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王堆帛书新证

2023-07-30连劭名

文物春秋 2023年2期
关键词:思想史老子儒家

连劭名

【关键词】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战国纵横家书》;儒家;思想史

【摘要】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之四是重要的哲学文献,原文后半多残损,发表后无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文中论心性修养如何从“善”入“德”,属儒家“大学”之道。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之五,记燕王与苏秦探讨治国之道,论“自为”“自复”之术,是研究先秦思想的新资料。

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之四[1]云:

四行成,善心起;四行形,圣气作。五行形,德心起。和谓之德,其要谓之一,其爱谓之天。有之者谓之胃(君)子,五者一也。·清浊者,德之人。德者,清浊之渊。身调而神过,谓之玄同。

帛书云:“四行成,善心起;四行形,圣气作。”《大戴礼记·易本命》云:“四主时。”《释名·释天》云:“四时,四方各一时。”《礼记·丧服四制》云:“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仁义礼智,人道具矣。”《礼记·中庸》郑玄注:“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智。”东方春为木,南方夏为火,西方秋为金,北方冬为水。中央为土,不专一时。

《说文》云:“成,就也。”《广雅·释诂三》云:“形,见也。”“成”为内,“形”为外。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云:“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礼记·中庸》云:“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马王堆帛书《五行》云:“善,人道也。”《周易·说卦》云:“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义之心,即“善心”。《春秋繁露·仁义法》云:“《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释名·释言语》云:“善,演也,演尽物理也。”《周易·坤·文言》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系辞下》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荀子·劝学》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儒效》云:“故积土而成山,积水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帛书云:“五行形,德心起。”《说文》云:“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周易·泰·彖》云:“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周易·泰·象》云:“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周易·系辞上》云:“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北方冬为藏,故“五行形”,则退藏于密,好恶与民同。《庄子·逍遥游》云:“圣人无名。”郭象注:“圣人者,物得性之名耳,未足以名其所以得也。”

“德心”之德,指上德。《韩非子·解老》云:“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夫无术者,故以无为无思为虚也。夫故以无为无思为虚者,其意常不忘虚,是制于为虚也。虚者,谓其意无制也;今制于为虚,是不虚也。虚者之无为也,不以无为为有常。不以无为为有常,则虚,虚则德盛,德盛之谓上德。故曰: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也。”《礼记·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则善而固执之者也。”“德心”即虚心,《周易·咸·象》云:“君子以虚受人。”《老子》第三章云:“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河上公注:“除嗜欲,去烦乱。”又云:“怀道抱一,守五神也。”

帛书云:“和谓之德,其要谓之一,其爱谓之天。”《说文》云:“中,和也。”又云:“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中者内得于己,和者外得于人。《礼记·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發,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马王堆帛书《易传·系辞》云:“初,大要,存亡吉凶将可知也。”《说文》云:“惟初大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淮南子·原道》云:“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又云:“所谓无形者,一之谓也。”高诱注:“一者,道之本。”《说苑·建本》云:“《易》曰:‘建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故君子贵建本而重立始。”

《孟子·梁惠王上》云:“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赵岐注:“爱,啬也。”《老子》第五十九章云:“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周易·说卦》云:“坤为吝啬。”《周易·坤·象》云:“君子以厚德载物。”

帛书云:“有之者谓之胃(君)子,五者一也。”《论语·述而》云:“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马王堆帛书《五行》云:“五行皆形于厥内,时行之,谓之君子。士有志于君子道,谓之至士。”《说苑·反质》云:“传曰:鸤鸠之所以养七子者,一心也;君子之所以理万物者,一仪也。以一仪理物,天心也。五者不离,合而为一,谓之天心。在我能因,自深结其意于一。”《老子》第三十九章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河上公注:“一,无为,道之子。”

