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思考

2023-07-28徐海洋

传播力研究 2023年11期

◎徐海洋

(威海市文登区融媒体中心,山东 威海 264400)

新闻敏感性属于新闻记者的一项基本职业素养。因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辐射范围相对有限,导致新闻记者在搜集、发布新闻信息方面存在局限,致使一些新闻消息很难在第一时间从事发现场传输到中心机构,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具备较高的自行挖掘能力。那么,具备出色的新闻敏感性十分重要,能够精准高效发现新闻消息线索,同时顺利开展深度采访,从而为节目的内容质量和收视率提供保障。

一、新闻敏感性概述

具体指的是新闻工作者精准、快速识别有价值的新闻消息的综合能力。“新闻敏感”也被称为“新闻眼”或“新闻嗅觉”,新闻敏感已经成为从业人员必须拥有的一项素质,也是长时间在实践中练就的一种能力、在大量工作中积累的一种经验[1]。从新闻工作者具备的新闻敏感程度中能清楚地看到,其业务能力、政治思想水平的高低,新闻敏感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新闻采访与播报效果。

(一)主要内涵

快速判断某项新闻事实针对当前工作开展具备的指导意义;快速判断某项新闻事实是否可以尽可能多地吸引受众;从一般现象深度挖掘背后的新闻事实价值;对相同事物的各种事实进行快速判断,由此鉴别更具播报价值的新闻事实。

(二)具体表现

首先,快捷。可以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事物即将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变化;其次,精准。能够在复杂烦琐的事物中选择并判断最具传播价值的新变化;最后,灵活。不会局限在某一固化的工作思路或是思维模式中。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的主要特征

(一)实时性

事件的发展与运用媒介技术之间的关系相对密切。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两者几乎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时间滞后会对信息表达的精准度带来负面影响。而借助新型媒介的实时性功能,在满足信息被实时发布需求的同时,利用其时效性完成信息反馈。特别是当前各行业对信息时效性的迫切需求,如果能尽早发布信息会进一步提高媒介的市场竞争力。

(二)集成性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融媒体时代,各种软件及硬件实现多样化的媒体信息合成,能够在文本、图像、视频等不同信息呈现方式间构建紧密的逻辑连接,最终将其连接为一个有机整体。另外,互联网世界中用户和媒体彼此连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用户和媒介的关联。

(三)交互性

借助互联网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同信息的传播者、发布者进行互动。在以往的媒介交流中,绝大多数受众群体只是作为接收者,或仅仅是简单反馈。进入融媒体时代,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发布者,使信息的传播和接受具备极强的交互性[2]。媒体和用户的频繁交流,在提高信息反馈及时性的同时,丰富了双方的互动内容,在提高信息质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三、新闻记者具备新闻敏感性的必要性

伴随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变革,信息传播渠道的增多,对信息编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级融媒体中心不能只依靠画面与声音,而是要进行综合性立体式报道。针对电视新闻而言,往往与社会责任相伴相随。为此,新闻记者应重视对信息的抓取及传递,新闻在保障时效性及真实性的基础上,体现人道主义与理性光辉。作为新闻记者,为了不辱自身职业使命,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针对新闻事件体现出高度的洞察力和敏感性,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记者更需要不断提高新闻的敏感性。

(一)新闻敏感性是一项基本素养要求

各种信息在融媒体时代相互交织,而且思想彼此碰撞。在当前背景下,县级融媒中心的新闻记者需要针对大政方针维持高度的敏感性,确保新闻报道能真正为党与政府服务,如实传递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

(二)新闻敏感性对新闻价值判断至关重要

新闻记者要准确判断某项新闻在不同发展阶段造成的影响,以及其在全局中所处地位。同时,通过敏锐的洞察力,找到其他人难以发现的细节,由此挖掘新闻真相;掌握限定条件和指定环境中对新闻影响力的判断方法。总之,新闻记者应将新闻敏感性视作评判新闻价值的内在要求,并且是保障新闻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新闻敏感性能满足新闻影响力提升需求

