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3-07-28王培培
王培培
摘 要:情境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课堂中的合理利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深入特定的历史时空,重回“历史现场”。学生在真实历史情境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两次鸦片战争;情境教学;高中历史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推动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情境教学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通过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学生认知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022年12月,笔者有幸在“发现精彩的自己:寻找道德生态的‘新课堂——2022年‘教海领航暨江苏省邗江中学对外公开展示课活动”进行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教学,经过笔者与备课组多次探索与打磨,本节课笔者立足于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力求突破和创新。
一、教学分析及设计依据
“两次鸦片战争”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本课内容上承《清朝的鼎盛与危机》,下启《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从横向上看,19世纪前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实力迅速增强,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成为其理想目标。从纵向上看,以鸦片战争为起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也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开端。
第16课聚焦于两次鸦片战争,学生在初中时对于两次鸦片战争内容有所涉及,内容较为熟悉。且高一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时期,教师如果照本宣科介绍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意义,历史课堂就会显得沉闷无趣,学生难免丧失学习的热情。故本节课笔者通过创设历史情境,以广州十三行为线索,“一度繁荣——看帝国危机”“两次战火——看帝国崩溃”“多重身份——看帝国启新”三个部分,探索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影响以及中国社会做出的反应。
二、教学过程
新课情境导入。
情境一:
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在“纵横千年”专辑中列举了一千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五十个人,其中有六名中国人上榜,分别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刘瑾、和珅、伍秉鉴和宋子文。其中介绍伍秉鉴的文字是这样的:浩官(伍秉鉴别称)(1769-1843);职业:商人;财富来源:进口、出口、钱庄;资产:千万;入选原因:他那个时代最富的商人。
问题设置:同学们发现了吗?六名中国人当中有一个人身份是特殊的。当选世界首富的五位中国人都是官员,只有伍秉鉴是商人。在中国重农抑商的政策下,伍秉鉴作为一个商人,为何成为当时的世界首富?在1843年又为何抱憾而终,带着疑问进入我们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
讲授新课
(一)一度“繁荣”——看帝国危机
过渡:同学们根据播放的视频思考商人伍秉鉴致富的原因?
教师播放央视纪录片《帝国行商》视频。
呈现材料:
材料一:“番商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一处交易”。
问题设置:同学们通过视频和材料信息,如果你是广州十三行的行商,你在获取财富之路中具有哪些优势。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带入广州十三行行商的角色,快速“神入”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通过材料分析进而探究广州十三行发展的原因,由此认识到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情形,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教师过渡:广州十三行的发展离不开清政府一口通商政策的支持,广州海港优良。在天时地利优势下,外加行商们独到的眼光,十三行行商赚得大量白银,但是行商们能否一直保持富有?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两段材料,请同学们来分析当时的行商们面临哪些困境。
呈现材料:
材料一:行商负责半官方性质的按年捐输:
对皇帝的进贡:75000元;河工助款:42000;驻京代表经费:29000;万寿节礼:180000;粤海关部寿礼:27000;对官员的馈赠:56000[1]。
材料二:外商的怨言
(一)加在贸易上的重税。实际上税并不特别重。
(二)公行的垄断制度。
(三)从中国商人们收取到期债款的不可靠性。中国商人本身都受到极其苛重的勒索,以致常常使他们的偿债能力被损害。
(四)除非通过商人们所仅能发生业务关系的公行行员,不许向任何官吏有陈述的禁令。
问题设置:广州十三行面临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广州十三行行商一方面受到清政府的剝削,另一方面遭到外商的不满,在中外夹击下艰难生存。当时的广州十三行属于垄断机构,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为了输出商品,在经济上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两国经济体制的差异,英国商人不能直接和官员沟通,只能和行商沟通,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是清政府主导的朝贡贸易,清政府采取的“以官治商,以商治夷”的策略,引起英国不满。
呈现材料:
广州十三行始终处在朝廷的高度掌控之下,行商们的资本多向官府效劳,并未形成积累,封建经济体制下重农抑商的国策,成为广州行商的桎梏[2]。
问题设置:通过这段材料结合清朝国情,分析广州十三行为何种经济和政治服务,是当时什么政策的产物,以及其发展空间如何。
设计意图:服务于小农经济,服务于君主专制制度、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的产物,发展空间较小,了解广州十三行是特殊时代下农耕文明的产物,是皇权笼罩下一口通商政策的产物,掌握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社会的整体时代特征。
(二)两次战火——看帝国崩溃
教师过渡:广州十三行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在对外的贸易中,中国处于优势,这使得广州十三行赚得盆满钵满,又为何在两次战火中化为灰烬,请同学来阅读第二则情境。
情境二: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命人在虎门搭起礼台,挂上“钦差大臣奉旨查办广东海口事务大臣节制水陆各营总督部堂林”的黄绫长幡,销烟行动正式开始。虎门人山人海,伍秉鉴等行商也赶来了……但环顾四周,他的笑意很快收敛了。伍秉鉴发现围观的人群中,竟然没有一个英国人,他们用这种“缺席”的方式抗议林则徐禁烟,抗议清政府侵犯英国人的“财产”。
教师提问:1.情境二讲述了什么事件?2.伍秉鉴担心什么,该事件与鸦片战争是什么关系?3.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第一问学生通过情境并结合初中所学知识便可得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二问学生需要思考,教师提示,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导致鸦片战争吗?第三问则需要学生深入思考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问题设置层层递进,推动学生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转变。
教师根据教科书地图,带领高一学生一同学习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设置意图:通过地图呈现鸦片战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学生学习任务:学生自主梳理教材92页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教师带领学生一同分析条约的影响。
