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的有效性探研

2023-07-29喻玉兰

成才之路 2023年20期
关键词:心理育人衔接三全育人

喻玉兰

摘要: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学生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为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的有效性,文章以经验总结和文献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在阐述“三全育人”、心理育人、有效性三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上,简述“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的特点,并提出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加强心理育人队伍建设、各项心理育人工作有效衔接、多方面心理育人工作联动的方式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提升心理育人工作的有效性,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教育;心理育人;教师队伍;衔接;工作联动;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444;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0-0005-04

高职院校有效开展心理育人工作,不仅可以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个人修养、道德品质、专业发展意识等的培养均有积极影响。因此,笔者在实践过程中,认真探索提升高职院校心理育人质量的方法,并得出结论:将心理育人工作与“三全育人”理念有效结合,借助多方力量,在从学生入学之初到离开学校的这段时间全面地对学生展开心理层面的指导工作,可以大大提升心理育人工作的有效性。

一、核心概念界定

1.“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简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此后,“三全育人”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很多教育者都在探索“三全育人”的价值,并积极将其与教学实践进行结合,检验“三全育人”理念的科学性,并通过实践证明“三全育人”有助于提升育人质量,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1]。

2.心理育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心理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心理育人是指通过心理教育的方式达成育人目标。具体来说,心理育人是指教育者结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实际情况,尊重人的心理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进行心理引导,开发其心理潜能。心理育人对智育、德育、美育等均有促进作用。

3.有效性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有效性”已然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2]。所谓有效性,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多元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教育工作的效率与效果。从效率角度来说,教师要使学生迅速领悟学习主题;从效果角度来说,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树立自我发展的信心,探索出符合自我发展需求的学习方法,克服自我发展期间遇到的困难。

二、“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的特点

1.心理育人队伍结构更完善

心理育人虽然于2017年才被《纲要》纳入“十大”育人体系,但相关工作一直都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3]。然而,传统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通常由校心理教师、辅导员负责,且学校很少调动学生、家长、社会等多方力量参与,及时解决学生心理困惑的意识,难以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而“三全育人”强调全员育人,高职院校心理育人队伍结构能够更加完善,同学、教职工、家长甚至社会人员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层面的观察和引导,进而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被快速发现并解决,获得来自多方的激励。

2.心理育人工作过程更完整

在传统心理育人工作中,心理教师或辅导员多在学生提出心理困惑时或定期结合特定主题开展心理育人工作,这使得心理育人工作开展平台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三全育人”理念强调全过程育人,可以使学生在课堂内外、校园内外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潜能就能得到有效、充分的挖掘,心理育人工作质量就能得到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能逐步提升。

3.心理育人工作體系更系统

过去,心理育人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困惑和问题,避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负面情绪。而“三全育人”强调全方位育人,教育者需要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渗透积极心理学理念,在保持对学生心理困惑和问题关注度的同时,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其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强大的心理免疫系统,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解决生活中的各类问题。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心理育人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1.坚持全员育人,加强心理育人队伍建设

全员育人是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保障[4]。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要坚持全员育人,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心理育人队伍建设,让更多教育者参与到心理育人工作中。为此,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开展全员育人,加强心理育人队伍建设。

(1)进一步完善心理育人专业队伍结构。心理育人专业队伍是指由学校心理教师、辅导员构成的心理育人队伍,该队伍是全员育人的中坚力量。为达成进一步完善心理育人专业队伍结构的目标,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校际交流活动、学校与校外心理咨询室之间的交流活动等。这不仅可以使本校的心理育人专业教师有效提升综合素养,还可以使其在更多案例分析、拓展训练的过程中,与其他机构的专业团体形成密切的交往,定期邀请对方来校开展主题讲座、经典案例研讨等工作,扩大心理育人专业队伍的规模。

