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路径探赜

2023-07-29高子涵

成才之路 2023年20期
关键词:培养机制人文素养课程思政

高子涵

摘要: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并以更为科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应借助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东风,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探索更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文章首先论述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然后分析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课程思政视域下培养高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人文素养;培养机制;校园文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0-000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策略”(课题编号:GH-220106)的研究成果

人文素养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个人修养和品质,也被称为人文素质。从其内涵上来看,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等。具体来讲,人文知识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美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人文精神主要涉及人的思想价值观念、道德品质、行为修养、思维方式,以及人的情感、品格等,而与人交往的能力则主要是人和人相处过程中的语言表达、情感表达及处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高职院校必须摆脱传统的重知识教学、轻素质培养的思想,打造可持续的人才培养体系,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使其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对自身的未来进行合理规划,使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统一起来,而这对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尚显不足。随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应借助课程思政改革的东风,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探索更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1],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一、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1.有利于唤醒学生的自觉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文素养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大学生产生理性认知。尤其是在大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提升其人文素养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个人魅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各种创新项目在应用中逐渐改变着社会环境、提高着社会生产力,但众多创新项目和技术的先进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及应用者的人文素养。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开拓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大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社会,进而逐渐唤醒大学生的自觉意识,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自身及社会的发展提供助力。

2.有利于指引大学生正确的前进方向

新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环境日益复杂,一些不良思潮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逐渐渗入校园,可能会对部分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造成影响,导致其出现茫然无措、精神困惑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在大学生内心迷茫时树立起一座灯塔,指引其前进的方向[2]。人文素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构建稳定平和的内心世界,使其空虚的内心逐渐充盈起来,进而能够自觉抵制不良思潮,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为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3.是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基石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为自身发展进行职业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单纯依靠知识和技能来发展自己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具备较高水平的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这样学生在未来就业中才能获得更大的主动权,更好地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基石。

4.是提升学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在当下的教育改革进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职业道德及人文素养都非常重要,且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作为重要的教育策略。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素养的重要摇篮,在课程思政理念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既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又注重人文素养提升,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让学生在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两方面都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3]。

二、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

1.缺乏正确的认知

在日常教学中,部分高职院校所应用的教学设备、实施的教学办法、使用的各项评价机制,基本上都是针对提升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部分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及人文素养培养的完美契合点,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求学,都侧重职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人文素养的形成。这主要是因为学校、教师及学生都不重视人文素养培养,对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知。

2.培养机制不完善

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开展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工作,但培养机制并不完善。比如,学校在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缺乏完善的培养制度、标准及评价机制等,也无法进行量化考核。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容易在教学中走形式、走过场,也无法激发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兴趣。长此以往,就会使人文素养培养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实效性。此外,高职院校中的一些教师往往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職业技能水平上,对人文素养培养缺乏主动性,再加上学校缺乏相应的人文素质培养机制及相关的教师培训制度,因此很难将人文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3.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主要是开设一些人文素质类的课程,如大学语文、国学经典、中华传统文化等,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仍然是老师一个PPT、一张嘴,两个点(思想意义、艺术特点),四条腿(题解、字词、结构、语言),学生听得“发腻”,教师讲得“发干”,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性,提不起学生对人文素养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缺乏实际的感官感受和体会,达不到审美的领悟、智慧的启迪和情操的浸润。

4.社会上部分企业忽视对人文素养的考查

高职院校虽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但始终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在确定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时候,往往以社会为依托。当今社会,仍存在重视专业技能水平、以技能為先的现象,缺乏对人文素养的应有重视[4]。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一些企业招聘员工时只注重职业技能的高低,而忽视对人文素养的考查。这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及模式会产生较大影响,使高职院校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5.部分学生行为习惯欠佳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能够反映其人文素养的高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行为习惯往往包括个人卫生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学习习惯和劳动习惯等。学生的行为习惯很能反映出其精神面貌和道德修养。然而在高职院校中,有一些学生的行为习惯不佳,教师在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遇到了较大阻力。比如,部分学生文明意识薄弱,缺乏基本的礼仪礼貌,在校园内穿奇装异服,存在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还有个别学生缺乏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极其自私任性,甚至一言不合便与别人打架。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存在,给学校的人文素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文明礼仪行为的教育及人文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1.打造立体化的人文素养培养机制

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背景下,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机制,与其他育人机制一样,都需要进行动态性调节,逐渐形成立体化的结构。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结合课程实际情况,确定针对性的人文素养培养机制。同时,还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及学校实际情况,通过教学管理方面的多种手段和途径打造立体化的人才素养培养机制。比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实践管理等,都是基于学生身心发展及就业需求所设定的人文素养培养内容,都能全面、立体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打造具有针对性的育人机制。

