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建筑中设计陈列展览的思考与探索

2023-07-30杜艾容

文物春秋 2023年2期
关键词:戏楼古建筑

杜艾容

【关键词】陈列展览设计;古建筑;淮军公所;戏楼

【摘要】如何依托古建筑遗产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展览是博物馆界持续关注的议题。保定淮军公所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淮军公所的院落原状布局与文化背景下开展的。经过多方调研,本着推动文物活化利用的原则,确定了以中国古戏楼博物馆为中心的展览主题,策划了以中国古戏楼历史变迁、保定戏曲文化和淮军公所建筑艺术为主题的三个展览,在展陈设计中,力争做到古建新生,使院落和建筑布局与展示内容的布局同频共振,相得益彰。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一些细节,以免对古建筑造成伤害。

引言

淮军公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由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奏请朝廷修建,以祭祀在战场阵亡或积劳病故的淮军将士,因其兼有供淮军或皖籍同乡活动的场所,故称“保定淮军昭忠祠暨公所”。1902年,中路建筑改建为李鸿章祠堂,现正门匾池内仍嵌有“敕建李文忠公祠”字样。该建筑群融合了徽派建筑和北方建筑风格,部分细节还体现出西方建筑特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近现代优秀建筑。

淮军公所内现存晚清时期的古建筑包括12套院落,一座戏楼,9座院门,总面積约5000平方米。南部是徽派风格的古建筑群,各建筑坐北朝南,以巷道为界分东、中、西三路:东路原为吴汝纶创办的东文学堂,现已无存;中路是李鸿章专祠,由南向北依次为迎宾院、戏楼、享堂,其中封闭式清代戏楼规模宏大、雕梁画栋,是淮军公所的主要建筑;西路是昭忠祠和祠堂管理院。北部是三套北方风格的四合院,分别为1、2、3号公所院。此外,还分布有神厨库、义地办公院等部分附属建筑(图一)。2015年国家文物局批准了《淮军公所修缮工程设计方案》,自2015年至2017年,中央财政分三次拨款3080万元对淮军公所进行修缮,后又追加350万元用于戏楼的修缮,至2022年7月,淮军公所修缮工程全部告竣。

淮军公所博物馆成立于2016年,依托淮军公所古建筑群而建,是隶属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正科级事业单位。2022年,博物馆申报的《淮军公所综合建设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展览陈列是其中的重点工作。我馆积极与行业内外专家联系,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打造中国古戏楼博物馆的基本定位,对淮军公所建筑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进行研究梳理,探寻在国保单位建筑布局分散、开间进深狭小、没有可移动文物等不利情况下进行展陈的新途径,并组织有关人员到先进馆学习取经,构建出展陈思路。陈列布展空间位于南部徽派建筑群,北部公所院及附属用房为活化利用空间。从院落整体情况来看,作为祭祀、办公建筑,淮军公所的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但对于陈列展览而言,则存在房间环周布设、数量众多、面积狭小、进深较短等不利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陈列内容和形式设计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现列举于下,以期为今后在古建筑内举办陈列展览提供可资参考的样本。

一、展览主题选定

淮军公所是中国北方保存完好的一座以清代徽派祠堂式建筑为主的古建筑群,白墙灰瓦、雕梁画栋,马头墙体层次分明,其建筑本身就是一件重要展品,是集晚清军事文化、徽派建筑文化、会馆公所文化、戏楼戏曲文化等为一体的宝贵建筑遗产,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淮军公所博物馆筹办陈列展览的重要内容来源。

遵循“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结合淮军公所南北融合的建筑特色和保定古城“戏曲之乡”的文化特色,我们以公所内的建筑精华——戏楼为中心,确定了以中国古戏楼历史变迁、保定戏曲文化和淮军公所建筑艺术为主题的三个展览。目前展览均已进入施工制作阶段,将于2023年8月对公众开放。

