讲究实用,传统重学轻术的特征已多少淡化。双方在互动博弈过程中的彼此谅解及相互妥协,造就了今日的牛津大学与牛津城。今日的他们可谓水乳交融、难分彼此,几乎已经无人意识到:牛津大学与牛津城原来是两个相异的概念。我们以该经典案例为镜,可以明晰思想共通对于大学和社区实现共生共荣发展命运的重要价值。

(二)利益共享

大学和社区的利益共享是指两者及其生活于其中的所有成员都能相对公平地享受到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领域合作所产生的收益。此界定主要蕴含着以下两层深义。

其一,获益主体的全员性,即大学和社区合作所产生的收益需惠及双方及其生活于其中的全体成员身上。获益主体的范围越广、涵盖越全面,则意味着联结大学和社区之间的纽带越多,大学和社区之间的合作也才能越稳固。当前,两者之间开展的活动多是面向特定的人群进行,如慰问孤寡老人、帮助留守儿童、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基地等。一旦当这部分人群对这些活动的需求减弱甚至消失之时,两者之间的合作则容易陷入断裂。因此,拓宽两者之间的合作领域、加深两者之间的合作深度并使相关收益惠及所有成员,才能有力地推动两者的合作走向稳固与长远。

其二,利益共享的公平性。大学和社区合作所产生的收益既包括资金、资源等物质性收益,又包括获得的政策支持、有效信息、良好声誉等非物质性收益。双方及其成员能否相对公平、切实地享受到合作所产生的收益直接影响着两者关系的稳定性。在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因付出与收益不对等而导致双方合作进展缓慢乃至破裂的案例比比皆是。例如,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西方社会学校与社区的境遇。那时的学校与社区处于学校服务社区,社区依附于学校的阶段[8]。学校对社区的服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两者相互隔离的境况,但是单向度的服务与支援也削弱了两者继续合作的热情,阻隔着两者深度合作的进程。与此境遇相似的是,我国的学校与社区在一段时期内也面临着相同的境况。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我国正处于社区单向支援学校的阶段,随后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正式进入学校回报社会的阶段。处于这两大时期内的学校与社区关系松散,如若缺乏制度约束或其中任意一方突发一些特殊情况时,两者之间的合作随时可能中断。由此可见,利益共享的公平性是保障大学和社区持续稳定合作的重要前提条件。

(三)生态共荣

大学和社区的生态共荣是指两者在生态环境上达到契合的一体化状态。该生态环境既包括物理空间意义上的,如两者在空间布局、交通结构、道路系统、景观设施等方面相契合,又包括制度意义上的,如具有保障两者合作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以及具体条例等。

就前者而言,和谐一体的生态布局既能有效提升大学利用整个城市资源的效率,又能推动社区实现快速的发展。国外的很多大学由于其在物理空间上与社区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即很多大学没有校门和围墙,直接错落分布于社区之中,或社区街道直接从大学校园穿过,与社区融为一体),所以他们在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与社区构筑一体化的生态布局。以一所在环境科学领域享有国际学术声誉的著名大学——卡尔加里大学为例,在校园总体规划(2011—2020)之中将“回归社区”作为校园规划建设的核心原则之一,将加拿大崇尚绿色、环保的社区精神贯彻到校园的总体规划、交通系统、外部空间、环境设施等每一个细节之中,其道路采用了面向城市街道的街区式布局[9]。通过上述种种举措,最终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有意义的地缘关系,造就了一对和谐发展的共生体。

对于后者而言,良好的制度生态是保障大学和社区互动的重要条件。国外很多大学之所以与社区关系紧密,成为我们学习与借鉴的典范,与他们良好的制度生态密不可分。以美国为例,其早于20世纪90年代已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推动大学和社区的合作。详言之,在《高等教育再授权法案》中将大学和社区的合作列为考察大学的一个标准;在《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中将名为“服务性学习”的高等教育运动推向高潮;在签署的《国家与社区志愿服务法案》中对进行社区服务的大学生进行了一系列奖励规定。直至目前,全美已有约500多所大学校长签署了《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校长宣言》,承诺将履行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义务,并且实践证明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于推进美国大学和社区的合作进程意义非凡,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四)文化共融