面对同一新闻事件,为了进行深度挖掘,要求新闻记者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因为新闻事件可以被划分成大小事件,同时具备先后顺序,记者对新闻消息的敏感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报道的深度[3]。如果新闻敏感性较强,在将其及时捕捉的基础上,清楚判断这一新闻事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而使新闻事件能够被层层递进,采写出一篇优质的新闻稿件。

四、影响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性提高的问题

传统媒体受到融媒体的冲击,其受众数量规模有所减少。对于以政府扶持为生存基础的县级融媒体中心,无论在产生新闻信息还是运用融媒体技术等方面均相较落后,特别是新闻记者应进一步掌运用作新媒体技术的综合能力,因此,难以将其应有的功能价值发挥出来。当前影响新闻记者提高新闻敏感性的主要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对新闻报道工作缺乏信心

一是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直接冲击到传统媒体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其原有受众,新闻节目虽然是精良采编制作的,但收视率并不理想,而这无疑会影响到新闻记者的主动性,导致其逐渐丧失收集新闻素材的积极性。二是县级融媒体中心负责的范围有限。因此,与省级媒体相比,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传播管辖范围内发生的事情,这使得新闻记者搜集到的新闻关注程度偏低,在心理层面为新闻记者带来一定的疲惫感。三是针对新闻记者而言,需要自己对新闻信息展开搜集整合,但碍于县级范围,虽然新闻记者在短时间内因不同的工作地点产生新鲜感,可是久而久之这种新鲜感会被消耗殆尽。四是县级融媒体中心没有形成良好的竞争压力环境,这样对于一些能力极强的新闻记者而言,缺乏才能施展平台甚至会逐渐产生怀才不遇的想法而消极工作;能力平平的新闻记者,很容易安于当前环境工作积极性逐渐下降,最终彻底消失对于新闻的敏感性。

(二)新闻记者忽视新闻采集创新

有关采集新闻素材的工作,新闻记者自身的创新能力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新闻内容拥有创新性可以达到脱颖而出的效果,在吸引受众的同时达到预期传播目标。真实性与时效性是媒体新闻的突出特点,因此,新闻记者在采编工作中不可以胡编乱造[4]。至于能否实现真实性与创新性之间的密切融合,则是对新闻敏感性的一项挑战。从目前县级融媒中心新闻记者工作情况来看,采集的新闻大体相同且缺乏新意,受众自然难以产生了解内容的兴趣,特别是县级新闻本身传播范围较为有限,加之发生的事件存在着相似之处,因此,若是不能有效创新新闻采编和报道形式,就会对传播效果带来负面影响。

(三)新闻记者自身专业能力有限

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工作者队伍中,一些记者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新闻专业学习,所以在其专业技能方面拥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同时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例如,多数记者已经习惯于整理编辑省、市一级的新闻,再利用电视台将其播报出去这种工作模式,而这主要是由于部分新闻记者自身专业能力水平较低,难以依据当地实际情况整理制作新闻,这样也不利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五、提高县级融媒体中心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性的建议

(一)新闻记者应不断提高综合素养

新闻记者由于受到教育环境和工作环境的限制,会影响其自身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记者而言,若想拥有对新闻的高度敏感性,有必要努力强化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新闻播报中,新闻记者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需对每条新闻进行认真整理与缜密分析。同时,新闻记者一方面应学习有关新闻工作的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增强新闻采编和语言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不能忽视学习政治理论,从而保证新闻发挥应有的舆论指导作用。另外,新闻记者也应重视工作素养的提升,实际上新闻敏感性与记者的职业素养之间的关系密切,特别是专业能力薄弱的新闻记者,日常要着重学习有关新闻专业的知识、相关国家政策等,通过对新闻报道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解与剖析,不断增强新闻的敏感性。新闻记者需要掌握的内容主要包括搜集的内容有哪些、采访对象是谁、怎样整理新闻素材等。为此,新闻记者唯有提高个人新闻素养,才会正确掌握新闻工作开展方向,进而促进新闻敏感性的增强。