教师过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两千一百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协定关税;获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自主权、关税自主权、司法主权等,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次战火也使广州十三行遭受重大打击。
呈现材料:
材料一:《南京条约》第四至第七条款规定,中国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相当于1470万两。而此时清政府国库存银已不到700万两,显然没有支付能力……1843年春天,钦差大臣、广东官府传集怡和行行商伍绍荣等,要求追索三百万元,限全体行商六个月全数交清[3]。
材料二:“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凡大英商等赴各口贸易者,无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南京条约》第五款
问题设置:通过下面两段材料,请同学分析,广州十三行遭受哪些重击。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使广州十三行遭受重大打击,五口通商使得广州十三行丧失了对外贸易的垄断特权,鸦片战争的赔款部分也由广州十三行的行商来分摊,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是广州十三行衰落的重要原因。
教师过渡:而真正的打击还在后面。英国认为各项条约的签订能够打开中国的市场,改变中英贸易中的逆差,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英国的商品在中国仍然销售不出去,是因为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抵制。但英国不这么认为,它认为是中国的市场打开得还不够大,开放的通商口岸还不够多。于是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但遭到拒绝,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师结合地图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情境三:
1856年,由“亚罗号”事件引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十三行地区再次成为中外交锋的战场。12月15日深夜,战争的硝烟将具有170多年历史的商馆化为灰烬。
问题设置:广州十三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大火烧毁,中国被迫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根据第一次和第二次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探究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什么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教师提示两次战争的根本原因、性质,开放口岸的数量,割地面积,对中国主权的破坏等角度分析。
设计意图:通過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对比,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对两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非正义的侵略性质的战争,两次战争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学生由此认识到两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多灾多难历史的开端,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师过渡:两次鸦片战争结束了广州十三行辉煌的历史,结束了大清帝国天朝上国的盛世光环,终结了广州十三行维持的朝贡贸易,由西方主导的条约体系像铁链般锁住大清这条巨龙。在沉沦的深渊处似乎有一束光照了进来。
(三)多重身份——看帝国启新
呈现材料:
材料一:买办制度在鸦片战争以前即已孕育,而于战后正式形成,这是十三行的变体,在条约体制下,它逐渐取代了旧行商在中西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十三行整体走向衰亡相反,买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快了从中西贸易的居间人或代理人向近代企业家的转化[4]。
材料二: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放弃传统朝贡为主体的外交,接受新的现代化外交规则……潘仕成(行商)凭借他对夷务的了解而成为清政府对外事务的顾问[5]。
问题设置:十三行的行商是多重的,根据视频内容和两段材料分析广州十三行行商有哪些身份,并且对中华帝国的启新起到什么作用,分小组合作,请同学上台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广州十三行行商们有商人、官员、非正式外交官等多重身份。行商们已经认识到西方的强大,萌发出向西方学习的意识。学生们认识到两次鸦片战争后曾经的广州行商们为后来林则徐、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教学升华:
经贸摩擦是美国维护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需要。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经济体——GDP世界总量居世界第二,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币也不断国际化。经贸摩擦是美国继续充当“世界警察”的需要,实际上现在的中美贸易摩擦已经升级为经贸、科技、金融、汇率全领域的贸易战。
问题设置:中美两国为何会发生经济贸易摩擦?以史为鉴,中美两国如何正确处理经贸摩擦?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国际时事热点问题创设成情境,学生在学过两次鸦片战争相关内容后,能够提升现实问题的认知并且能够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教学反思
本文创设的历史情境均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以广州十三行行商为视角探究两次鸦片战争。在历史教学中,根据真实史料,创设历史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作用,在历史的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涵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种创设历史情境,寻找清晰线索的策略,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尝试。美中不足的是笔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笔者的预设与学生的回答有一些偏差,需要教师发挥临场应变能力。
结束语
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固然重要,但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开设公开课比赛课中,过于追求教学形式新颖和情境内容的趣味,忽略课标要求和教学重点,历史教师在情境教学中要避免误入歧途。教师在每节课教学过程中,能够围绕线索创设历史情境,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备课量比较大且备课任务具有一定难度,这需要教师广泛搜寻史料,深入阅读学术专著。情境教学之路虽难,但行则将至。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不断在专业领域深耕,这也是高中历史教师乐趣所在。
参考文献
[1]马士.中国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2]李怡然.清代广州行商崩溃原因探析:从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世界首富说开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4):73-76.
[3]冷东.十三行与鼻烟、鼻烟壶的发展[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0(2):76-78.
[4]张晓辉.清代十三行时期的原型买办研究[J].史林,2014(4):15-27,188.
[5]王元林,林杏容.近代大变局中的红顶行商潘仕成[C]//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共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委,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ChinaBookPress),2009:3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