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和护理技能赛项的差异对比研究
2023-07-28张晓怡
张晓怡,杨 颖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世界技能大赛(简称“世赛”)是迄今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其竞赛水平代表了职业技能发展的先进水平,健康与社会照护项目创建于2007年,是世赛社会与个人服务职业类别下设的项目之一[1]。赛项起源于西方,在西方国家已经基本成熟,我国于2019 年首次组建健康与社会照护项目国家队参加第45 届世赛,至今共参加过两届,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国赛”)高职组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对标世赛,参照世赛的技术标准和规则要求,结合国内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突出以“照护对象”为中心,还原真实情景、体现完整任务。2020 年11 月28 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高职组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首次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国赛高职组护理技能赛项以临床工作任务为导向,按照护理岗位要求对患者实施连续的、科学的整体护理。教育部从2011 年开始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其竞赛流程、标准及方式等方面经过不断改进,现已较为成熟。参考202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赛项规程、2022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技能”赛项规程,现将2022 年国赛高职组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和护理技能赛项进行对比,探索大赛对高职护理教学的指导意义。
1 参赛选手
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与护理技能赛项的参赛选手均为高等职业院校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本科全日制在籍学生。护理技能赛项选手须为护理类专业高职在校生;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选手无专业限制,多为护理、老年保健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在校生。我院参加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的选手是参加过1+X 老年照护证书培训的护理专业学生。
2 比赛形式
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中每名参赛选手要参加4 个模块的比赛,在4 个比赛场景(医院、养老机构、日间照护中心、家庭)中为照护对象服务,每个模块的比赛时间是80 分钟。选手要根据已知案例写出照护计划(20min);为照护对象提供实际照护服务(共30min);照护结束后书写反思报告或为照护对象绘制健康教育海报(30min)。
护理技能赛项分2 部分进行,分别是理论测试和技能考核。2022 年国赛是2 名选手组成一个参赛队,均参加理论测试(60min),2 名选手合作完成第一赛道技能考核(准备时间10min、技能考核17min),其中1 名选手完成第二赛道考核(准备时间、技能考核各15min)。
3 赛题设计
3.1 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官网在赛前1 个月公布比赛案例,每个模块10 个,共40 个。案例设计强调以“人”为中心,实现全生命周期人群整体照护。重点考核参赛选手的文字表达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案例对照护对象的家庭社会背景、个人或家庭经济状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和内心的矛盾与所提出的问题等赛题中描述不够详细,需要选手在赛场中通过与标准化病人的沟通来进一步了解并给予针对性照护。案例以内科疾病为主,还涉及到外科疾病,考虑到比赛的组织难度和标准化病人选取等实际情况,赛题中没有妇科和儿科病例。相较于护理技能赛项,操作项目较为简单,但涉及面广。照护对象以中老年人为主,多种疾病在不同模块均有涉及,但照护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3.2 护理技能赛项
理论竞赛题型为客观选择题,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为出题范围,提前建立理论赛题库,题量2000 题。每套赛题100道,其中单选题80 道,多选题20 道。从赛题内容和题量来看,不仅考核选手对知识点的记忆,也注重对知识应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技能竞赛设2 个赛道,第一赛道为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救护,含双人心肺复苏、心电监测、静脉留置针输液3 项操作;第二赛道为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护理,含气道湿化、翻身叩背、吸痰3 项操作。涉及的技能操作难度较高,专业性较强。
3.3 两个赛项竞赛内容的区别(见表1)
表1 两个赛项的比较
4 不同赛项对高职护理教学的指导
4.1 调整教学设计,提倡项目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低,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均较表浅,难以做到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灵活应用。大赛对选手考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而是实实在在的应用。在大赛理念的引领下,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素质目标内容整合并进行项目化设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学习、探索、体验,进而完成项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4.2 将标准化病人引入课堂教学及考核
两个赛项的考核过程中都有标准化病人的参与。2016 年国赛护理技能赛项开始引入标准化病人(SP),此后在各高职院校中掀起了将标准化病人引入课堂的热潮,学生可以通过为SP服务来达到对疾病和工作环境尽可能真切的认识,而SP 的扮演者能在扮演过程中体会被服务者的感受和服务的优缺点。
4.3 高职护生的实践领域要向养老服务领域拓展
目前,高职护理学生的就业意愿仍以医院为主,但由于结构性就业矛盾日趋明显,医院求职难度逐渐加大;与此同时,随着疾病谱变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升,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机构等医养服务行业亟需大量受过专业训练的护理人员加入,未来高职护理毕业生的就业场所必定会从医院逐渐扩展到其他与健康密切相关的服务领域,服务内容也从临床医疗护理向长期照护、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健康促进及老年护理等方向拓[2,3]。健康与社会照护大赛引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面向岗位的转变,在保留原有的临床护理岗位的基础上,要增加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健康保健等专业方向。在人才培养中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与各种适合学生的实践领域合作,将学生就业的关注点从医院引入更广阔的范围。让护理真正做到以“人”为中心,实现全生命周期人群整体护理服务。
4.4 教师应走出校园、进入工作场所、深度接触行业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而忽略真实的工作场景和服务对象的综合诉求,真正进入工作场所中提供服务时,感觉到陌生和无从下手。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不高,认为学生在进入工作场所之后很长时间不能自行完成任务,或者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不足以应对工作。很多教师只教授一门课程,甚至一门课程的部分章节,对其他相关课程不了解,对行业现状和发展不关心,导致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大赛辅导中体会到服务过程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之高,作为辅导老师常常觉得自身储备不足、对工作场所了解不够、需要不断向专家请教,促使教师走出校园进入实践领域深度接触行业。
总之,两种大赛对高职护理专业教学都有指导价值,促进教学与工作岗位、证书培训相结合,不断完善“岗课赛证”融合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我院作为1+X 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已开展老年照护、失智老人照护、医养个案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工作,今年开设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评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通过与养老服务相关的1+X 证书的培训,构建符合健康与社会照护比赛需求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护理技能大赛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使护理技能培训更符合护士岗位需求,让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更加紧密。接下来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大赛案例库、比赛项目进行改造、提炼,深化项目化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