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碰壁”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3-07-28陈露蕾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数学思考求知欲有效性

陈露蕾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一些“小挫折”来诱发学生思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教师可多带领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在参与、探索和交流中有思考、有锻炼、有收获、有成长,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数学思考;求知欲;有效性

数学教学不能仅关注教学结果,还要关注形成结果的过程以及过程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不过,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追求成绩,大多数教师重点强调结果,关注知识的灵活应用,常常将知识“讲授”给学生后就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以期通过“做”来强化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不可否认,运用该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套用解决大多数问题,但因学生没有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所以他们往往难以形成深刻的认识,这样势必会影响后续知识的迁移. 另外,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做得多、想得少,不利于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学生呢?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大幅度提升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不妨让学生多经历一些“挫折”,让他们在“碰壁”中激发求知欲和探究欲,并让“碰壁”经历成为持久的记忆.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谈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同行交流.

巧借“碰壁”,引导发现

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公式、定理的教学都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无疑会增加数学的枯燥感. 然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生动的、富有激情和活力的,因此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在经历中学会发现、学会分析、学会探究,以此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效率.

案例1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片段1】

师:请大家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三条边的长度,两两相加,并与第三边作比较. 你们有什么发现?

【片段2】

师:如图1所示,一只小虫从B点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点,现在有两条路径可选:①B→C;②B→A→C. 你认为哪条路径是最佳路径?由此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片段3】

师:以长度为5 cm、7 cm、9 cm、13 cm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围一个三角形,可以围成几个不同的三角形?

生1:4个.

师:具体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哪些.

生1:①5 cm,7 cm,9 cm;②5 cm,7 cm,13 cm;③5 cm,9 cm,13 cm;④7 cm,9 cm,13 cm.

师: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2:应该是3个,从组合的情况来看,的确是4个,但是第②种没有办法围成一个三角形.

评析在片段1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做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但教师设计的探究活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该探究活动完全是在教师的支配下进行的,并未引发学生思考,更谈不上落实学生的“四基”,所以该探究活动的设计并没有实际意义.

在片段2中,教师借助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可以快速得到结论,发现定理,但是问题的指向明显,很难诱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学生也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片段3中,教师巧妙地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融于具体情境.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大多数学生只是从组合的角度分析结论,他们的焦点在分类上,容易忽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而引发错误,从而“碰壁”. 可见,“碰壁”可诱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通过思考学生会找到原因——需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 其实在此过程中,除了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一起研究如下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多条边中任选三条边组成一个三角形有哪些方法?哪种方法最方便、快捷?如何在分类时做到不重不漏?

巧借“碰壁”,深化理解

无论是平时练习,还是考试,学生常常因忽视“使用条件”而引发错误.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引导学生关注“使用条件”.

案例2等比性质的证明及应用.

【片段1】

师:(直接讲授法,教师直接给出结论)如果==…=,且b+b+b+…+b≠0,那么=. 这个结论叫等比性质.

接下来,教师口头强调要注意条件“b+b+b+…+b≠0”,然后借助具体实例,强化应用.

【片段2】

师:已知==,试求的值.(生独立思考)

生1:设===k,则b+c=ak,

a+c=bk,

a+b=ck. 三式相加,得2(a+b+c)=k(a+b+c),解得k=2. 所以=2.

师: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呢?

生1:设“k”法以前用过.

师:很好,生1通过知识迁移灵活地解决了问题.

生2:我认为这样做有问题. 若a+b+c=0呢?此时两边还能同时除以(a+b+c)吗?

师:哦,对,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老师差一点也忽视了这个条件. 那你认为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2:当a+b+c=0时,有-a=b+c,所以==-1.(生给予热烈的掌声)

师:非常好,在两位同学的努力下,我们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生3:我发现在原式“==”中,分子之和恰好為分母之和的2倍,这与答案一致,那是否可以直接写成=呢?

师:这是个非常大胆的猜测. 我们知道,猜测不能作为结论,需要进一步验证,那下面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能否证明这一猜想. (生积极探究,很快就有了发现)

生1:这个猜测可以直接由等比性质得到,不过要注意a+b+c≠0. (生笑)

评析  片段1只是教材的简单重复,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千篇一律,这样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又谈何创新?

片段2中,教师灵活应用教材,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氛围轻松、活跃. 在此过程中,学生首先通过设“k”法,得到了“2(a+b+c)=k(a+b+c)”,这引发了学生对a+b+c取值的思考,以此强化了学生对分母不为0这个限定条件的认知.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等比性质已经逐渐显现,此时教师给出结论一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应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其内涵,明晰每个条件存在的真实价值,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巧借“碰壁”,推动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时会受“先入为主”固定思维的影响而对新知识、新方法产生排斥心理,解题时习惯走“老路”,这样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解题能力的提升.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麻烦,让学生“碰壁”后自主解锁新技能.

案例3列方程解应用题.

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接触过,但是因为小学阶段所涉及的问题较为简单,加上学生感觉设未知数比较麻烦,因此他们习惯应用算术法解决问题. 到了初中,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之后,仍有部分学生习惯应用小学阶段的算术法解决问题,基于此,教师借助实例呈现了方程法的优势,以此让学生迅速接受新方法.

【片段1】

师:请大家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师用PPT给出问题)

问题:某校举行运动会,参加跳高比赛的运动员共有19人,比参加跳远比赛的运动员的2倍少1人,问参加跳远比赛的运动员共几人.

生1:设参加跳远比赛的运动员为x人,根据题意得2x-1=19,解得x=10.

教师正准备讲评时有学生提出如下疑问.

生2:设未知数太麻烦了,直接用(19+1)÷2=10求解更简单、快捷.

【片段2】

问题:现将1~13这13个整数分为2组,若其中一组数的和比另一组数的和大10,则这样的分组方法(   )

A. 只有一种    B. 只有两种

C. 多于三种    D. 不存在

问题给出后,很多学生尝试自由分组凑数,算了很久却一筹莫展,而应用方程法的学生已经快速地得到了答案.

师:这个问题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不少同学还没有解题思路,不过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解题秘籍,下面请发现解题秘籍的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3:设其中一组数的和为x,则另外一组数的和为x+10. 根据题意得x+(x+10)=1+2+3+…+13,整理后得2x+10=91,解得x=40.5. 因为x是整数,所以满足条件的分组方法不存在,所以答案为D.

评析  片段1中的试题为教学常用素材,题目比较简单,能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但强迫学生应用方程法求解,学生的内心是反抗的. 此时他们认为算术法才是最优方案,因此新方法的推进受到了阻碍.

在片段2中,教师没有指明应用何种方法解题,但学生应用原始方法求解时“碰壁”了,此时不得不尝试寻找新的方法,这样学生便体验到了新方法的优势,自然愿意接受新方法,由此将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实,教學中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不遇“碰壁”可能难以激起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有必要设计一些“小挫折”“小麻烦”来诱发学生深度思考,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思考求知欲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求知欲——学习的叩门砖
数学课堂中的快乐元素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把听众研究透:做好电台少儿节目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