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护理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血糖水平、心理情绪评分、护理依从性分析①

2023-07-28白立炜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依从性血糖糖尿病

海 洁,杨 平,彭 华,白立炜

(1.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一病区,河南 卫辉 453100;2.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河南 卫辉 453100)

2型糖尿病(T2DM)是内分泌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截止到2022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到1.41亿,居世界首位,且仍呈上升趋势,其中以T2DM患者居多,发病人群日渐年轻化,已严重威胁到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1]。研究发现[2],T2DM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需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坚持规律运动,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但部分患者因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加之自我护理能力较弱,无法长期约束自身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不能严格遵医用药,血糖水平就极易发生波动,引发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肾病等多种并发症。近年来,多项报道称[3],强化T2DM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护理,可有效控制血糖,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就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护理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2-01~2022-09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1)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4]诊断标准;需服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上;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妊娠期糖尿病与糖尿病危急重症;合并恶性肿瘤疾病;合并精神系统疾病,丧失沟通能力;患有重要器质性病变;拒绝配合护理者。此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20210218)。经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6~76岁,平均(54.26±7.38)岁;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中17例,高中或中专11例,大专及以上7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7~78岁,平均(54.76±7.41)岁;文化程度:小学11例,初中16例,高中或中专12例,大专及以上6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对比研究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1)建立病例档案,遵医指导患者用药;(2)指导患者科学调节膳食结构,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3)强化患者血糖水平监测。

观察组应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护理:(1)强化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主动接近患者,与患者进行双向沟通,鼓励患者倾诉内心所想,掌握患者真实的心理状况,针对其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与负面情绪,采用宣泄、暗示、转移等心理学方法进行疏导,引导患者定期参加病友交流会,为患者提供交流、学习疾病防治知识的机会,进一步缓解焦虑情绪,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2)强化饮食干预:结合患者饮食喜好,考虑患者经济承受能力,遵循低碳水饮食法则,与营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将患者每日的饮食总热量严格控制在(1800±400)kcal以内,其中蛋白质摄入量应>20%,脂肪摄入量应<30%。并明确患者可进食膳食代餐食品,在饮食替代阶段可食用生蔬菜,叮嘱患者每日饮用2L白开水或清淡茶水,适量补充维生素,预防便秘。(3)强化运动干预:根据患者身体素质、运行喜好及血糖指标,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但通常以步行为主,每天1000步,在无监督情况下,运动量可增加到150min/周;叮嘱患者不可连续2d不运动,并且要养成规律性的运动,禁止进行高强度运动。(4)强化用药干预:根据医嘱指导患者按剂量服药,通过家属提醒、闹钟提醒或便签条提醒等方式提醒患者按时服药,每周通过电话或微信的方式随访1次,监督患者保持良好的服药行为,避免患者漏服、忘服,擅自增减药物或停药。并根据患者的血脂、血压水平,由医师调整患者降脂、降压药物的使用剂量。(5)强化信息支持干预。结合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与认知水平,采用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健康知识讲座、视频、板报、微信小程序信息推送等方式展开健康教育,确保患者充分掌握疾病发病原因、病理病机、危害及预防措施等知识,明确血糖监测、科学饮食、规律运动与用药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1)血糖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饭后2h血糖(2hPG)水平。(2)心理情绪评分,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上述两个量表分别包括20个项目,使用Likert4级评分法(1~4)评分,对每项内容进行记分,SAS评分>50分提示患者存在焦虑,SDS评分>53分提示患者存在抑郁,随着评分升高,焦虑、抑郁情绪不断加重。(3)自我管理能力,根据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5]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该量表由规律运动、血糖监测、按时服药、饮食控制及异常血糖应对能力5个维度构成,以百分制记分,分值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强。(4)生活质量,采用2型糖尿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量表(DMQLS)评价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DMQLS由躯体(包括躯体不适感和躯体活动)、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生理、心理(精力和情感)、疾病(饮食控制、糖尿病控制及相关活动)、满意度6个维度组成,共87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1~5)评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5)护理依从性,于患者出院前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为患者发放本院自拟的护理依从度调查表,展开护理依从性调查,此调查表分值区间0~100分,等级划分如下:依从(>90分)、基本依从(60~90分)、不依从(<60分)。总依从率=(依从例数+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护理前血糖水平比较,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FBG、2hPG、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2.2 两组心理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未接受护理前的心理情绪评分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较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情绪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对比两组护理前SDSCA量表各维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DSCA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较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组间DMQLS量表各维度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DMQLS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2.5 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n=45,n(%)]

3 讨论

糖尿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仅次于恶性肿瘤与心血管疾病,当前并无特效治疗药物与方法,一旦发病就会伴随患者终身。研究发现[6],T2DM的发生、发展与饮食习惯、运动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措施进行引导,帮助其构建科学、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体系,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但在具体实践中,纠正与转变T2DM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存在较大难度,多数患者的遵医行为与执行能力较差,往往无法有效控制血糖生理指标,致使病情加重、恶化,引发糖尿病肾病等更加严重的疾病。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护理是基于一定科学理论,在护理诊断指导下,通过强化常规护理的各个细节,增强患者在饮食、运动、心理及疾病认知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完善各环节护理过程,以增强护理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7]。汤广锋等人[8]研究显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控制早期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代谢。本研究通过合理分组与统计学数据分析得出,观察组接受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护理后,FB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较低,SDSCA量表各维度评分明显较高,此结果提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护理可有效降低与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疏导负面心理情绪,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一方面,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护理通过宣泄、暗示、转移等多种心理学方法,可及时疏导与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通过与病友交流疾病防治经验,可显著提升其自我效能感,进一步缓解焦虑情绪与消极心理。另一方面,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护理通过强化信息支持干预,采用多样化的健康宣教方法,有助于患者深入理解与掌握疾病知识,认识到定期监测血糖、科学饮食、规律运动与遵医用药的重要性,进而显著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有关报道称[9],加强血糖监测、合理安排运动、科学调整饮食结构是现阶段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常用有效手段,既可降低、稳定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也可抑制疾病进展。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护理,DMQLS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此结果表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护理通过强化心理干预、强化饮食干预、强化运动干预、强化用药干预、强化信息支持干预,可显著提高T2DM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增强患者血糖监测意识,帮助患者养成科学的饮食、运动习惯,进而显著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前,加强饮食干预已成为临床防治T2DM的一种有效手段。多项研究显示[10],采用降糖药物治疗T2DM,不仅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损害患者身心健康。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有利于T2DM患者饮食习惯与生活行为的转变,增强疾病控制与治疗效果,并且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依从率高达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这一结果提示,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究其原因,主要与强化心理干预与强化信息支持干预有关。其中,强化心理干预通过护患沟通,可深入了解患者行为转变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心理,并加以疏导,将转变行为的内在动力转换为行为执行力;强化信息支持干预可增强患者对生活行为方式转变的重视程度,进而显著提高护理依从性,增强血糖控制效果,延缓病程进展。

综上所述,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护理在T2DM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除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以外,在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与护理依从性等方面的优势也较为突出,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依从性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