(2)夯实非心理专业教师队伍心理育人基础。非心理专业教师主要包括各专业课教师、后勤管理教师等缺乏直接开展心理育人工作平台的教师。在全员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也要对这部分教师加强培训,强化其心理育人工作意识,使其能够在完成基础教育管理任务的同时,对学生积极展开心理教育。为提升这部分教师的心理育人能力,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交流会,让他们分享心理育人相关知识。同时,学校还可以制定心理育人考核评价方案,确保思政教育、专业教学和心理育人等各项工作同步开展。

(3)建立朋辈心理辅导机制。全员育人强调学校和教师挖掘学生力量,形成朋辈之间的积极影响。不可否认,一些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而更乐于接受朋友、同学的建议,因此出现心理困惑时会主动向亲近的朋友和同学寻求帮助。为此,学校可以建立朋辈心理辅导机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积极引导。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定期对团学联成员、班长、班级心理委员、寝室长等人进行培训,使其认识到朋辈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并勇于承担辅助教师开展心理育人工作的责任。另外,辅导员可以定期召开班会或年级大会,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4)提升家长心理育人能力。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家长缺乏心理育人的意识和能力,错误地认为自己不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一切教育都交给学校就可以了。其实,高职学生虽然不像高中学习时那样紧张,但专业知识学习、对未来的规划等都会成为部分学生的压力来源,家长若不能进行恰当的心理引导,则可能与孩子产生隔膜,对其心理健康发展不利。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微视频的方式,介绍不同专业学生在各阶段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并与家长分享缓解学生压力、激发学生前进动力的心理育人方法,从而提升家长的心理育人能力。

2.坚持全过程育人,心理育人工作有效衔接

为实现全过程育人目标,学校要组织开展多项心理育人工作,并保障各项心理育人工作有效衔接,具体方法如下。

(1)分阶段制定心理育人方案。高职院校不同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都有所差异,学校要鼓励心理专业教师分析学生身心实际情况,分阶段制定科学系统的心理育人方案。首先,教师要针对全体学生设计基础方案,如新生心理筛查、适应讲座、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等。其次,各学院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学期特点制定宏观方案。比如,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心理教师和辅导员可以与专业课教师、就业中心教师、各年级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特征。通常,一年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同时容易存在不会制订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随着所学知识难度提升而产生倦怠情绪等问题。二年级学生容易出現“分流”情况,即部分学生能够紧跟教师节奏,学好专业知识,另一部分学生则专业课成绩不理想,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三年级学生往往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有些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会遇到所学专业知识难以适应企业实际需求的情况,导致信心受挫,甚至个别学生会逐渐消磨自身在专业领域发展的意志。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宏观方案。针对一年级学生,在学生入学之初便开设“学科概述”课程,让学生了解需要学习的专业课内容及目标,并使学生意识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主动探究课外知识,形成终身学习能力,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针对二年级学生,教师要加强与学生沟通,鼓励其结合一年来的学习经历,分析是否需要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并通过巧妙的心理教育强化学生的积极心理,使其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针对即将离开学校的学生,教师要重视挫折教育,使其意识到生活并非一帆风顺,要找到自主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形成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的心理。最后,心理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日常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心理育人方案的细节,从而保证将心理育人渗透于高职教育全过程,让学生从入学之初便能接受有助于其适应高职生活的心理教育,在校内外生活期间得到有针对性的帮助,在离开校园之前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从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项挑战。

(2)适时开展心理普查和建档工作。在全过程育人背景下,教师既要保证心理育人工作的系统性,又要保证心理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因此,教师要适时开展心理普查和建档工作。首先,学生入学之初,辅导员便可以通过16PF、SCL-90等测量量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台账,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设计心理育人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定期组织心理育人活动,对存在过重负面情绪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此外,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辅导员可以与心理健康教师进行沟通,结合贴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心理测量量表定期开展心理普查工作并完成建档,及时发现问题,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辅导员要定期回顾学生心理档案,从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和问题,结合档案分析优化心理育人方案。