面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走向,每个高职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目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学生今后发展的走向来培育学生,而这是打造立体化的人文素养培养机制的具体表现。因此,高职院校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人文素养教育。设置人文素养相关课程时,学校可以先统计学生对职业发展的不同需求,并结合学生的需求开设专门的课程。在课程思政和人文素养培养理念下,学校要进一步挖掘和整合人文素养课程,对相关课程纵向、立体地进行打造,以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对自身有用的知识。比如,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音乐鉴赏课程、礼仪课程、口才与演讲课程等,这些课程都能立体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科学化教学[5]。

2.打造多学科协同发展模式

在课程思政育人背景下,要想实现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多种学科的共同支撑。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抓住各学科的特点,将课程思政融入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还要通过课程思政相关内容找到各学科之间的联结点,确保能够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在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中,每门课程是孤岛般的存在,课程与课程之间缺少有机联系和结合。在课程思政与人文素养培养理念下,这些学科孤岛会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协作,确保学生能够在更加系统的教学体系下接受思政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更系统、有序地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高职院校要不断挖掘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结合课程思政将这些学科联系起来,对学生展开人文素养教育,科学地培养人才。

3.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校园环境对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要积极地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养。校园人文环境包含很多内容,在不同的视角下折射出的内容也是不同的。首先,学校需要认识到校园人文环境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情况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营造良好校园人文环境的过程中,学校需要注重多范围、多角度打造,在更多的层面上给学生呈现出良好的、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6]。校园人文环境关乎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因此在营造良好校园人文环境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通过统筹规划的方式进行综合打造。比如,学校可以从日常生活环境、艺术环境、实践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打造。特别是艺术环境的营造,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开展校园艺术节活动、艺术社团活动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不断提升人文素养。

4.以文化视角打造人文素养培养的新媒体平台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传统方法是课堂授课法,而且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讲授,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课。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由于学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学生的人文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另外,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未能结合学生人文素养发展需求合理地开展人文素养培育活动[7]。在当前学生喜欢利用新媒体平台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接受人文素养教育,这对于提高人文素养培养的效率有重要作用。学校抓住新媒体的优势,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引导下,从文化视角入手,打造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新媒体平台,对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对新媒体的利用可以实现对人文素养培养方式的创新,也能提高人文素养培养的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QQ及校园网论坛等平台实时了解学生人文素养发展动态,掌握学生日常所关注的热点及焦点问题,根据学生所发表的动态及对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的看法,来分析学生的人文素养情况,掌握学生的优势及不足,进而通过新媒体平台针对性地推送人文素养教育资源,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实时的线上沟通,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解决学生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激发学生对所推送教育资源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教育资源的点击率,教师要讲究一些技巧,如可以将学生比较关注的一些关键词放在标题中,还可以应用案例法,将学生比较关注的事件作为案例进行解析,启发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深入思考,逐渐接受其所蕴含的思想的教育引导。其次,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特色化线上品牌活动,如“行知讲堂”品牌活动,让学生在品牌活动的推动下进行深入思考、共同探讨,逐渐提升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5.幫助学生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学习思路和行为习惯是逐渐养成的,想要改变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职院校需要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摒弃传统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及其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在具体实施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真实案例,加强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文素养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对于未来有充分帮助的个人发展观。比如:一要积极学习专业技能,培养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二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拓展人文视野;三要对未来发展有信心,对自己的未来有担当精神;四要具备大局观念,具有对未来的科学探索精神;五要拥有批判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创新意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有利于唤醒学生的自觉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指引学生正确的前进方向,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竞争力。高职院校只有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全面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着力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开展人文素养培养:打造立体化的人文素养培养机制,打造多学科协同发展模式,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以文化视角打造人文素养培养的新媒体平台,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吴霆斐.“课程思政”助推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5(01):4-6.

[2]于雪玲,文江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策略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0):14-18.

[3]程娟,谢斐.教育教学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学浅议[J].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2):10-15.

[4]蒋祎,李井林,李友节.塑造工匠精神:高职课程思政的重要实践目标维度[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1):80-85.

[5]杜利,宋其湖,鄂宁.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路径初探———以鄂州职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鄂州大学学报,2021,28(05):61-63.

[6]王伦刚.现代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8(15):71-73.

[7]孙杰,张兵,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机制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34(05):58-62.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of Cultivating Humanistic Literacy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ao Zihan

(Taiyuan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 Shanxi Province, Taiyuan 030401, China)

Abstract: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humanistic literac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correct "three outlooks" an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in a more scientific way, promoting thei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the tre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curriculum,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humanistic literacy, explore more scientific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talents for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The article first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cultivating humanistic literac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en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cultivating humanistic literac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finally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humanistic literacy amo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umanistic literacy; training mechanism;campusculturalenvironment

猜你喜欢

培养机制人文素养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研究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