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和声调共时差异研究

2023-07-28杜尚华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广州话粤方言老派

杜尚华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 湛江 524088)

一、引言

湛江市区位于东经110°10′~110°39′,北纬20°51′~21°12′。东濒南海,西南连雷州,西邻遂溪,西北和东北与廉江和吴川接壤。面积1 460 平方公里,由赤坎、霞山、坡头、郊区(今麻章区)4 个区组成。

早在秦汉时期,现在的湛江原本被古越族人所占据;在发展到汉魏时期后,不断形成了多个民族,包括苗族、瑶族、壮族以及黎族等。就不同民族的语言进行分析,苗族和瑶族应用的语言是汉藏语系的苗瑶语族,而壮族和侗族所应用的语言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之后进入到春秋战国时期后,楚人、吴越进入到广东地区,该地区依然传播着汉语;很多中原汉人在秦汉时期占据了岭南地区,很多汉人还在雷州半岛生活下来,究其原因主要是留戍落籍、百姓避乱。该时期,大量秦军官兵在岭南地区戍守,也有很多汉人南迁至此,人数达到五十万人。在战乱的影响之下,南宋末年元兵南进,雷州半岛中的闽南人明显增加。赤坎是湛江的老市区,在秦汉时期发展为小商埠,发展到现代依然可以发现福建人南迁的踪迹,还保留着百姓村、福建村以及福建街。闽南人在南迁之后,在雷州半岛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土著民本为原住居民,但是在这一时期也有很多人向外地迁徙,一些人融入到应用粤方言、闽语的群体中;发展到明代时,现在的湛江境内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就是粤方言、闽语;广东嘉应州、福建汀州府的客家人在明清时期向廉江不断迁移,将客家方言带入到廉江。所以发展到现在,湛江拥有客家方言、粤方言以及闽方言这三类方言。

现代湛江市属四区五县,尤其是霞山区的贸易交往非常密切,商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势头,拥有来源非常复杂的居民,很多居民同时应用雷州话、粤方言,能够结合不同的场景、沟通对象,选择性的对方言进行应用。遂溪县古港埠是赤坎区的发展原型,在宋朝时期正式形成,发展到清道光年间就成为了商埠,经济非常发达。进入到抗日战争时期之后,赤坎区是国内西南进出口的商业发展重心。直至抗日胜利后新中国的成立,才正式更名为湛江市城区。湛江市城区的地形特点为从西南到东北倾斜,拥有砖红壤,土壤裸露面是赤色粘土,所以被称作赤坎。①赤坎地区居民多数也能够灵活运用两种不同的方言,大多数使用的是雷州话。赤坎区的九二一路、中山路以及民主路等地区的居民多为原住居民,这部分居民可以用雷州话、粤方言进行沟通。湛江城区的典型方言就是这些居民应用的粤方言。本文所研究的即为湛江城区的代表性方言—粤方言。本研究运用实地调研法,从老、中、青三派角度入手,探究了湛江城区粤方言的韵、调系统演化过程,结合对比研究结果,深入分析了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和声调共时差异,从而归纳和总结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湛江城区粤方言韵、调发展趋势和走向。本文参考由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制定的《方言调查字表》,将老城区赤坎作原住居民(仅掌握粤方言)作为研究对象,将这部分居民划分为老、中和青三派,年龄划分依据为:>65岁为老派、35 岁左右为中派、20 岁左右为青派。在实地调研过程中,还走访了三位湛江粤方言发音合作人,其中郑志杰(66 岁男性)为老派代表,麦坤华(30 岁女性)为中派代表,陈晓宇(19 岁女性)为青派代表,邀请发音人到中大,并由庄初升教授进行听辨音,对粤方言这三派的韵母和声调特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在开展湛江地区粤方言韵母和声调共时差异研究时,除了要对粤方言本体进行调查,发现共性,同时还要总结老、中、青三派的韵母和声调差异,以此来探寻粤方言的演变过程,发现粤方言的发展走向,并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对出现这一现象的缘由进行探析。经过实地调研、归纳和对照研究,能够看出湛江城区粤方言在进行改革开放后,韵、调系统出现了明显的改变。下面先参看三派的语音系统。

