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广电新闻基层报道如何提升“四力”

2023-07-28◎阳

传播力研究 2023年11期

◎阳 映

(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 南宁 530022)

在新媒体视域下,创新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走基层蹲点报道,除了是对新闻工作者综合业务能力的高度概括之外,也可以让新闻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和价值观。“四力”源于我国当下所处的媒介时代,新闻工作者需要沉下心来主动扎根基层,不断锤炼自身的“四力”,采写富有时代朝气的鲜活报道,保证能将新时代的故事写好。

一、新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概述

(一)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概述

蹲点采访是广播电视记者采访期间应用比较广泛的方式,通过利用这一采访形式,记者可以获得全面和真实的新闻素材,了解受访者的性格和背景。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蹲点报道采写过程中,需要从宏观的层面考量,准确把握采访的主体,了解采访对象,并对采访环节和背景进行深入剖析,运用蹲点的方式对采访对象、事件背景展开调查。在新媒体时代下,记者在蹲点报道采写环节,不能单纯利用文字素材,还要加强视频拍摄,为新闻剪辑提供素材。蹲点采访能让新闻报道具有深入性特点,广大群众可以通过报道直观感受新闻事件。[1]

(二)新媒体视域下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的特点

1.吸引力强

在新媒体视域下,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多样化特点明显,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采访,增强对受众的吸引力。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受到的限制很小,不需要投入太高的人力和成本,利用故事叙述、纪实体验等方式便可以将工作完成,不仅有非常丰富的素材,而且还能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力,让受众感受到新闻报道的创新性与新颖性。比如,在《变形记》节目中,记者在对互换身份少年采访期间,插入了相关画面和解说,利用叙事的方式对新闻加以报道,将少年的悔意包含其中,突出了报道的真实性。

2.素材鲜活

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素材不能片面、单一,否则无法将真实的事件还原出来。在新媒体视域下,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素材和信息更为多样,每个素材都是鲜活且真实的,记者在对不同群体的采访时,能够感受到采访对象的内心真实想法。比如,在《民情直通车》中,在2020 年报道的内容涉及文明城市建设、入学就医等方面的内容,采写和报道的角度多元化,可以从百姓的视角出发,深入观察民生问题,将积极且正能量的内容传播给受众[2]。

3.凸显新闻事件本质

新闻事件最重要的是真实,如果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无法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报道的内容将不具备公信力和影响力,很有可能对受众造成错误的引导,导致社会的风气受到不良影响。在新媒体背景下,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调研等方式了解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强化挖掘事件本质。

二、新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创新提升“四力”的对策

(一)在总结和探索中创新提升笔力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需要经常检视自身短板不断学习。在传统媒体逐步朝着新媒体转型的新时期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要发展为全媒体记者,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传播媒介及业态发生了很大改变,记者需要在对摄像、剪辑等专业技巧掌握的前提下,对报道内容、语言风格、传播方式等进行深入探索,尽可能以广大受众容易接受的形式出现,不断提高自身的笔力。比如,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新闻栏目《【领航中国】呵护漓江,像宝贝一样!》,为了能深度了解桂林市严守生态底线,科学保护好漓江的方法,记者深入基层,采访并进行了系列报道。在采访中,记者通过采访桂林漓江保洁员,了解桂林市在漓江生态治理方面发生的质的飞跃。同时,采访了原伏龙洲居民,感受漓江由乱到治,直观了解生态综合治理成效。通过采访广西民宿协会副会长,了解多年来生态综合治理方案在桂林的实施效果,感受漓江最美生态画卷。生态环境保护题材接地气,社会关注度较高。并且在整篇报道中,记者跳出了以往生硬呆板的写作模式,在语言方面更加通俗,利用直接引语,让受众现身说法。在管理人员、保洁人员、游客等各类基层受众的采访中,语言更为接地气,在内容方面少了生硬地说教,而是潜移默化地引导。在传播方式上,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报道,并在全媒体平台上加以传播,使得这篇报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报道,在省内外网络媒体上得到多次转载。由此可见,作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期间,应该对语言文字进行灵活驾驭,在选题策划、新闻编辑、视频剪辑包装等方面加强创新,着力对自身舆情引导能力加以突破,主动适应网络传播规律,形成更为贴合时代发展的文风,创作容易阅读的可视化内容,以便报道的新闻能具有较高的深度和温度[3]。

