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肾病患者各阶段贫血状况及与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023-07-30唐敏娟莫如芬邹迪莎邓琼燕王嘉于健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总铁结合力比容

唐敏娟 莫如芬 邹迪莎 邓琼燕 王嘉 于健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而肾性贫血是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主要并发症,因此DN 患者随着病情发展常会并发肾性贫血,使病情恶化[1]。贫血是CKD 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重要因素,可进一步增加DN 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2]。临床研究认为DN 患者的CKD 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贫血,而对CKD 分期早期并未重视,这将不利于DN 不同CKD 分期患者早期病情控制与预防[3]。本研究通过对DN 不同CKD 分期患者贫血状况、血清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研究DN 不同CKD 分期患者贫血状况及与各血清生化指标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1 年8 月~2022 年10 月在我院确诊治疗的DN 患者共20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CKD 分期分为5 组:CKD1 组(肾小球滤过率≥90%)38 例,男24 例,女14 例,年龄34~69岁;CKD2 组(肾小球滤过率60%~89%)56 例,男35例,女21 例,年龄30~73 岁;CKD3 组(肾小球滤过率30%~59%)62 例,男37 例,女25 例,年龄28~74岁;CKD4 组(肾小球滤过率15%~29%)28 例,男16例,女12 例,年龄40~79 岁;CKD5 组(肾小球滤过率<15%)16 例,男10 例,女6 例,年龄50~76 岁。5 组患者年龄、性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2012 年KDIGO 指南中CKD 分期定义[4]。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脏疾病;②恶性肿瘤;③活动性出血;④其他严重感染疾病;⑤缺铁性贫血。

1.2 方法5 组患者均取3mL 空腹外周静脉血血清标本,按仪器说明书进行分离待检。采用罗氏公司Cobas C50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白蛋白、叶酸、血肌酐、胱抑素C。采用全自动BD 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小板。

1.3 评价指标①血红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白蛋白、叶酸、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血肌酐、胱抑素C 等;②贫血状况:贫血发生率及贫血严重程度,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制定的NCI 贫血分级标准,11g/dL<血红蛋白(女性)、12g/dL<血红蛋白(男性)则表示无贫血(0 级),10g/dL ≤血红蛋白≤11g/dL(女性)、10g/dL ≤血红蛋白≤12g/dL(男性)表示1 级贫血(轻度贫血),8g/dL ≤血红蛋白≤9.9g/dL 表示2 级贫血(中度贫血),6.5g/dL ≤血红蛋白≤7.9g/dL 表示3 级贫血(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5g/dL 表示4 级贫血(极重度贫血)。

1.4 统计学分析以SPSS 19.0 软件及Medcalc 统计本研究所有数据,所有计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分析,偏态数据行对数转换,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 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方法,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0 例患者中共有112 例(56.00%)发生贫血,其中CKD1 组9 例(23.68%),CKD2 组18 例(32.14%),CKD3 组47 例(75.81%),CKD4 组23 例(82.14%),CKD5 组15 例(93.75%),NCI 贫血分级与CKD 分期呈正相关(r=0.610,P<0.001);各 组不同级别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80,P=0.000),见表1。各组年龄、病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白蛋白、血肌酐、胱抑素C 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铁蛋白、叶酸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NCI 贫血分级与患者年龄、病程、血肌酐、胱抑素C 呈正相关(P<0.05),与白蛋白、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等呈负相关(P<0.05),见表3。

表1 各组贫血状况比较[n(%)]

表2 各组间指标比较(±s)

表2 各组间指标比较(±s)

表3 NCI 贫血分级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DN 是2 型糖尿病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诱因,CKD 是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高风险因素,DN 患者的肾功能受损加重,患者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降低,导致机体红细胞脆性增加、微血管产生溶血性贫血[5]。因此,临床及时发现、控制和治疗贫血将有益于DN 及CKD 患者病程进展。现有研究多关注CKD 分期3~5 期等较严重患者的贫血情况,而关于CKD 早期患者的贫血状况的研究较少[6,7]。本研究纳入CKD1~5 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DN 患者CKD 不同分期的贫血状况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200 例DN 患者中,发生贫血者有112 例(占56.00%),其中CKD1、CKD2 的患者中已经有23.68%、32.14%的较高贫血发生率,可见DN 患者CKD 早期(肾小球过滤>60mL/min)时就已经有较高的贫血发生风险,主要考虑CKD1、CKD2患者肾脏已出现损害,肾功能下降导致。同时,研究结果发现DN 患者NCI 贫血分级与CKD 分期呈正相关,即DN 患者CKD 分期越高,贫血程度越严重,临床应尽早关注DN 患者CKD 分期情况,并给予相应的贫血防治措施。

本研究对不同CKD 分期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发现,5 组年龄、病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白蛋白、血肌酐、胱抑素C 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白蛋白、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等与NCI 贫血分级呈负相关(P<0.05),提示在CKD 病程进展中,这些指标都会发生显著变化。首先考虑在病程发展过程中,患者肾脏受损加重,蛋白随尿大量排出,同时随着患者年龄和病程的增加,临床治疗对低蛋白摄入的需求增加,导致患者体内发生低蛋白血症,患者胃肠消化与吸收能力减弱,出现营养不良,进一步导致低蛋白血症加重。长期的低蛋白血症会增加血液浓度,破坏血液微循环,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红细胞凋亡,出现或加重贫血[8]。国内外研究发现,DN、CKD 患者贫血与血红蛋白水平有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患者肾功能越差,血红蛋白水平越低,贫血发生率及贫血程度越高[9,10]。尤其CKD 分期达到3 期后,肾功能损害显著加重,贫血发生率显著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11]。血液中肌酐与胱抑素C 浓度与肾功能紧密关联,DN 患者CKD 分期越高,其肾小球滤过率会显著下降,相应的血肌酐与胱抑素C 浓度会升高,且均是判定肾功能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见血肌酐与胱抑素C 在DN 患者贫血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12,13]。

综上所述,DN 患者CKD 分期早期就已有较高的贫血发生率,且随着分期的增加,贫血程度更加严重,因此临床需关注患者早期的贫血情况,及时预防与治疗。

猜你喜欢

总铁结合力比容
洋沙泡水库底泥总铁迁移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三种预处理工艺对汽轮发电机铝合金部件表面结合力的影响
蓝莓采摘期结合力测试与变化趋势的分析
互花米草入侵对胶州湾河口湿地土壤总铁分布的影响
生活饮用水相关指标与细菌总数的相关性研究
红细胞比容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红细胞比容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电镀级ABS树脂(Ⅱ)电镀工艺对镀层结合力的影响
血清总铁结合力干式生化检测样本预处理方法探讨
火药比容标准物质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