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探析

2023-07-28刘仕霞

高考·中 2023年5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高中地理对策

刘仕霞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在此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转变,即由注重学科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为例,通过对教材中“五育融合”教学内容的分析,总结出“五育融合”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以期为一线地理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地理;五育融合;对策

随着国家对“五育融合”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学校和教师也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但目前对于如何有效开展“五育融合”这一命题,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由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在“五育融合”中存在不同的认知和理解,使得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等现象比较突出。因此,教师要从“五育融合”的理念出发,根据自身情况制订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充分挖掘地理学科中的育人元素,促进“五育融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素质。

一、关于“五育融合”

“五育融合”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重作用,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理念贯穿于育人全过程的教育活动。在“五育融合”中,“育”指的是学科教学中所强调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融合”指的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其他教育形式的有机融合。我们要充分发挥好学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作用,将各学科教学与“五育融合”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真正统

一[1]。要牢固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理念,既要让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知识,又要让他们得到全面发展,形成完整的素质。“五育融合”理念一经提出就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五育融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五育融合”教育要求打破传统单一的学科课程教学体系,打破以学科为主的局限;让学科成为一个整体,实现学科内知识联系;形成一套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个性充分发展、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人。

二、地理教学中应用“五育融合”的价值

(一)有利于融合知识,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五育融合”教学,将“五育融合”的理念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如在學习《地球圈层结构》这一课时,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整合,使知识之间形成内在联系。以“地球圈层结构”为例,学生在学习“地球圈层结构”这一课时,可以将大气、海洋、陆地等地理知识进行整合,使知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自然资源,使其形成对我国的认识和热爱之情。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整合与梳理,能够实现对知识的迁移与运用,从而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二)有利于延伸教学内容,将思政育人元素加入教学中

思想政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基于地理知识进行内容拓展,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章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自然现象进行分析,来渗透和提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人文精神;在“区域地理”章节中,教师要对“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地区”等热点事件进行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总之,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出思政教育元素,不断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三)有利于价值的延伸,促进地理课程的革新

地理教学中的“五育融合”不是简单的将地理学科知识与“五育”内容结合起来,而是将“五育”内容融入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为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五育融合”思想贯穿其中,引导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要将环保意识融入课堂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并通过地理实践活动等形式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有利于开拓思维,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将“五育融合”思想融入课堂中,将学生的思维拓展至课堂外,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具体来说,在开展地理教学时,教师可以“五育融合”思想为导向,构建“五育融合”课堂,将“五育融合”思想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2]。如在教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教师可以将“五育融合”思想融入教学中,以学生的思维拓展为导向,利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完成思维拓展。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思维导图将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呈现出来。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和思维能力。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五育融合”策略

当前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单纯地把地理知识教学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简单地融合,没有将“五育融合”作为主要教学方法。为全面落实“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充分发挥“五育融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改变以“智育”为主导的现状,提高地理教育中“五育融合”的地位

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以智育为主,开展地理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能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首先,这种教学模式将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作为主要的授课对象,缺乏互动性,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学习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时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活动时需要提升“五育融合”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组织各种地理知识竞赛活动、模拟比赛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还能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建构中学地理“五育融合”的实施模式

高中地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学生在多个学科领域学习和掌握不同的知识,而在学科体系中,各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各学科之间的联系都是通过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来实现的。因此,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师要善于将“五育融合”理念与地理知识相结合,构建“五育融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模型。在构建模型时,需要教师利用整体性思想来指导教学活动。整体性思想是指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追求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在构建“五育融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模型时,教师需要首先对高中地理课程的体系进行分析与了解。例如,在讲解“大气环流”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从系统整体性思想出发来构建应用模型:大气环流是地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气运动涉及众多学科知识。根据大气运动相关知识以及课程体系来看,高中阶段需要学生掌握大气运动知识、气候要素知识等。

(三)高中地理课程资源培育“五育”