1.《人间百态戏楼千秋——中国古戏楼历史文化陈列》

中国古代剧场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从先秦时期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到明清时期神庙、祠堂、茶园、府邸等戏楼类别,见证了中国戏曲演出场地的历史。它既是中国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更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淮军公所戏楼是资料可查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封闭式戏楼,有着较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尤其是正房前后檐枋上的泥金木雕彩绘、五彩螺钿工艺建筑,艺术价值极高,是中国古戏楼的代表性遗存。因此,我们确定了以中国古戏楼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基本陈列。该陈列由戏楼沿革、公所戏楼、戏曲魅力三部分组成,以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朝代戏曲人物画像砖、陶楼、戏楼建筑构件和定制的戏楼微缩模型为主要展品,通过讲述古戏楼发展脉络,引申到以戏楼为载体的中华戏曲文化的繁荣,展示了中国古戏台的历史风貌和戏曲文化的丰富内涵。

2.《古城戏风保定曲韵——保定戏曲文化专题陈列》

保定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也是多剧种繁衍发展的戏曲之乡,孕育了多个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以关汉卿为代表的保定籍元杂剧作家群、明代众多的戏曲乐户、清代保定戏曲的大融合大调整、抗战时期晋察冀根据地涌现出的数千个抗战剧社等勾勒出了保定戏曲的历史发展轨迹,其中现存的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名录的剧种就有近20个。基于此,该展览从保定戏曲的源流,保定老调的魅力,保定地方戏曲的剧种、唱腔、剧作家等多个层面,利用现代科技展示手段,打造出一个可读、可听、可唱的保定戏曲文化长卷。展品以保定境内出土的散乐浮雕、保定戏曲代表性剧目唱片、代表演员照片等为主。

3.《徽风京韵百年沧桑——淮军公所建筑艺术专题陈列》

淮军公所自身的文物价值和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是最能给观众带来直接体验和情感共鸣的部分,因此淮军公所内的陈列展览无法绕开对公所历史和建筑的介绍。根据建筑原历史功能,在祭祀淮军将士的昭忠祠内举办淮军公所历史及建筑展,符合展览主题与建筑功能和谐统一的要求。该展览通过淮军掠影、昭忠祠营造、公所运营、建筑特色等多个维度,展现淮军公所的历史内涵及艺术价值,选取部分李鸿章奏折、淮军使用过的兵器、淮军公所内原建筑构件等作为展品,以简洁明快的展览手法解读淮军公所的发展历程,以简约现代的风格展示公所建筑艺术,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碰撞中解读淮军公所经典而恒久的内涵和价值。

二、建筑空间与展线布局

不同于新建场馆的宽敞明亮、气势宏大,古建筑本身的空间布局和硬件设施给陈列布展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局限性和挑战性,不仅要考虑展示内容的历史性与逻辑性,设计施工的经济性与实用性,展示效果的艺术性与观赏性,还要考虑保护古建筑本体的真实性与完整性[1]。陈列展览流线设置应该本着不交叉、不逆行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而古建筑内陈列展览的展线“既可以采用正统的‘一条龙式的单一顺向展线布局,也可以采用块状串联的中心辐射式展线布局,即通过建筑空间的轴心线而‘串缀各个陈列区域,达到使主线总体流畅、单元区展线繁复有序、层次逐渐深化的效果”[2]。

淮军公所的每个院落都由若干独立建筑组成,这种建筑空间不利于展览流线的连贯性,因此在布设展览时要力争做到院落和建筑布局与展示内容的布局同频共振,结合展示内容,做到一个院落一个主题,每个院落主题有逻辑递进,一间房舍一个分展,每个分展内容相对独立,使展陈的框架布局与建筑的院落房舍分布无缝对接,相得益彰。

根据淮军公所古建筑的整体布局,三个陈列集中布置在徽派建筑区,其中《人间百态戏楼千秋——中国古戏楼历史文化陈列》位于中路迎宾院、戏楼、李文忠公祠堂(享堂)三进院落,《古风戏楼保定曲韵——保定戏曲文化专题陈列》位于西路祠堂管理院,《徽风京韵百年沧桑——淮军公所建筑艺术专题陈列》位于西路昭忠祠两进院落(图二)。