(二)在寻找和突破中创新提升脚力

为了能迎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过程中,应该在寻找和突破中创新提升脚力,在与基层的深入互动和交流中了解社会经济发生的变化,掌握第一手资源,确保可以将社会的真实面貌呈现给受众。在日常工作期间,为提升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的整体效果,记者应该走出办公室,放下材料,深入到基层中,写出有生气的优秀新闻作品。近年来,广西电视新闻记者紧跟新媒体时代发展步伐,强化了对各类新闻栏目的创建,除了多次深入到社会基层,还将视角对准脱贫故事以及扶贫经验等方面,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气象和新面貌呈现出来。比如,在《7.5 元如何撬动30 亿元 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观察》电视系列报道中,为了能对螺蛳粉这一地方小吃在近几年迅速风靡全国的现象有充分了解,记者进行了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并通过系列报道的方式对螺蛳粉发展过程加以解释。在实际工作期间,记者深入追溯螺蛳粉上游和下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第一集《路边摊的华丽转身》中,讲述了售价为7.5 元的螺蛳粉是怎样从路边摊扬名全国乃至世界的这一现象以及其背后的原因。在第二集中,将《一根米粉串起一条产业链》作为主题,讲述了螺蛳粉直接带动上游螺蛳粉养殖、竹笋、豆角种植等,下游网络电商发展的庞大产业链。在第三集中,记者又继续推出《瞄准双百亿的螺蛳粉》报道,讲述了螺蛳粉将带动系列文创产品开发等未来的发展前景。在报道过程中,记者不仅主动与基层群众沟通和交流,还多次走访了制造螺蛳粉的相关企业,深度观察螺蛳粉的发展现状,并通过系列报道的方式,展现了广西由工业理念发展传统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这篇报道以系列消息连续刊播,容量大且跨度长,将人们吃粉的喜爱深化、补充、延伸到对社会时代大主题的关注上,提升了电视报道策划的创新性,也提高了电视报道制作的精细化。由此可见,在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中,应该不断探索和突破,强化对脚力的提升,深入到新闻事件的每一个环节,采取蹲点调研的方式到基层中进行采访报道,深入解读广大受众的感受,增强新闻报道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让受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时能感受到新闻现场的真实,提升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共情力[4]。

(三)在思考和研判中创新提升脑力

为保证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工作顺利实施,还要着力提升脑力。新闻报道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脑力加工,因此在新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要主动提升职业素养与水平,具备发现好故事的能力,同时要将故事讲好。在此期间,记者要在繁杂的信息中理清脉络,找出重点,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快,在广播电视领域中的应用越发频繁,所以记者要对广播电视新闻内容进行精准细分,保证用户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能得以满足,避免出现用户流失的情况。为把握好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还应该对当前面对的挑战进行合理分析,精准回应,不断增强自身的脑力,突破模式化以及套路化的传统思维模式,主动与新媒体融合,促进广播电视引导力的提高。比如,广西广播电视台《写信告诉总书记:我们毛南族脱贫了!》中,记者在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期间,通过采访环江下南乡波川村村民谭美春,了解2016 年谭美春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去年年收入30 万的过程,并且在脱贫后,她一户一户地做通贫困户的思想工作,牵头成立环江毛南新村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到150 亩的种植规模,带动22 户贫困户脱贫。为了表达感恩之情,5 月10 日谭美春牵头,与其余9 名毛南族群众给总书记写了近3 000 字的信。同时,记者还将镜头对准保护村民谭会权,通过采访明确2016 年年底,下南乡集中应急供水工程项目正式动工,去年6 月毛南族聚居地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全部得到了解决。在这篇报道中,从浅至深,直面脱贫期间存在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娓娓道出脱贫期间应用的办法[5]。

在新媒体视域下,新闻事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传播方式和途径也发生很大变化,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脑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期间,新闻记者要深入思考和研判,不断提升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新闻报道的高度和厚度,将媒体“智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确保新闻作品能经得起推敲和检验,让新闻作品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四)在学习中创新提升眼力