大学和社区的文化共融是指两者以求同存异的态度面对彼此的文化差异,寻求双方的文化共识,最终创生出一种“能够高效率推动双方合作、高质量促进双方发展的新文化”[10]。大学和社区作为两类异质性的组织机构,彼此之间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精神信仰及风俗习惯等是它们作为组织最基本的特性,但由于两者在地缘上具有的特殊关系——大学根植于某一地域肥沃的土壤中,致使“大学文化被深深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11],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而大学文化作为所在城市的“文化高地”,同样也将自身的文化精神辐射至周边社区。换言之,也即他们中的任何一方不可能脱离对方成为文化孤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异质文化共存与多元文化融合成为未来文化发展的趋势。就很多国外大学崛起的成功经验而言,他们与当地文化的交互融合成为其成功崛起的重要因素,如同利物浦大学与美国的音乐文化。一提及美国的“披头士”摇滚音乐,利物浦大学的音乐产业研究便享誉世界。利物浦是“披头士”的故乡,为了与利物浦的音乐文化相融,利物浦大学专门成立了流行音乐研究所,组建了流行音乐产业研究中心,设立了音乐产业管理硕士学位以及开设了音乐管理课程等。这些都成为利物浦大学的特色与王牌,吸引着众多喜欢音乐创作的人到此求学,利物浦大学也成为推动利物浦城市国际化的文化名片[12]。据此可知,一所大学与社区文化的融合对于大学的发展与城市文化的塑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实践共动

大学和社区的实践共动是指两者基于自愿,主动寻求双方之间全方位与多领域的合作。当前,大学和社区的实践合作多集中于获益显著且快速的经济领域,如通过产学研合作[13]、经营性活动[14]等方式获取可见的经济收益。然而,实践共动的内涵强调,大学和社区的合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两者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都存在着广泛的联系。例如,就政治领域而言,如何实现两者间合理的占有和分配权力、资金等要素成为实践共动的重要议题[15];就社会领域而言,两者在社会的治理、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民众精神的引领等方面息息相关。除此之外,实践共动还意味着大学和社区的合作若想保持稳定与长久,则不能迫于外界因素,如政府的推动、某一事件的偶然促成、某节日的需求等。只有当他们主动、自愿地寻求对方合作与发展时,两者才能于实践中真正实现共生共荣的生存样态。这里的“主动”既内含了主体自觉,又指向了关系事物,还道出了我们对大学和社区关系的追求与期望[16]。

三、多重疏离:大学和社区关系的现实审视

对我国大学和社区的现实关系进行审视,有利于厘清大学和社区之间合作的实然样态,并从中探寻到其与理想图景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两者互惠共生关系的可行路径。当前,我国大学和社区之间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疏离,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共生意识较为薄弱

意识引领行动,共生意识是推动大学和社区走向共生共荣的前提条件,对于大学和社区在实践行动中的相关规划与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从当前我国大学和社区的奋斗目标或愿景使命中能够看出,两者的共生意识仍较为薄弱。

立足于大学一方而言,我国大学的发展定位有别于英美的一些大学。有研究者指出:“英美的那些大学具备一些共同特征,即都以服务城市或城市社区为办学理念,以解决城市问题为办学导向,坚持办学实践深度融入所在城市或社区,遵循从城市走向世界的发展规律。”[17]而我国大学创办的逻辑起点在于服务国家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细言之,我国有中央部属高校和地方大学之分,从服务面向来看,“中央部属高校是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地方大学是服务于区域发展的”[18],也即我国大学的发展定位主要在于国家或省域,这意味着他们在办学定位上更倾向于超越地理限制的影响力,而相对忽视对所在社区的观照。立足于社区一方而言,目前,我国社区的发展目标大致可以整合为“社区服务与社区建设、社区自治、社区治理结构”[19]三种观点,这三种观点归根结底都在于促进社区本身的发展。大学和社区发展目标的错位致使两者都朝着各自的目标与轨道行进,相对忽略了对方的需求与发展,从侧面佐证了两者的共生意识较为薄弱。

加之,大学和社区的经费来源相互独立,更加导致了两者共生意识的疏离。具体而言,我国的大学多属于“集中管理型”[20],有着“政府办大学”的显著特征,它们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较少受制于社区或社会,对社区与社会的依赖性较低。同理,社区的经费支持对大学的依赖性也较低。这致使两者能够相对独立地运转下去,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两者的共生意识。

(二)利益获取相对失衡

利益共享是维持大学和社区合作稳定性与长久性的重要条件。从前文对利益共享内涵的剖析中可知,它既内蕴着利益共享公平性的含义,又蕴藏着获益主体全员性的含义。通过对大学和社区现实关系的审视后发现,当前,两者已不再处于单向支援的阶段,而步入学校向社区开放、社区参与学校的双向互动阶段。不过,由于两者目前开展的实践活动及合作领域仍较为有限,致使两者内部的受益群体存在相对失衡、涵盖不全面的问题。