帛书云:“清浊者,德之人。德者,清浊之渊。”《淮南子·天文》云:“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清浊比喻天地,《周易·系辞上》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周礼·师氏》云:“一曰至德,以为道本。”郑玄注:“至德,中和之德,覆焘持载,含容者也。孔子曰: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周易·大有·彖》云:“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其德刚健而文明,是以元亨。”《管子·法法》云:“通德者王。”尹知章注:“德者,道有以成者也。”《老子》第四章云:“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乎,似万物之宗。”河上公注:“道渊深不可知,似为万物之宗祖。”

帛书云:“身调而神过,谓之玄同。”《庄子·知北游》云:“调而应之德也,偶而应之道也。”郭象注:“调偶,和合之谓也。”《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调于四时。”王冰注:“调,谓和适。”又,《大戴礼记·曾子天圆》云:“阳之精气曰神。”马王堆帛书《经法·名理》云:“静而不移,动而不化,故曰神。”《管子·心术上》云:“去欲则宣,宣则静矣,静则精,精则独立矣。独则明,明则神矣。”又,《庄子·渔父》云:“今者邱得过也。”《释文》云:“过,本作遇。”《论衡·逢遇》云:“不求自至,不作自成,是名为遇。”《尔雅·释诂》云:“遇,见也。”

《老子》第五十六章云:“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鹖冠子·环流》云:“空之谓一,无不备之谓道。”陆佃注:“空一作同,万物莫不无。”又云:“万物莫不有。”《老子》第一章云:“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帛书云:

圣□暗然者,夜然者,发挥而盈天下者。圣,天知也。知人道曰知,知天道曰圣。圣者声也。圣者知,圣之知知天,其事化翟。其谓之圣者,取诸声也。知天者有声。知其不化,知也。化而弗知,德矣。化而知之,叕也。

“暗”,原字从“足”从“音”。《汉书·师丹传》云:“古者谅暗不言。”颜师古《集注》云:“暗,默然也。”《国语·楚语》云:“昔殷武丁能耸其德至于神明。以入于河,自河徂亳。于是乎三年,默以思道。卿士患之,曰:王言,以出令也。若不言,是无所禀令也。武丁于是作书曰:以余正四方,余恐德之不类,兹故不言。”韦昭注:“默,谅暗也。”《说文》云:“暗,闭门也。”《国语·晋语》云:“且夫口,三五之门也。”韦昭注:“口,所以纪三辰,宣五行也,故谓之门。”《尚书·无逸》云:“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谅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论语·阳货》云:“子曰:予欲無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夜”,原字从“言”从“夜”。《管子·侈靡》云:“圣人者,省诸本而游诸乐,大昏也,博夜也。”尹知章注:“夜,谓暗昧之行。”《管子·形势解》云:“明主之使远者来而近者亲也,为之在心。所谓夜行者,心行也。能心行德,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矣。”《鹖冠子·夜行》云:“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图弗能载,名弗能举。强为之说曰:芴乎芒乎,中有象乎,芒乎芴乎,中有物乎。窅乎冥乎,中有精乎。致信究情,复反无貌。鬼见,不能为人业,故圣人贵夜行。”

“挥”,原字从“竹”从“军”。《周易·乾·文言》云:“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庄子·山木》云:“始用四达。”郭象注:“感应旁通为四达。”《周易·系辞上》云:“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周易·说卦》云:“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周易·系辞下》云:“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又云:“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帛书云:“圣,天知也。知人道曰知,知天道曰圣。圣者声也。”“天知”犹天德。《吕氏春秋·审应》云:“其在于民而君弗知。”高诱注:“知,犹得也。”郭店楚简《君子》云:“唯君子道可近求,而不可远措也。昔者君子有言,曰圣人天德何?言慎求之于己,而可以至顺天常矣。”又,《论语·颜渊》云:“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云:“所谓圣人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者也。”《白虎通·圣人》云:“圣者通也。道也,声也。”