(二)新闻记者应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全体新闻记者应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从而强化自身的政治敏感度与社会责任感。县级融媒体中心在相关方针政策的支撑下,要将政府工作作为核心,深度挖掘基层群众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在做好整理工作的同时开展宣传工作,由此帮助宣传政府的工作。另外,通过对基层的详细了解,掌握人民群众生活中所关心的问题,同时把信息向政府有关部门及时传递,确保政府部门能对事件及时了解与处理。

(三)新闻记者应学会并善于思考

新闻记者不仅要留意并洞察身边发生的事物,还要能够对相关事件展开深层思考。新闻记者若是不懂得思考,则表示其不会观察周围事物发生的变化,自然难以找出有价值的内容信息。因此,新闻记者应认真思考和设计采访问题,从而提高内容深度并反映群众的诉求及需求。例如,新闻记者要对新闻本质进行深入思考,将新闻作为“体”,而报道内容以及采访对象便为“表”,深层的新闻意义属于核心[5]。记者为此要认真研究新闻事件,无论是热点问题还是形式要求,均需要探究其现实价值,合理评估新闻可能会带来的社会效应,在此基础上选取能够把新闻内核反映出来的代表性人物。在新闻信息搜索过程中,应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以“过滤”,转换传统思维方式并认真分析新闻信息,将其他人忽视的事件密切联系相关政策,通过不同的诠释视角,从中提炼出更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在确保内容准确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受众。需要注意的是,记者不应成为“标题党”,制定新闻标题要提高“网感”,即既要精确表达还要贴切阐述,适当增添幽默感。对于当下的流行热词,新闻记者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要全盘照搬,而要辩证取舍与灵活融合,这样的新闻内容会具备更加新锐化与年轻化的报道语态。

(四)新闻记者应深度分析受众需求

以民生类新闻为例,新闻记者应与人民群众进行密切接触,其报道的事件也要密切联系群众的日常生活。基于此,新闻记者要在收集新闻信息的过程中了解基层群众的真实需求,深入挖掘多元化的新闻信息。立足群众视角搜集、报道,才能够进一步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准确性和新闻敏感性。比如,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记者,要对采访对象全方位了解。一般人对待新闻采访工作相对陌生,而且在采访过程中很容易紧张,虽然有人能够客观表达,但是也不乏存在过度表达的问题,从而影响到预期效果。新闻记者需了解新闻事件的发生背景、现实意义等,旨在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为其创设平等轻松的交流环境。另外,在信息采编环节要保持良好的创新意识,即从受众视角解析新闻信息,掌握受众希望看到的新闻内容。同时基于受众的真实需求确定新闻主题,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精准抓住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五)新闻记者应加大实践探究力度

任何工作都不能缺少实践的支撑,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闻记者而言,若是每日在办公室内找新闻可谓是天方夜谭。因此,应该走到室外通过实践发现有价值的消息。比如,基层活动、政府会议、领导出席的各项活动等,都可以作为新闻记者收集的重要内容,而如果能亲自参与这些活动,就能保障新闻的真实性与及时性[6]。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笔者认为要重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在会议中收集

每年县政府都会就工作部署、工作总结组织会议,在会议中谈及的内容通常与地区发展息息相关。作为新闻记者要主动参加会议,同时深入分析会议材料并进行跟踪报道,旨在为受众带来正确的舆论引导。

2.在领导出席活动中收集

领导走进基层并指导具体的工作,一方面能为记者提供有关当地基层民生发展的信息,另一方面提供展现政府服务职能的新闻信息,由此对政府工作的开展发挥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3.在基层生活中搜集

基层群众是新闻记者所面对的重要采访对象,加之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政府落实的政策相关,所以新闻记者有必要走进基层群众中搜集信息。基于基层视角出发,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使得基层群众更加信任新闻媒体。

六、结语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对新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新闻记者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在县级融媒体中心任职的新闻记者,之所以缺乏这种敏感性,主要是因为受到专业能力的限制,以及在技能方法层面稍有欠缺。为了提升对新闻消息的敏感度,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专业的新闻理论知识,以更好地应对新闻工作的挑战。努力提升个人专业水平及综合素养。同时,在搜集新闻线索时,要走进基层群众,认真详细了解当地的民生情况,立足群众的视角剖析问题、播报新闻,这样才会在不影响内容精确性的同时调动群众的收看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