站在大学的视角而言,提供教育培训与志愿者服务是其最常见的参与社区的形式[21]。从教育培训与志愿者服务的对象来看,他们多针对的是社区中的特定人群,有较为弱势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有需要基础知识的青少年,有需要基本常识的普通大众,有需要教育知识的教师等,而对于那部分需要更为专业化知识与技能的群体或需要闲暇活动指导的群体则缺乏关照。当然,这与学校主体本身所拥有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学术视界以及资源优势等要素密切相关。站在社区的视角而言,社区专业人士进学校、为学生实习提供场所、为学校的科研及转化成果提供实践基地等是社区参与大学的主要方式。从这些形式来看,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是他们的重点关注对象,而对于学校管理层以及后勤人员等群体的需求则较为忽视。从理论的层面来讲,获益主体越广泛、全面,大学和社区之间的关系越稳固。如何使大学和社区未来的合作走向全面深入,使其产生的收益惠及与涵盖所有的成员,是未来大学和社区研究的重要话题。

除此之外,大学和社区之间还存在一个与“利益”密切相关且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即两者之间的权责不对等,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导致了两者在实践中的疏离。具体而言,无论是在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部门规章中,还是在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中,抑或是在研究者的学术研究中,多是强调大学的社会责任,而相对忽视社区的大学责任。社区对大学的责任在教育政策和学术研究语境中的缺席以及没有对大学社会服务职能进行硬性要求等致使两者通过合作产生的共同利益在分配时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进而影响大学和社区之间的合作进程。同时,在实践中并未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也致使两者的关系时断时密。

(三)合作生态尚待完善

形成和谐一体的生态环境是大学和社区共生共荣的重要方面。审视当前大学和社区合作的生态境遇后发现,其仍然存在诸多有待完善之处,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和谐一体的生态布局有待建立。从物理空间上而言,我国大学和社区之间的关系有别于国外的大学和社区。国外的大学和社区相互融合,彼此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界限。而我国的大学则恰恰相反,他们具有明晰的围墙与边界,虽然他们处于社区的包围之中,周边与生活区、商业区等相毗邻,但整体而言他们在空间上相互独立[22]。相互区隔的空间分布,使得双方能够较为独立地建构自身内部的空间布局与道路系统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两者之间形成和谐一体的生态环境。以大学与社区道路系统的状况为例,因为大学要呵护学人相对静谧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种文化设施,所以他们对交通的限制较多,而社区则更多考虑居民的生活水平问题。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私家车数量的增多对大学周边地区的车辆通行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甚至加重了高峰时间大学周边道路系统的拥堵,从而引发与增加了大学和社区之间的冲突。不过,随着生态文明在当前城乡建设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大学和社区之间的生态布局问题也日益被提上政府日程。例如,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9年4月19日出台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其中明确指出,“要优化高等学校布局结构,逐步建立与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结构布局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空间布局”。该问题在未来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另一方面,良好完善的制度生态有待建立。近年来,我国在促进大学和社区合作的制度生态上已取得一系列成效,但仍存在有待完善之处。详述之,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先后下发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推动大学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包括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2015年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对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如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构建社会参与机制等;2020年发布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中主张将大学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和成效纳入“双一流”建设的考察范围。诸如此类的相关政策在法律层面为大学和社区合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仔细审视它们的文本内容后发现,其中仍然存在着如下不足之处。一是对不同层次与不同类型的大学和社区之间的合作缺乏分类指导。当前的相关政策侧重于对大学和社区的合作进行整体规划与宏观引领,而对于不同层次与不同类型的大学和社区之间如何开展合作(即合作流程问题)、开展哪些领域与方面的合作(即合作内容问题)以及两者之间的权责划分等具体问题并未做出规定。二是对大学和社区的合作成效缺乏评价。目前,已有的相关政策着重于推动大学和社区树立合作的意识以及拓展两者合作的领域等,而对于合作后的成效问题、如何评价合作成效、评价标准为何、建立何种评价机制等问题则较为忽视。三是在保障大学和社区互动的专项法律方面依然阙如[23]。截止当前,我国推动大学和社区合作的相关政策散见于教育或学校教育的政策中,尚未形成相对独立的专项法律及其政策文本。