帛书云:“圣者知,圣之知知天,其事化翟。其谓之圣者,取诸声也。”圣者之知是大知。《礼记·中庸》云:“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孟子·尽心上》云:“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庄子·养生主》云:“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翟”通“狄”,读为易。“化翟”,变化之义。《周易·系辞上》云:“通变之谓事。”“声”“圣”古通。《说苑·修文》云:“声者,乐之象也。”《尚书·舜典》云:“声依永。”孔传:“声谓五声,宫商角徵羽。”《礼记·乐记》云:“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治道备矣。”又云:“大乐与天地同和。”

帛书云:“知天者有声。知其不化,知也。化而弗知,德矣。化而知之,叕也。”《诗经·文王》云:“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郑玄笺:“文王有令闻之声者,乃述行有令闻之声之道所致也。”“不化”犹言“不易”。《易纬乾凿度上》云:“孔子曰: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管三成德,为道苞龠。”又云:“不易也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周易·系辞下》云:“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仁属人道,知人道曰知。“弗知”如言“不知”。《周易·系辞上》云:“百姓日用而不知。”《孟子·尽心下》云:“孟子曰:霸者之民,欢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又,《周易·系辞上》云:“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叕”,读为惙。《说文》云:“惙,忧也。”《周易·系辞下》云:“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云:“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

帛书云:

·道者,德者,一者,天者,君子者,其闭盈谓之德,其行谓之说,其贤几之□□□□□□□□,故曰奋然作,其几至之者也。□□是【约缺13字】圣而忘,退聪明,去知俞,已而上□□□见之,则□不用□义,修之于天下也。

帛书云:“道者,德者,一者,天者,君子者。”《礼记·中庸》云:“率性之谓道。”《论语·为政》云:“道之以德。”皇侃疏:“德者,得其性也。”《老子》第二十二章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庄子·天道》云:“先明天而道德次之。”《老子》第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帛书云:“其闭盈谓之德,其行谓之说。”《吕氏春秋·君守》云:“外欲不入谓之闭。”《老子》第四十五章云:“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河上公注:“谓道德大盈满之君。若冲者,贵不敢骄,富不敢奢也。”又云:“其用心如是,则无穷尽时也。”

《周礼·师氏》郑玄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论语·学而》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释文》云:“自内曰悦。”《周易·兑·彖》云:“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孔子家语·入官》云:“说以感动为先。”《周易·咸·彖》云:“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地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帛书云:“故曰奋然作,其几至之者也。”马王堆帛书《经法·名理》云:“唯公无私,见知不惑,乃知奋起。”《墨子·经上》云:“力,刑之所以奋也。”《诗经·烝民》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云:“为政事庸力行务。”杜预注:“治功曰力。”又,《周易·系辞下》云:“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于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马王堆帛书《易传·缪和》云:“子曰:涣者,散也。贲阶,几也,时也。古之君子,时福至则进取,时亡则以让。夫福至而能既焉,贲走其时,唯恐失之,故当其时而弗能用也,至于其失之也,虽欲为人用,岂可得也哉?将何无悔之有?”

帛书云:“圣而忘,退聪明,去知俞。”《说文》云:“忘,不识也。”《诗经·皇矣》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郑玄笺:“天之言云:我归人君,有光明之德,而不虚广言语,以外作容貌,不长诸夏以变更王法者,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此言天之道,尚诚实,贵性自然。”

《庄子·徐无鬼》:“君将黜嗜欲。”《释文》云:“黜,退也。”“俞”读为谕,《广雅·释言》云:“谕,晓也。”《广雅·释诂三》云:“晓,智也。”《庄子·大宗师》云:“颜回曰:隳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帛书云:“修之于天下也。”《老子》第五十四章云:“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河上公注:“人主修道于天下,不言而化,不教而治,下之应上,信如影响。其德如是,乃为普博。”《周易·乾》九二云:“見龙在田,利见大人。”《象》云:“见龙在田,德施普也。”《文言》云:“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帛书云:

恒□经经者,至率至青,何以能为□□□执□谓□□□所□□□□其□□□□□自为者□聪明焉。不可见者以为□手足不治【约缺13字】主人□度为者□□□则□□□度为者【约缺18字】好者谓所受□□有厚泊,其之善同后为之,后之已高,所登愈高□□□□□其所受,受其有也,□□有之,不可以求得也。

帛书云:“恒□经经者,至率至青。”《周易·恒·彖》云:“恒,久也。”又云:“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象》云:“君子以立不易方。”“经经”读为挺挺,《左传·襄公五年》云:“《诗》曰:周道挺挺,我心扃扃。”杜预注:“逸诗也。挺挺,正直也。”《尚书·洪范》云:“无反无侧,王道正直。”《周易·坤》六二云:“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象》云:“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又,《文选·非有先生论》云:“今先王率然高举。”李善注:“率然,轻举之貌。”“青”读为清,《释名·释言语》云:“清,青也。去浊远秽,色如青也。”《淮南子·原道》云:“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高诱注:“清,远秽也。”

帛书云:“自为者。”清华大学藏楚简《治政之道》云:“不唯君有方臣,臣亦有方君乎?比正□□,量德之贤,是以自为。”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第五《苏秦谓燕王章》云:“人无信则不彻,国无义则不王。仁义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庄子·大宗师》云:“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郭象注:“天者,自然之谓也。夫为为者不能为,而为自为耳。为知者不能知,而知自知耳。自知耳,不知也;不知也,则知出于不知矣。自为耳,不为也;不为也,则为出于不为矣。为出于不为,故以不为为主;知出于不知,故以不知为宗。是故真人遗知而知,不为而为,自然而生,坐忘而得,故知称绝而为名去也。”

帛书云:“好者谓所受□□有厚泊。”“谓所受”,似指所受于天者。《左传·成公十三年》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厚泊”读为厚薄,《文子·道德》云:“老子曰: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各自生活,然活有厚薄,天下时有亡国破家,无道德之故也。”

帛书云:“其之善同后为之。”《国语·晋语》云:“善,德之建也。”《礼记·乐记》云:“乐者为同。”郑玄注:“同谓协好恶。”《庄子·庚桑楚》云:“性之动,谓之为。”“为”指仁义。《老子》第三十八章云:“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帛书云:“后之已高。”《礼记·哀公问》云:“昔之用民者由前,今之用民者由后。”郑玄注:“由后,用下所言。”《汉书·邹阳传》颜师古《集注》云:“后,犹下也。”《老子》第三十九章云:“故贵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河上公注:“言必欲尊贵,当以下为本基。犹筑墙造功,因卑成高,下不坚固,后必倾危。”《老子》第六十八章云:“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第七章云:“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河上公注:“人以为私者,欲以厚己也。圣人无私而己自厚,故能成其私也。”《老子》第六十六章云:“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河上公注:“先人而后己也。”

《说文》云:“高,崇也。”《周易·系辞上》云:“崇高莫大乎富贵。”《老子》第八十一章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河上公注:“既以财贿布施与人,而财益多,如日月之光,无有尽时。”

帛书云:“受其有也。”《列子·说符》云:“羡施氏之有。”张湛注:“有,犹,富也。”《庄子·天地》云:“有万不同之谓富。”《说文》云:“富,备也。”《孟子·尽心上》云:“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帛书云:“□□有之,不可以求得也。”《孟子·尽心上》云:“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第五《苏秦谓燕王章》[2]云:

·谓燕王曰:今日愿籍于王前。假臣孝如曾参,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即有恶臣者,可毋渐乎?王曰:可矣。臣有三资者以事王,足乎?王曰:足矣。王足之,臣不事王矣。孝如曾参,乃不离亲,不足以益国。信如尾生,乃不诞,不足以益国。廉如伯夷,乃不窃,不足以益国。臣以信不与仁俱彻,义不与王偕立。