(3)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心理危机发展包括潜伏期、爆发期、恢复重建期三个阶段。教师要建立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体系,争取在潜伏期便能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危机是一种心理失衡的状态,并帮助学生探索出摆脱心理失衡状态的方法,提升自我调节能力。若发现个别学生处于心理爆发期,教师要积极与社会、学校和学生家长进行互动,使用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减小危害。另外,全体教师、学生都要使用恰当的方式关爱处于恢复期的学生,既要帮助其重建人生观,顺利融入校园生活,又要避免过度的关爱使其产生负面情绪或新的心理问题。

3.坚持全方位育人,多方面心理育人工作联动

全方位育人要求学校在团结各方力量的基础上,将心理育人工作渗透在高职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多方面心理育人工作的联动,进一步保障全过程育人工作的效果,落实全员全过程育人的目标。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多方面心理育人联动工作。

(1)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育人系统。学校要积极与家庭、社会展开联系。对于学生家庭,辅导员可以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信息,并让家长适当分享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点等,以辅助学校制订更加科学的心理干预计划[5]。家长要积极与教师交流学生的假期表现情况,分析学生是否具备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的心理,辅助教师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育人工作。对于社会,学校要与合作企业积极沟通,分享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请企业人员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配合学校开展心理育人工作。对于处于心理危机爆发期或恢复重建期的学生,学校可以在征求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同意的前提下,向权威心理干预机构求助,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2)丰富心理育人载体。为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心理育人的载体选择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在保留原有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心理育人载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会宣传平台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比如,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抖音账号等分享一些幼儿教育活动,使学生正确看待学前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踊跃留言,并认真回复学生留言,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解答其职业生涯规划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社会层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幼儿园进行参观和学习,让学生与幼儿园教师展开对话、与幼儿实际接触,进而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幼儿教育工作,保持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美好憧憬。

(3)加強校园文化建设。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可以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可以在参与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学校要鼓励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心理剧大赛活动,结合高职学生的现实生活确定心理剧的主题,如“如何给单亲家庭的同学送去关怀和温暖”“如何为不适应新环境的同学提供帮助”“如何让新同学保持学习动机”等。在活动后,除给予学生常规奖励和加分外,学校还可以将优秀的心理剧作品上传至校园网络平台,让更多的学生观看,培育其健康的心理。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组织与专业相关的心理育人活动。比如,纺织服装类专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纺织品设计”“针织服装设计”“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等活动,鼓励学生将积极的价值理念融入自己的作品设计中,使学生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逐渐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价值理念。再次,学校可以请心理教师定期设计心理育人宣传语,并公布在校园公告板上,以勉励学生,使学生在漫步校园的过程中能够汲取心灵成长的养分。最后,辅导员可以鼓励学生记录下自己在校园中遇到的趣事,并将其写成微故事,分享到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平台上,帮助学生养成捕捉生活乐趣、记录生活美好的意识和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任重道远,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团结各方力量,合理制订心理育人工作计划,保障各项心理育人工作有效衔接,多方面心理育人工作有效联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育人格局,将心理育人融入教学、管理、娱乐、社会交往、家庭沟通等方方面面,确保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的过程中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石英超.“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1,7(24):58-60.

[2]刘忠岳,郭琪.高职院校“一心六化”全域式心理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就业与保障,2021(21): 170-172.

[3]覃晓静.新时代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的挑战与对策[J].大学,2021(46):128-130.

[4]杨晓哲.新时代高职高专院校心理育人工作质量提升路径[J].北京教育,2021(11):75-79.

[5]王嘉嘉.“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职能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1,23(09):84-87.

Explor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Yu Yulan

(Jiangxi Technical College of Manufacturing, Nanchang 3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stat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work in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s", the article uses experience summary and literature analysis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elaborating on the three core concepts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the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work in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and proposes that various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teams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various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work and the linkage of multipl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work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work in the context of the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s", and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Key words: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taff; connection; work linkage;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猜你喜欢

心理育人衔接三全育人
新时代背景下心理育人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探究
新时代人本理念下的朋辈心理育人工作模式的探究
天生积极难自弃,你若盛开清风来
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教育方法研究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