(四)文化认同存在偏重

文化是大学和社区的灵魂所在,两者能否在文化上实现共融关乎着他们的生存与发展趋向。经过多年的积淀,大学和社区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有着各自的文化偏重与追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大学普世主义的文化情怀与社区地方主义的文化追求。大学自诞生之日起,便具有普世主义的文化情怀,正如《大学之理念》中所言:“大学是社会学术文化的要枢,而一间真正配称大学的学府,则莫不把自己置身于世界大学的群星中,它的大门也必向四海之内的姊妹大学的学人善意地敞开……而一种世界性的民胞物与的情怀也会生根发芽。”[24]他们倡导学术无国界,追寻一种超越民族、国界、意识形态的全球伦理与世界主义精神。而社区则囿于地域的限制,他们更关心的是地方主义的文化。在社区之内,因市民所属的阶层不同、来源不同、构成不同,使得社区文化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与开放包容的主要特点。

另一方面,大学求真的文化偏重与社区务实的文化倾斜。大学文化是一种坚持真理正义、追求理想抱负、向往学术自由、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是现代社会高雅文化与精英文化的代表,求真是其本源。而社区文化则属于市井文化与世俗文化,生活于社区之中的居民则更关心他们能获得哪些生存的知识与技能,实用务实是社区文化的第一要义。

上述两方面的差异致使大学和社区在合作的过程中,不免会对彼此存在某些偏见或在一些想法与决策上存在冲突。一旦当双方之间的冲突升级、无法进行调和之时,两者之间的合作极有可能陷入中断的境地。这非常不利于他们合作进程的推进。

(五)实践合作松散被动

实践是检验大学和社区合作成效的重要基地。当前,我国大学和社区合作的实践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合作模式、以教育资源共享为前提的合作模式、以政策性法制规范为指引的合作模式、以社区活动为依托的合作模式[25]。综观这些合作模式发现,它们仍存在松散被动的特点,具体如下。

大学和社区关系松散主要表征在两方面。一方面,大学和社区关系的不稳定。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两者开展的实践活动随机的多,制度化的联系少。当深入实践中可发现,无论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开展的活动,还是以社区活动为依托或以政策性法制规范为指引开展的活动,多是大学和社区基于自身的需要和发展情况而进行的合作。双方在需要时进行合作,在合作结束后两者的权利与义务也将随之结束,在下次合作时又会形成新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说,两者之间的实践活动并未形成制度化的联系,随意性较强。另一方面,大学和社区关系的不全面性。不全面性主要体现在两者开展的实践活动形式较为简单,深度合作较为缺乏。随着社会发展与理念更新,大学和社区间的合作形式日益丰富,但仍限于一些较为简单化或收益较显著的事务,如产学研合作、志愿者活动、资源开放活动等,相对忽视了如精神文化、生态布局、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合作[26]。

大学和社区合作被动主要表现为,两者从相对隔离的状态到当前部分领域逐渐开放的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外力因素的推动下进行,而非基于两者内生性的发展需求。这种外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第一,国家政策的引导。国家对推进大学和社区合作的作用不容忽视。从1985年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首次提出教育要与校外社区资源相结合)开始,一系列推动两者合作的政策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学和社区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互动起来。第二,社会进步的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技术与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正以指数倍的形式上升,单靠一个组织的资源优势已无法满足产品的更迭速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和社区也卷入合作的行列中来,以促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化的效率。第三,教育理念的更新。目前,终身教育理念以及终身学习思想的传播,使学校、社会与家庭正走向一体化的发展状态,大学和社区作为其中重要的两类组织,逐步走向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

四、路径探寻:大学和社区互惠共生关系的构建

根据共生理论,大学和社区互惠共生关系的构建需要以共生共荣的发展愿景为价值引领,以两者内部的资源建设为物质基础,以两者合作的法律法规为制度保障,以两者互动合作的通道为媒介连接以及以两者合作活动的开展为实践支撑。

(一)价值引领:培养共生共荣的发展愿景

共生理论认为,共生主体应培养和树立共生共荣的合作理念,因为唯有树立良好的合作理念,才能促进共生系统的良好运行。大学和社区虽处于不同的信念系统内,存在不同的利益表达需求,即大学自诞生之日起便具有一种普世主义情怀,求真是其本源,主要定位于服务省域、国家乃至全球;而社区追求的是一种地方主义情怀,务实是其第一要义,基本定位在于社区本身。但究其根本,这两种信念系统与利益需求并非完全对立、不可调和。