二、老、中、青韵调系统

(一)老派的韵母系统

1.韵母(47 个)

2.声调(8 个)

调类调值例字(1)阴平55 诗通天梯(2)阳平31 地同仲旁(3)阴上24 桶碗比走(4)阳上13 野妇泻市(5)去声33 痛四见救(6)上阴入5 识福北漆(7)下阴入3 百杀八答(8)阳入2 白服石毒

说明:

(1)韵母e发音开口度略小,逢k、k‘相拼时开口度略大,实际是E。

(2)韵母iu、ui中前一元音重而长,是韵腹;后一元音轻而短,是韵尾。

(二)中派的韵母系统

1.韵母(57 个)

i衣 树 诗 猪u乌 负 妇 富a 巴架爬花ua瓜 掛 寡 夸o多 河 梳 可e车 靴 色 直ai猜 介 斋 怪uai乖 拐 怪 坏ɐi世 第 危 细uɐi贵 季 癸 龟ei飞 己 其 欺oi哀 爱 台 代au包 教 交 吵iau猫ɐu斗 豆 楼 走ou布 冒 到 桃iu标 表 票 秒ui岁 句 具 区øy虑 女 吕 去am贪 坎 侵 喊ɐm森 甘 敢 林im染 廉 尖 渐an间 帆 难 兰uan惯 关 弯 玩ɐn恩 跟 吞 很uɐn坤 困 菌 群on看 干 汉 寒in仙 便 篇 鞭un官 判 伴 满a 棒 盲 冷 硬ia 病 岭 饼 靓ua 逛 横ɐ 增 能 灯 朋uɐ 轰 军 浑 晕e 冰 症 称 升o 刚 旁 榜 忙u 公 丰 风 宋ø 良 想 将 量ap甲 杂 答 合ɐp立 习 级 汁ip接 页 贴 蝶at压 杀 辣 擦uat刮 挖ɐt笔 密 律 七uɐt骨ot割 渴 喝 霍it别 列 哲 撤ut泼 末 括 抹ak百 或 拍 格iak剧 笛 石 赤uak掴 或 划ɐk北 得 特 勒ek逼 色 力 食uk族 福 伏 目øk略 雀 削 药ok国 博 莫 托 吴 五 吾 悟

2.声调(7 个)

调类调值例字(1)阴平55 诗通天梯(2)阳平31 地同仲旁(3)上声24 桶碗比走(4)去声33 痛四见救(5)上阴入5 识福北漆(6)下阴入3 百杀八答(7)阳入2 白服石毒

说明:

(1)韵母e发音开口度略小,逢k、k‘相拼时开口度略大,实际是E。

(2)韵母iu、ui中前一元音重而长,是韵腹;后一元音轻而短,是韵尾。

(3)上声不分阴阳。

(三)青派的韵母系统

1.韵母(78 个)

2.声调(7 个)

调类调值例字(1)阴平55 诗通天梯(2)阳平31 地同仲旁(3)上声24 桶碗比走(4)去声33 痛四见救(5)上阴入5 识福北漆(6)下阴入3 百杀八答(7)阳入2 白服石毒

说明:

(1)韵母e发音开口度略小,逢k、k‘相拼时开口度略大,实际是E。

(2)韵母iu、ui中前一元音重而长,是韵腹;后一元音轻而短,是韵尾。

(3)阴平调是一个高平调,有时略带升调,但并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4)与中派一样,上声不分阴阳。

结合上述分析,能够看出老、中、青三派韵、调系统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和声调在几十年间已经形成全新的面貌,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三、老、中、青派韵母和声调的差异

(一)韵母方面

我们从老、中、青三派的韵调表中可以看到,湛江城区粤方言在韵母方面已经产生比较大的变化。老派的韵母是47 个,中派的韵母是57 个,青派的韵母是78 个,从改革开放至今短短几十年间,中派韵母比老派韵母增加了10 个;青派比老派韵母增加了31个;青派比中派韵母增加了21 个。另外,老、中派都没有圆唇元音[y],青派新增了圆唇元音[y],这主要是受广州话的影响。老派的韵母中介音很不发达,中派已经出现了[i]、[u]介音,但还保留有半元音声母[j][w]。青派半元音声母[j][w]消失,[j][w]介音化并归入韵母,并且[i][u]介音的结合能力大大加强。

