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习身边的数学
2016-11-22卢红良
卢红良
【关键词】生活资源 重组教材 数学思考 生活问题
我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这些年里,听了很多的课,从中受益匪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就是指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开展数学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情景。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一、精选生活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尤其在小学阶段,儿童用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在日常教学中,应多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我创设情景:学校开展“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班上有56个同学,要分成几个小组,为了便于开展活动,每组的人数要求在5—9人之间,你打算怎样分?当学生思考完之后,从中选择几种:(1)每组5人,56÷5=11(组 ),多1人;(2)每组6人,56÷6=9(组 ),多2人;(3)每组7人,56÷7=8(组 );(4)每组8人,56÷8=7(组 );(5)每组9人,56÷9=6(组 ),多2人;。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上面的分法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很快就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了后还有剩余的。这时老师就正好揭示课题:正好分完的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有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地接受新知识。
二、联系生活实际,重组教材。
我们所用的教材内容所呈现的情景,离学生实际生活越贴近,学习的效果就越好。现在使用的教材,由于受开发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它所呈现的案例场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的知识背景有一定的差距。教学时,就要求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重组教材、选用教材、变换活动用具,力争使教学场景贴近生活、走进学生心灵,真正地把生活与数学学习联系起来。例如教学“可能性”时,教材呈现的是学生转转盘的场景,多数学生对转盘较陌生,操作起来难度较大,针对班内学生多数喜欢乒乓球运动的实际情况,乒乓球就是学生随手可得的学具,于是把转转盘改换成了摸乒乓球,降低了学习活动的难度,较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习活动效果显著。由此可见,教材只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前提条件,作为教师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合理地重组教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解释数学,学习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数学思考。
会进行数学思考是理解掌握知识的前提,引领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考,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升数学素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尤其重要,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的《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十数的速算》时,教学时利用学生已有的购物“付整找零”的经验,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昨天,老师带了120元钱去体育用品店买了一双98元的运动鞋,你能帮老师想一想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老师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而首选的方法便是“先付100元,找回2元钱,加上留下的20元”。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领学生进行思考,不仅使不易被学生所理解的“凑整简算”思想,在生活经验的支撑下在学生头脑中很快建立了起来,还使学生在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萌生了数学意识,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人们常说“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如:四年级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后,安排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14人,学生14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70元,学生每人40元,团体20人以上每人50元”。请你设计一种最合理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全部买团体票:(14+14)×50=1400元;
全部买个体票:14×70+14×40=1540元;
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单买:(14+6)×50+(14-6)×40=1320元。
让学生讨论第三种方案的合理性:因为成人票每人70元,而买团体票却只要每人50元,因此考虑尽量多买团体票,但由于买团体票要20人以上,成人只有14人,所以要把6个学生与14个老师一起买团体票,其余的8个学生买学生票比较划算。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后,老师有因势利导地提出:如果只有6个老师,22个学生呢?
通过不同方案的比较得出,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买团体票合算,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千篇一律、一概而论,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总之,我认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有美感,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为了使数学更接近生活,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