其一,普世主义中对知识、真理、学术等的追求同样也适用于地方主义,而地方主义也增加了世界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与普世主义实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其二,求真是在务实基础上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引领务实走向问题本身,而务实是在求真引领下的物质财富创造,为求真提供基础保障与实践检验基地。其三,无论大学和社区的定位在于省域、国家抑或社区,两者共同的发展旨趣与目标都在于促进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使他们的人生走向完满。可以说,“生命个体”将大学和社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联结两者的直接枢纽。大学为了提升在校师生的素养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社区为了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而努力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的进程。归根结底,无论该对象是在校师生还是社区居民,大学和社区都在为了生命个体本身的成长而奋斗。而且在校师生与社区居民的身份是不可切割的,在校师生不单单只是以师生这个单一的角色存在着,他们也同时承载着居民的角色,担负着居民的职责。

由此可知,大学和社区虽然在信念系统与利益需求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是绝不能因这些非本质性差异而对彼此有所偏见乃至放弃合作。当大学和社区遭遇信念或利益上的冲突与差异之时,不妨暂且将这些冲突悬置,理性地审思它们之间是否存在本质性的冲突,如若不存在,或许换一种视角进行审视,便可发现两者的联结点。两者唯有找寻到联结点与共识点,求同存异,在共识处加强合作及信任,力争实现超越单一组织的文化影响力,同时,在差异处尊重彼此的信仰,和谐共处,才能实现共生共荣。

当然,在大学和社区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应让他们意识到两者在信念系统与利益需求中的联结点以及两者在人才培养中的共同责任,而且应使他们切实领悟到两者的命运紧密相连、共生共荣。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站在由社区构成的城市之眼来看,一所优秀的大学足以带动整座城市的发展。诚如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所言:“很少有其他方式可以像大学那样给一个城市带来如此大的经济效益。尽管人们会猜测一个没有大学的城市会怎样运行,但很少有城市愿意通过实验去证明——即使他们有机会这样去做。”[27]同样,一座城市的没落也能够影响一所大学的命运,有研究者从长时段的视角证明了“无论过去还是未来,大学以及科学技术兴衰仍然在于城市以及社会文明的发达程度”[28]。

(二)物质基础:增强两者内部的资源建设

共生理论认为,共生主体“能量”的生产与交换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资源在其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增强大学和社区内部的资源建设有两种途径。第一种为加大对两者资源数量的投资。这种做法属于外延式的发展道路,在两者资源都缺乏之时或无法通过整合获取之时比较可行。第二种为合理优化整合大学和社区内部已有的优势资源,并加强对两者内部各种潜在的资源进行开发与研究,以发挥两者资源的集聚效应。这种做法属于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就我国当前大学和社区的互动现状来看,第二种方案相较第一种方案更具可行性。因为加大资源数量的投资本身是一项耗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工程,加之,当前还存在许多资源浪费以及很多资源仍沉睡在大学和社区之中的情况,所以将众多资源的利用率发挥至最大化,充分挖掘潜在资源的利用价值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

一方面,大学和社区应聚焦于有形资源的整合与挖掘,如土地、房屋等自然资源;图书馆、体育场馆、大型娱乐活动中心等物力资源;师资、专业技术人才等人力资源。在这些资源中,有的是大学一方占据优势,有的则是社区较为充裕先进。通过对两者的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配置后,既能够减少它们在这些方面的重复投入,又能够有效地促进整个城市社会效益的提升。以人力资源为例,将大学和社区中高水平、高质量、创新型的人才进行整合,能够发挥出他们集聚所带来的知识与思想等的合力优势,进而产出高附加值的创新成果,为破解城市发展的瓶颈与难题、促进城市社会效益的提升奠定根基。

另一方面,大学和社区应加强对知识、信息、文化、科技等无形资源的整合与挖掘。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上述要素在社会发展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大学与社区在这些方面各具优势,大学掌握着前沿的知识信息、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理论基础等,而社区有着丰富的信息来源、极具开放性与包容性的文化传统、先进的科学技术等。只有真正挖掘、激活并整合这些资源优势,才能溢出更多的智慧成果与科技产品,进而提升我国整体的软实力水平。

(三)制度保障:完善两者合作的法律法规

共生理论强调,共生单元能否密切联系、彼此促进,共生主体能否互惠共生、合作进化,共生界面能否正常运行、一路畅通,与外部环境的影响息息相关,尤其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正如前文所言,我国在出台保障两者合作的法律法规层面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在出台保障大学和社区互动的专项法律、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大学与社区之间合作进行分类指导、对大学和社区合作成效进行评价方面较为阙如。基于此,我们可针对性地采取如下两方面举措。

