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2023-07-28刘亚男王华巍
刘亚男,王华巍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六安 237158)
一、引言
在财务会计领域内,企业盈余管理是其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企业内部的沟通摩擦和契约关系致使企业盈余管理产生,企业股东之间通过透明的沟通方式,可充分了解企业内部运行信息[1,2],此时企业内部不存在信息不对等情况,则企业的盈余管理则不存在。但无论是在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企业内部股东之间不存在完全透明沟通情况,且民营企业在管理上不够规范,因此民营企业的盈余管理非常有必要。民营企业的高管薪酬水平始终较高,鉴于我国民营企业在行业内占比较高,具备一定的行业垄断性和特殊性[3],民营企业高管的薪酬呈逐年上升趋势。民营企业高管的薪酬与企业的盈余管理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可以说企业盈余管理是促使企业高管薪酬上升的重要支撑之一[4]。为使民营企业长足发展,研究其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的关系十分有必要。目前也有很多学者研究高管薪酬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如杨薇等人从企业内部高管的薪酬差距和其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企业高管之间薪酬不同时,其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以及高管薪酬溢价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5]。李苗等人则分析了民营企业以股权的方式激励高管后,高管货币形式的薪酬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6]。该方法分析了不同股权刺激模式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冲击,分析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后,企业盈余管理的调节效果。上述两种方法虽均分析了民营企业高管薪酬和企业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但同时存在设置企业盈余管理和高管薪酬之间的假设过少,分析结果不全面的缺陷。为更充分地得到高管薪酬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联关系,本文提出民营企业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方法。
二、民营企业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关系
(一)概念界定
1.高管定义及其薪酬内容
民营企业高管是民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的简称,也被称为管理层人员。目前在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内,企业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分属两部分人拥有,具备股东委托授权的人员方可成为公司实际管理人员。民营企业高管具备公司的经营决策权,负责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对其企业的业绩负责。而民营企业高管概念的界定是从不同角度入手的,从大视角来看,企业高管是指民营企业内的总裁、总经理以及参与管理的各部门经理等,在狭义角度上讲,企业高管仅指企业负责人、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财务负责人[7]。而我国民营企业众多,企业高管则按照大角度视野来划分的,而不同级别的高管薪酬不同,本文在研究高管薪酬和盈余管理关系时,大角度视野上划分的高管均涵盖其中。
民营企业高管薪酬呈现当前人力资本市场的价格,民营企业为获得员工对公司的付出,以货币形式或者非货币形式付出的经济代价为高管薪酬。民营企业向高管支付较高薪酬,以较高薪酬为契约可激励高管为民营企业付出,为企业带来更长远的利益,促使民营企业稳健发展[8]。民营企业为其高管付的薪酬分为两种,分别是货币薪酬和非货币薪酬,且薪酬也被分为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其中直接薪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分红以及各种津贴、补贴等,间接薪酬为社保、医疗保险、公积金等。但目前民营企业管理中均存在管理层和股东之间代理经营问题,股东依靠监督方式无法解决企业高管代理质量问题,因此高薪酬的激励可较好地改变此类问题。企业高管的薪酬激励是降低高管和股东之间由代理问题形成的利益冲突。民营企业高管薪酬结构均为货币性和非货币性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货币性薪酬通常是指高管的年薪,非货币性则为高管在职期间的股票、期权等收益。
2.盈余管理特征与动机
民营企业按照当前会计准则,为使企业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收益信息控制和调整称为盈余管理。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主力军[9],虽也在遵循会计准则对其进行经济调控,但部分民营企业经济管理不够规范,导致民营企业造成经济浪费情况。民营企业盈余管理的特征如下:
(1)公司实际管理层即高管是民营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主体。财务审计准则中规定:民营企业在管理层的监督下,制定符合财务编制和制度的报表是管理层责任之所在。因此民营企业高管在其盈余管理活动中占绝对主导地位[10],且高管也是企业盈余管理的最终责任者。民营企业高管负责参与企业内部会计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负责承担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最终责任。