1.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

“德育”是高中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高中地理教师要在教学中坚持“地理+德育”融合的原则,以知识传授为载体,通过渗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构建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同时,也要不断挖掘和提炼教学素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崇尚科学、遵纪守法、健康文明等思想品德。例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一节,除了教授基础的内容,还可以进行延伸。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我国当前的产业成果来引入,或者通过多媒体播放我国不同产业指向型的新闻来分析产业类型的特征。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对我国产业成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的基础上,从而推动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教学目的,还可以提升课堂效率,让学生对自己国家的强大有更多的了解,对社会现实发展有更多的关注,从而培养出学生的爱国情怀。

2.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智育”

智育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智力和思维,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形成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会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地理教学中的“智育”指地理学科教学中主要通过传授地理科学知识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大多是科学性较强、趣味较高的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能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不正确等问题。在地理课堂上,通过对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准备水平。如《热力环流》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了两个意象:“空调”与“暖气”,并提问:“为什么要把空调置于房屋的顶部,而把暖气置于房屋的底部?”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切入点,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思考。教师通过运用“问题链”法,逐步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并通过思考,总结出热能循环产生的规律,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在巩固环节,请同学们用小组的形式来解释:“为什么你在切洋葱的时候,要点燃一支蜡烛,这样你的眼泪就不会流出来了?”这种生命现象,可以使同学们更好地把所学的东西运用于实际生活。

3.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体育”

地理学科中包含着丰富的体育运动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将体育运动与地理学科知识相结合,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地理教学内容丰富,包括实例、实验、消息、视频、动画、地图等。为了创造优质的教室,需要优化教学资源。教师对自己所拥有的资源运用得好与否,将会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每种类型的教学资源都有自己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从多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以达到对各专业知识的和谐统一。比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让中国选手到雅典参加比赛,因为时差的原因,运动员的体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有时候会因为时差的原因,而错失了一次得冠军的机会,因此要让选手们把时差提前倒过来,这样才能让选手们更好地发挥竞技精神,也让学生从中知道体育精神。

4.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美育”

美育是通过形象美、行为美等多方面的教学活动来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和行为举止,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目的。在地理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美育资源,结合课堂教学,营造“学在其中”的氛围,以美启智、以美怡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美育是一项重要的课程,美育是一项重要的课程。在地理学教材中,也有很多关于大自然的美景,例如《地球的宇宙环境》,让人了解了广阔的空间,“风成地貌”,让人看到了“魔鬼城”的奇观,从而加深了对大自然的理解;“喀斯特地貌”,让人在领略大自然之美的同时,更深刻地意识到了大自然对人类生命的影响。社会美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是人类自身优秀素质的体现,如《交通运输》一书中的“京张铁路”,是人类面临困难时,发挥智慧,克服困难的一种社会美。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掘教材中蕴涵的美学内涵,使之具有“美”的可能性,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5.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劳育”

劳育,是以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为重点的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和善于劳动的良好品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利用地理实验、地理模拟等教学手段,充分挖掘劳育资源,构建“劳育”体系,使劳育落到实处。在《服务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节中,地理老师可以通过对不同级别的中心地区的服务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从而加深对这一节课程内容的了解,例如,老师可以带着同学们对校园周边的超市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商城”和“生鲜超市”实地考察对比发现,“生鲜超市”的面积较小,顾客人数较少,而且主要面向附近的居民。“商城”有很大的面积,人也很多,为全市居民提供了大量娱乐生活的场所。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可以在访谈中对服务业的区位因素有更多的认识,还可以让学生拥有了职业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劳动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评价融“五育”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了以“五育”融合为基础的多元立体化评价体系,突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以课程教学、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和学生学习成果为主要内容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把“五育”融入课程教学和社团活动的全过程,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进步的助推

器[3]。我们还积极开展家长课程、家校沟通、家庭教育等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教师也不断地加强学习,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学习的过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作出针对性评价。为了更好地关注过程,学校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特点,实施了多种形式的过程性评价。

结束语

高中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在“五育融合”视野下进行教学设计,要注重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运用地理课堂的育人价值和实践价值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既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科思维的重要能力,更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审美、学会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观。在“五育融合”视野下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是落实新课标理念,践行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张艳梅.五育融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高中必修地理一“土壤”为例[J].地理教学,2022(8):52-55.

[2]许淑霞.“五育并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融合探究:以河流为例[J].新智慧,2022(31):51-53.

[3]孙旭.“五育并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高中地理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对策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