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授法健康教育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①

2023-07-28陶誉鹭何淑玲孟凡鹤王宏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癌症导管护士

陶誉鹭,何淑玲,孟凡鹤,王宏伟,冯 校

(1.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癌症是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阻碍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障碍,据统计2020年新增1930万人被诊断为癌症患者[1]。目前,癌症治疗仍然以手术为主,放化疗作为辅助,长期治疗和安宁疗护提高了癌症患者生存率。但是,癌症患者的心理困扰,包括诊断后的焦虑与恐惧,可能会延缓康复的进程[2]。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病人活动方便、护理简便,可提高生活质量等诸多优势,此方法在临床应用广泛,尤其是适合癌症患者需长期反复输注高慎性或黏稠性液体[3]。但PICC属于侵入性操作,容易引起感染,导管移位等并发症,从而降低治疗效果,影响患者康复进程[4]。回授法健康教育是指护士将教育信息教授给患者之后,患者通过自己的理解将信息反馈出来,以此来评估患者对健康教育信息的掌握程度[5],此方法具有针对性的指导,贯穿于整个疾病的管理,有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已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脑卒中等慢性病人群的健康教育中[6,7]。因此,本研究对回授法健康教育在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的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01~2022-01就诊的96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与干预组48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29~80岁,平均(57.8±2.85)岁;疾病类型:胃癌14例、乳腺癌17例、结直肠癌17例。干预组中男19例,女29例;年龄27~74岁,平均(53.96±1.64)岁;疾病类型:胃癌17例、乳腺癌12例、结直肠癌19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纳入标准:①初次进行PICC置管患者,并在本院接受治疗和在固定科室维护患者;②有较好的沟通理解能力;③年龄≥18岁。(2)排除标准:①未在本院进行导管维护并追踪不到的患者;②有精神疾病或沟通障碍患者;③对PICC材质过敏和有血液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患者入院当天由责任护士对置管患者进行口头宣教,讲解置管需要的体位放置及简要操作流程,缓解患者焦虑心理;患者带管期间,可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讲解带管期间注意事项,如何观察导管异常情况及带管期间居家活动范围,干预时间为3个月。

1.2.2干预组

干预组接受回授法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组建回授法健康教育宣传小组,由1名护士长,2名PICC专科护士,1名临床医生和1名肿瘤相关科室医生组成团队,由护士长负责并进行研究质量监督,护士长对护士进行回授法健康教育统一培训管理,掌握回授法健康教育具体流程内容,主要包括回授法健康教育的概念、内容及主要流程实施方式,以确保实施的质量。传授健康教育信息:患者在置管完成后,由责任护士对其进行一对一床旁指导,每次约20min,向患者讲解带管期间的注意事项,患者在院期间,可通过PICC输液进行治疗,减少反复穿刺,减轻患者痛苦;输液完毕后由专业护士进行管路封闭及维护。患者居家期间可进行淋浴、一般家务活动扫地、拖地等、适当进行手臂功能锻炼;避免提拉5kg以上重物;置入导管手臂应避免受压;教授患者学会自我观察导管有无异常情况,如导管脱出、感染,移位等。教授患者及家属进行导管自我维护,患者在院期间,可通过现场教学、小组讨论和利用手机网络等进行视频推送,掌握导管维护的基本步骤。评估患者是否掌握信息:护士讲解之后,通过针对性的提问,评估患者是否掌握健康教育内容,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询问患者“带管期间可以进行哪些功能锻炼?”“可以做哪些家务劳动?”“能进行盆浴吗?”等,通过患者的回答评估是否全部掌握。澄清信息:通过患者的回答,护士应聚焦患者表述不明确的信息上,对待患者掌握不清、不理解的信息,护士应耐心的再次进行解释,患者若做的不到位情况下,护士应手把手教学,进行准确的操作步骤。再次评估信息:通过第二次的教授,针对首次患者出现的问题,询问患者是否有遗漏;评估患者是否全部、准确掌握教育信息;让患者再次进行操作,加强准确信息的行为,若是还有错误信息,按此步骤循环,直到患者全部掌握。干预时间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心理状态: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8]评估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心理状态,量表共有14个条目,分为焦虑因子和抑郁因子各7个条目,采用0~3分评分法,每个维度最低分0分,最高分21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心理压力越大。(2)并发症:记录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过敏性皮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导管移位等。(3)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9]进行评估,涵盖躯体疼痛、社会职能等8个维度,每个维度分值为0~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组经干预后心理状态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n=48,n(%)]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组经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PICC置管是临床肿瘤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临床操作,穿刺成功率高、导管留置时间长且护理简便,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和满足患者治疗期望。回授法健康教育干预已广泛应用于慢性病自我管理、肿瘤症状群等领域,但患者置管后,居家带管期间可能会发生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医护人员更应注重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回授法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心理压力得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回授法健康教育的干预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并提高了生活质量。回授法健康教育干预通过传授-评估-澄清-再次传授健康教育信息的流程,使患者加强了健康教育的信息,加深了健康教育知识,促进了康复的总体进程。相关研究显示[10],对癌症PICC置管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与本研究结果相似。以往健康教育大多数是口头教育,缺乏对患者信息的强化及评估,而回授法健康教育通过护士对患者反复多次的问询,正确评估患者掌握的信息,纠正患者理解错误的信息,可以让患者对信息掌握的更加牢固及印象深刻。

癌症患者存在化疗间歇期,PICC置管患者则需要带管生活,这也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回授法健康教育通过双向的传递信息,使患者明确带管居家期间可以做哪些活动,也让患者学会了如何观察导管异常情况并进行简单的处理[11]。患者的文化教育程度、接受理解能力通常是阻碍接收健康教育信息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线上网络平台、移动医疗[12]等方式,发送PICC置管期间的护理小知识,可以让患者进行反复观看,加深记忆。因此,回授法健康教育也降低弥补了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13],通过不断的强化患者置管期间的异常情况观察,使其得到有效处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符合本研究的结果。同时,由于对患者进行了反复的健康信息干预,在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对肿瘤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授法健康教育干预,可以减缓肿瘤患者因置管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癌症导管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留意10种癌症的蛛丝马迹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