(2)民营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客体为会计估计、政策以及会计方法等。民营企业盈余管理可划分为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其中空间因素包含会计准则、政策以及会计方法等控制,时间因素则包括企业项目经济交易时间地点等控制。综上,企业盈余管理是按照当前会计管理准则,利用不同政策、方法,并控制企业经济项目交易方式、时间地点等,使企业盈余数字达到上升目的的形式[11]。
(3)民营企业盈余管理的本质是变更企业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形态。从长时间跨度来看,民营企业盈余管理是对其企业生命周期内的盈余进行调节的手段,其可变更会计计算利润期间的企业利润分布,但其并不能变更企业在存续期间内的总盈利和总现金流的变化[12]。因此民营企业盈余管理是对企业会计数据和盈利情况的总体呈现,其可在不同会计时期变更企业盈余区间分布,且使当前盈余数值与企业实际盈余数值出现偏差,但保障企业存续期间的实际盈余与总盈余数值完全相符。
(4)民营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会计财务数据形式,向当前行业市场传达一定信息。其传递一定信息的目的是从当前行业市场获取更大、更稳定的主体利益。
企业盈余管理动机分为契约动机、资本市场动机以及硬核政府监管动机。其中企业盈余管理的契约动机是企业内部股东和实际管理者之间的薪酬契约关系,资本市场动机是企业可以上市时,对公司内部股票上市进行的盈余调节和为达到融资条件而进行的盈余管理。迎合政府监管动机是指政府部门在民营企业经济市场中起到的稳定调控作用,其作为经济市场稳定的核心,在经济状况发生变化情况下,对民营企业经济活动进行一定管控,而民营企业为符合当前政府部门对经济的调控[13],对企业内部进行盈余管理,以避免出现违规风险与成本。而在民营企业内部,股东和高管之间的薪酬契约关系则是其盈余管理的首要目标。
(二)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实证假设条件设置
在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民营企业管理制度下,股权人和高管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民营企业存在经营管理问题,为促使高管投入更多的精力管理好公司,股权人和高管之间签订薪酬契约。该薪酬契约可有效激励高管为企业利益最大化做出努力。企业高管在民营企业内主要负责企业发展计划制定、决策,协调开发人力资源,企业高管是民营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者。因此民营企业高管获取的薪酬数值受企业周期内利润水平决定,高管为使自己所得的薪酬较高,其对企业管理的投入就越多。民营企业高管在工作过程中,受企业现状和当前经济形式,以及信息、时间等限制,其管理能力、努力程度以及投资方向等均存在变化[14],无法以该变化指标来衡量高管的综合能力。民营企业以盈余管理为基础的,对高管进行的薪酬激励可约束高管的投机行为并促进企业经济良性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1:民营企业高管薪酬和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正向关系。
从民营企业的管理权限角度来看,高管的管理权力越大,其所获取的薪酬水平越高,因此民营企业高管在管理权和股东监督管理制度下,其通过盈余管理增加薪酬属于一种获利行为,即盈余管理是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手段之一。从高管任期上来看,民营企业高管任期时间越短,其在企业内的管理权力略低,可对企业以及企业股东施加的影响较小。从高管自身利益出发,其通过企业盈余管理拓展获得薪酬的渠道,提升自身利益。
综上所述,提出假设2:高管任期较短时,其通过盈余管理提升自身薪酬的倾向越高。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前提是理性人假设,即“理性经济人”会为保障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民营企业高管任职期结束之后,无法再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15],因此在其离任前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方式增加其薪酬。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3:民营企业高管离任前1-2年内会增加盈余管理程度。高管薪酬和盈余管理之间的正向关联关系更加突出。
民营企业高管通过股权激励方式拿到企业股票后,该高管则由经营管理者变更为企业管理者与拥有者。此时企业高管所获取的利益是由管理薪酬和股权分配构成,其为获取长期的股权分红,则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盈余管理活动相对较少。
综上提出假设4:民营企业高管在拥有企业股权情况下,企业的盈余管理与其薪酬无显著相关性。
(三)实证分析模型与变量设计
基于上个小结的4个假设,使用民营企业年末资产替代其年初资产后,将企业经营现金流量与其对应的利润输入到Jones模型内,利用该模型计算民营企业高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
民营企业高管对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非可控应计利润表达公式如下:
(1)
上述公式中,NDQit表示民营企业i第t年的非可控应计利润总数;Qit表示民营企业年末总资产总额;ΔREVit、PPEit、CFOit分别表示民营企业上一年营业收入与当年营业收入差值、年末固定资产总额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κ1、κ2、κ3、κ4均表示模型回归参数。
民营企业高管对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总体应计利润表达公式如下:
(2)
上述公式中,TQit表示民营企业i第t年的总体应计利润总数;φ表示可控应计利润数值。
计算可控应计利润数值,其表达公式如下:
φ=TQit-NDQit
(3)
计算应计盈余管理数值,其表达公式如下:
(4)
考虑民营企业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的4个假设条件,以公式(4)为基础,建立民营企业高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回归模型如下:
EM=η1Sal+η2Stock+η3Perk+
η4Ass+η5Lev+η6Tbinq+∑Year+φ
(5)
(6)