(一)中路建筑——《人间百态戏楼千秋——中国古戏楼历史文化陈列》

陈列共分为三部分,分别设置在中路的三进院落中。

第一部分“感知·戏楼沿革”位于迎宾院。该建筑由大门、东西倒座、东西厢房和正房组成。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梁架结构为七檩五椽用四柱,前檐明、次间均开方形口,双扇木板门;东、西倒座与大门连为一体,面阔两间,进深两间;东、西厢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正房面阔七间,进深一间。大门设为序厅,依靠正中的两根立柱,以屏风形式设置展览大标题、导览和前言,微缩导览模型镶嵌于标题版内龛中,同时内龛设置环境灯,精致美观大方,可使迎面而来的观众对该陈列的概况及整体布局一目了然(图三)。展线按顺时针方向布置,由西厢房开始,至大门东倒座结束。

正房房间进深较短且大门穿堂而过,根据这一空间特点,在明、次间空间内设计两个集中展台,并在两个展台中间设立式单元标题,既有屏风功能,避免观众直接穿堂而过,又可以在视觉上形成统一整体,在参观流线上起引导作用(图四)。

展览第二部分“感触·公所戏楼”为晚清时期戏楼的复原陈列,也是凸显整个陈列主题的重要部分,同时恢复戏楼的演剧功能,做到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

戏楼是淮军公所的主体建筑,体量最大、艺术价值最高,原为每年春、秋祭祀和新春团拜活动后淮军同仁和皖籍同乡欣赏戏曲、摆设酒席之处,平时可对外出租,作为政府组织大型会议、民间百姓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1948年冀中军区司令部入住使用后,部分改变了戏楼布局。随着时间的流逝,戏楼损毁较严重,因此在2015年作为淮軍公所修缮工程中的重点工程进行了修缮和部分复原。与之同一时期、相同风格特征的天津广东会馆为淮军公所戏楼复原提供了主要依据。

复原后的戏楼结构为四合院加罩棚,平面呈方形,南北长32.67米,东西宽29.93米,伸出式舞台坐南向北,与后台、倒座连为一体,舞台对面是面阔七间的正房,东、西两侧均为两层的五开间包厢(封二,1)。一、二层包厢与后面墙体之间有一条宽约1米贯通南北的道路,称为备弄,这是观众及服务人员进入包厢的通道,与包厢用木隔扇隔开。戏楼内部的彩画及雕刻均为原始遗存,雕工精美,寓意吉祥:正房一层南轩廊的前后檐承重枋和梁头上嵌有螺钿彩画(图五,1),北面枋上布置有15块内容不同的长方形泥金浮雕(图五,2、3),圆鼓形柱顶石四周刻有精美的石雕图案,正房上下两层轩廊和北边五架梁雕刻精美木雕(图五,4)。修缮后的戏楼在进行复原陈列后,将结合当代文物活化利用的要求,成为曲艺演出、研学活动、体验互动的主要场所(封二,2)。

展览第三部分“感悟·戏曲魅力”位于李文忠公祠堂。该建筑由正房和东西连廊组成。正房明、次、稍间五间敞开,稍间与尽间用墙体隔开,陈展内容介绍了中国戏曲由先秦的歌舞发端,经历宋南戏和金院本杂剧,发展到元杂剧,最后繁荣于明清传奇的历史进程。展览由西向东设置在七间正房内,使用贯穿空间的长条展示台,让观众感受中华戏曲长河一脉相承的魅力。正间的主视觉为大型戏曲人物木雕,其前方展台放置虚拟翻书互动设备,作为展览内容的补充。

(二)西路祠堂管理院——《古城戏风保定曲韵——保定戏曲文化专题陈列》

陈列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见证·戏远曲高”,第二部分“荟萃·戏繁曲荣”,第三部分“和美·戏清曲晏”,设置在西路祠堂管理院内。