老、中、青三派韵母方面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青派圆唇元音[y]的出现

表1 青派圆唇元音[y]的出现

2.古遇、蟹、止、臻四摄部分字的读音差异

表2 古遇、蟹、止摄部分字的读音差异

古臻摄开口三等真、轸、震韵部分字,老、中派湛江城区粤方言的韵母是[n],青派的韵母是[øn]。臻摄合口三等谆、准、稕、术韵部分字,老、中派的韵母主元音是[];青派韵母的主元音是[ø]。请看表3。

表3 古臻、摄部分字的读音差异

表4 声化韵混读的现象

4.部分古开、合口一等见系字的混读

由于受广州话的影响,古见系宕摄合口一等(唐、荡、宕、铎)在湛江城区粤方言的年轻人群体中舒声读成了[kuoŋ]、[k‘uoŋ],入声读作[kuok]、[k‘uok],如:光[kuoŋ55]、广[kuoŋ24]、郭[kuok3]。见系宕摄开口一等(唐、荡、宕、铎)在广州话中舒声读[kog]、[k‘oŋ],入声读[kok]、[k‘ok],如:刚[koŋ55]、抗[k‘oŋ33]、各[kok3]、确[k‘ok3]。青派的湛江城区粤方言因受广州话影响,能比较清楚地将它们区分开来。而老、中派的湛江城区粤方言在读见系宕摄合口一等字的时候没有韵头[-u-],因此这些字的读音与宕摄开口一等字的读音相混。请看表5。

表5 部分古见系宕摄一等开、合口字的混读情况

老、中派在上面这些字例中,见系宕摄一等开、合口字的读音是不分的,青派受广州话影响,能把它们比较清楚地区分开来。但目前,年轻的广州人也开始把宕摄一等开、合口字混读了,如:广[kuŋ35]念成[kŋ35]、旷[k‘uŋ33]念成[k‘ŋ33]、郭[kuk3]念成[kk3],所以不久的将来,青派的湛江城区粤方言在这些字的发音上也会产生混读的现象。

5.韵母[iau]的丢失

韵母[iau]在湛江城区粤方言的口语中还是使用得比较多的,但由于受广州话和普通话的双重影响,这个韵母的使用率越来越低,主要表现为:

(1) 把[iau]读成了[au]

在湛江城区粤方言中发[iau]韵母最典型的字有两个;一是猫[miau55],一是挠[jiau55]。由于受广州话的影响,湛江城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猫”[miau55读成了[mau55]。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猫”[miau55]的读音会逐渐消失,最终读成[mau55]。“挠”[jiau55在中老年人中还是比较常用的,但随着湛江城区粤方言的不断广州音化,这个字的读音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它读成了[ŋau55]或[au55]。请看表6。

表6 韵母[iau]读成[au]的情况

(2) 把[iau]读成[iu]

中老年人的口语中有一个表示轻柔动作的动词“撩”[liau55],例如:撩[liau55]耳(掏12耳朵)、用棍撩[lian55]出来(用棍子轻拨出来)、撩[lian55]下个油锅(轻拨一下锅里的油)。年轻人已经很少这样读了,而是读成了[liu55],例如:撩[lian55]耳——撩[liu55]耳、撩[liau55]出来——撩[liu55]出来、撩[lian55]下个油锅——撩[liu55]下个油锅。一般年轻人认为[liau55]的读音比较土气,不好听而慢慢地把这个音改读为[liu55],这样[lian]这个字的读音也将会慢慢地消失。

在广州话的音系中是没有[liau55这样的音节的。湛江城区的年轻人把[lian55]读为[liu55],应该是与广州话的影响直接相关。

(3) 用其他词代替了读[iau]韵母的词

由上述[iau]韵母的丢失,我们可以看到,字音的消亡以及相应韵母丢失的现象与该字的使用频率有着莫大的关系。我们不妨把它看作是旧的语音形式因为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遭到了淘汰的现象,从而证明了语言学的一条最基本的原理:语言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二)声调方面

湛江城区粤方言声调相对稳定,变化不大,但有些涉及声调方面的细微差别和发音习惯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1.老、中、青三派声调的差异