帛书云:“可毋渐乎?”“渐”,原字从“扌”“斩”声,整理者读为惭,不确。《汉书·董仲舒传》云:“渐民以仁。”颜师古《集注》云:“渐,谓浸润之也。”《论语·颜渊》云:“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朱熹《集注》云:“浸润,如水浸灌滋润,渐渍而不骤也。谮,毁人之行也。肤受,谓肌肤所受,利害切身。如《易》所谓剥床以肤,切近灾者也。诉,诉己之冤也。毁人者渐渍而不骤,则听者不觉其入,而信之深矣。诉冤者急迫而切身,则听者不及致详,而发之暴矣。二者难察而能察之,则可见其心之明,而不蔽于近矣。”

帛书云:“孝如曾参,乃不离亲,不足以益国。”《礼记·中庸》云:“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说文》云:“孝,善事父母者。”《论语·学而》云:“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帛书云:“信如尾生,乃不诞,不足以益国。”《墨子·经上》云:“信,言合于意也。”《释名·释言语》云:“信,申也。言以相申束,使不相违也。”《释名·释天》云:“申,身也,物皆成,其身体各申束之,使备成也。”《孟子·尽心下》云:“有诸己之谓信。”《白虎通义·情性》云:“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周易·乾·文言》云:“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帛书云:“廉如伯夷,乃不窃,不足以益国。”《孟子·万章下》云:“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近,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朱熹《集注》云:“廉者,有分辨。”《韩非子·解老》云:“所谓廉者,必死生之命也,轻恬资财也。”《释名·释言语》云:“廉,敛也,自检敛也。”定州汉简《文子》云:“卑退敛损,所以法天也。”《孟子·万章下》又云:“伯夷,圣之清者也。”《广雅·释诂一》云:“廉,清也。”《新书·道术》云:“行善决衷谓之清。”

以上三者,孝、信、廉,皆属修身之道。《吕氏春秋·执一》云:“楚王问为国于詹子。詹子对曰:‘何闻为身,不闻为国。詹子岂以国可无为哉?以为为国之本在于为身,身为而家为,家为而国为,国为而天下为。故曰:以身为家,以家为国,以国为天下。此四者,异位同本。故圣人之事,广之则极宇宙,穷日月,约之则无出乎身者也。”《礼记·大学》云:“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之道可致天下太平,然不可开疆拓土,故曰“不足以益国”。

《苏秦谓燕王章》又云:

王曰:然则仁义不可为与?对曰:胡为不可?人无信则不彻,国无义则不王。仁义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自复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三王代立,五伯蛇政,皆以不复其常。若以复其常为可王,治官之主。自复之术也,非进取之路也。臣进取之臣也,不事无为之主。臣愿辞而之周,负笼操臿,毋辱大王之廷。

帛书云:“王曰:然则仁义不可为与?”整理者注释:“仁义疑当作信义。前面说,‘信不与仁俱彻,义不与王皆立,后面又说,‘人无信则不彻,国无义则不王,都讲信义可证。”不确。今按:“信”“诚”同义,《说文》云:“信,诚也。”诚则包括仁与义,《荀子·不苟》云:“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老子》第三十八章云:“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帛书云:“仁义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春秋繁露·仁义法》云:“是故《春秋》为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义,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又云:“仁谓往,义谓来;仁大远,义大近。爱在人,谓之仁,义在我,谓之义。仁主人,义主我也。故曰仁者人也,义者我也,此之谓也。君子求仁义之别,以纪人我之间,然后辨乎内外之分,而著于顺逆之处也。是故内治反理以正身,据礼以劝福。外治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