祠堂管理院为东西并列的两进院落,西院由大门、倒座和正房组成,东院由正房和倒座组成,两院落之间由过墙门连通。展线由大门西侧倒座房开始,按照西院正房、东院正房的顺序布置。院内其余房间作为功能性房间使用。

该院落建筑分散且屋内立柱较多,不利于展览空间布局。在展览设计中,巧妙地利用西院正房屋内立柱将展墙的空间结构分为三段,以时间为序,将戏曲中老、中、青三代寇准的形象利用版画、场景还原、实物小景的展示手法呈现出来,以展示保定老调发展的历史盛况(封三,1)。东院正房用两道木隔扇门将一大间房分隔为三小间,分别介绍保定戏曲的声腔、曲调和名家。

(三)西路昭忠祠——《徽风京韵百年沧桑——淮军公所建筑艺术专题陈列》

该陈列是基于淮军公所历史文化内涵和建筑艺术特色所呈现的专题展览,位于昭忠祠两进院落内。昭忠祠为前后院结构,包括前院大门、倒座、正房和后院正房、东西配房。前后院正房均为面阔七间、进深两间,东、西配房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具有配房进深狭小、正房立柱较多的建筑特点。前院正房为整个院落的过厅,前后通透的设计减少了展陈可利用空间。在进行陈展空间设计时,与中路迎宾院大门相同,将大门设为序厅,利用大门正中间原有的屏风布设展览大标题及前言。大门两侧倒座房间用作复原陈列,分别设置淮军公所内迎来送往和新春团拜的历史场景。

结合前、后两院的空间布局,将展览设计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公所·百年沧桑”位于前院,介绍淮军公所、李鸿章及淮军历史;第二部分“建筑·徽风京韵”位于后院,对淮军公所南北相融的建筑特色和艺术价值进行解读。展示重点放在后院正房,正面以“戏楼六美”的展示为空间主视觉,上方还原戏楼入口处的门楣砖雕造型,门楣下方放置长方形落地显示屏,通过屏幕模拟虚实结合的戏楼正门,地面设置虚拟互动体验,介绍戏楼内的梁架、藻井、木雕、彩绘、柱础、砖雕构件之美(封三,2)。

三、戏楼复原陈列中的照明设计

戏楼是淮军公所内规模最大的建筑,也是博物馆开放后观众听戏的服务性空间。戏楼两面山墙上部开有对称花窗,窗框采用西方欧式砖、石碹窗的做法,不仅美观,且便于通风和采光。但这种自然采光的光照度在戏楼复原陈列中是远远不够的。

在戏楼照明上,我们针对不同功能区域进行了不同设计:在观众进场处,通过柔和、低色温的灯光,营造出历史感、神秘感,以增强古建结构的线条美;院内则使用暖白色的柔光灯具,光线柔和,光照范围大而又不失亮度,以激发观众的探知欲,还原古建的历史厚重感;将LED灯条隐藏于楼梯的立面上部,采用暖色光系、亮度可调、色彩可变的灯光对楼梯部分进行照明,可达到既实用又能为古建环境增添韵味的目的。

戏楼大厅照明以悬挂在空中,亮度、色温均可调的大功率宫灯为主光源,布设在顶棚、对古建结构进行渲染的可调式多彩灯条也可起到一定的辅助照明作用。東、西包厢和正房的茶座区的桌面上放置可调节宫灯,观众可根据需要自行调节亮度,演出时也可统一关闭。这三组光源组成戏楼内部区域的多层次照明空间,在满足实际照明需求的同时,使得整体空间设计更加丰富多彩。宫灯灯罩图案选用大气清雅的清代古画,可有效增强戏楼复原陈列的氛围感。

舞台照明需要有别于其他区域照明,在灯光的亮度、色温、功率、均匀度及控制上要求更加精细。按照专业的舞台灯光设计要求,分别设计了顶光染色、逆光染色、侧光染色、场内环境染色等,通过专业数字调光台设置不同场景,满足各种节目使用要求及演员表演需要,且保证观众能够在观演时无视觉死角,以提高演出的视觉冲击力。另外设置脚光灯,提高表演者面部色泽的基础均匀度。