湛江城区粤方言的中派与青派在声调上差别不大,老派与中、青派稍有差别。据调查显示,湛江城区中、青派的粤方言声调有7 个,分别是:阴平(55)、阳平(31)、上声(24)、去声(33)、上阴入(5)、下阴入(3)、阳入(2);老派声调则有8 个,分别是:阴平(55)、阳平(31)、阴上(24)、阳上(13)、上阴入(5)、下阴入(3)阳入(2)。老派与中、青派之间差一个调,即老派多了一个阳上调,调值是13。中、青派把老派的阴上、阳上调并合为一个上声调,调值24。合并的原因是两个调类的调值相互接近而逐渐趋同。请看表7。

表7 老、中、青派声调的差异

老派古清声母上声字今读阴上,调值24;古浊声母上声字今读阳上,调值13。其他调类、调值都没有什么变化,可见湛江城区粤方言的声调系统比起声母和韵母的发展来说,是相对稳定的。与广州话阴上调的调值35 相比,湛江城区粤方言老派的阴上调和中、青派的上声调调值24 稍为偏低。湛江老派的阳上调调值为13,与广州话的阳上调(调值23)相比也略为偏低。究其原因,也只能说是地方方言的地域差异,因为湛江城区粤方言毕竟不是标准的广州话,因此在发音习惯上自然而然地保留了地方色彩。

2.音节重叠词的音变现象

大部分音节重叠词的第二个音节在普通话中都读作轻声,这是一种音变现象,例如:爸爸bàba、妈妈māma、姥姥lǎolao、太太tàitai。在湛江城区粤方言中也有相当部分的音节重叠词存在音变现象,如:文文[mn31mn24]、宁宁[neŋ31neŋ24]、爷爷[je31je55]、婆婆[p‘o31p‘55]、妹妹[mui31mn55]。这种音节重叠词第一个音节念本调,如:文[mn31]、宁[ney31]、爷[je31]、婆[p‘o31]、妹[mui31];第二个音节发生音变,一种是变读上声,如:文[mn24]、宁[neŋ24],其调值由本调的31 降调变为24 升调;一种是变读阴平,如:爷[je55]、婆[p‘o55]、妹[mui55],由本调31 降调变读为55 高平调。老、中派湛江城区粤方言在这些叠音词的变读上发音是一致的。青派因为受广州话影响,变读规律与广州话基本一样,只不过调值由35 折合成24 而已,例如“太太”“爷爷”“婆婆”“妹妹”分别变读为[tt‘ai33t‘ai24]、[ie31ie24]、[p‘o31p‘o24]、[mui31mui24]。请看表8。

表8 老、中、青派部分叠音词变读差异

3.由于受广州话影响,湛江城区粤方言的一些常用字本调开始失落广州话中不少的字有本调和变调两读,如:“文”,本调(阳平)是[mn21],变调(阴上)是[mn3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主要是口语,那么一些常用字就以变调为常了,如:橙[ts‘aŋ21-35]、桃[t‘ou21-35]、帘[lim21-35]、钱[ts‘in21-35]、梨[lei21-35]。现在中青年的广州人中,有时候已经分不清本调和变调的读音,常常把变调看成了唯一读音,这就造成一些字的本调已经在中、青年的广州人口语中丢失。因为受广州话影响,湛江城区粤方言也存在类似情况,如:蛋[tan31-24]、钱梨[lei31-24]、璃[lei31-55],画[wa31-ua24],老、中派的湛江城区粤方言还是基本上念本调,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丢失了本调而念变调,其中最彻底的如“璃”[lei55]、“画”[ua24],年轻人已经很少人会读成“璃”[lei31]、“画”[ua31]了。可见,在湛江城区对于年轻人来说有些字的本调已经在口语中失落了。随着广州话影响的不断加深,更多的常用字将失去本调的读音。

