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内障手法碎核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疗效及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①

2023-07-28张建成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硬核植入术晶状体

张建成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河南 南阳 473000)

白内障是指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的一种疾病[1]。老化、中毒、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等均可诱发白内障[2]。白内障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与视物模糊等症状[3]。临床上根据LOCSII分级法将晶状体核硬度为IV~V级的白内障患者称为硬核白内障。硬核白内障由于自身特点手术难度较大,且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因此预后较差[4]。白内障手法碎核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技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其具有设备简便、成本低和术后散光较小等优点,可适用于基层医院和一些不发达地区,手术切口亦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5],而角膜内皮细胞与视力恢复关系密切,本研究通过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观察,旨在探讨白内障手法碎核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疗效及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05~2021-12本院就诊的硬核白内障患者60例(均为单眼),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28)。(1)纳入标准:①符合硬核白内障临床诊断标准[6];②患者意识清晰;③无手术禁忌证。(2)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②伴有眼部外伤者;③伴有凝血功能异常者。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62~80岁,平均(70.39±3.86)岁;体质量47~80kg,平均(62.28±7.41)kg;晶状体核硬度LOCSII分级:IV级22例、V级1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61~78岁,平均(69.83±3.74)岁;体质量46~78kg,平均(61.47±7.65)kg;晶状体核硬度LOCSII分级:IV级19例、V级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似(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3天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手术前两天剃掉患者眼睫毛,术前半小时使用散瞳剂进行散瞳。观察组行白内障手法碎核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前行表面麻醉和局麻,然后在12点方向沿角膜缘位置做一巩膜隧道切口,切口深度至巩膜一半,应用隧道刀扩张切口,到透明角膜1.5mm处停止并使内口大于外口,同时将黏弹剂注入前房,对晶状体行环形撕囊,使用平衡液进行水分离和水分层,从而促进晶体核脱出囊袋,使用圆匙将晶状体核托住。先将晶状体核劈碎为2块,然后旋转90°分为4块,通过镊子夹出每块晶状体核,并使用注吸针头吸净残留皮质,将黏弹剂注入囊袋后将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最后将地塞米松注入球结膜下并缝合切口,确认切口密合后包扎。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前行表面麻醉,在角膜缘2点位置行透明角膜切口,11点位置处切作透明角膜辅助口后向前房注入黏弹剂,对晶状体行环形撕囊,使用平衡液进行水分离和水分层,使晶体核转移至前房,随后通过超声乳化头乳化晶状体核,使用注吸针头将残留皮质注吸干净并向囊袋中植入人工晶状体,最后将地塞米松注入球结膜下并缝合切口,确认切口达到水密状态后包扎。

1.3 观察指标

1.3.1观察视力水平

在术前、术后1天、1周和1个月分别测量两组患者视力并记录。

1.3.2观察眼压水平

采用眼压测定计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h、12h、24h、1周两组患者眼压并记录。眼压测定计由日本拓普康公司提供,型号为BT18CT-80。

1.3.3观察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情况

由同一熟练技术员使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行角膜内皮细胞检查。检查时嘱受检者注视角膜内皮镜镜头内指示光点,对角膜中央区域连续拍照3次,选取最清晰1张照片,将其输入计算机自带图像分析系统对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率计算。仪器由日本拓普康公司提供,型号:SP-3000P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视力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天、1周观察组视力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1个月两组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视力水平比较

2.2 两组眼压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眼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h、12h、24h观察组眼压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1周两组眼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眼压水平比较

2.3 两组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情况比较

术前两组内皮细胞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六角形细胞比率差异不大(P>0.05),见表3。

表3 两组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情况比较

3 讨论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疾病,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最为常见。白内障致盲性在全球都是位于眼科疾病首位,全球盲人中约46%为白内障所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白内障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且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7]。白内障发病机制复杂,其主要病因为老化、晶状体代谢异常等,且年龄较大、吸烟、酗酒和过度阳光照射等因素均可诱发白内障[8]。目前临床上治疗白内障有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等方式,其中对症状较轻者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无法行外科手术者采用药物治疗;白内障外科手术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和人工晶状体移植术等[9,10]。

白内障手法碎核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常用手术方式,其具有疗效好、视力恢复快、对机体组织损伤较小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11]。本研究通过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观察,对照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白内障手法碎核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天、1周视力比对照组高,术后1个月两组视力比较无显著差异,与伍芳玲[12]相关研究结果相同,提示白内障手法碎核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更有利于视力恢复。通过对两组患者眼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2h、12h、24h眼压明显比对照组低,而手术完成一周后两组患者眼压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与王中利[13]等人相关研究结果相同,提示采用白内障手法碎核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其眼压波动幅度更小。目前关于白内障手法碎核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研究较少,通过对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明显比对照组低,而六角形细胞比率差异不大,说明采用白内障手法碎核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损伤较大,但是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不大。

综上所述,白内障手法碎核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疗效较好,有利于患者视力恢复,且眼压波动幅度较小,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损伤较大,但是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不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故存在一定局限性,为进一步确认还需通过后期大样本研究来证实。

猜你喜欢

硬核植入术晶状体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CT 表现
硬核爷爷炼成记
“硬核”举措下的暖心举动
用“三个最严”彰显“硬核”担当
陕西制造需要“硬核”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