四、设计亮点与重点

(一)根据内容选择展厅主色调,以强化展览主题

《博物馆陈列展览形式设计与施工规范》指出,“色彩设计是形成陈列展览视觉氛围的重要手段,应注重色彩的情感倾向和文化象征性”[3]。淮军公所的三个陈列根据展示内容分别设计了不同的主色调:《人间百态戏楼千秋——中国古戏楼历史文化陈列》选用历史感浓厚的古风画卷中的色彩风格,以绞衣、黄流、赤灵、蜜褐、香皮等中国式色彩为主色调,以突出古戏楼文化的厚重历史和柔美韵味;《古城戏风保定曲韵——保定戏曲文化专题陈列》,提取保定戏曲服饰及舞台布展中特殊的色彩元素,选用浓烈的橙红和明黄来表现慷慨悲歌、忠孝节义的戏曲色彩;《徽风京韵百年沧桑——淮军公所建筑艺术专题陈列》则借鉴徽派建筑独有的粉墙黛瓦,以白和青灰为主色调,搭配淮军公所的荷花塘元素提亮局部,以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

(二)设计沉浸式体验空间,以增强展览冲击力

在迎宾院正房与东厢房之间的连廊内打造了一个清代光绪年间茶园戏楼的沉浸式体验空间,通过三折屏幕的多媒体CAVE系统还原茶园戏楼全景,同时在屏幕前摆放桌椅,与沉浸影像融为一体,参观者仿若穿越时空入坐清代茶园,可一边品茗一边赏戏(图六)。

(三)特制9座古戏楼微缩模型,以丰富陈展内容

为丰富中国古戏楼历史文化陈列的展陈内容,同时作为对淮军公所博物馆缺少文物展品的补充,通过全国范围内的考察,精心挑选了9座具有代表性的戏楼,定制了微缩模型作为展品。分别为北京的故宫畅音阁戏楼和漱芳斋戏楼、颐和园的德和园大戏楼、恭王府戏楼,陕西西安都城隍庙戏楼,四川自贡西秦会馆戏楼,浙江宁海胡氏宗祠戏台,江苏扬州寄啸山庄戏亭以及本地的保定大汲店戏楼。这些严格按照现存戏台(楼)等比例缩小制作而成的微缩模型,不仅完好地展示了这些戏楼的外貌和内部结构,还可从中窥见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戏曲和建筑文化,感受到戏楼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风情。

(四)使用通透玻璃作为展板,以扩大展厅视觉空间

因部分建筑空间属于进深长、面宽窄的“胡同”式结构,故在设计时选择通透玻璃作为展板,以从视觉上扩大展示空间。如位于迎宾院正房与西厢房之间,面阔一间、进深两间的连廊,展示内容为隋唐戏楼,设计时在正面墙上绘制以敦煌壁画为依据的大型唐代歌舞图,画幅巨大,不仅能烘托气氛,给人强烈的感官体验,还可从视觉上缩短空间进深。两侧展墙则在保持原建筑墙裙的基础上,采用透明玻璃为展板,同时结合四周背景灯光进行氛围渲染,在呈现陈展内容的同时,也使观众能够真实感受原建筑墙面的肌理。