上述公式中,EM、E'M均表示民营企业高管对企业盈余管理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η表示系数;Sal、Perk、Stock分别表示高管薪酬、在职期间消费数值、高管持股数值;Lev、Ass、Tbing、Year分别表示资产负债率、民营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和民营企业上市时间。在上述公式中取值为前一年取0,第二年取1,第三年取0依次类推。利用公式(5)验证第一、二个假设,利用公式(6)验证第三、四个假设。
三、实证分析
以2013年至2021年A股上市民营企业为实证分析对象,其中删除财务状况异常被ST的公司,获取4 799个上市民营企业,该企业的财务数据样本来自锐思数据库,然后使用表格类软件对民营企业财务数据样本进行整理。
(一)变量描述性分析
给出4 799个上市民营企业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变量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以及标准差,如表1所示。
表1 民营企业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变量描述分析
分析表1可知,民营企业的盈余管理平均值为0.387 1,该数值低于其中间值,说明4 799个民营企业内占比超过50%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盈余管理活动。高管的薪酬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差值为5.410 4,二者之间差值较大,说明不同企业高管之间薪酬相差较大,且高管薪酬和平均值之间相差数值较小,说明大多数民营企业高管的薪酬水平位于当前薪酬水平之下。上市公司高管的持股水平的平均值为0.177 01,该数值说明大多数的民营企业高管均未持有其企业股份,也就是说民营企业的股权激励水平较低。高管的在职消费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相差略大,但平均在职消费水平不高,说明民营企业高管在任职期间的消费水平较低。民营企业规模平均值与其中间值相差不大,说明民营企业资产之间相差较小,而资产负债率的平均值略高于其中间值,说明4 799家民营企业中,多数企业在进行金融借贷活动。企业成长性的平均值高于中间值,说明4 799家民营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呈良性发展趋势。
民营企业高管任期对企业盈余管理也存在影响,给出该4 799家民营企业高管任期平均值自2014至2021年变化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民营企业高管任期平均值
分析图1可知,4 799家民营企业高管在2016年以前任职时间较长,自2016年以来,民营企业高管的任职时长虽呈现波动趋势,但波动起伏不大。民营高管任期平均年限为3.5年左右。该规律符合我国民营企业高管任期特征,企业高管的任期较短,说明其更换公司较为频繁。
(二)变量相关性分析
以皮尔逊相关系数作为指标,描述民营企业高管薪酬和盈余管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企业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变量相关性
分析表2可知,本文方法除了企业成长性与盈余管理、企业成长性与高管持股水平变量的皮尔逊系数为10%水平下显著,其余变量之间均为5%和1%水平下显著,说明本文方法选取的变量较为准确,可由一个变量描述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且高管薪酬和盈余管理两个变量间为1%水平显著,且呈正相关关系,其说明假设1较为合理。而企业资产负债率和企业成长性解释变量均与盈余管理变量呈负相关关系,其说明企业资产负债率和企业成长性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起到作用不大,其间接证明了假设4的合理性。
(三)假设验证
利用公式(5)验证假设1和假设2,得到民营企业高管薪酬和盈余管理变量的估计值和方差膨胀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假设1和假设2验证结果
分析表3可知,民营企业的盈余管理变量的方差膨胀系数位于1-10之间,说明企业高管薪酬和盈余管理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较轻,输出的结果较为准确。而民营企业盈余管理和高管薪酬的估计系数数值为正数,且在水平为1%时较为显著,说明民营企业盈余管理活动随着企业高管薪酬的增加而增加。企业盈余管理与高管持股水平数值较高,结合图1结果,得出民营企业高管在其较短的任期内,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较为频繁。伴随着民营企业盈余管理频繁,企业成长性和企业规模数值也呈正相关关系,同时企业负债率与企业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说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金融借贷关系。从上述结果中验证了本文假设1和假设2。
验证假设3和假设4,结果如图2、图3所示。
图2 高管任期期间薪酬与盈余管理估计系数
图3 高管拥有股权占比与盈余管理估计系数
分析图2可知,民营企业高管任期时间越长,其薪酬与盈余管理估计系数数值越高,且在高管任职1-2年时,其薪酬与盈余估计系数数值增长幅度较小。在高管任职第3-4年时,其薪酬与盈余估计系数数值增长较为迅速。由图1可知,民营企业高管任职平均年限为3.5年,而图2内薪酬与盈余估计系数数值增加趋势符合其卸任前对企业盈余管理频繁性特征,由此验证了假设3,即民营企业高管离任前,高管薪酬和盈余管理正向关联关系更加明显。分析图3可知,民营企业高管拥有不同份额的股权时,其薪酬和盈余管理估计系数虽呈现波动趋势,但波动幅度不大,说明民营企业高管拥有股权对企业盈余管理影响不大。
四、结论
本文对民营企业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多角度验证得知民营企业高管的薪酬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其受企业高管任职年限影响较大,但并不受企业高管拥有股权份额影响;当企业高管频繁进行盈余管理活动时,企业的规模和企业成长性估计系数均与企业盈余变量呈正相关关系,说明企业高管在进行盈余管理增加其自身利益时,也推动了企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