一方面,建立健全大学和社区合作的专项法律或相关政策,激励两者开展全方位与深层次的互动合作。其中,包括对成立的合作组织机构及其职责,不同类型的大学和社区的具体权责,合作的内容、流程、方式以及资金来源,合作后的利益分配与评估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定。

另一方面,构建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保障大学和社区合作的成效。评估大学和社区之间的合作成效能够为他们之后的合作提供相关的经验,对于保障他们之间合作的长效性与稳定性意义重大。国外有一些关于评估大学和社区合作关系的研究成果可资我们借鉴,如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的研究者以大学与社区的关系为核心架构,以评估社区共同参与的活动和过程为基本目标,通过对四项基本原则的阐释,具体包括互惠性原则、外部性原则、可获得性原则以及伙伴关系原则,构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29]。我国可根据自身国情,构建出适合评估我国大学和社区合作成效的相关体系。

(四)媒介连接:建立两者互动合作的通道

共生理论指出,共生主体的互惠共生得益于主体之间以及主体构成要素之间的及时有效的信息传输、不同主体间所产生“能量”的彼此传导以及彼此优势资源的交流与共享,这就需要建立起通畅的信息传输、能量传导与物质交流的通道。目前,大学和社区的互动交流既可在线下开展,亦可通过线上进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两者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有效的支撑。然而,虽然他们之间已具备了合作的技术支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多数大学和社区之间仍未建立起流畅的合作通道,依然存在合作壁垒。

为此,既需通过多种方式打通大学和社区在线下合作的有关壁垒,如健全保障两者合作的法律法规与相关体系、建立专门负责合作的相关机构、进行资源整合等;又需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与数字化认知等来全面支撑两者之间的线上合作,力图建设一条贯通大学和社区的数字化道路,对大学和社区之间可供合作交流的内容、资源、流程以及利益分配、评估、监督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与重塑,以线上的共生体建设有效推动线下共生体的打造。

(五)实践支撑:助推两者合作活动的开展

任何一种美好的愿景能否达成终需体现到具体的行动中,大学和社区的关系亦是如此。两者能否形成和谐稳定的互惠共生关系,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实践活动中甄别出来。目前,大学和社区之间呈现出的松散被动的实践样态距离理想的合作图景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应针对性地提升大学和社区之间开展合作的宽广度、深入度乃至主动性,使大学真正走向社区,社区真正融入大学。

一方面,以切实可感的收益,助推大学和社区走向全方位、主动性的合作互动。当前,大学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多集中于经济领域的缘由,很大一部分源于他们从中能够快速获得显著可见的收益,而其他领域的一些合作或收益周期较长,或收益较微弱。为了推动他们走向全方位的合作,这里可借鉴美国“时间银行”的做法,采取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激发两者合作的主动性。美国的《国家与社区志愿服务法案》规定,凡志愿服务满1400小时的青少年,美国政府可奖励其4725美元,用作上大学的学费或做职业培训,也可偿还大学贷款。我们也可采取诸如此类的举措,通过设定不同层次的奖励标准,以助推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不同领域的合作。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的社会危机的出现,两者还可开发新的合作领域,奖励标准也随之进行补充与完善。与此同时,还应逐步将他们之间的合作内化为一种习惯,以此提升两者合作的主动性。

另一方面,给予参与主体较为余裕的实践时空,助推大学和社区的合作互动走向深入。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社会深深地根植于“工具理性”的特质中,该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现代社会的面貌,支配了现代人的生存品性[30]。在工具理性裹挟的现代社会中,很多大学和社区在进行合作时,其中的相关参与主体或囿于时间的紧迫,或遵循效率至上的原则,抑或为了完成合作的任务,而选择形式较为简单的活动,少有更深层次的合作。其实,余裕对于大学和社区进行深度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余裕能够为大学和社区进行理性、正确的决策以及为修正某些不当的决策提供充裕的时间;能够为大学和社区之间的相关主体进行深度思考与交流、开展专业活动等奠定基础;能够为大学和社区之间开展多领域的合作提供闲适的氛围等。总而言之,推动大学和社区的合作互动走向全面深入,使他们真正实现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模式是未来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要任务。

猜你喜欢

共生大学社区
“留白”是个大学问
社区大作战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大学求学的遗憾
共生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