“自为”即修身。《战国策·燕策一》作:“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尹文子下》云:“田子曰:人皆自为,而不能为人。”《荀子·君道》云:“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则景正。君者盘也,民者水也,盘圆则水圆。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君射则臣决。楚庄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故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郭店楚简《君子》云:“闻之曰:古之用民者,求之于己为恒。行不信则命不从,信不著则言不乐。民不从上之命,不信其言,而能念德者,未之有也。故君子之莅民也,身服善以先之,敬慎以守之,其所在者入矣。”《礼记·大学》云:“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战国策·燕策一》又云:“仁义者,自完之道也,非进取之术也。”《说文》云:“完,全也。”《吕氏春秋·适音》云:“乐之务在于和心,和心在于行适。夫乐有适,心亦有适。人之情:欲寿而恶夭,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欲逸而恶劳,四欲得,四恶除,则心适矣。四欲之得也,在于胜理。胜理以治身,则生全以,生全则寿长矣。”《吕氏春秋·离谓》云:“理也者,是非之宗也。”有是非故有仁义,《鹖冠子·学问》云:“所谓仁者,同好者也;所谓义者,同恶者也。”

帛书云:“自复之术也,非进取之道也。”“复”“反”义通。《孟子·公孙丑上》云:“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孟子·离娄上》云:“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淮南子·诠言训》云:“原天命,治心术,理好憎,适情性,则治道通矣。原天命,则不惑祸福;治心术,则不妄喜怒;理好憎,则不贪无用;适情性,则欲不过节。不惑祸福,则动静循理;不妄喜怒,则赏罚不阿;不贪无用,则不以欲害性;欲不过节,则养性知足。凡此四者,弗求于外,弗假于人,反己而得矣。”《老子》第四十章云:“反者道之动。”河上公注云:“反本也。本者道所以动,动生万物,背之则亡。”

帛书云:“三王代立,五伯蛇政,皆以不复其常。”《淮南子·氾论训》云:“先王之制,不宜则废之。末世之事,善则著之。是故礼乐未始有常也。故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夫夏、商之衰也,不变法而亡;三代之起也,不相袭而王。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

帛书云:“若以复其常为可王,治官之主。自复之术也,非进取之路也。”《文选·东京赋》云:“布教颁常。”薛注:“常,旧典也。”《诗经·假乐》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郑玄笺:“成王行显显之令德,不过误,不遗失,循用旧典之文章,谓周公之礼法。”《诗经·烝民》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郑玄笺:“故训,先王之遗典也。”

“自复之术”是仁义之道。《论语·学而》云:“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国语·晋语》云:“制义庶孚,信也。”《周易·复·彖》云:“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春秋繁露·俞序》云:“霸王之道,皆本于仁。仁,天心。”

帛书云:“臣进取之臣也,不事无为之主。”《老子》第二章云:“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河上公注:“以身帅导之。”“自复”是为了达于无为。《老子》第四十八章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

《苏秦谓燕王章》云:

王曰:自复不足乎?对曰:自复而足,楚将不出睢章,秦将不出商阉,齐将不出吕隧,燕将不出屋注,晋将不逾泰行,此皆以不复其常为进者。

帛书云:“王曰:自复不足乎?”《战国策·燕策一》作:“王曰:自忧不足乎?”《尔雅·释诂》云:“忧,思也。”《论语·季氏》云:“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礼记·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马王堆帛书《五行》云:“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知,无中心之知则无中心之说,无中心之说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圣,无中心之圣则无中心之说,无中心之说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

帛书云:“秦将不出商阉。”整理者注释:“商阉,当即商於,在今陕西省商县东”,不确。商阉即商奄。《左传·定公四年》云:“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杜预注:“商奄,古国名。与四国流言,或迸散在鲁,皆令属鲁怀柔之。”《战国策·燕策一》作:“则秦不出殽塞”,当为后人所改。

————————

[1]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0:69.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战国纵横家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16.

〔责任编辑:陈宁〕

猜你喜欢

思想史老子儒家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智者老子
为什么弱者难以接近正义——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
费孝通学术思想史识认
《军事哲学思想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