在新闻报道中,只注重数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不断对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渠道加以拓宽,采写有价值且有分量的新闻。在工作期间,要与新媒体平台深度融合,从不同角度对新闻进行宣传和报道,构建新的传播矩阵,扩大用户群体的覆盖面,达到对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力提升的目的。在信息海量传播的新时代中,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应该熟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善于在杂乱的信息中找寻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利用客观的眼光洞察新闻事件本质,提升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比如,为走进有着“天下银杏第一乡”美誉的海洋乡,一起探寻那里的金色的天地,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到海洋乡进行了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在大桐木湾村中感受厚重历史感的老宅,在对游客、村民以及村主任的采访中,了解银杏在当地人们心中的地位和价值,不仅可以食用、药用、观赏、绿化美化环境,更是当地人的一种信念和寄托。在与村民的促膝长谈中,记者能抽丝剥茧般调查了解乡村振兴下海洋乡发生的改变,从而写成《灵川海洋乡:金色天地织就金色梦想》,并通过网络媒体发布和转载。这篇报道不仅展现了海洋乡的美丽,而且还展现了多年来人们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感人故事。

好眼力来自长久不息的新闻采访实践,敏锐洞察力的形成需要从细微着手,学会总结和发现,主动革新思想理念与手段,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还要认真分析资料,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战略和制度体系,深入解读当前落实的政策措施。例如,利用“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积极学习平台上丰富的内容,了解全国各地的动向,促进自身政治理论素养的提高。同时,主动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走进并靠近群众,发现并弘扬真善美,发挥新闻舆论工作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相似的错误不能出现第二次,不断对眼力加以锤炼。在网络上下载新闻获奖作品,认真研读和学习,从优秀的新闻作品中积累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的技巧。

三、新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的注意事项

在新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需要强化创新。不仅要通过不同途径创新提升“四力”能力,还应该避免走进不必要的误区。

(一)不能将记者走基层本身看成走基层新闻

在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期间,记者不能陷入无谓的入镜中。从采访的角度分析,并不是出境越多越扎实,电视新闻要借助镜头说话,如果记者在采访中入境太多,很容易出现喧宾夺主的问题。因此,为将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的作用体现出来,应该适当弱化记者的角色。同时,不能跳脱新闻表达个人的看法和论断,适当利用“人机合一”模式,记者要利用摄像机的形态和视角,将自己隐藏在摄像机后,能与受众站在相同的视角,提出一些受众感兴趣且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这种方式的利用,除了能提升采访的效果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增强镜头的表达张力。比如,内蒙新闻网发布的一篇名为《赵怀远:守护万家灯火的“蜘蛛人”》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尽可能避免全面喧宾夺主的情况出现,将镜头对准电力工人,借助画面将工人在高空中灵活地走天线、吃饭等细节展现出来,展示了一个特殊群体的奉献精神以及美好愿望。由于新闻内容是发生在基层的故事,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受众的共鸣。

(二)不能依照既定路线走,需要与普通群众深入沟通

在新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期间,如若依照既定的路线采写,接触的多为模范或者典型,没有机会与普通群众近距离沟通,无法听到基层百姓的心声,不能通过走基层蹲点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因此,为避免此类问题出现,应该跳出既定路线,走到人民群众中间,主动倾听广大群众的心声。比如,广西电视台《“人退猴进”和谐共生》这一主题报道,改变了以往主题报道的常规形式,整个事件的阐述更为鲜活。记者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期间,发现当地通过“人退”引来“猴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在采写期间精准找出切入点,采访了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圩镇拉拱村大洞屯村民。村民李全干每天都看见猴子下来很多,有的时候下来上百只,有的时候二三十只。村民吴文国告诉记者,大约从去年5 月起,有3 群数百只猴子在板项屯周边山上“定居”下来,这是他们时隔34年再次在屯里看见猴子。金城江区委书记覃生贤认为,要珍惜这“失而复得”、得之不易的“绿水青山”。抓住猴群增多带来的发展机遇发展旅游业,让村民与猴子更好地实现良性互动。利用这种形式进行报道,可以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真实案例展现给受众。

四、结语

综合而言,在新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走基层蹲点报道采写期间,应该积极学习新思想和知识,不断思考和分析,深入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着力提升“四力”。同时,结合基层蹲点报道采访特点,优化传统工作方式,将新闻报道与实际生活相衔接,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新闻内容,促进新闻报道水平和效率的提升,以便新闻能更接地气、更有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