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自然”理念下的幼儿园美术教育

2023-07-27徐霞

幸福家庭 2023年6期
关键词:想象力绘画美术

徐霞

幼儿正处于思维意识比较活跃、动手能力较强的时期。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点,开展相应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遵循“亲自然”教学理念开展美术教育,可以创新美术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结合自然景观创设主题活动,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索欲,帮助幼儿树立创作的信心,进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基于“亲自然”理念开展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革新,教师逐渐意识到了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的重要性。为此,部分教师将“亲自然”教学理念落实到幼儿美术教学工作中,引导幼儿利用自然素材进行艺术创作。这种教学理念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征,能使幼儿与自然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环保意识,进而使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将“亲自然”教学理念落实到美术教育工作中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培养幼儿的亲自然情感,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亲自然”理念下幼儿园开展美术教育的方法

(一)更新教学理念,增强幼儿的自然意识

教师在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时,应当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将“亲自然”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使幼儿逐渐形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引导幼儿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幼儿对自然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兴趣偏好和发展需求,设置相应的教学课程和实践活动,巧妙利用自然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引导幼儿积极投入自然的怀抱中,学会运用自然元素进行艺术创作,并获得美术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

比如,教师可以以季节为主题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让幼儿近距离接触自然景物,并使用自然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幼儿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当给予幼儿更多独立思考和自主创作的空间,巧用自然素材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使其作品更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从而提高美术教学活动的教学价值。在幼儿观察和绘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多看、多听、多欣赏,让幼儿感受美、体验美,从而创造美。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这种“亲自然”理念下的美术教学可以使幼儿感受到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乐趣,并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创设“亲自然”环境,提高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

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对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意识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发展特征,为其创设“亲自然”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切实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从而影响幼儿的思想品质,增强幼儿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开展植树种花的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参与种植,了解各种各样的植物及其特征、作用。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室内与户外环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养护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亲身感受生命的可贵,从而树立生命意识,使幼儿对“亲自然”理念产生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我最喜爱的植物”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前从网络上搜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的图片,并制作成PPT课件进行播放,让幼儿对植物的类型和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展示PPT课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和喜欢它的原因。在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种植活动,给幼儿逐一发放盆栽和种植材料,让他们亲手操作。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幼儿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植物每个阶段的特征,形成系列创意作品。之后,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和创作意图,以增强幼儿的创新意识,提高幼儿的艺术表达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自然界中有着丰富的物种,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时,可以基于“亲自然”教学理念,引导幼儿到大自然中接触自然景物,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绘画热情。教师还可以结合幼儿的绘画偏好和大自然的特点,组织相应的主题实践活动,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比如,每个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景观,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收获美好,教师可以以“四季之美”为切入点,设计主题实践活动的内容,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教师只需为幼儿提供绘画的方向,即可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自主创作,将自己眼中、心中的自然之美用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提升艺术素养,提高绘画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以“体验丰收”为主题开展“走进秋天”实践活动,带领幼儿到田野实地观察,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充分感受丰收的气息。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田野上了解常见农作物的种类和特点,并指导幼儿正确地收获作物,给幼儿讲解每种农作物的种植过程,让幼儿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认识到应当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现象。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开展交流活动,让幼儿与同伴就这次活动进行讨论,说一说自己的心得,以增强实践活动的德育效果。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回忆,让他们将农作物的外形通过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还可以强化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

(四)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时,应当注重艺术氛围的营造,通过对幼儿兴趣偏好的了解,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课程,从而提高幼儿的美术创作兴趣。生动有趣的故事、丰富多样的游戏、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等都是幼儿的最爱,这些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还能为幼儿提供创作的灵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为幼儿营造浓厚的自然氛围,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美术课堂中。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优化美术教学过程,改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使幼儿获得良好的参与感。比如,在开展美术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轻快悠扬的轻音乐,将幼儿带入自然氛围中,培养幼儿感受美、发现美的能力,实现教学活动的优化与升级。

在开展“一片树叶”特色美术课程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播放一段轻音乐,在音乐的烘托渲染下,给幼儿讲述与秋天有关的故事。如“一只小蚂蚁正躺在一片枫叶上休息,忽然,一阵风吹来,把枫叶连同小蚂蚁一起吹走了。在空中,小蚂蚁看到了它从来没有见过的美景”,借此营造浓厚的自然氛围,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绘画灵感。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将小蚂蚁看到的美景通过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师通过创设故事情境,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绘画氛围,可以促使幼儿不自觉地投入美术活动中,并积极地开动脑筋,进行充分的想象,产生各种有创造性的想法和构思,进而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达到最佳创作效果。

(五)给予幼儿自主创作的空间,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兒的年龄较小,对于身边的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应当给予幼儿更多自主创作的空间,引导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艺术创作,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

教师应当注重自然与美术之间的联系,让幼儿通过观察大自然的方式进行美术创作,并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自然。例如,在开展“树叶创意画”美术特色课程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让他们自己寻找多种形状、多种颜色的树叶,并引导幼儿利用收集到的树叶,通过剪贴、绘画、装饰的方式进行美术创作。幼儿可以发挥想象力,将一片片树叶组合成色彩斑斓的鱼儿、栩栩如生的小狗等树叶拼贴画。在这种贴画活动中,幼儿拥有广阔的探索与表达空间,他们可以以丰富多彩的树叶和花朵为材料,以粘贴画为载体发现美、创造美。这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自然之美。

结语

相较于传统的美术教学,“亲自然”教学理念能带给幼儿全新的学习体验,有助于调动幼儿自主探索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和创造力,实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融入“亲自然”理念符合当今时代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当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在自然环境中开展各类美术活动,引导幼儿走进自然,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美术教学与自然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教师应当引导幼儿从自然中选取素材,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世界。

(作者单位:南通市小海街道星月幼儿园)

猜你喜欢

想象力绘画美术
看见你的想象力
创意美术
打开新的想象力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