(五)增加多媒体互动体验装置,以提升展览趣味性

面对淮军公所建筑空间狭小而展览主题宏大的矛盾,在展览设计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有效扩充了陈展内容,丰富了展览形式,还可以满足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观展需求。迎宾院正房东侧尽间为面阔一间、进深三间,展示内容为明代戏楼盛况,以双屏联动的形式展现明代南、北方戏楼不同的特色——墙面大屏幕上动态展示明代戏楼图片,下方设置触摸屏详细介绍现存明代戏楼的分布、具体位置及特色。在戏楼复原陈列区域内特别设置的“百变彩衣”虚拟穿戴体验项目,从京剧、昆曲、黄梅戏、河北梆子等剧种中选取帝王、公主、孩童、将军、仙女、状元、书生等7种角色的代表人物形象,以不同人物的专属服饰为主要内容,开发了具有换脸换装功能的角色体验游戏,相信会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昭忠祠后院东厢房内南面墙的“旧貌换新颜”展项中,专门设置了整墙触摸屏,屏幕待机状态下为修缮前淮军公所不同建筑的照片,游客手动碰触屏幕后可以看到该建筑修缮后的现状,相比于静态图文展板形式的新、旧照片对比,该设置有效增强了展览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五、在古建筑内进行陈展设计需注意的细节问题

受限于文物建筑自身结构,在进行陈展设计时需要多加思考,把握好一些细节,以达到良好的展陈效果,营造适宜的观展环境,并避免对古建筑造成损害。

1.三位一体布局

充分利用古建筑梁架、墙面、地砖三个维度,形成三位一体环绕布局,来构建展示空间。通过虚实结合、高低错落、远近对比的手法将展览内容融入整體空间体系,使展陈空间呈现一步一景的展示效果,确保展示场所和展览内容相互借力、相得益彰,视觉导向生动,观众体验良好。

2.展具材质选择

在选择展具时要注意与古建筑整体环境的和谐统一。展柜以深灰色为主色调,营造出与淮军公所古建筑青瓦白墙及灰色马头墙风格一致的展览色调;根据需要单独搭建轻钢龙骨展墙,确保展墙与古建筑保持一定距离,材质上选择符合国家防火规范要求的阻燃板;照明用具选用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灯具,以减少火灾隐患。

3.室温控制

淮军公所的陈列布展空间位于东南部徽派风格的祭祀区建筑群,这些古建筑因特殊功能需要,具有高大宽敞的特点,且古建筑本身密封性差,室内冬冷夏热。从观众参观的角度出发,要保证展厅温度在人体舒适的温度,即冬季22℃、夏季25℃,在北方气候条件下需要设置空调来取暖或制冷。在文物建筑内做展览,要牢记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因此施工前应充分论证空调所用电力及线路的布置。

4.触摸屏设置

展厅中使用的触摸屏,在设计摆放位置时应充分考虑部分建筑空间狭长的特点,不能放置在进深短的一侧,以免影响观众正常参观。且触摸屏的内容制作要把握好时长,应简洁明了,以避免观众长时间在屏幕前停留,造成拥堵。

依托淮军公所古建筑群设计的《人间百态戏楼千秋——中国古戏楼历史文化陈列》《古城戏风保定曲韵——保定戏曲文化专题陈列》《徽风京韵百年沧桑——淮军公所建筑艺术专题陈列》三个展览是以淮军公所代表性建筑——戏楼为切入点,在对中国古戏楼文化、保定戏曲文化和淮军公所文物建筑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的。展览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智慧性于一体,以创造性转化建筑功能和创新性搭建展览体系为策展理念,搭建以美学为原则的空间结构,力争实现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双赢。

————————

[1]张春兰.南方古建筑内陈列展览的实践与探索:以《辛亥革命在福州》陈列展览为例[J].福建文博,2022(4):70—74.

[2]邢照华.古建筑复原陈列的内容要素组合与展线布局探析[J].东南文化,2011(1):79—8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WW/T 0089-2018):博物馆陈列展览形式设计与施工规范[S].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4.

〔责任编辑:成彩虹〕

猜你喜欢

戏楼古建筑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陕西紫阳县瓦房店北五省会馆及其戏楼考述
陕西紫阳县瓦房店北五省会馆戏楼
中国古建筑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潍县城隍庙戏楼和郑板桥的戏剧思想
介休城内五岳庙及山门戏楼考略
修武一斗水关帝庙戏楼及其碑刻考述
正在消失的古建筑
四川屏山县禹帝宫会馆戏楼及戏雕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