4.受广州话影响,青派湛江城区粤方言个别上声字读去声调

表9 青派个别全浊上声字读为去声的现象

四、结语

从老、中、青三派入手,分析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和声调的发展和演化,能够发现这三派的粤方言韵母、声调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依然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以粤方言韵母为例,老派和中派最显著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没有圆唇元音[y];老派韵母韵母47 个,中派韵母韵母57 个,中派比老派所多出的10 个韵母都是半元音[j][w]介音化以后与其他韵母组合成的复合韵母。声调方面,老派有8 个调类,比中、青派多出1 个阳上调。老派的阳上调与中、青派的上声调在调值方面区别并不十分明显,所以声调是相对稳定的。老、中派与青派相比,我们不难看出青派的发展变化尤为突出。青派韵母共计78 个,而中派韵母为57 个,青派要比中派多。同时,青派新增了[y]这一圆唇元音,据此可以发现湛江城区粤方言的青派的整体发展走向是同广州话相靠近。

在青派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系统中,[ε]的开口度略小,记为[e];[]的开口度也较小,记为[o];[]相当于上表的短a;[][]都是短元音,对应于[i][u];[oey]可记为[øy]⑤;加上介音[-i-][-u-]与其他韵母的组合,这样,青派湛江城区粤方言的韵母与广州话的韵母就大体相当了,连元音音位的唇形圆展、舌位前后、开口度大小都与广州话十分近似。我们再看表10。

表10 广州话声调表⑤

广州话有9 个调,青派湛江城区粤方言有7 个调,这是因为青派湛江城区粤方言的上声调(调值24)和去声调(调值33)都不分阴阳。湛江粤方言上声调调值比广州话的阴上调(35)起点、终点都略低,比阳上调(13)起点、终点都略高;去声调调值与广州话阴去调(33)一样,比广州话阳去调(22)略高。青派湛江城区粤方言语音与广州音相比所体现出来的这些细微差别,并不能否认它所受广州话强烈而深刻影响的基本事实。

从老、中、青派语音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湛江城区粤方言韵母和声调方面的共时差异,这种差异在湛江的年轻人当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

通过针对湛江城区粤方言的韵母和声调在老派、中派和青派的共时差异研究,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知韵母、声调的发展特点和趋势,这种差异性在湛江城区新一代青年群体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就出现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首先,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影视行业获得了极大的进步,且大众传媒发展势头迅猛。尤其处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有效推动了港、澳等地区同湛江城区的互动和交流,极大地拓宽了沟通渠道,为新一代青年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效仿、观摩和借鉴的机会,从而使青年群体的粤方言发音习惯逐步发生了改变。其次,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更是明显,其所提供的发展机会和就业岗位,使很多湛江城区居民到此谋生。在这个过程中,湛江城区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与广州话进行频繁的接触,在循序渐进的影响之下, 湛江城区人民的广州话愈发标准,这就使其自身发音习惯不断出现变化,更加接近广州话。

最后,作为关键的教育基地,湛江城区拥有多所中学院校,高考考生达到了十几万人/年,很多大学生都在广州及其周边高校学习,所以拥有更多学习广州话的机会。与此同时,湛江市的专科院校也吸引了很多省内的学生前来求学,每年同样会有很多广州及其周边城市的学生到湛江读书,这些学生的口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湛江高校学生的发音。再加上当代青年群体普遍存在寻求个性化、彰显特立独行以及从众等心理特点,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之下,导致湛江城区粤方言环境出现了极大的转变,越来越接近广州话。

综上所述,湛江城区粤方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韵母和声调出现了显著的改变,逐渐向广州话相靠拢,尤其在青派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这种发展趋势下,相信经过时代不断的发展,湛江城区粤方言会、广州话二者间的差异会不断减小,甚至完全与广州话相同。而这一现象不仅是湛江城区粤方言的发展方向,也是全省各地区粤方言的整体走向。

注释:

①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语文出版社,2001:200.

②张洪年《21 世纪的香港粤语:一个新语音系统的形成》,载《第八届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29-152.

③白宛如《广州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41 .

④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194.

⑤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语文出版社,2001 :182.

猜你喜欢

广州话粤方言老派
粤方言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研究
老派的人
苍梧白话中的指示代词“噉蚊”和“咁”
沭阳东小店方言的新老派语音差异
香港说广州话的学生习得普通话咝音声母的研究
老派的人
以广州话为第一语言的普通话学习者的语音学习偏误分析
“咁”和“噉蚊”在梧州话与广州话中的区别与联系
粤方言里的“番鬼”
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